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循化县域经济布局优化的经济地理分析

2022-02-22马维胜马振斌

青海民族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循化县域区域

马维胜 马振斌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7;青海省商务厅,青海 西宁 810000)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位置”对特定国家、区域或民族兴衰具有显著影响。“位置”概念,既是一种自然范畴,因而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又是历史范畴,具有相对变化性。地理位置的类型包括天文位置(数理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和政治地理位置等,其中经济地理位置主要表达特定区域(如一个国家、区域或县域、城镇或乡村)在与外围地区的经济联系中所形成的空间关系,如一地与周边城市、经济中心、交通要道、文化科技等的关系,这些关系随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生产力的提高而变化,且变化较快较大。正确阐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地理位置,对认识这个地区在国民经济总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其地区经济优势以及解决相关的经济布局问题都有重要意义。作为一门学科的经济地理是研究生产力布局规律的科学,是重点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布局的形成、发展条件和规律的科学,从“位置联系”或“位置关系”的角度,阐明该区域在地区经济联系中的地位。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在分析新时期循化经济地理位置发生的变化基础上,探讨县域经济布局优化的新视野、新思路。

一、从历史视野把握循化经济地理

“循化”是一个历史因素极其丰富的区域,无论在行政隶属关系还是在空间范围上,历史上的循化与今天的循化有巨大差异。根据龚景瀚编纂的《循化厅志》记载,循化古为羌地,汉时为河关县辖地,隋隶达化县,唐隶米川县,元宋为积石军、镇西军地,金升积石军为州,金、夏至元代隶积石州,明废州为所,循化为河州边外地。清初沿袭明制,雍正八年 (1730年)“始立循化营保安堡属焉”[1],属河州镇辖。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移河州同知于循化营,并称循化厅,隶属兰州府。道光三年(1823年)循化厅改属西宁府。民国以后西宁府改为道,循化厅也于1912年改为循化县,属甘肃西宁道辖。1929年青海正式建省,循化县便归青海省管辖。1954年成立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新中国后,循化的行政归属也几近变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至1958年由青海省直辖,1959—1961年归黄南藏族自治州代管,1962—1980年归省直辖,1981—2013年归海东行署管辖,2013年撤销海东地区设立地级海东市,循化县归海东市管辖。可见,循化在历史上很长时期隶属今甘肃有关行政机构管辖,后属青海。在青海,曾直属省政府,也曾由黄南藏族自治州代管,现归海东市管辖。隶属关系的反复调整并非无缘无故,它反映的是循化特殊的地理位置。循化地处青海境内,但在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方面与甘肃联系紧密。它地处黄河之南,又与黄河之北的西宁、化隆、民和等地交往密切,历史上即使在黄河天堑阻隔、交通极为不利的条件下,靠羊皮筏子和木瓦等交通工具实现了与黄河之北的广泛交流;它地处青海海东,又背靠青海黄南、甘肃甘南等涉藏地区,与甘青牧区有着密切久远的经济联系。

在空间范围上,历史上的循化经历过不断调整的过程。据《循化志》记载,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循化厅疆域东南至老鸦关120里河州界;东至积石关60里河北碾伯县界,河南河州界,积石关内亦有厅属鸿化、灵藏2族,在河之北,中隔河州、碾伯县地;南至下则盖寨、多儿替寨350里洮洲厅界,西南至贺尔寨320里蒙古界;西至清水河190里西宁府贵德厅界;西北至掌教坊(今积石镇乙麻目村)河口15里,过河西宁府巴燕戎格厅界;北至黄河不及里,过河小积石山巴燕戎格厅界,河北有厅属加如、阿麻岔、砖塘藏族3庄。厅境东西相距300里,南北相距350里。[2]当时循化厅所辖涉及今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化隆县、乐都区、民和县,黄南州尖扎县、同仁县、河南等,海南州贵德县,甘肃河州、积石山、合作、夏河等地,所辖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民国时期辖境缩小。民国15年(1926年),划南区拉卜楞、黑错(今甘肃合作)等地设立拉卜楞设治局。民国19年(1930年),划北区马营6大社即鸿化头社、2社、3社、4社,灵藏头社、2社组建民和县;8月划西区保安、隆务等地设同仁县。民国21年(1932年)12月,划县属九族及牙党、川撒两族地方归甘肃和政县。民国30年(1941年)7月,划属地韩家山归甘肃永靖县。1949年8月,将民国32年(1943年)设为循化第一区的甘肃临夏麻尼寺沟一代地区归临夏县[3]。可见,历史上的循化曾在甘青两省的很大空间中生存和发展,区域面积广阔,自然差异巨大,经济类型多样,文化要素多元。

建制沿革变迁和空间范围变化的历史启示在于,对循化发展的定位不仅要从当下的行政隶属和县域资源出发,还要把历史因素、地理因素和文化因素等作为重要资源,把循化置于甘青交会、工农牧交集、高低海拔交接、多元文化交织、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多要素角度来定位,从更加深厚的历史演化脉络、更加广阔的自然地理空间、更加多元的经济文化类型、更加开放的视野来定位未来发展方向。

二、从自然地理方位把握循化经济地理

(一)在青藏高原的方位

青藏高原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4以上,被誉为“中华水塔”“万河之母”。这里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全球海拔3000米以上高地面积的近四分之一集中在这里,大多数地区高寒缺氧,不适宜人类生活和居住。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见图1),黄河从这里流出青海进入甘肃,这里最低海拔在1700米左右,是青藏高原海拔最低、最适宜人类生活居住的区域之一。特别是北部河谷地区,年平均气温8.5°—10°,无霜期长达220天,年日照时数2680小时,适宜于麦类作物和各类瓜果、蔬菜生长,一年可两熟,历来是青藏高原粮、果、菜的重要产区,盛产西瓜、苹果、核桃等瓜果和线辣椒、花椒、瓠子等特色农产品。良好的自然条件,使这里被称之为“高原小江南”。循化身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衔接地带,地形地貌特殊、气候物候独特,既有凉爽宜人的高原气候特点和青藏高原的自然风貌,又有海拔低、适宜人类生活居住的条件。这里既可以说是中国和世界的“夏都”,也是青藏高原的“氧吧”,是高原的低海拔之地,平原进入高原的理想调适区域。从青藏高原的角度讨论循化的经济布局,可以明确两个要点,一是循化县域经济布局首先要符合并体现青藏高原在国家战略中的总体定位,二是要立足县域在青藏高原上的特殊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着力突出自身优势和特色。

图1 循化县在青藏高原方位

(二)在甘青交汇处的方位

为了更加直观地分析循化在周边区域中所处的地理方位和空间位置,笔者绘制了“循化县周边100—300公里范围市县图”(见图2)。

图2 循化县周边100—300公里圈市县分布图

图2显示,在循化县周边100公里直线圈内,分布有西宁、兰州等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以及市区县24个,其中青海、甘肃各12个市区县;在200公里圈内有青海省9个县,甘肃省19个市县,四川省1个县,共29个市区县,加100公里范围的市区县,循化县周边200公里圈内分布的市区县达到53个,涉及青海、甘肃、四川三省;在300公里圈内有青海省9个县,甘肃省15个市县,宁夏自治区5个县,四川省3个县,内蒙古1个旗,共33个县旗,加100公里圈内市区县24个和200公里圈内29个,循化县周边300公里圈内分布的市区县达到86个,涉及青海、甘肃、四川、宁夏、内蒙等5个省区(具体整理信息见表1)。

表1 循化县周边100—300公里圈市县分布表

从上述资料可以发现,循化县所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是东西连接青甘两省、南北贯通河湟城乡和青甘南部牧区的重要枢纽,是甘青交汇、农牧交接、农商交集的重要区域。这一方位对循化经济布局的启示在于:一是可以在甘青两省交流和交互发展上大有作为,特别是围绕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谋划跨省域合作项目。二是要在甘青两省重大发展战略衔接中谋求更多作为,例如青海省建设生态文明高地与甘肃省生态立省战略,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与甘肃文旅国际品牌塑造等项目建设过程中都有很多需要跨省合作开展的工作和项目。三是充分发挥循化地处西宁、兰州百公里直线圈内,立足青海、面向甘肃,背靠青甘牧区等特殊区域优势,可在甘青沿黄经济走廊建设、文旅融合大通道黄金地段打造、城乡和农牧区物资流通以及融入统一市场体系等方面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三)交通条件深刻变化中的方位

分析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演化历史发现,特定群体的人们总是处在“离散—聚集”的状态下。经济活动的离散状态是基于自然地理环境,将人们的活动空间被分割为若干离散化地理空间,各离散地理空间依托区域自然资源、人口状况以及技术创新等禀赋条件,形成本区域的生产生活模式和经济布局。人类经济活动的另一个重要趋势则是生产力越发展,人们的需求越多样化,当处于离散状态的特定区域无法满足更多更高需求和欲望时,对获得更多和更高层次自由经济活动空间需求增加,选择更大的地理空间迁移半径成为必然,从最初用双脚踏出羊肠小道,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今天的人们能够“遇山凿洞”“遇河架桥”,这都是为了克服地理空间的障碍,使离散地理空间之间的区域经济活动联系愈加频繁和紧密,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从单区域的“聚落”结构向两个及以上离散区域结构演变,在新的格局下催生城镇或城市、促进新的产业发展、推动公共服务建设、带动投资规模扩大等。由离散状态向聚集状态演化速度的最大影响因素是交通条件,因此交通是重要的经济地理因素。

正如清代龚景瀚在《循化志》所说:“白石峙于东南,黄河环其西北,前则漓水如带,后则积石为屏。蔽障河、兰,牵制鄯、廓,诚西陲之要地也。”[4]四面环山、境内山谷相间的地理状况,使循化在历史上长期处于与外界交流不畅的状况。北部的积石山将循化与河湟谷地相隔,东部的达里加山成为通往甘肃临夏市和积石山县等地的屏障,南部的周毛卡山形成通往黄南州同仁等地的巨大屏障,西南部的郭毛喀山阻止了通往尖扎等地通道,东部的积石峡和西部的拱北峡(又称古什群峡)又因绝壁千仞、水流湍急而成为无法逾越的天堑。黄河将县域分割南北,孟达山、唐赛山、乌土斯山等山岭塑造了循化地区多山多沟的自然风貌。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循化成为局部自然环境优越,但对外相对隔绝的“河谷洼地”。历史上循化撒拉人有“天下八工”①之说,认为“八工即天下”或“天下即八工”,思想之封闭可见一斑。与封闭的环境相适应,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发展模式。“民众多数业农,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故商业甚形萧条,全境商贾,仅有三十余户,对于工业,毫不注意。”[5]农业领域,种粮为了吃面、种果为了吃果、种菜为了炒菜的自然经济特征依然突出。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封闭状况得到很大改变,但其变化速度依然比较缓慢。现代工业成长缓慢,改革开放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些企业在成长到一定阶段后,逐步将发展中心迁出县域。当地回族撒拉族有亦农亦商的经济传统,但商业模式多为行商方式,涉及领域以农畜产品、长途运输、拉面经济等为重点,经营空间以异地为主,笔者曾用“春夏秋三季出门挣钱,一个冬季回家花光,来年出门又缺路费”来形容20世纪八九十年代撒拉人的生存方式。这一方面体现了撒拉人吃苦耐劳、敢闯敢拼、自强不息的精神,也走出了一条发展的道路和模式。另一方面,这种模式对域内资源的重视和开发不足,对域外资源难以形成吸引力,县域内形成的投资有限,不仅制约了县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也导致农牧民收入来源单一、难以形成资产性收益、财富积累缓慢、生计模式过于艰辛等问题。在循化交通史上,2017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点,循(循化)隆(隆务峡)高速和循(循化)临(临夏)高速公路通车,使循化到西宁、到黄南州府,循化往甘肃临夏、甘南等地交通进入高速时代,一个封闭的循化在交通设施的快速变革中,天堑变通途,瞬间进入西宁和兰州2小时经济圈。目前,循化到甘肃大河家、到民和官亭一级公路先后开通,西(宁)成(都)铁路和贯通青海河(黄河)湟(湟水河)两大区域的乐都—化隆—循化高速公路已经开工,邻近循化的临夏机场建设列入甘肃省“十四五”规划等。从县域内交通条件来看,横跨黄河南北的桥梁已有多座,沿黄河的道路体系正在形成。从经济地理角度来讲,高速公路的通车和交通条件的快速改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历史上封闭的循化在新时代具备在更大空间谋划自身发展和产业布局的条件。

三、从国家重大战略把握循化经济地理

区域经济布局的优化,不仅要依据并充分发挥自然禀赋、区域条件的优势和特点,使本地自然条件通过经济布局得以呈现或体现,同时,也要把握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经济政策,使国家和政府经济发展的意图在本区域经济上得以体现。因此,即使在自然地理因素确定的条件下,由于经济发展战略、宏观政策和市场调节等背景的变化,区域经济布局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形态,并对经济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产生重要影响。讨论循化县域经济布局优化问题,我们不仅考虑自然环境和区位条件,同时要紧扣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体现时代主题。

(一)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中的方位

生态安全同国防安全、经济安全一样,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非常基础性的部分,是一国或保持世界各国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高、面积最大而又最年轻的高原,是全球最重要的生态环境敏感区之一,也是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和调节区。对中华民族来讲,青藏高原更是一块关乎长久生存发展的战略要地,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生态源区。因此,从区域分工的角度看,青藏高原的首要价值在于其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在人代会期间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两次踏上青海大地视察工作,对青海工作提出“四个扎扎实实”②、产业“四地”建设③、“三个最大”省情定位④、“三个更加”重要地位⑤等重大要求和指示。为贯彻上述要求,青海提出了“一优两高”战略部署⑥、“八个高地”打造⑦、“五个示范省”建设⑧和“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⑨等重要部署,出台了《关于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行动方案》等。可见,国家对青海和青藏高原的要求和定位越来越聚焦于为国家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县域发展思路和规划不能脱离和违背国家总体要求,县域发展方式和模式必须有利于将国家对青藏高原和青海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要求落到县域发展层面。对一个县域而言,能够有机会与国家重大战略相联系和衔接,往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然而,机遇只是一种可能,机遇和挑战向来是相伴而生,抓住机会使挑战转化为发展的良机,失去机会则往往使本地区与他人的差距快速拉大,在区域大格局中的地位快速下降。为此,需要做的事很多,但关键有两条:一要把握主题,主动对接融入。当下国家对青藏高原的战略要求是实现两个转变,即从GDP导向向生态导向转变,实现从大开发向大保护的转型,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建设生态文明高地。新主题也是新课题,需要结合自身实际破解许多新的问题,而不是被动等待和接受国家战略辐射。二要项目挂帅,落实发展机遇。项目是发展思路落地的具体举措,所有思路和机遇只有通过一个个项目才能得以落地,没有大项目就谈不上大发展。这就需要切实增强项目研究、策划、申报、实施的能力,真正把好机遇、好思路转变为实实在在的项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果实。

(二)在兰西城市群建设中的方位

城市群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增长极点,是国家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主体空间形态,因而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核心战略地位。兰州—西宁城市群是甘肃省、青海省城镇化发展进程较快的地区,城市群内七个城市相互之间空间距离相对较近,彼此间经济联系较为紧密,具有发展整合的空间基础,使其完全有条件发展成为西北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之一。对身处兰西城市群核心地带的循化来讲,兰西城市群建设是巨大的战略机遇。国务院批复同意的《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了“着力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着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功能配套”“着力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五个着力”的思路。青海省确定综合交通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建设、对外开放、市场一体化、能源资源、公共服务协同共享、城乡建设、农业农村、重大发展平台共建等“十四五”兰西城市群建设的十大重点专项合作行动。甘肃省在《“十四五”兰州经济圈发展规划》明确将强化兰州集聚功能,壮大白银、定西、临夏支撑能力,提升兰州—临夏、兰州—西宁经济带发展能力,增强市县支撑功能,推动形成“一核牵引、两极并进、四带联动”⑩的经济圈发展新格局。循化在兰西城市群建设中居于特殊重要的位置,具备在重大区域战略中发挥特殊作用的条件。例如,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充分利用与甘肃山川交接、黄河甘青段交界地的特殊优势,结合国家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机遇,努力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县和兰西城市群跨区域生态治理样板县。在“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方面,以改善兰西城市群黄河流域交通条件、城乡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条件为重点,努力打造兰西城市群黄河流域核心节点。在“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功能配套”方面,循化作为兰西城市群功能区划分中的重点开发区,可着力打造甘青沿黄旅游线黄金节点,打造西宁、兰州等大城市的“后花园”和“高原氧吧”。

(三)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方位

循化是撒拉族的发祥地。撒拉族先民源于中亚,是生活在中亚阿姆河、锡尔河以及泽拉夫尚河流域的乌古斯部落的撒鲁尔人或撒鲁尔部。乌古斯人在公元九世纪到十二世纪在中亚河中、花剌子模及呼罗珊一带生活,他们在小亚细亚塞尔柱帝国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后塞尔柱人实行旨在分散乌古斯部落的政策,使撒鲁尔人向西迁徙。留在今马雷及撒拉克的一部分人在较后的历史中被泛称土库曼人,其中一部分人于元初举族东迁并定居于今循化地区,发展成为今天的撒拉族。撒拉族先民在今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乃至中亚更广地区留下许多可资挖掘的历史足迹,撒拉族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组织模式乃至生活方式等都在中亚时形成,除文字以外,其他文化都比较完整地保留至今。这种特殊的民族历史和文化渊源关系,使撒拉族进而使循化县在加强与中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中具有了特殊的优势,已经在青海融入“一带一路”中得以初步体现。以此为背景,循化县可以借助文化认同程度高、生活习俗相近、语言交流便利等优势,借助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充分挖掘民族历史与文化、搭建人文交流和经贸合作平台,以务实的项目做支撑,打造优质和品牌项目,加强与中亚各国的交流和合作,以小县域敢于融入大战略的勇气,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对外开放,成为青海融入“一带一路”的排头兵。

县域的经济地理还可以从更多方面来着眼,而其核心是以融入国家和全省、全市以及周边省区发展战略为支点,把循化放在全国、全省和周边重大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大局中去定位和谋划,寻找优势、找准方向、扬长避短、借势发展。

四、县域经济布局优化的重点和方向

进入新时代,循化县域经济地理环境无论在交通条件、信息交流等方面,还是在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等方面都发生着深刻变化,为充分利用县域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借助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功能提升,优化县域经济布局提供了难得条件。总体看,优化县域经济布局的核心要义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循化置于更大空间平台和视域来定位其区域功能和发展方向。

(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综合当今经济发展的总体背景与趋势,其核心就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青藏高原和青海的生态环境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的特殊重要地位,为地处青藏高原和黄河上游的循化在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机遇。为此,要在“中华水塔”守护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生态文明建设事项中找准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坚定地扛起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的历史责任,把“三个最大”要求和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等任务落实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坚持一切产业、经济活动都必须有利于促进生态良性发展,以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产业、生态经济消费、生态经济价值和生态经济制度建设为重点,着力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和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着力在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实践中作出循化县域贡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其重点是推进产业结构、空间结构、能源结构、消费方式等的绿色转型,这既是时代赋予青海各县域的责任,也是各县谋划未来发展时可资借助的重大历史机遇。

(二)推进县域规划的一体化

讨论循化经济布局优化问题,不仅要跳出循化,在更大空间来思考其发展,同时也需要把县域作为一个小区域空间进行全域规划和建设。当我们把镜头从“大空间”转向循化县域时,发现这块不足2100平方公里的县域确实很小,这就决定无论在县域面积、资源规模方面,还是在人口数量、经济总量等方面,靠某个单一要素和资源,循化县很难在大空间中形成较大影响力和吸引力。县域规划一体化就是把循化看做“小循化”,在这一理念下,就是要以治县“若烹小鲜”的思路,打破区划、城乡等各种人为的分割,打破过去县域虽小但仍要“五脏俱全”的“大而全、小而全”思维,把全县域作为一个经济区、一个社会体甚至作为一个“大景点”来整体规划和建设,整合全域资源,按在“大空间”背景下最有利于凸显自身区域优势、功能定位、产业特色,最有利于借助国家重大战略和省市宏观政策红利,最有利于激活区域发展活力、增强区域经济发展韧性、实现区域共同富裕的思路,走城乡融合、县域一体规划的路子,抛弃人为地将一个区域割裂为城乡两个区域,分开规划、分头实施的做法,按宜城则城、宜乡则乡,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构建优势互补的城乡格局和经济布局形态,城乡以及各地各区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从而达到城乡协同、共同发展,使县域在周边大空间中的地位得到提升,总体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的目标。

实现这样的目标,在实践层面需要克服许多难题,而这种难题首先来自于政府管理层面。在传统管理体制下,政府各部门各有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各有各的规划和目标,特别是作为基层县级政府层面,对上需衔接和落实诸多省市主管部门的目标和任务,自主空间有限。县域各有关部门单位基本上也习惯于按对本部门、本单位工作最有利的内容来思考和设计制定有关发展规划和公共政策,最终势必对整合全域资源、实现系统优化目标产生影响。打破这种困局需要强有力的党委政府力量来推进,一方面要通过系统完善的规划来明确目标,分解任务,统一思想,协调各方,另一方面还需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有关试点项目,为实现有关政策层面的突破提供资源和政策支持。具体到政策层面,在政策设计上要从全局、长远、战略、宏观、前瞻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政策的设计、执行和保障统筹起来考虑,对政策运行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比较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机制,保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产生新问题。

(三)重视县域形象的定位与塑造

县域整体规划和建设必须要和县域形象塑造同步推进。县域整体规划和建设发展一体化过程涉及县域全境全要素,是实现区域发展的过程,也是区域发展导入CIS理念,塑造区域形象,增强区域竞争力的过程。区域形象塑造是当前公认的改善区域环境,突出区域特色,提高区域声誉,让居住者自豪,来访者羡慕,建设投资者满意,有效促进区域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CIS的导入,首先应设计和规划区域的整体风格,一座城市、一个地区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一风格又可以称为其“个性”。区域的“个性”源于“历史特色”“传统特色”“地域特色”和现代化的城市功能、现代社会需要及其在城市群结构中的地位。“县域形象”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个方面,硬件系统部分包括城乡布局、建筑风格、城乡道路、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区域标志、区域色彩等;软件系统部分包括政府行为、干群关系、区域文明、标志性活动、居民素质等。我们可以把区域形象理解为是公众对某一区域的总体印象、感知和评价,是区域给予公众的感受或感觉。从国内外实践和大量研究成果来看,区域形象得到良好发展,需要保证区域文脉的延续与新文化主题的开拓,需要区域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需要重视科技文教事业发展,需要保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发展基础设施系统,需要系统研究区域形象全面开展区域设计。循化是一个具有独特自然风貌和鲜明人文特色的区域,为区域特色定位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对气候、海拔、地理方位、自然风貌、周边区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等的分析,结合时代要求,循化县域形象定位为“高原江南,和美循化”。

“高原江南”的定位,把循化置于青藏高原这个自然地理单元来提炼其独特地位和价值。青藏高原被称之为世界“第三极”,海拔高亢,空气稀薄,气候寒冷,属于高海拔缺氧环境。这里虽有“江河之源”“中华水塔”之称,但整个区域干旱缺水。严酷的自然环境,使青藏高原大多数区域不宜人类生存。循化虽身处世界屋脊,但其地理位置处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门户之境,海拔高度属于青藏高原最低之列,气候特点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生态环境方面既有高原特点,又有黄河、孟达天池、尕楞刚察草原,植被丰富,水域广阔,物产丰富。循化县境内最低海拔1780米,最高海拔4635米,最高气温为34.1℃(1988年6月28日),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9.8℃(1961年1月17日),年平均气温平均8.5℃,昼夜温差大。因此,这里既具有青藏高原的基本风貌和特点,又有自己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是青藏高原上最适合人类居住和活动的区域。循化特殊的中等海拔高度与四周地势形成天然空调,造化赋予了独具的气候优势。与此同时,依托黄河自西向东流经全境,清水河、西沟河、街子河和尕愣沟河等自南向北哺育山川,特别是随着公伯峡、积石峡、哈大亥、苏只和黄丰电站等的建成,在循化境内形成高峡平湖、水天一色、至清至净的河湖美景,一派天下黄河循化美、江南水乡在高原的美丽景象。“高原江南”之特色定位,就是要突出“高原之地,江南之境,水乡循化”的特点,向省内外、国内外宣介其无与伦比的舒适感和休闲感,吸引游客,吸引资源,实现持续发展。围绕这一主题,可以突出的要素十分丰富,如黄河的浩荡、清水湾的优美、孟达自然保护区的神奇与幽静、波浪滩的舒适与安逸,以及洁净的空气、宽阔的水面、辽阔的草原。

“和美循化”则是以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为基础,依托自然、社会、人际、民族、文化等方面多元异质元素协调与融合的特征,着力打造“三高地一胜地”新循化。所谓“三高地”,一是“生态高地”。这是体现国家对本区域的基本定位和青海省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要求,以建设黄河上游绿色发展的示范县域为契机,以更实的举措保护好生态环境,更大的力度推进产业绿色化改造,生产生活绿色化提升,建构绿色经济体系,更加注重绿色发展。二是“精神高地”。这是围绕西路红军被俘战士在修建清真寺时不忘镌刻五角星、镰刀锤头和党徽图案,留下今天的红光清真寺、红军小学等红色资源,展现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在艰苦岁月仍旧信念不移、信仰坚定的伟大精神;围绕1949年9月解放军抢渡黄河时发生的撒拉族群众勇救落水解放军战士、解放军赠送当地人“英雄救英雄”⑪锦旗的故事,以及英雄湾、胜利湾而挖掘开发红色资源;围绕被邓小平称之为“我们国家一个最好的爱国者”的班禅大师,被毛泽东、周恩来称誉为“爱国老人”的喜饶嘉措大师事迹,以及撒拉族“爱国如家”等精神而形成的红色资源,已形成并进一步打造“精神高地——红色循化”。三是“团结高地”。这是根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求,结合多民族县情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和谐民族关系,进一步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典范县。循化居住着撒拉、藏、回、汉等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3.5%,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织的县域。长期以来,各民族血脉相连、经济相依、文化相融、守望相助,共同建设了团结和谐的美丽家园。进入新时代以来,循化县确定“打造黄河上游民族团结进步共有精神新家园、铸就青藏高原示范新高地”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目标,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制定出台了青海省第一部县级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出台《关于打造黄河上游民族团结进步共有精神新家园铸就青藏高原示范新高地实施方案》等,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主线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循化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团结统一的一个缩影。“一胜地”则是依托循化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城乡之美以及饮食之美等各个要素,借助青海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契机,全力打造旅游胜地。

(四)精准确定县域主导产业

优化县域经济布局的核心是优化产业布局。产业布局的优化是县域内各产业之间围绕县域内外资源与市场环境,形成相互关联、相互带动的一种自调适动态变化关系,并使产业系统适应发展变化的形势与环境,不断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状态。产业之间的这种协同发展要通过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协同来实现,也需要通过主导产业的选择来带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协调。需要明确的是,主导产业不是支柱产业,支柱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的总产出中占较大比例的产业,它强调的是产业本身占特定阶段经济总产出的比重,其最大的特征是产业处于成熟期,产值规模大,一般是一国或一个地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从现实经济规模和占比来讲的;主导产业则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本身成长性很高,对一定阶段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具有重大的、关键性的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扩散性的产业。主导产业的最大特征是它的经济导向性和未来的发展性。对主导产业的选择依据,国内外学者提出很多考量标准,如赫希曼的“产业关联度基准”,是从某一产业的经济活动能够通过产业之间相互关联的活动效应影响其他产业的经济活动程度,来衡量一个产业能不能被选择为支柱产业,其实质是根据产业关联度、产业之间相互联系和彼此依赖程度的大小来选择支柱产业,关联效应较高的产业能够对其他产业和部门产生很强的前、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并依次通过扩散影响和梯度转移形成波及效应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内主导产业只有与其他产业具有广泛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才有可能通过聚集经济与乘数效应的作用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关联效应作为区域主导产业的一个重要标准,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选择那些产业延伸链较长,带动效应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此外有代表性的还有筱原三代平的“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筱原两基准),以及罗斯托的“扩散效应基准”(罗斯托基准)等。

从实践看,县域主导产业的类型有工业发展主导型、资源开发产业主导型、农(牧)产业主导型、旅游产业主导型等。循化县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方面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也具备发展特色经济的许多优势。但是,由于资源总量等的限制,产业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寻找一个能够充分发挥县域优势,较好带动县域发展的主导产业显得十分重要。分析循化县域产业现状,尽管旅游业现实基础并不雄厚,但从“产业关联度基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基准”“产业贡献率基准”“就业贡献率基准”“产业绿色化前景基准”“共同富裕性基准”等各方面来分析,旅游产业最具有成为循化县域主导产业的各项指标特征。一是循化在人文、自然等方面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且与周边地区资源有鲜明的差异性,加之近年来交通条件的快速改善,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产业关联度高,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技术经济联系紧密,对区域内基础设施、交通通讯、酒店餐饮、物流商贸、体验农业、体验工业、农牧业产品加工乃至乡村数字化发展等相关产业的扩散效应和带动能力强,产业延伸链较长。三是需求收入弹性大,单位收入的增加带来的旅游消费需求增长率高,产业发展前景好。四是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产业绿色化前景明确,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贡献度大。五是就业带动力强,在收入分配上一次分配比重大,有利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共同富裕。坚持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和牵引,实现三次产业在空间上的融合发展具有很大潜力,如线辣椒的种植与辣酱的加工即为一二产业融合,农业休闲与体验相结合即一三产业的融合,民族用品生产企业设立产品生产体验项目即为二三产业融合,农业养殖合作社的养殖、加工与销售一条龙即三次产业的融合。玩足“旅游+”和“+旅游”可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带来广阔空间。另外,产业布局在空间的一体化还应当体现在突出不同地区的优势和特色,实现全域分工合作和整体经济环境的优化上。为此,要把循化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全域规划建设,做好“人”“山”“水”“工”“农”五大文章:一是“用足人”,就是要深度挖掘循化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织的特点,讲述循化的文化。例如,通过挖掘撒拉民族文化,把撒拉族的历史、传说、村落、庭园、饮食、服饰、婚礼、社会组织、民族精神等文化都作为旅游要素,做到既“有得看”也“有得听”,既“有得吃”也“有得住”;二是“用足山”,就是要做足以孟达自然保护区、积石山等山林、山势、山色等文章;三是“用足水”,就是要把以黄河为主的水资源用足,并以撒拉尔水镇和清水河、西沟河、街子和、尕愣河四条河道景观化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江南形象,塑造有别于周边地区的鲜明优势和特色;四是“用足工”,就是以“旅游+工业”的思路,对县域各类特色工业产品生产线和已经闲置的厂矿设备进行优化和丰富,使其不仅能够生产各种旅游纪念品,也要使其具备工业体验旅游的功能;五是“用足农”,以充分利用循化瓜果、蔬菜、牛羊、草原等各类特色农业资源,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开发“旅游+农业”的各类农业体验项目,在种植、管护、采摘、收割、加工等环节都赋予旅游的要素。总之,通过各种方式,解决好看什么、玩什么、学什么、买什么、吃什么、住在哪等问题。此外,循化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在解决青海旅游季节性强、适宜旅游时间短的问题上有所贡献,不仅要做好“全域旅游”“全要素旅游”的问题,也要发挥气候和区位优势,打造“全时旅游”项目和品牌,分季节设计和打造旅游项目,真正把全域旅游从理念转化为落地的项目。

总之,循化经济地理正在发生更加有利于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更加有利于提升县域经济地位、更加有利于发挥县域资源优势、更加有利于拓展县域发展空间格局、更加有利于县域对外开放的重大变化,县域经济正面临与以往迥异的发展环境,为县域经济布局优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新的发展环境正在倒逼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切需要在发展思路上打破既往的路径依赖,以更广的视野和更大的胸怀谋划县域经济布局,以更大的气力和更实的举措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以做强做优县域经济,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注释:

①“工”是撒拉族的社会组织形式之一,撒拉族地区共有八个工,每个“工”有若干个村组成。

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8月青海视察时提出的重大要求,即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扎扎实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③2021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结合青海优势和资源,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体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④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⑤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2021年6月视察青海时反复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青海的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显得更加重要。”

⑥2018年7月,中共青海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战略部署,即“一优两高”战略部署。

⑦2021年8月,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行动方案》中提出要着力打造“八个高地”,即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新高地、生态安全屏障新高地、绿色发展新高地、国家公园示范省新高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新高地、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新高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保护和系统治理新高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高地。

⑧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

⑨“六个现代化新青海”是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生态友好、创新开放、文明和谐、人民幸福、政治清明的现代化新青海奋斗目标的简称。

⑩“一核”是指兰州中心城区、兰州新区、榆中生态创新城和白银中心城区在内的经济圈主区域,重点强化兰州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突出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提升经济圈核心区主导功能和辐射带动能级,推动中高端产业、创新人才、创新要素优先集聚,增强中高端服务和科技创新功能;“两极”是指将定西、临夏州作为兰州经济圈主区域的增长极区域,重点依托主区域的发展基础,延伸产业链,形成与主区域错位支撑发展的产业格局,为实现兰临一体化打下坚实基础,将定西、临夏打造成为核心区的产业支撑区和生活“后花园”;“四带”指要以兰州为中心,加快建设兰白、兰定、兰临、兰西四大经济带,大力提升兰州对周边市州的辐射带动作用。

⑪1949年9月2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军五师在循化县北渡黄河时,一艘乘坐十多名战士的木筏被大浪拍击失控,危难之机当地群众冲入激流,成功救起落水子弟兵。王震将军、王恩茂政委、郭鹏军长得知此事后,立令军政治部赠送了两面锦旗,横面锦旗书“奋勇救船全村光荣”,竖面锦旗书“英雄救英雄”。

猜你喜欢

循化县域区域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分割区域
气候变化对循化薄皮核桃生长的影响
论黄河沿岸高海拔循化红线辣椒疫病防治技术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区域发展篇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循化地区经济发展
相约在循化 (歌词)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2014年度陕西县域十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