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江口外海域MIS 5和MIS 3的地震地层学特征和古环境

2022-02-22刘阿成唐建忠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闽江海区海平面

刘阿成,张 杰,唐建忠

(1.上海东海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上海 200137; 2.国家海洋局东海海洋环境调查勘察中心, 上海 200137;3.国家海洋局东海信息中心, 上海 200136)

MIS(Marine Oxygen Isotope Stage,深海氧同位素期)5和MIS 3是全新世(MIS 1)之前的间冰期(阶),年龄分别为约135~75 ka BP和62~27 ka BP,在地质年代上相当于晚更新世早期和中晚期。MIS 5划分为三个高海面亚期(MIS 5.5、5.3、5.1)和两个低海面亚期(MIS 5.4、5.2)。从MIS 5到MIS 2,海平面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在MIS 5.5高于现今,MIS 2时最低,至现在海面下约130 m的深度,MIS 3时在海面下约80~50 m的深度,波动不显著,没有划分亚期[1-3]。我国近海晚第四纪海平面变化趋势基本上与深海一致[4]。根据大量钻孔研究,我国沿海平原在晚第四纪普遍发育三次海侵,从上到下为第I、II和III次海侵;第I次海侵发生于全新世(MIS 1),第II和III次分别为约39~24 ka BP和100~70 ka BP,属于MIS 3和MIS 5期,又各称为卷轮虫、假轮虫和星轮虫海侵[5]。第I次海侵的沉积物新,埋深浅,在海岸平原和近海广泛发育,对之研究多,认识比较一致[5-11]。第II次海侵在闽东北有分布,称为“福州海侵”,年龄在约44~20 ka BP之间[7-8, 10, 12-13],中值为35 ka BP[14],处于末次冰期中的间冰阶[4, 14]。第III次海侵在福建少有报导。有认为14C测年上限为50~40 ka BP,MIS 3海侵沉积的测年值可能超过了其上限,换言之,实际年龄可能更早,而且MIS 3的海平面较低,因此怀疑福建MIS 3海侵是否存在,可能属于MIS 5[15]。出于相似的原因,有研究将平潭岛(海坛岛)全新统下伏地层校正为MIS 5[16],即为第III次海侵。但是这种质疑不能够解释那些采用其他材料和测年方法而得出MIS 3期海侵沉积的现象[11]。

地震地层学研究表明,MIS 3和MIS 5的海侵在东海普遍发育,以海进潮流沙脊和海退古长江水下三角洲层序为主[17-18],或者海退三角洲相与海进浅海相交错叠置为特征[19-20];在南黄海南部,两时期的地层基本上都是海退型古长江三角洲沉积[21]。在台湾海峡和福建近岸海域,近年高分辨率浅地震地层研究增多[3, 22-25],概略地建立了晚更新世地震层序及其沉积环境[3, 23-24],根据MIS 2和MIS 4古河道和充填相特征,揭示了古闽江在研究区的分布演变[24],细分了全新世(MIS 1)台湾海峡地震地层单元和沉积环境,并与体系域相结合[22, 25],剖析了研究区全新统地震相特征,阐明了全新世沉积作用,包括厚度分布、沉积物来源、运移趋势和沉积分区等重要内容[25]。但是对于MIS 3和MIS 5的地震地层学研究较少且粗浅,尤其是关于MIS 5的相当缺乏。本研究通过地震相分析,关注特殊地貌的发育分布,对于MIS 3和MIS 5的(沉积)环境提出了较细致的认识。研究区处于闽江口与台湾海峡和东海的过渡地带(图1),而且附近区域晚第四纪发生构造差异运动[26-28],因此,本研究有助于认识闽江及邻近区域与台湾海峡和东海内陆架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为晚更新世以来台湾海峡西部的构造运动提供佐证和资料。

图1 研究区和测线位置图Fig. 1 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 and survey lines

1 研究区域及方法

1.1 研究区域

研究区位于闽江口外,西面有闽江水下三角洲和长乐海岸平原,北面为黄岐半岛(北茭半岛)丘陵,南面有海坛岛和海坛海峡,面向台湾海峡和东海,形成耳廓形开敞海湾,南北长约90 km,东西宽约20~30 km,北部和中部分布有马祖列岛和白犬列岛等岛礁(图1)。在地理上位于闽东北的南部沿海,陆域群山连绵起伏,海拔可达500~600 m以上,为浙闽隆起区的南部。台湾海峡北界为黄岐半岛岬角与台湾岛富贵角的连线[29],因此研究区主要处于台湾海峡西部北口内。台湾海峡西部发育NE向和NW向的两组深断裂[26, 28, 30-31]。NE向的,在沿岸有长乐—南澳(长乐—诏安)断裂带,为侏罗纪剪切断层,第四纪活动较强烈;海上有滨海断裂带,中生代挤压发育,新生代有张性活动[30]。NW向的断裂发育于晚中生代,如宁德—三貂角断裂[26, 31]和闽江断裂带,切割错断NE向的断裂带,形成断裂网格[27-28],发育闽江口和福州盆地断陷地块[28, 32]。

闽江是福建省最大的河流,干流长577 k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74×108m3,输沙量为656×104t[33]。闽江三角洲属于中小型强潮河口三角洲,至琅岐岛以东约15~20 km[32]。全新世初期(约11.5 ka BP)之前,闽江经南部海区和海坛岛东面(南河道)入海,此后从马祖列岛北侧至西引岛附近,发育了北河道[24]。黄岐半岛北面有三沙湾(三都澳)和罗源湾,其中三沙湾海域面积超过700 km2,湾口(东冲口)位于南部,宽约3 km,东南距离研究区约25 km。三沙湾北部有交溪和霍童溪等注入。交溪发源于浙江省境内,干流长175 km,流域面积为5 635 km2[34],上游山高可达千米以上,是福建省的主要河流之一,年径流量居第三位,超过50×108m3[35];赛岐以下也有称为“赛江”。

1.2 资料和方法

海上调查于2005年5—7月和2008年10月—2009年3月期间进行,调查仪器采用GeoAcoustic Geopulse Boomer高分辨率单道浅地震勘探系统,主要包括Boomer震源(拖筏)、水听器电缆(20个水听器单元)、接收机、GeoPro4工作站、高压电源等,地层分辨率0.2~0.5 m,滤波器500~3 000 Hz,记录量程120 ms,发射能量350 J,接收到的地震反射波自动存入工作站硬盘,并同步在其显示器上便于监控,DGPS导航定位信息存入导航计算机,精度3 m,定位间距250 m,航速约2.5 m/s。主测线间距在北部海区为1 km,南部为5 km,联络测线若干条,垂直主测线,测线总长度1 435 km。

资料处理采用仪器系统配套的 GeoPro4 工作站,在其显示器上回放,通过手动鼠标调节自动增益(TVG)曲线,以获得尽量清晰的剖面图像;移动鼠标能自动显示剖面上任一点的位置、时间和深度等信息;深度有距离(m)和双程反射时间(ms)两种模式。解译时精度控制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相交测线目标界面的闭合性;二是进行上述两种深度模式的数值对比,当声波平均速度取1 550 m/s时,由双程反射时间计算得到的深度与软件显示的(距离)深度之间相差约1 m。

2 结果与讨论

2.1 地震地层学特征

2.1.1 地震层序划分和时代 地震层序是在地震剖面上识别的沉积层序,是指相对整合且在成因上有关联的一组地层单元,其上下界面为不整合面或者与其有关的相对整合面;下界面由反射波终端的上超和下超关系确定,上界面则为顶超和削截关系[36]。

穿透的地层厚度最大约90 m,自下而上划分为U6、U5、U4、U3、U2和U1地震层序单元。U6以杂乱反射结构为主,埋深较大,仅局部有揭示,U4和U2为河道充填反射结构,均为陆相地层;U5以(亚)水平平行、倾斜前积和波状地震相为主,U3和U1以(亚)水平平行和倾斜前积反射结构为主,均属于海相地层(图2)。

U6层上覆为U5层,之间为较强侵蚀面,两者呈不整合接触关系(图2)。U5层上覆一般为U3层,之间为侵蚀面,局部为古河道,上覆变为河道或沟谷充填相U4层[图2(a)-(c)];U5层内发育次级界面,振幅较强,连续性较好,可见侵蚀面或平行(假)整合面,据此划分为U5c、U5b和U5a等亚层(图2),亚层间局部可见古河道,其充填相为次级亚层,如图2(d)的U5b.1。U3层一般上覆为U1层,之间为侵蚀面,局部为古河道或湖沼,上覆为河道湖沼充填相U2层[图2(a)、(d)];上超底界面[图2(a)、(b)]。U1在近岸海区可见下超底界面,在外海区上超底界面[图2(a)、(b)]。结合海平面变化曲线,各层时代由下而上为MIS 6、MIS 5、MIS 4、MIS 3、MIS 1初期和MIS 1。MIS 4和MIS 2时期的古河道显著地呈“V”型或“U”型,切入(切穿)U5和U3层,河道最宽可达约7.7 km,最深约35 m[24],在地震层序划分上成为标志性界面。

上述分层与附近海域的钻孔和地震剖面可以进行对比。王利波等(2014)通过在台湾浅滩西部的TWS1208钻孔(地理坐标22°59′N,117°49′E),划分出6个沉积地层单元,分为三期海相层和两期陆相层[3]。下部的海相层(DU6)为MIS 5.1,以潮下带浅海环境为主,中间的海相层(DU4)为MIS 3,以潮间坪/潮下带沉积为主,上部海相层(DU2和DU1)为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海侵砂和潮流砂;DU6和DU4层的反射波均以平行或亚平行反射结构为主,与U5和U3相似;DU5和DU3为两期陆相,形成于MIS 4和MIS 2,基本上与U4和U2层相当。钻孔点水深32.5 m,本研究地震层序与该孔的对比见图3。由于研究区靠近海岸,古地势较高,U2层发育年代较晚,约为12~9 ka BP(MIS 1初期),与U3层之间的沉积间断时间相对较长,如该孔在15 ka BP开始形成DU2海侵砂砾时,研究区还处于陆相环境。

图3 地震层序和钻孔对比图Fig. 3 Comparison between seismic sequences and borehole1-8分别为砂、含砾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砂砾、砂砾互层、黏土质砂、黏土质粉砂; 钻孔和海平面曲线根据文献[3]。

近岸区受浅层气等因素的影响,资料较差,故本研究主要涉及外海区。

2.1.2 地震相类型和结构特征 根据反射波结构和外部形态,研究区U5层和U3层的反射波主要有以下地震相:(亚)水平平行、倾斜前积、波状前积、丘状、河道充填和杂乱反射地震相等。

①滨浅海(亚)水平平行地震相:反射波以水平-亚水平平行为主,连续性好-较差,振幅强-较强,频率高-中等,席状,反映能量较低的滨浅海环境,但是不同海区差异较大,与沉积物来源和环境差异较大有关,如图2(a)的U5各亚层主体和U3层、图2(b)和图2(d)的U3a+b亚层等。U5层的该地震相主要分布在东北部海区,U3层的则主要分布于中部和南部外海区。

②倾斜前积(斜交前积)地震相:该地震相以平缓的倾角向前堆积发育,反射波连续性好-较好,振幅强-中等,频率高-中等,下超下伏界面,顶部被削截[图2(a)]。层理呈上凹、平行和反“S”形等,倾角一般小于1°,最大约2°。在北部、东北部和闽江口南侧海区局部有分布。

③波状前积地震相(Hummocky Clinoform):作为前积地震相中结构比较特殊的一类,单独进行描述。反射波不规则断续,亚平行,缓波状起伏,不同海区或层位差异较大[图2(c)、(d)]。主要分布于外海区以及马祖—白犬列岛之间海区等。

④丘状地震相:地震相的顶面呈丘状凸起,内部也可见到类似的反射结构特征,与沉积物向上堆积的沉积构造有关,解释为沙坝[图2(b)],见于中部外海区的U5层上部。沙坝低潮时可出露,有时多列平行分布[37]。

⑤河道充填地震相:以侧向下超古河道充填居多,反映水流较强劲,也有上超充填的,大体呈同心弧形向两侧上超河道,水流相对较弱;沉积体外形呈透镜状。见于U5层底部或亚层之间[图2(d)],局部分布于南部和东北部海区。

图2 典型地震剖面图 Fig. 2 Typical seismic profiles

⑥杂乱地震相:反射波杂乱,无明显规律,间有不规则短波状、微丘状或较短的界面,间或可见一定的堆积倾向性,与陆相或滨岸沉积有关。局部见于近岸海区、马祖—白犬列岛之间海区等。

2.2 讨论

2.2.1 沉积环境特征和变化 在MIS 6,海平面最低达到约135 m的深度[1-3],东海陆架海退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形成了广泛的陆相地层[38]。研究区的侵蚀-堆积地貌发育,至MIS 5早期地形仍然崎岖起伏。所以,U6和U5层之间的侵蚀不整合界面较显著(图2)。

①北部海区。黄岐半岛附近的地震相分布比较复杂,有河道充填、(亚)水平平行、倾斜前积和波状地震相等。在U5层的底部(MIS 5初期)可见峡谷河道充填地震相,向外过渡为滨浅海平行地震相和波状地震相等。河道呈NW—SE走向,局部受半岛延伸基岩的影响比较曲折,向北超出研究区北界,向南在马祖水道(高登岛与竹竿塘岛之间)东面进入台湾海峡(图4),最大深度可能在现海面下约90 m。峡谷河道与古三沙湾及罗源湾的山溪出海通道有关。这是因为在MIS 5初期,海平面仍在约100 m的深度,交溪在向南入海途中汇集了众多溪流,包括两湾的全部溪流,流域面积和流量均较现今大很多,成为名副其实的江河——本研究称之为“古赛江”,从东冲口至黄岐半岛为NW—SE走向,可能与NW向断裂构造[6, 26, 31]有关。在MIS 5.5,海平面高于现今[1-3],(亚)水平平行地震相发育[图2(a),U5c亚层],厚度约10~15 m,以滨浅海环境为主。在MIS 5.3,局部发育倾斜前积地震相,视倾向NW[图2(a),U5b.2],即向陆倾斜;宽约1.0~2.5 km,下超亚层底界面,被顶界面削截,厚度约5~7 m,为残留潮流沙脊[图4(a)],属于海侵体系域,时间为约105~100 ka BP,但是从地理位置看,也不排除残留水下三角洲的可能性。在MIS 5.1,(亚)水平平行地震相发育,局部为倾斜前积地震相,倾向SE,即向海倾斜[图2(a),U5a.1]。在典型剖面上,反射波顶部近水平,中部倾角接近1°,底部约25′,这种反“S”形的反射波组称为“S”型前积地震相,是三角洲的剖面特征[39],厚度约2~10 m,长约4 km,宽约1~2 km,呈扇形[图4(a)],为古赛江水下三角洲前缘沉积,东北部海区总体上因浅层气和水沙涌升扰动等因素,记录较差,对地貌形态的完整性有影响。根据其底面特征,三角洲是在侵蚀U5a的基础上沉积的,侵蚀厚度可达约10 m[图2(a)],属于海退体系域,时间为约80~75 ka BP。可能在历经多次海侵沉积作用后,黄岐半岛南侧古地形比较浅缓,水域开阔,古赛江到此径流扩散,流速下降,泥沙沉落,形成水下三角洲。

图4 研究区特殊地貌分布图 Fig. 4 Distribution of special morphology in the study area

层理向陆倾斜的地震相在东海陆架较发育,为海侵阶段的残留古潮流沙脊[17-18, 40],在南黄海江苏近海现代辐射沙脊典型剖面中也有发现[41]。层理向海倾斜的地震相在东海[17-20]和南黄海[21]的晚更新统中较常见,为海退阶段的古长江水下三角洲前缘沉积。对于残留的倾斜前积地震相来说,层理倾向在判断潮流沙脊抑或水下三角洲时是很重要的,尤其在缺少钻孔的情况下。

在MIS 3,黄岐半岛附近的U3层最大厚度约30 m,透镜状,下伏为MIS 4的侧向河道充填相,并与U5层呈强烈的侵蚀不整合接触关系[图2(a),U4层],底部约5 m(尤其最底部2 m)沉积物反射波频率高,连续性好,振幅强-较强,(亚)水平平行为主,反映沉积物较细和较弱的水动力环境,为海侵影响到该处时的河口沉积,属于海侵体系域,约为62~60 ka BP。随着海侵的持续并进入高水位,形成峡湾环境,宽度约6~8 km,反射波亚水平平行(原河道部位)-平行倾斜状(边坡部位),连续性好,振幅中等。该古地貌特征也影响到现今海底地形[图2(a)]。海图(13940号)显示,从东冲口至研究区,海底有一条水深大于30 m的洼槽,近NW—SE走向,过黄岐半岛后转向南,在北竿塘岛东侧与外海深水区融为一体(图1)。潮流数值模拟显示[42],落潮时,三沙湾的海水出东冲口后主体流向东南,经过黄岐半岛前沿,所以海底洼槽地形既与古地貌有关,也与现今的潮流场有关。

在高登岛的东、西两侧海区,U3层发育倾斜前积地震相,层理倾向基本向西,为残留潮流沙脊[图4(b)]。在东侧海区的规模相对较大,视倾向NW,视倾角约为10′—25′,深度介于约55~44 m,厚度约5~10 m,由东向西减薄,底部受浅层气影响,顶部被削截,整体形态约为NNW—SSE走向,长约10 km,宽度超过2 km,向东、西伸出研究区,推断属于残留潮流沙脊的西翼。在西侧海区,即黄岐半岛中段海区的南缘,典型剖面(检测线,NE—SW向)显示沉积体高度约6 m,脊顶深度约44 m,层理视倾向SW,视倾角约0.7°~2.0°,与东海陆架海底沙脊的产状相近[4,40],沉积物大体是由东向西搬迁堆积。潮流沙脊属于海侵体系域,从MIS 3的海平面变化曲线看,只有早期较高(图3),最有可能形成沙脊,时间约为62~53 ka BP。潮流沙脊一般以砂质为主,而北部海区在全新世以闽江扩散泥质沉积为主[11],所以MIS 3的沉积环境与现今有很大的不同,沉积物较粗,且由东(海)向西(陆)堆积,原因一是闽江流经南部海区,还没有影响到北部[24],二是可能海平面相对较低,水道较窄,潮流流速较大,有利于形成潮流沙脊。

②中部海区,指马祖列岛与白犬列岛之间及其附近海区。地质地貌背景比较复杂特殊,主要有东、西两列埋藏古丘陵;东列位于外海区,揭示长度约15 km,呈NE—SW走向,东北端在马祖岛东面约8 km,西南端在马祖岛与西犬岛的中间,一般高于80~50 m深度,最高点为刘泉礁岛;西列在闽江口与马祖岛—西犬岛连线之间,为断续的丘陵链,近南北向[24]。东列丘陵以东,MIS 6的洪积、坡积物分布较广泛,内部反射结构比较复杂,顶面深度约60~50 m,形成南北跨度约5~6 km的砂体,北侧邻近古赛江,南侧为视宽度约6 km的低洼地。在MIS 5,海平面上升,上述洪坡积砂体主要仍处于陆相环境,但是南侧的低洼地可能成为海湾,形成了厚度约15~30 m的海相砂质沉积物,由北向南堆积。图2(b)剖面中,U5a顶部的三个丘状地震相前后相随,宽度约200~300 m,顶面深度约62、63、64 m,由NE向SW逐次降低,两侧的反射波为海相沉积结构特征,属于滨海沙坝,走向约为近E—W[图4(a)];在U5b的顶部似乎也有沙坝发育。向西在马祖—白犬列岛之间海区,反射波为杂乱-无反射结构,以陆相-滨岸环境为主。在MIS 3,基本上为海水覆盖,为滨海环境,沉积了厚度约5~27 m的海相沉积物,大致可以分成海侵(U3c)和高水位体系域(U3a+b),后者有自SW(陆)向NE(海)减薄的趋势,顺着图2(b)剖面向NE到测线尽头,厚度从约15 m减薄到约5 m,可能与海岸陆域物质向海搬迁堆积有关,层理的发育性差异较大。在马祖—白犬列岛之间海区,U3层为较典型的波状地震相,通常以滨岸浅水环境为主[36],沉积物厚度约10~20 m,至今直接出露海底[24-25][图2(c)]。在闽江口附近南侧海区,南北向剖面上(检测线)U3层反射波为(亚)水平平行,连续性较好,频率高,振幅较强,可见三角洲叶瓣相[图4(b)],向北、南倾斜前积,视倾角约5′~35′,跨度约6 km,北翼厚度约5~16 m,南翼约4~8 m,视宽度约25 km,向北到西列埋藏丘陵的西麓附近,由于处于近岸海域,浅层气和多次波影响较大,加之后期河道侵蚀等原因,南侧边界和顶、底界面缺少特征信息,底面可能在约50 m的深度,是否发育过宽阔的闽江古河道,在MIS 3海面上升后成为溺谷河口湾,还需要更多的资料验证。

③南部海区。MIS 5的地层(U5),在北侧外海区为杂乱-波状地震相,属陆相-滨岸环境,南侧外海区波状地震相发育,以滨岸浅水环境为主,但局部时段为陆域。从图2(d)看,U5c亚层以杂乱地震相为主,U5b和U5a各为连续性相对较差和较好的波状地震相,之间有河道充填相(U5b.1),河深约15 m,河底在现海面以下约80 m,反映了从陆地→滨岸→河流→滨海的沉积环境演变。上超型河道充填相与河流的水动力较缓有关,下切刻蚀能量较弱,因此河流(古闽江)的发育可能与MIS 5.2海平面下降有关系,幅度超过15 m,但当时海平面最低在约60 m深度,古河道的深度较此大约20 m,可能原因在下节探讨。在MIS 5的初期以及亚冰期低海面时期,受古丘陵等地貌的影响,峡谷深切陡峭,根据少量剖面的古河道结合古地貌特征判断,古闽江在海坛岛以北呈SE向入海(台湾海峡),而古赛江为SSE向,两者由北向南有靠近的趋势[图4(a)],有可能在台湾海峡古赛江汇入古闽江,成为其最大的支流。

在MIS 3,普遍发育了海相地层。在外海区,U3层的厚度约10~15 m,底部多薄透镜状地震相单元,厚度为0~5 m,视宽度约5 km,为洼地沉积,主体部分(亚)水平平行反射结构较发育,连续性较好,为席状地震相单元[图2(d)],属于滨浅海环境。

2.2.2 海侵视强度和影响因素 按照深海海平面变化曲线(图3),MIS 5的高海面比现今高数米,MIS 3为冰期中的间冰阶,海平面较前者低很多。根据南黄海近岸钻孔研究,MIS 3的最高海平面较现今低约25±5 m[43],也显著低于MIS 5。所以MIS 5的海侵强度(海面高度)应该高于MIS 3的,如海相沉积物分布向陆深入更远些。但是从研究区U5和U3层海相沉积物的分布看,前者的分布范围似乎明显小于后者,当然可以用U5层的年代比U3层早很多,沉积物容易被后来的陆相环境侵蚀破坏来解释。另一方面,地震相可以反映其沉积时海水的相对深浅和环境特征。图2(b)显示,U5a的顶部为丘状地震相,发育滨海沙坝。沙坝一般低潮时出露,高潮时淹没,基本反映MIS 5a的海平面高度位置。而上覆的U3层为(亚)水平平行地震相,属于滨浅海环境,有一定的水深,而且其顶面还较U5a沙坝高约20 m。图2(d)的U5a为波状前积地震相,而U3a+b为(亚)水平平行地震相,属于滨浅海环境。图2(c)所示的U5为杂乱地震相,以陆相为主,U3层为波状前积地震相,属于滨岸浅水环境。这些都显示了MIS 5的海相性弱于MIS 3,也就是说,从地震相研究得到的海侵视强度(视高度),前者低于后者,这与两者的海平面高度关系(图3)相悖。晚第三纪以来[32]或者晚更新世以来[27-28],台湾海峡西部发生差异升降运动,福州盆地和闽江口为下降区[6,28,32]。据模拟计算,仅MIS 3晚期以来,福建沿海断裂带的构造沉降平均为6.7 m[14]。因此推断上述海侵视强度的倒置现象,可能主要与构造沉降作用有关[6,14,27-28,32],沉积物压缩作用也有一定影响[14],这也可以解释MIS 5.2的闽江古河道较当时海平面低很多的现象。这一推断是否合理,有待其他资料的研究验证。

3 结论

(1)在MIS 5,研究区主要为滨浅海环境,在MIS 5.3和MIS 5.1局部发育了古赛江水下三角洲、潮流沙脊和滨海沙坝等特殊沉积地貌体;在初期和低海面亚期为陆相环境,东北部有古赛江,南部有古闽江,流入台湾海峡。

(2)在MIS 3,研究区普遍为海水覆盖,以滨浅海环境为主,局部发育古闽江水下三角洲叶瓣和潮流沙脊。

(3)按照海平面变化曲线,MIS 5的海平面高于MIS 3,照理说海侵强度(高度)也相应地较高,但是典型剖面的地震相研究表明,前者环境水深明显浅于后者,意味着前者海侵视强度(视高度)低于后者,可能主要与构造沉降有关,沉积物压缩也有一定的影响,使得早期较高的地势沉降到较低的位置,这也可以解释南部海区MIS 5.2的古闽江河道要远低于当时海平面的现象。

致谢:上海东海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勘察室承担了海上调查和资料处理,宁楠和周勐佳协助本研究部分图件的清绘工作,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猜你喜欢

闽江海区海平面
不正规半日潮海区高(低)潮选取的探讨
闽江雨情
未来相对海平面变化对山东沿海港口的影响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罗汉滩上打票船 威震闽江破敌胆——闽浙赣游击纵队截击敌运输船纪实
黄瑜航??《年年有余》
中国海平面比去年升高38毫米
闽江学院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