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民族研究》2022年1-4期(总第133-136期)总目录

2022-03-13

青海民族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特色栏目

民族学人类学新兴分支学科 主持人:张继焦 教授

1.001 罗康隆 吴寒婵 戴 宇 中国生态民族学的发展历程:学科背景与理论方法

1.011 孙九霞 罗意林 旅游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与理论发展

1.020 王 焯 企业人类学的发展历程、研究范式和学术意义——再论人类学的“第四次革命”

1.028 刘小珉 刘诗谣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反贫困与共同富裕研究:回顾与展望

1.035 关 祎 西方和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相互交流

近现代民族先贤名人爱国情怀研究 主持人 许宪隆 教授

2.001 许宪隆 刘 纯 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载体的功能与方式选择——以宁夏同心红军西征纪念园为例

2.007 刘 婷 王喆 试论近代端午文化空间重构的爱国主义逻辑

2.013 张 萍 王笑冰 20世纪上半叶少儿爱国运动的实践演进与当代价值(1921—1945年)

2.021 王正阳 杨 蕤 哈萨克族爱国人士巴什拜·乔拉克的事迹考述与时代价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主持人 赵旭东 教授

3.001 赵旭东 秩序的文化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向度支撑

3.011 于安龙 长征中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经验与启示——基于标语、口号、歌谣在民族地区的传播与影响

3.017 谷秀青 李雅琪 唤醒民族记忆:解放区教科书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946—1949年)

3.022 刘朝帅 王立胜 中华民族—国家双重建构逻辑及对现代国家治理的意义

3.029 谢清松 金炳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探析

4.037 宋才发 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契合的法治基础

4.044 严 庆 崔舒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与维度解析

4.052 刘金林 蒙思敏 红色文化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功能及实践

4.058 詹全友 张文灿 长征时期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三维方式研究

4.064 王 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与理论分析

4.071 曹加亮 中华民族伦理认同框架的规范内核与制度预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

4.078 李鹏程 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经验研究

土司学研究 主持人 成臻铭 教授

4.001 李良品 明清时期“三位一体”的土司制度治理

4.009 吴金庭 清代“改土归流”前后的民间纠纷与社会秩序——基于湘西苗疆失范与规范的考量

4.017 尹 宁 丁腾宇 论明廷授予土司的流官职衔类型

4.022 咸成海 “大一统”国家治理视阈下的元朝土司制度

4.029 邓澧雨 成臻铭 “辽宁本”真伪的史料学考辨

民族学研究

1.040 宋培军 新时代民族工作重要思想之核心概念界定、百年历史阐释与长时段理论建构

1.047 梁旺兵 易义湘 民族社区旅游从业者生计脆弱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1.056 巫 达 族群边界的消融与族群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为例

1.064 谢圣庚 张继焦 张嘉熙 新中国“双结构”发展模式从站起来到站稳:与“西方中心观”和“中国中心观”的对话

人类学研究

1.071 王 刚 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嵌入国家社会治理之基本途径——以青藏地区现实运作为切入点

1.078 毛春合 新加坡国家治理的内在机制及其思考

2.027 高永久 杨龙文 肖伟林 牧民专业合作社嵌入边境牧区治理的基础要素与逻辑链路

2.034 饶映雪 钟 意 多元共治理念视阈下边境牧区土地利用及优化路径研究

2.042 龙玉其 和润铃 兴盛、冲击与调适:社会变迁视角下的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养老——基于云南省香格里拉市S乡B村的调查

2.053 李 军 冯晶晶 “游戏”非遗:宁夏栲栳保护传承的实践、困境与策略

2.060 王晗冰 从单一到多元:对俄贸易群体社会网络的实践与变迁

3.035 黄志辉 土地为媒:跨体系社区的多元一体联结纽带

3.040 卓玛措 卜诗洁 青海省构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系统分析与路径选择

3.046 刘旭雯 后扶贫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价值逻辑、行动框架与路径选择

3.052 伍玉振 昌业云 杨丽娟 我国城市民族互嵌社区共同体的逻辑建构与实践推进

3.059 刘 宇 王炤淋 文化产业赋能我国西部地区文化资源振兴的路径研究

3.065 马玉秀 阿联酋则卡特局社会功能初探

4.083 马维胜 马振斌 新时期循化县域经济布局优化的经济地理分析

4.092 程早霞 冯小桐 《中国建设》(1952-1966年)西藏报道的国际传播策略及现代启示

4.099 阳 清 纪念性传记与崇敬型认同——关于慧立撰著玄奘行传的才学书写

4.104 严天亮 社群主义国家认同观视域下的西藏意识形态安全考察

4.110 宋姗姗 试论区域公共文化建设与我国边境牧区的总体安全发展

4.116 党永芬 土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研究——以青海省互助县五十镇五十村为例

4.123 赵丽华 “两山理论”背景下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时代价值与策略选择

4.129 王 娜 肖杰华 鲁子萧 信息技术促进青海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的成就、经验与展望

1.084 杜 靖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人类学智慧

1.097 张 咏 黄 静 李志花 科学还是诗学:当代国内宗教民族志的研究与反思

1.104 王佳果 许宪隆 困惑中前行:中国人类学学科发展之争与反思展望

1.113 刘 珩 转译地带:《汉民族史记》的行动者网络的意义

1.119 王启辉 程国斌 公共卫生危机境遇下生命伦理学的阐释与回应

1.125 穆特拜尔·库热西 “被定位”的艺术:展演空间中的民间音乐——基于哈密市非遗中心展演的人类学研究

2.066 邢 莉 那仁毕力格 从当代蒙古族与汉族的族际婚看两个民族的文化互动

2.075 祁进玉 许 政 在华韩国人社会文化适应现状及其适应性策略研究——基于广州远景路韩国人聚居社区的考察

2.084 陈 炜 高 翔 龚迎均 旅游场域下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变迁:表征、机理与保护模式——以程阳八寨为例

2.091 贾 超 常永才 如何将新媒体技术深度整合到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于多重读写教育观的启示

2.097 江 凡 开放与联通:一个民族志个案中的畲族社区地方性的消解——以婚姻变迁为例

3.070 张亚辉 司法、创造与和平:论西方人类学的王权研究

3.082 贾霄锋 胡 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性调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逻辑进路

3.088 王?娴 文本、语境及功能:民间游戏研究的主流范式

3.095 张 琳 宗族组织在地方、民族与国家关系中的现代机能——以下房子村满族T姓宗族的田野调查为例

3.102 唐元超 国家共同体建构路径的新探索:族群成员的跨体系嵌入

4.134 张继焦 吴 玥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世界人类学民族学的第五种学术传统

4.145 李正元 马晓庆 边疆文化与中华民族国家建设的学术实践——李安宅宗教论述再探

4.151 李联廉 王明东 重构想象:智能手机使用与社会文化重构——云南M村的传媒人类学研究

4.158 李俊良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移民服务与管理政策比较研究

4.166 文冬妮 付 航 阎海梅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利益网络治理研究——以桂滇黔地区为例

4.174 旦却加 封 颖 任菊兰 现代性背景下青海藏族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困境与应对策略——基于同仁市江什加村的调查

4.180 鱼 耀 跨越“对称”边界:礼物与礼数的交换——以临夏八坊社会的礼品流动为例

1.132 武 沐 赵 洁 铸牢少数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经验探究——以明清洮州地区为例

1.139 常 宝 近代“民族”叙事的中华民族社会史写作趋向——兼论民国时期王桐龄等人之四部《中国民族史》

1.146 刘 鹤 刘喜凤 新中国初期中共对民族干部的培养与土司制度的根除——以西南为中心的考察

1.154 周 妮 清代湖南“苗疆”改土归流时间与秩序考论——以雍正《硃批奏折》为中心

1.161 王志通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1943年甘南地区民众联合反抗国民政府统治

1.170 边 芸 文武之道:从夹签制度看乾隆朝前期治国之策的转变

1.176 石春霞 关丙胜 中国古代军马场分布的时空特质

2.133 冯建勇 丁一瀚 抗战时期央地关系重组与中苏关系演变——基于新疆省中央运输委员会的考察

2.144 屈玉丽 杨富学 从《李陵变文》看敦煌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2.149 何 威 陆 凝 明代河湟土司国家认同研究

2.155 皇甫睿 邵晓飞 意大利地理学会馆藏“百苗图”抄本编成年代考论

2.162 贾 康 中国近代法律转型中的传统羁绊——民国时期甘肃镇原县土地司法问题

2.168 姚婧媛 吐蕃王统书写的流变

3.149 王星光 张裕童 试论明代黄河下游水患与城市迁移

3.157 赵 珍 许 瑶 满文汉译档案与清前期统一西北的情报价值

3.164 白佩君 宗喀·漾正冈布 历史上塔尔寺属寺系统的形成与分布

3.170 冯 璐 谥号调整与民族交融——以辽圣兴两朝帝后谥号调整为中心

3.178 吴雪梅 俄藏X.2326唐卡及宁夏绢质八相塔残图缀合研究

4.185 杨富学 由观音散施钱财图看莫高窟第3窟的时代——兼论武威出土银锭的铸造地

4.194 杨红伟 董 玫 《教民歌》与左宗棠湘军集团的陕甘善后政策

4.204 高晓波 张 文 近代四川教案经济赔偿考述

4.211 李小雪 清初八旗王公所属盛京包衣群体的构成与管理

4.218 韩 芳 唐蕃古道上的国色天香——清代青海地区牡丹欣赏的三个面相及文化意义

4.225 杨贞明 先秦时期西域地区胡巫研究

1.184 金宜久 马复初汉文著述主旨探析

宗教学研究

历史学研究

1.192 李 林 “一神教”从哪里来?——从一神教起源的四种理论看一神教的要素、逻辑与信息

1.205 丁 俊 两个共同体理念视域下的去极端化工作——论极端主义对伊斯兰教的曲解及相关应对

1.215 沙宗平 真主与帝(上帝):多元一体语境下的中国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探析——以《清真大学》与《祝天大赞》为例

1.223 张 杰 《福乐智慧》死亡观的审美价值:向死而生

政治学研究

2.103 罗强强 岩温罕 从“碎片化”到“系统化”:边疆非传统安全治理转向

2.109 胡 剑 张晓洪 微传播时代革命文化话语体系建设研究

2.115 尹学朋 禀赋、甄别与创新:基于“中国之治”的传统政治文化检视

2.121 王韬钦 传统政治文化语境下当代农村基层调解多重性叠加与联动之治

2.128 张 喆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式:试论斯大林民族文化理论在中国的回响

经济学研究

2.173 陈文烈 李生芳 青海省产业生态化理论范式、框架体系与实践方略

2.183 向 琳 郭晓鸣 李 萍 西部民族地区创新发展时空特征及效率分析

2.190 胡西武 廉恩慧 才仁卓玛 三江源国家公园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2.200 吴茂国 韩勰瑞 “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重点省份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准自然”实验设计

2.211 赵 王如忠 文旅产业融合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2000—2019年数据的计量分析

2.220 胡运禄 张明善 我国民族地区湿地生态价值核算与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民俗文化学研究

3.110 冯智明 流动的时空与恒久的家屋——桂西北高山汉人木构营造技艺变迁

3.116 王经绫 责任、边界与矛盾:政府支出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3.124 韩慧林 邹统钎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品牌共建机制构建研究

3.130 潘 宝 旅游社会语境中民族文化解释的诗学与政治学

3.136 梁莉莉 布瑞丰 非遗视频直播的技术逻辑及其潜在风险——基于抖音平台的“田野”观察

3.142 赵 发 同谣异构:“塔儿变色”谣与元明易代之际的社会舆论竞争

民族教育研究

3.186 蔡文伯 曹元洁 赵志强 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测度与评价——基于2011—2019年教育发展指数分析

3.194 陈立鹏 闫 芸 我国现行民族地区教师政策分析

3.201 张军谋 高亚芳 孙国军 祁连山区县域乡村旅游对教育人力资本的“诅咒”效应研究——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

3.212 王学男 陈振宁 新疆内地高中班学生的政策公平感影响因素研究

3.219 吴健健 宋 萑 文化回应性教学效能影响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离职倾向吗?——一项探索性研究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我们的民族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