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2-02-23杨雅文
杨雅文
摘要:随着高中语文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全面优化提升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效果,成为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教學经验,分别从精析阅读文本,明确期待指向等多个角度与方面,探讨了个性化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路径,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认知。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个性化阅读;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积累素材、开拓思维空间的重要活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作用不言而喻。在高考评价导向下,语文教师有必要立足实际,灵活运用差异化与个性化的阅读指导方法,深入挖掘学生阅读潜能潜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1精析阅读文本,明确期待指向
文本内容是开展个性化阅读的主要面向对象,是阅读主体与阅读客体之间实现信息交互的关键载体,只有立足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精析阅读文本,引导学生感悟阅读文本的精妙,才能从源头上确保个性化阅读活动的理想实效。在接受美学理论范畴内,学生的阅读行为属于被动行为,而阅读在获取符号、文字、图片等阅读信息时,又需要在客观文本基础上形成主观认识,这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目标导向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活动应坚持长期理念,将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过程作为一个连续性、不间断的过程,建立长远规划,制定阶段性的阅读计划,使学生沉浸于阅读体验之中,由浅入深地对阅读文本进行精读、分析,然后进行总结与概括,充分提升阅读行为的想象力与预测力,不断明确期待指向。
2创设开放性问题,培养个性化思维能力
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是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激发学生思维、拓展阅读深度等具有直接作用。在高中学习阶段,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思维方法、不同的阅读习惯以及不同的行为方式,在面对同样的文本内容时,所获得的阅读体验存在显著差异,这要求语文教师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通过创设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加大阅读深度,更加精准地把握文本内容的核心要义。以《红楼梦》的部分片段阅读为例,在读后有的学生会感受到蕴藏于其中的没落与苍凉,也有的学生则会感慨“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对此,教师可利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读思结合,探究问题答案,进而培养个性化的思维能力。通过上述方式,学生可更加精准有效地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主旨,挖掘文本内容中包含的深刻哲理与丰富情感。
3传授不同文本的阅读技巧,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阅读技巧与阅读方法多种多样,如何在个性化阅读导向下,充分有效地向学生传授不同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一直以来都是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中的难点所在。对此,教师应摒弃传统固化的阅读思维观念,运用小组合作法、情境创设法、多媒体模拟法等向学生传授针对不同文本类型的阅读技巧,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拓展个性化的阅读思维空间,有效理解文章含义。比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教学中,由于本课是一篇具有一定理解难度的文言文,教师可在正式讲授之前,通过叙事的方式向学生讲解本篇文章故事的社会背景,然后针对文言文阅读的各项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技巧,把握文章中所使用的表现手法,以准确把握其中通假字的意思,提高阅读质量,实现有效阅读。
4倡导群文阅读,拓展阅读视野
群文阅读是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从传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际来看,部分教师更加侧重自我讲解式的阅读教学方法,不仅难以全面有效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而且容易束缚学生个性化阅读思维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功利性阅读”色彩。对此,教师可从倡导群文阅读着手,突破阅读文本范围,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的导向下,更好地将不同类型与不同内容的阅读文本进行有机结合及关联,并试着对比分析其中的异同,形成群文阅读思维,拓展阅读视野。合理设定群文阅读的有效范围,优化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的精读、泛读、研读的比例,实现不同阅读内容之间经验的相互借鉴与共享,从多个角度优化阅读感受,避免盲目阅读而消耗无畏的时间与精力,最终获得独一无二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5结语
综上所述,受传统固化阅读指导理念的束缚,当前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依旧存在诸多短板,不利于实现更高质量的阅读教学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应从阅读文本的内容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积极倡导群文阅读,创设生动形象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传授不同文本内容的差异化阅读技巧,不断开拓学生阅读思路与阅读思维,为全面优化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孟赛男.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个性化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13):219-221.
[2]饶志琴.浅议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写作教学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21(15):125-129.
[3]李丽,黄博.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分析[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9(10):33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