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合唱艺术刍议
2022-02-23罗红
罗红
摘要: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合唱艺术活动时,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合唱艺术当中。注重培养合唱排练过程中合唱团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与合唱思维,这己经成为合唱排练指导教师的排练与教学的重心。这种趋势对合唱排练与教学方案的制定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合唱排练指导教师在合唱排练中要注重提升学生合唱积极性以及制定合唱艺术在合唱排练教学中的创新方案,深入合唱艺术、探究合唱艺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进而在合唱排练中将合唱艺术实施方案高效地运用到合唱排练教学之中,这样也可以体现合唱艺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性。
关键词:合唱艺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合唱排练指导教师应该根据教育形势的变化以及当代高校大学生的特质来制定符合本校高校大学生合唱团情况的排练与教学方案,运用量身定制的合唱排练与教学方案在合唱排练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对于学生合唱过程中合作意识与合唱思维的提升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合唱排练指导教师要制定合唱作品排练与教学的排练计划,以及投身到合唱排练与教学方案的研究过程中,要注意运用一些科学有效的合唱排练教学方法,因此,这就需要合唱排练指导教师扎实的专业的合唱指挥与排练基本功以及丰富而多元的理论文化知识来支撑与制定切合本校合唱团实际且又高效的合唱排练与教学方案。
一、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合唱艺术教育的作用
集体合作的合唱艺术在合唱排练教学中的应用其实是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进行探索与创新的过程,如果高校高校大学生合唱团文化建设策略能够针对高校大学生合唱艺术的创新而开展,且与切合本校实际情况并能高效开展的集体合作合唱艺术进行有机结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效果就会有很大的提升,这也就为高校大学生合唱团的合唱艺术活动及效果提供了切实的保障,同时还可以提升高校大学生合唱成员的音乐综合素养,让合唱团员在排练指导教师制定的合唱排练及演出活动过程中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当然也起到提升合唱团员排练的积极性的作用,排练效率也会大幅提升。
1.激发合唱兴趣。传统的合唱排练与教学观念应当做出改变,合唱最注重的就是合唱团员之间的默契配合,本着“一荣俱荣”的原则,合唱团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明确自己声部的旋律、歌词甚至自己的唱歌气息与呼吸,所以合唱过程中需要各团员的密切配合。作为合唱排练指导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唱艺术之中,感知和探索合唱艺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与价值。
2.让学生有合作意识与合唱思维,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环境。合唱团员间合作意识与合唱思维即在合唱排练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集体形式对多声部合唱的旋律、节奏对位等进行有效的协作与配合,也可以让合唱团成员在合唱的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对每一各声部每一个乐句的强弱、呼吸都需要有严谨细致的处理,还要注重排练备用方案的制定,在出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确保每一个合唱团成员不慌张,遇到困难要调整排练方案将问题尽快解决,当然这也考验学生的应变能力,让每个合唱团成员可以有目的地分配合唱任务,合唱排练指导教师在合唱排练过程中可以交替合作式地進行排练,从而提高排练效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合唱艺术氛围与文化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大家合唱热情,还可以在排练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多声部立体思维,锻炼学生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声音控制能力,让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建立多声部立体的合唱思维,建立相互倾听的协作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二、合作意识与合唱思维在合唱排练中的应用策略
合唱排练指导教师在制定排练与教学方案的过程中,一定要始终遵循教育理念,要熟悉对不同音乐知识水平及不同演唱能力的学生进行任务分配,运用合作意识与合唱思维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让学生之间可以起到一定的相互带动作用。同时,还要了解学生对合唱排练教学的适应程度,让学生慢慢建立合作意识与合唱思维并逐渐运用到唱歌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合唱团的整体水平及驾驭不同风格作品的能力。合唱排练指导教师进行集体合唱排练艺术既可以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气息,又能让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具有更高的参与度和更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因此,集体合唱艺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势在必行,同时集体合唱艺术也需要合唱排练指导教师进行更专业和有效的研究与创新。
在高校合唱艺术排练及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切实的制定排练计划,排练过程中提出具象的不足之处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指导教师要在每次合唱排练开始之前给学生提出每个声部的重难点以及需要注意的方面,只有让学生有目的地对合唱作品进行各自声部的学习及专项训练,学生才会对合唱作品更加熟悉的同时理解作品,最终建立立体的多声思维。当然合唱排练指导教师也可以用语言引导并启发学生在合唱排练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及合唱的兴趣。
三、结语
合唱永远不是一个人的歌唱艺术,它是集体的歌唱艺术,它被誉为歌唱艺术的最高艺术表现形式。让校园文化建设与合唱艺术完美契合,提升和建立大学生在合唱艺术中的团结协作意识与多声部立体合唱思维,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意义非凡的。因为,当代的大学生已是互联网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零零后新生代,有理想有抱负且个性鲜明,高校大学生又较地方大学生整体来说个性更加突出。因此,让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学会一项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在此过程中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并且从中深刻的体悟到集体主义精神,就高校而言合唱艺术就是最佳形式之一。
参考文献:
[1]周沛然.合唱指挥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2]申波.音乐艺术的审美阐述[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3]威廉·埃曼,富克劳·哈泽曼.合唱团的声音训练[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