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半夏厚朴汤治疗儿童外寒内饮型感染后咳嗽30例临床观察※

2022-02-22林鹤陈燊高诗晴阮灵秀

中医药通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半夏证候例数

林鹤 陈燊 高诗晴 阮灵秀

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us cough,PIC)继发于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咳嗽症状缠绵难愈,可持续3~8 w或更长时间,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1]。有资料显示,11%~25%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会发生PIC,这一比率在流行季节甚至可以高达25%~50%[2]。目前认为PIC与呼吸道黏膜损伤、气道高反应和咳嗽敏感性增高等因素有关,但具体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对PIC仍缺乏满意的治疗[3],目前以对症治疗为主,一般选择抗组胺药、中枢镇咳药及减充血剂等药物,对改善症状虽有一定的作用,但停药后易复发[4],临床疗效不尽理想。本研究采用加味半夏厚朴汤治疗外寒内饮型儿童PIC,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中医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5.90±1.98)岁;病程21~36 d,平均病程(25.40±2.94)d。治疗组男21例,女9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5.70±2.02)岁;病程21~35 d,平均病程(25.60±3.13)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5]:①咳嗽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后;②3 w≤咳嗽持续时间<8 w;③表现为刺激性咳嗽或有白色黏液痰;④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6],符合外寒内饮证咳嗽特点,表现为:咳嗽,清晨或夜间症状明显,咽中有痰,难以咯出或咳痰色白,或伴流清涕、喷嚏等外感症状,或咽痒,时时清嗓,或伴腹胀、纳差,大便正常或溏薄,舌淡红,苔白腻。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3~14周岁,性别不限;③近1 w未接受与本研究类似的治疗;④患者及家长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使用的药物过敏者;②不按要求服药,或私自加用其他药物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参考《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5],予氯雷他定片(万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0060402,规格:每片10 mg),体重>30 kg,每次10 mg;体重≤30 kg,每次5 mg,每日1次口服。同时予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南昌立健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0058258,规格:每瓶180 mL),3~6岁,每次5 mL;6岁以上,每次10 mL,每日3次口服。

1.5.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合用加味半夏厚朴汤治疗,颗粒剂(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药物组成:姜半夏6 g,厚朴6 g,茯苓9 g,生姜6 g,紫苏叶6 g,白术6 g,神曲10 g,陈皮6 g。以上为6岁以上儿童服用剂量,3~6岁患儿为三分之二量。每日2次口服,2次服药时间间隔8~12 h。中西药间隔1 h左右服用。

两组均治疗10 d,治疗结束后统计疗效。

1.6 观察指标

1.6.1 中医证候积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自制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记录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主要包括咳嗽、咳痰、咽痒、流涕,根据症状无、轻、中、重度,分别计0、2、4、6分。

1.6.2 临床疗效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制定疗效判定标准。痊愈:咳嗽消除或基本消除,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咳嗽明显改善,70%≤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有效:咳嗽好转,30%≤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无效:咳嗽无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3 血清炎症因子指标 用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1.6.4 复发率 停药1 w后统计咳嗽复发率。复发率=复发例数/总有效例数×100%。

1.7 统计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咳痰、咽痒、流涕的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Δ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0.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比较(pg/m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比较(pg/m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ΔP<0.05

2.4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例(%)]

3 讨论

历代中医对咳嗽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辨证论治,能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PIC表现为咳嗽缠绵不已,属中医学“顽咳”“久咳”的范畴。小儿PIC病机为肺气不利,痰湿内生,肺脾两虚为本,风痰交阻为标[8]。痰是咳嗽的内因,无论外感内伤、病程长久,咳者皆与痰相关[9]。痰饮伏肺为外寒内饮型PIC久咳难愈的重要因素。东汉《金匮要略》首载半夏厚朴汤,原为治疗“妇人咽中如有炙脔”而设,后世医家称此病症为“梅核气”,多认为是由七情不遂、肝郁气滞、肺失宣降引起。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称其主治“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中结,呕逆恶心,并宜服之”。清代《医宗金鉴》记载:“咽中如有炙脔……即今之梅核气病也。此病得于七情郁气,凝涎而生。故用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茯苓佐半夏,以利饮行涎;紫苏芳香,以宣通郁气,俾气舒涎去,病自愈矣。此证男子亦有,不独妇人也。”根据前贤的论述可知,该方具有理气散结、降逆化痰的功效,凡病有此证便可用之,不唯用于妇人杂病。当代著名经方学者冯世纶教授以方测证,阐明该方为治太阳、太阴合病之方,适用于外寒内饮证[10],笔者认为是对该方证治的确切认识。

从半夏厚朴汤的组成来看,方中半夏、厚朴为伍,可化痰散结、行气利咽,以消咽中痰结,并能降逆除满;茯苓淡渗利湿健脾,脾健则痰不生;紫苏叶、生姜散寒解表,并能助半夏、厚朴理气化饮。诸药相须为用,外散表邪,内化痰饮,故可用于外寒里饮证。对于小儿而言,因其生理上“脾常不足”,易于内伤饮食,导致脾失健运,水液代谢失常,水湿凝聚成痰;又因小儿“肺常不足”,易于感受外邪,故内蕴痰湿,外感风寒之邪时常见到,二者相因为病,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故发为咳嗽,此时应用半夏厚朴汤外散风寒,内化湿滞,较为适合。感染后咳嗽中医证型众多,常见的包括风寒袭肺证、气阴两虚证、风燥犯肺证、痰湿阻肺证、肝火犯肺证、风热犯肺证等[11],但据笔者观察,儿科临床中外寒内饮型亦不少见,尤其是前期使用过大量抗生素治疗者。加味半夏厚朴汤根据儿童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半夏厚朴汤原方基础上加用脾家之要药白术,以补中焦脾胃之气,并助茯苓健脾利湿;陈皮理气和中,助半夏燥湿化痰;神曲健脾和胃,消食化积。全方共奏理气散寒、健脾化痰之功,更适用于小儿外寒内饮型PIC。

TNF-α是重要的炎症因子,过量分泌可诱导中性粒细胞趋化、浸润,产生局部炎症反应,损伤组织细胞,并能刺激促进炎症因子释放,加重感染反应[12]。本研究显示,治疗后治疗组TNF-α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加味半夏厚朴汤能有效减轻气道炎症。此外,治疗组对中医症候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且经加味半夏厚朴汤治疗后咳嗽复发率低,分析其原因亦不外乎该方切合儿童外寒内饮型PIC的生理、病理,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综上所述,加味半夏厚朴汤用于治疗儿童外寒内饮型PIC疗效满意,能有效降低TNF-α水平,且咳嗽复发率低,值得中医儿科同道参考使用。

猜你喜欢

半夏证候例数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咳嗽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