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园会景观主路径中场所精神的表达

2022-02-22高欣婷

世界建筑 2022年2期
关键词:世园轴线展馆

高欣婷

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园会)1)作为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大型事件,由于其世界级的定位,园林展示的特定功能,成为展现举办国形象、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世园会设计的最终意义在于将“场址”变成“场所”。毫无疑问,建筑与景观的结合是世园会场所精神得以彰显的基础性条件。本文试图探索世园会景观主路径规划中“环境的特性”,亦即场所的本质,以期能够为设计师在营造主展览建筑的仪式感与尊严感时提供参考,提出世园会场所精神营建的策略。

相较于起步较早的欧洲国家,中国自1999年昆明世园会以来才掀起对园林博览会的创办热潮,关于世园会的研究性文章较少。此外,现有国内外研究主要面向园区规划与城市空间格局间的关系[1]、园区建筑单体设计方法[2]、园林规划与可持续利用上[3]。但就主展览建筑与园区场地规划而言相关研究较少,且少有进行关联讨论的,对于其作为整体性展陈单位,探索场所精神在世园会中的应用意义缺乏归纳与思考。

1 世园会景观主路径规划与场所精神的关联性

场所精神,是建筑现象学场所论的核心理论,作为一种设计指导方法,在当今的建筑领域已经相对成熟。场所精神关注的是人与环境间的关系、人在与环境互动过程中的心理感受。人赋予场所意义,反之场所精神也影响人对空间环境的理解。

诺伯格-舒尔茨(Norberg-Schulz)将场所精神的特征主要归结为方向感与认同感[4]。方向感和认同感既是整体关系的概念又具备各自的独立性。在世园会园区规划中,方向感对应园区的空间组织,认同感则来自于园区的空间特性。世园会主入口至主展馆间的环境,不只有能够造成方向感的空间结构,更包含了使游览者产生认同感的明确客体。

主入口至主展览建筑间的路径规划,是展现主展馆所独具的文化性、地标性、尊严性的主要途径,且对于仪式感的需求与特征具有一致性。从这个角度上看,景观主路径规划中的序列空间,是创造世园会主展馆场所精神的“使命”,对于营造世园会园区的场所精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世园会景观主路径中场所空间的建构策略

通过对全部A1类世园会2)的主路径规划设计进行分析(表1),探究其共通性,总结归纳出景观主路径的场所精神营造策略:设置轴线型道路、营造入口广场、合理配置景观植物、表达主题地域文化,下文将逐一进行讨论。

表1 A1类世园会园区开展信息及景观主路径规划对比(数据来源:国际展览局(BIE)、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LPH))

2.1 轴线型道路的设置

轴线是园区空间的主导元素,主展馆前的轴线型道路是园区空间的重要象征符号,一般通过入口处形成的景观大道来体现。景观大道决定着空间的方向感, 不同景观节点沿轴线型道路呈现出线形排布方式,构建出具有连续性、引导性、流动性的空间结构。轴线型道路尺度最为宽阔、景观层次最为丰富,通过轴线的设置加强空间序列感,作为空间延展的主体结构,是世园会园区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空间秩序营造方法。由于不同国家对于场所的需求有不同的特质,因此轴线的形态存在差异,可归纳为两种形态方式。

(1)直线轴线

直线轴线在空间格局上营造出强烈的秩序感并在园区中占领统治地位,同时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单调性,为园区空间营造出严肃感与庄严感。

(2)曲线轴线

与直线轴线不同,以曲线为形态特点的轴线型道路较为自由,因此创造出灵活多变的空间格局,构成渐进式的空间序列,增强了园区空间的趣味性,同时也与近年来多数世园会所传达的“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相契合。

2.2 入口广场的营造

入口广场往往与轴线型道路相连,是进入主展馆建筑前的过渡空间。在空间布局及路径规划中宜与主展馆建筑相互融合,形成统一性展陈单位。不同国家的世园会入口广场空间特质可以总结为3种特性:主题展示性、聚合性、开放性。

(1)主题展示性

展览建筑外入口广场通常采取与主题性建筑相呼应的展示构思与意境表达。常见与地域文化相结合,通过铺地形式的变化呼应主题。

(2)聚合性

通过聚合性的入口前广场,将游客引向主展馆建筑内部。多以半围合式广场展现,促进流线的通畅性,形成较强的导向性。

(3)开放性

世园会主展览建筑多为单体建筑,入口广场具有承接世园会主展览建筑的交通集散功能,应提供足够的场地活动空间容量,为游客缓冲观赏及开展各项活动创造机会,是吸引游客进园参观的重要景观环境,具有较强的诱发力。

2.3 景观植物的种植

在景观植物的种植上,通过种植密度与种类的变化,形成空间氛围上的连续,限定游览者视野范围,给予其方向感与秩序感,并诠释出主展馆建筑在园区中的重要性。

(1)种植密度

结合轴线性道路与主展馆建筑空间布局,景观种植密度形成疏密变化,创造视觉通廊,限定视野范围。

(2)种植种类

依据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与尺度变化,顺应世园会主题进行植物景观种类配置,可分为展现植物某一特色的主题设计或以植物为衬托彰显世园会园区整体主题。

2.4 主题文化的表达

主题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展览性园林的场所精神。世园会的主题一般与举办国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相关联,凸显世园会展览的文化与艺术性,从“形”与“意”两方面诠释。

(1)“形”的展现

从形式的角度,主题文化体现在地域文化的符号表达上。一般在广场铺装、建筑风格、主展馆建筑与轴线性道路的关系等几个层次,以较为直观的表达方式方便参观者理解。

(2)“意”的表达

从意境的角度,体现在设计理念上。主展馆建筑的路径规划结构是文化符号与人文意境的传承与升华。以中国与荷兰为例,中国世园会多以构建山水城市格局为核心,凸显中国古典园林的东方魅力;荷兰世园会则通过新理念或新技术的介入带动世园会新风格流派的产生。

从意境的角度,体现在设计理念上。以中国与荷兰为例,中国世园会以构建山水城市格局为核心,凸显中国古典园林的东方魅力;荷兰世园会多通过新理念或新技术的介入带动世园会新风格流派的产生。此外,在主展馆的设置上,不同国家由于政治文化背景、价值观及对世园会的定位存在差异,其主展览建筑的指代3)有所不同。不难看出,主展馆建筑的路径规划结构是文化符号与人文意境的传承与升华,引发精神层面的共鸣。

3 主路径规划实例分析

通过选取6个具有典型特征的世园会园区案例并进行横向对比阐释,分析不同国家在世园会园区规划与主展览建筑间的具体设计策略。

3.1 1984年利物浦世园会——主展馆规划上的文化自信

欧洲工业革命后,很多城市留下了大量的工业厂址,但随着产业的兴衰,这些土地逐渐走向了衰败,既浪费了城市宝贵的土地资源,又因废弃带来更严重的污染。在1984年英国利物浦世园会(图1)中,英国馆没有作为标志性建筑,而是同其他国家展馆一同布置在北侧的主题公园里。这是由于大部分英国园林展没有围绕园艺主题展开,而只是单纯地将其作为城市更新的一种手段,淡化了与园艺主题的关系,以衰落地改造和废弃地更新、再开发为目的[5]。

1 1984利物浦国际园林节园区总平面,引自参考文献[6]

2 1984年利物浦国际园林节主场馆总平面

3 1984年利物浦国际园林节展览中节日大厅鸟瞰,引自www.liverpoolecho.co.uk/news/story-festival-gardenswasteland international-17133347

(1)在轴线性道路的设置上,由于是更新废弃地作为会址,在保留了原有的道路结构的基础上,将主展览建筑布置在园区内3条主观展道路的交汇处,直接通向主展馆建筑入口广场。在空间结构上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并构成渐进式的空间序列,增加游客游览园区的趣味。同时为游客提供交通上的便利,弥补了由于原址改建而导致的主展馆建筑路径规划不合理的潜在问题(图2、3)。

(2)在入口广场的营造上,与建筑、室外广场在同一轴线上中心对称布置,轴线端点为园区主景观,空间格局上塑造出主展馆建筑的庄严感。通过半围合式的入口前广场,将游客引向主展馆建筑内部,具有鲜明的聚合性特征,形成较强的导向性。

(3)在景观植物的种植上,在入口广场与出口广场上,通过植物的配置,形成严谨的对称结构,烘托出主展览建筑的庄严感。从出口广场到远处的园区主景观,植物种类由疏到密,由广场铺地过渡到草坪绿化进而到树林。在游客结束主展馆建筑节日大厅 (Festival Hall) 的参观后,将视线延伸至远处的园区主景观中,促进形成园区内完整的游览路径。

(4)在主题文化的表达上,主要从园区规划中体现。主展馆建筑为新建的大跨展览建筑节日大厅,而举办国英国馆没有作为标志性建筑,同其他国家展馆一同布置在北侧的主题公园里。这种主展馆规划布置模式是从侧面彰显举办国自信与大气的独特方式。主展馆的布置形式与1851年世博会“水晶宫”相仿,也让参观者怀念起大英帝国昔日辉煌的成就,回归传统的文化自信。

3.2 1999年昆明世园会——空间序列下的国家形象

本届世园会在我国昆明举办,以“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为主题,园区规划承载我国千禧年前后的建筑与景观的发展理念,彰显云南园林文化的独特魅力(图4)。

(1)在轴线型道路的设置上,根据园区地形台地逐级升高的特征,通过直线轴线型道路花园大道,将游客从主入口引导进入世纪广场,并以世纪广场为中心将主展馆建筑中国馆与其余展馆组团有序组织。花园大道全长740m,由“花钟”“花海”“花船”“花溪”“花柱”几个主题景观广场串联而成,形成形式秩序清晰的广场链,强化世园会主入口轴线。既是世园会入场的正面装饰象征空间,也是园区整体的最佳景观地段。

(2)在入口广场的营造上,主展览建筑中国馆位于轴线型道路的西侧,其入口广场即开幕式集会广场布置在轴线型道路的端头。通过主入口轴线的约束,成为开幕式的集会场地。广场呈现出鲜明的开放性特征,承接世园会中国馆的交通集散功能,为游客提供缓冲观赏及开展各项活动创造机会,凸显出中国馆在园区内的重要地位。

(3)在主题文化的表达上,以花园大道不同主题的景观广场最具代表性。“花钟”传达四时更迭与万物生长。“花船”驶向“花海”,“花海”纳“花溪”之流,通过不同主题的构建,体现本届世园会“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的主题,表现中国向世界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4 昆明世园会总平面,引自www.bieparis.org/site/en/1999-kunming

5 花园大道空间序列布局

(4)在景观植物的配置上,轴线型道路花园大道上均以时花造景为显著特征。广场链的景观配置中,“花钟”“花船”“花柱”广场通过结点标志展现造型特征,依色彩调和原理饰以草花;“花海”“花溪”广场通过单一花坛内轮植单色单一品种时花,广场由纵横交错的步道分隔[7]。不同广场根据主题的不同形成布局的微小差异,避免花园大道因同质而显得单调。多色花坛的有机配置造成强烈的运动感和华丽的色彩感,通过强调广场链的丰富度体现出主展览建筑在园区空间中的地位。花园大道没有模拟自然而是整理自然,可以发现,条理清晰的景观配置和形式与秩序的追求存在极高的相关度(图5)。

3.3 2002年哈勒默梅尔世园会——形式主义与空间秩序

2002年荷兰世园会在阿姆斯特丹西侧25km的哈勒默梅尔(Haarlemmer-meer)4)举办,园区为营造宜居城市而建立了永久性活动场地(图6、7)。

6 2002年哈勒默梅尔Floriade园博会总平面

7 Floriade凉亭参观路径与轴线关系

8 园区鸟瞰

9 人工斑点山仪式感台阶

10 清迈世界园艺博览会总平面,引自alchetron.com

(1)在轴线型道路的设置上,通过直线轴线的布置统领空间格局。园区被现有道路分成东西两部分,主展览建筑位于方形东侧园区轴线的端点。轴线从入口处开始,连接室内展馆区、室外果蔬展区、方格岛,并最终结束在主展览建筑上。通过长向的直轴线将视线引导至远处的人工斑点山(Big Spotters' Hill),即园区内的主展览建筑芙罗蝶凉亭(Floriade Pavilion)所在区域,营造出强烈的秩序感。主展馆建筑与园区轴线垂直布置,山丘与主展馆建筑在平面上形成一定角度的轻微错动。保持轴线空间关系的同时,又避免了单调性与严肃感。

但在路径规划上,并没有与视线轴线完全重合,而是设置了一条弯曲的海滨长廊。一部分与视线轴线保持一致,在两个主题性展区内部又产生了弧线型的转换方式。呼应空间格局上轴线的同时又创造了轻松自由的观展体验。

(2)在入口广场的营造上,山丘与弧形海滨长廊相切,入口广场与海滨长廊相连,通过拾级而上的台阶限定参观者行为的同时,营造出参观路径的仪式感。

(3)在景观植物的种植上,芙罗蝶凉亭所在的人工山丘以草被覆盖,参观者可以在山丘俯瞰园区全部景观,无任何视线遮挡,凸显出芙罗蝶凉亭作为园区主展览建筑的地位(图8、9)。

(4)在主题文化的表达上,园区主展览建筑为芙罗蝶凉亭,主展览以室外大型空间艺术品的方式展现,而非新建高成本的室内展馆建筑,颠覆了传统观念中将室内展馆作为主展区的规划策略。从侧面彰显荷兰的文化自信。展品为荷兰设计师奥克·德弗里斯(Auke de Vries)的作品《感受自然艺术》,塑造了生活与绿色互动未来的形象,与本届荷兰世园会“感受自然的艺术”主题相配合。这种主展馆规划布置模式是从侧面彰显举办国自信与大气的独特方式,具有隐喻性的哲学思想,引导游览者精神层面的认同感。

3.4 2006年清迈世园会——宗教信仰的等级彰显

2006年清迈园博会是泰国政府为庆祝泰国拉玛九世王登基60周年及80寿诞而设计的重要活动之一,因此在园区的空间规划上体现出泰国王权及宗教的尊严感(图10、11)。

(1)在轴线型道路的设置上,以皇家之路即“主入口—皇家广场—皇家馆”为中轴,参观节点围绕着这条直线轴线展开布局,营造出强烈的秩序感。轴线从主入口开始,串联硬币广场、拉查帕皇家花园、圆形广场,最后结束于主展览建筑皇家馆(Royal Pavilion)。

(2) 在入口广场的营造上,方形入口广场位于空间轴线的末端。广场中央设佛坛、四角设水池,水池里的圣水来自泰国最著名的六大寺庙,以上的设计策略都为营造佛教的尊严感,同时给游客进入皇家馆前创造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

(3) 在景观植物的种植上,在轴线型道路旁的山坡上,通过植物种类的配置,形成带有纹理的造型,寓意两只长寿的乌龟。从皇家广场到皇家馆的路径中,植物配置由疏到密,并在皇家馆门前达到高潮。

12 安塔利亚世界园艺博览会游览地图,引自www.bie-paris.org/site/en/2016-antalya

13 安塔利亚高塔下入口广场

(4) 在主题文化的表达上,通过在轴线上文化性雕塑的布置体现出泰国对佛教的崇敬。硬币广场的焦点集中于国王雕塑,四周以瀑布环绕。广场两旁矗立着60尊威严的保护神,表达泰北符号的地域特色。

此外,轴线上的所有建筑物的顶端,包括佛坛、硬币雕塑及皇家馆与园区北向金山上的来康佛寺的尖顶设计在同一轴线上,举目望去,气势恢宏,彰显泰国佛教至高无上的尊严。

3.5 2016年安塔利亚世园会——地域文化的特色表达

本届世园会在土耳其安塔利亚阿克苏(Aksu)举办,园区围绕着世博湖而建,以111m的安塔利亚塔为主展览建筑(图12)。

(1)在轴线型道路的设置上,园区内3条主路,即参展国国家馆园区观展路径及两条景观公园观展路径,均以直线轴线型道路的方式存在。主展馆建筑位于园区内3条轴线型道路的交汇点。安塔利亚塔在设计时就以展现国家形象为导向,并同巴黎的埃菲尔铁塔(Eiffel Tower)、西雅图的太空针塔(Space Needle)等地标性建筑进行尺度上的对比。作为园区的中心地标,体现出统领全园的地位,也彰显出举办国土耳其的国家尊严与形象。

(2)在入口广场的营造上,广场位于轴线型道路的端点交汇处,安塔利亚塔位于广场的中心。北侧为整个园区的主入口,南侧面向世博湖。广场在铺装上为营造出安塔利亚塔的中心感,向景观方向世博湖一侧呈放射状,形成较强的导向性并为游客提供缓冲观赏空间(图13)。

(3)在景观植物的种植上,从入口到安塔利亚塔的轴线型道路上,景观植物的种植密度由密到疏,到塔下从低矮的灌木过渡到草坪绿化,与高塔形成尺度上的强烈对比。景观植物在创造视觉通廊,引导游客参观的同时,也凸显出主展览建筑的重要性。

(4)在主题文化的表达上,主要体现在广场与建筑的风格表达上。广场上以伊斯兰传统装饰特点为核心,将硬质铺地与景观相结合,圆形与方形花圃绘制形成符号语言,彰显出土耳其独特的伊斯兰文化。

3.6 2019年北京世园会——山水格局的现代转译

2019年世园会园区位于北京西北部的延庆区,距离城区70km,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园区规划格局表达了东方文化的空间韵味,展现山河秀美的大国形象(图14)。

14 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总平面,引自参考文献[8]

15 山水园艺轴空间序列布局

(1)在轴线型道路的设置上,北京世园会依托现有的山水城市格局布置山水园艺轴。在总体规划中,自礼乐大门至中国馆这一段,是园区景观的开端和序曲部分。中国馆、天田山、永宁阁与它们所依托的妫汭湖等核心景区是园区景观的高潮部分,最后以北部的妫河和远山作为园区景观的收束,一气呵成,相互贯通,是一条从城市融入自然、从人性上升到神性的轴线,表达出了对“天人合一”理想画面的追求[9]。

山水园艺轴没有采用严格威严的直线轴线布置,而是柔化直轴线。运用弧线串联,步移景异,营造出较为轻松的游览体验,体现我国平和内敛的国家风范(图15)。

(2)在入口广场的营造上,利用南北地势差异产生的4m高差,布置近100m长的缓坡,游客不自觉地进入设定的缓坡流线到达南向入口前广场,强化入口的仪式感。作为北京世园会标志性展馆,中国馆位于山水园艺轴终点。广场呈半围合式,体现出中国馆对于世界的欢迎姿态。中国馆出口直面世园核心景观区。前景是开合变化的妫汭湖面,背景是绵延的军都山脉,与山水相融,传递了“画中山水、诗意田园”的东方神韵[10]。

(3)在景观植物的种植上,通过密林形成的视线通廊,不仅将游客的视野范围限定在山水园艺轴上,避免其他场馆建筑与中国馆形成焦点模糊,也保证了中国馆馆外观赏空间的广度。种植密度由密到疏,到中国馆门前以小尺度花田与其敦厚朴实的建筑形象形成强烈对比。种植种类由淡到浓,至中国馆门前植物种类最为丰富,色彩浓度达到高潮。凸显中国园林“片山有致、寸石生情”的特点,丰富轴线游览体验的同时,彰显了国家馆在园区的绝对地位。

(4) 在主题文化的表达上,从主入口礼乐大门至山水园艺轴的中部中国馆的距离约480m,在这条轴线型道路上南北向顺势形成空间开合的景观序列,仿佛一柄如意坐落在山水田园之中。通过场地山水格局给予的场所精神,以“风雅颂”为主题艺术地再现自然,“望山通水忆乡愁”的文化情怀有了良好空间载体,契合办会理念“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的空间精神寄托[11]。

4 结语

通过对以上世园会主路径规划中表达场所精神的分析,可以发现,各国世园会尽管在建造时期、园区主题存在差异,但在其中均表现出了以下特质:以轴线型道路的设置表达方向,以入口广场的营造诠释开放,以景观植物的配置体现秩序,以主题文化的表达凸显地域。对于未来营造世园会主展览建筑路径规划中所承载的国家尊严与文化自信,并为游览者构建场所体验中的方向感与认同感,诠释世园会园区的精神内涵,这些空间特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注释

1) 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世园会,是由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批准举办的国际性园艺展会。

2) 根据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的规定,世园会按规模、性质、展期的不同分为4种类别。其中,A1类世园会是全球最高级别的园林博览会。世园会按类别介绍如下:A1类:大型国际园艺展览会。此类展览会举办每年不超过1个。A1 类展览会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6个月。在展览会开幕日期前6-12年提出申请,至少有10个不同国家的参展者参加。此类展览会必须包含园艺业的所有领域。A2 类:国际园艺展览会。这类展览会每年最多举办两个,当两个展会在同一个洲内举办时,它们的开幕日期至少要相隔3个月,展期最少8天,最多20天。至少有6个不同的国家参展。B1 类:长期国际性园艺展览会。这类展会每年度只能举办一届。展期最少3个月,最多6个月。B2 类:国内专业展示会。

3) 本文主展览建筑指园区内在尺度、空间、形象上最能彰显园区形象的核心建筑,多以室内展厅或地标性构筑物的形式存在。

猜你喜欢

世园轴线展馆
利用轴线交错修整砂轮凸度曲线的方法探讨
果树在园林景现中的应用——基于北京世园会百果园景现建设的思考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复杂建筑群项目的建筑轴线相关性分析
空铁联运+城市轴线,广州北“珠江新城”崛起!
大咖妙语论道!于轴线之上开启广州城央最宜居的大未来!
花伴世园北林行动
锦州世园会广电宣传的立体化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