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耕读教育信息化创新思考
2022-02-23夏红梅
夏红梅
摘要: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应是丰富而有趣的,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学校能为他们提供的自然空间比较有限,学生需求与现实办学条件之间的差距导致其学习弹性不足、活力不够。传统农村封闭式的课堂,将高中生与自然分开来,逐渐扼杀学生对生活探问、自然关切,将耕读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育可提升农村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为学生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本文结合笔者实践经验,以高中语文为例谈一谈农村耕读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
关键词:耕读教育;信息化;创新思考;高中语文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耕有劳作、实践之义,是人获取真知之基,安身立命之本。读即读书、学习,是学生明理成人之要,成长提升之径。高中语文教育可将自然资源与信息技术融入日常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耕读”文化精髓,促使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其培养成为爱生活、会学习、善生存、亲自然的时代新人。
一、耕读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耕读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获取的部分,耕读教育传承久远,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农家是其中之一,代表人物是楚国许行。《孟子》记载:“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腾……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织席以为食。”许行在滕国招收学生,一边教授文化知识,一边教授耕种,研究农业技术,这是我国最早的专业型半耕半读教育。耕读教育经过从汉王朝到清王朝的漫长发展,逐渐在形成广泛影响,“耕读传家”成为一种骄傲。汉文帝刘恒多次下诏强调“帝亲耕,后亲桑”,创建了“耕读型”国家,反映了政府层面对耕读的进一步重视,而“耕读”也成为之后各个王朝沿袭的治国方略。陶潜“种豆南山下”,用诗歌记述从事耕读的乐趣,这正是知识分子践行耕读的具体写照。
二、信息化耕读文化课程建设理念
第一,要培养学生仁爱情怀,教会他们敬畏生命、热爱自然,使其懂得万物顺应节律、护佑弱小生灵的基本道理,形成维护生态平衡的基本认知。
第二,要培养学生勤朴品格,将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文化基因世代传承。
第三,要培养学生实践精神,使学生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并做到知行合一。信息化耕读文化课程建设要培养学生成为具备科学精神的人、务实的人。
第四,要培养学生善学能力,通过信息化教学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方法,使他们会实践创新、会学习。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终身学习能力逐渐成为人们适应社会的法宝,人们是否能完成某项任务不仅取决于知识储备量,还和其创新品质、学习能力息息相关。
三、信息化耕读文化课程建设策略
(一)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团队协作分工共同完成。信息化教学常常会涉及不同的领域的知识,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与其他学习教师合作共同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比如,语文教师可与信息技术教师合作创建学期分析模型,对学生文化基础、学习需求以及现有教学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得到耕读文化教学资源建设方向。此外,相关技术人员为信息化教学提供技术支持,比如教学设备维护以及协助教师处理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
(二)开发耕读文化第二课堂
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以拓展课程为主要载体推进学科教学融合,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延展。参与第二课堂构建的每位学科教师基于教材与活动主题,制作教学素材,并形成电子文件。其次,对教学素材进行整合,这一环节要重视活动内容与学生综合性问题解决能力、横贯思维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再次,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耕读文化主题活动,使学生逐渐进入深度学习。
(三)写就文化记忆
耕讀文化与二十四节气密切相关,高中语文教师可将耕读文化、二十四节气、作文训练、实践活动融合到一起。比如,教师可根据节气农事、四季更迭设置各类节日,赋予耕读文化教学独特内涵,师生共同唱响耕读文化的激昂乐章,感知春的生机、秋的丰收。在这些特殊的节日里,教师可组织学生设计创作、自信展演、体验劳作,其中手抄报、主题演讲、劳动心得写作是比较常用的作文训练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制作内容的方式已经发生变化,故而笔者将手抄报活动放在线上,利用多媒体设备录制学生展演、劳作情景,记录下学生活动的精彩瞬间,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耕读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类视频、文章、照片,都可以制作成微课资源,应用到日常语文教学中,让耕读教育无形地渗透于学生学习日常。
三、结语
总之,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广泛的文化形式,高中语文教师可将其与耕读教育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构建人文化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品味传统文化学习之乐、感知传统文化之美。信息技术对事物的展现方式更加多样,线上教学使得中国农耕文化的传播方式更多,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更为广泛,有效提升了农耕文化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刘学军.“耕读教育”:让学生成长在希望的田野上[J].教育视界,2021(34):47-50+46.
[2]董亚敏.点燃每个学生心中的“耕读”星火——农村学校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实施案例分析[J].新课程导学,2021(3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