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空间综合整治要素及治理导向——以北京清河海淀段为例
2022-02-22王英刘健邵磊唐燕
王英,刘健,邵磊,唐燕
水在孕育生命的同时,也造就了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万千景观。“逐水而居”“栖水而生”是人类自古以来的一种朴素而智慧的栖居理想,深刻影响着人类聚居空间的营造。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水成为许多城市空间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滋养了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为城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1 滨水空间:城市重要的价值空间
基于对水的认知,以及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遵循“趋水利、避水害”的原则,进行着各种生活生产和空间集聚。城市从早期的适度隔离、敬水远水,逐步演变为取水纳污、近水亲水,伴随城市空间扩张、产业结构变迁,城市逐渐实现跨水拥水。水体也从荒野地逐步走向城市,进入到城市边缘地区、城市郊区、城市中心区。
城市与水的关系不断变化但一直密切。水体成为城市重要的资源,而滨水空间早期是服务农业种植的郊野景观,后被依托水运而兴的工业仓储所占据,伴随航运的渐渐势微,滨水生活社区和承载城市公共事务的活力片区逐渐成为城市滨水空间的主要内容。作为连接城市各个区域的重要线性空间纽带,滨水空间以连贯的滨水景观和滨水活动连接滨水沿线的商业、文化、体育、社区、交通站场等不同功能板块。滨水空间在发展、繁荣、衰败、再复兴的历程中,其空间价值使其逐步成为城市重要的空间资本。
自1960年代末以来,城市滨水区的更新与整治逐渐受到全球关注,其中不乏从单纯生产型滨水岸线到公共开放、复合活力功能的生活型岸线转变迭代的成功案例,如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滨水区、英国伦敦泰晤士河滨水区、德国汉堡Hafen港城、西班牙毕尔巴鄂、澳大利亚悉尼达令港、美国巴尔的摩内港、新加坡河滨水区等。这些城市也因其滨水区的魅力而享誉全球。近年,国内城市滨水空间的综合整治,如京杭运河、上海市黄浦江、苏州河、广州珠江、杭州钱塘江、苏州古城河道、深圳龙岗河等滨水空间及其周边地区,已逐渐成为存量发展背景下城市更新和综合治理的焦点。
借鉴经典的城市更新理论,如凯文·林奇的《城市意向》、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史蒂文·蒂耶斯德尔(Steven Tiesdell)的《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等,以及与城市设计、滨水地区更新实践研究,如亚历克斯·克里格(Alex Krieger)的《城市设计》、张庭伟的《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以及王建国等人的《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等。国内外相关滨水地区更新研究也多基于实践,研究内容涉及到滨水地区产业空间演进机制[1]、更新历程与驱动力、更新影响评价、更新策略与设计方法等。其中,更新策略与设计方法部分包含公共开放空间营造策略[2]、滨水地区绿道建设方法、滨水区界面重构策略、滨水空间规划编制方法、滨水景观设计方法、城市更新文化策略等内容。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前主任亚历克斯·克里格针对滨水区建设提出10项原则,并指出:“城市滨水区沿岸的更新是城市生活中的复发性事件,通常当经济或文化的主体发生转变并导致当代城市生活出现冲突性观点时,滨水区更新就有可能发生。”[3]
基于上述文献和国内外实践案例分析,笔者认为,城市滨水空间特征和空间价值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承载城市生态环境: 滨水空间是联系着城市聚落与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的重要廊道,是城市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提出,构建由水体、滨水绿化廊道、滨水空间共同组成北京城市的蓝网系统。
(2)蕴育城市发展活力:滨水空间是城市文脉的起源地,是城市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城市生产空间、公共空间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形象特色、提升城市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核心空间。《上海黄浦江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提出黄浦江沿岸地区的发展目标是国际大都市发展能级的集中展示区,汇聚金融贸易、文化创意、科创研发等功能,同时体现上海城市高等级文化影响力、高活力公共空间、鲜明的景观特色。
(3)链接城市公共生活 : 滨水空间作为以水串联蓝绿景观、市民生活和城市功能的线性空间,是城市居民居住、就业、休闲、娱乐不可或缺的重要公共空间。在“以人为本”“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下,通过空间连续、设施支撑、尺度适宜、环境包容、景观愉悦等,实现承载城市生活、支撑高水平的城市公共生活链接。
2 城市滨水空间综合整治要素
城市滨水空间更新与综合整治历经了近半个世纪的探索,已不再是功能置换,而是通过生态环境修复、城市功能修补、公共空间营造、基础设施支撑、公共艺术植入、滨水景观重塑等,将滨水空间纳入到城市整体更新体系中,形成一种渐进的、综合的整治模式,实现滨水空间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人文价值。城市滨水空间在生态保护、活力培育与生活链接方面的各个要素成为综合整治的重要抓手。
2.1 保护生态生境
对于城市滨水空间而言,生态环境质量是滨水空间品质的基本保障。水体生态环境与岸线生态环境共同影响滨水空间的生态环境质量。
很多城市曾因河水的浸润滋养而繁荣,也面临过因河道污染、滨水环境恶化带来的种种问题。经过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和治理策略,伦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纳河、维也纳的多瑙河、首尔的清溪川、新加波的加冷河等得以恢复往日的优雅、浪漫和悠闲[4]。影响河道和滨水空间生态安全的内容主要包括:
(1)清洁安全水质:截污疏浚清淤是保证水体水质的重要措施。对农业污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消减,包括减少沿岸地区农业化肥施用,阻断农业化肥通过地下水渗透入河道水体,对污水实施脱氮除磷处理等,严格禁止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严格监管废污水处理,必要时严格控制沿岸工业企业数量并严格监管。此外,对水体自然交换有影响的构筑物或淤堵物,如水泥封盖、河床淤泥等进行清理;通过增加可自然净化水体的湿地等,健全水系统生态网络。
(2)充沛可控水量:水体中保持足够的蓄水量和水流是水体和河道生态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建设蓄水湖或蓄水池、水闸、泵站等,可补充调节河道水量和河道水位。此外,为了保证充沛的水量,通过政策和市场措施,优化水资源配置和使用。以维也纳为例,多瑙河借助周边山地和森林丰富的水资源和大量地下水、山泉水,补充维持了多瑙河的自然生态流量。
(3)自然堤岸河床:在兼顾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效果,河堤采用适合动植物生长的自然型护岸技术,即非硬质混凝土堤岸,或混凝土外覆盖植被的生态河堤,以此恢复河岸植物群落和储水带[5]。新加坡璧山宏茂桥公园改造中运用的生物微群落下渗河床既能充当天然净化设施,净化软化河道,还可实现水源涵养、维持物种平衡,生物保育与生境优化有机结合。
(4)安全行洪河道:河道安全与行洪保障是水环境治理的首要前提,面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候引发的强降水等灾害,必要的硬质堤岸工程和基础设施,包括护堤、护岸、防洪闸门和泵站等,辅以养护修复为主的软质工程,如新加坡国家公园局(NParks)提出的红树林堤岸,发挥保护自然岸线免受侵蚀、维持自然岸线的生态防护功能,共同有序收集雨洪、减轻灾害[6]。
(5)蓝绿互通网络:通过利用闲置低效用地,建设多空间尺度的公园,与水体构建互通的蓝绿网络,融入更大区域尺度的生态网络。在培育生物多样性,恢复自然、净化水体的过程中,形成布局形态各异、功能融合、尺度相依的滨水绿色开放空间体系,辅以相应配置设施,实现提升滨水空间品质的功效。
表1 典型河道及周边地区生态问题及其综合整治策略
2.2 培育魅力活力
滨水空间是一个城市最具特色的城市空间之一,也因此支撑和带动城市持续的发展、复兴,激发城市活力,彰显城市魅力、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竞争力[7]。《纽约滨水区综合规划2020》提出要提高滨水区公共可达性和活力、支持滨水区产业和经济发展[8];挪威奥斯陆滨水公共空间规划(2010)提出,通过充分利用旧船坞等既有特色建筑空间、提高公共功能界面空间占比、增加公共艺术品、文化设施,营造更具活力、更有文化的滨水空间;上海于2018年底颁布的《上海市河道规划设计导则》,以及随后的《上海黄浦江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强调,黄浦江两岸地区的发展目标为国际大都市发展能级的集中展示区,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贸易、文化创意、科创研发功能的汇聚地,以及体现高等级文化影响力、高活力公共空间、景观特色鲜明的标志性展示窗口[9]。滨水空间的魅力活力提升内容主要包括:
(1)保护活化资源:因水而兴的城市滨水地区,有着源自于运输文化、工业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历史资源。美国芝加哥公共岸线滨水空间复兴、新加坡河滨水历史街区以及上海杨浦滨江岸线更新,都是充分利用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滨水文化资源,通过公共交通、公共空间、景观体系的植入,活化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一种渐进的、综合的更新整治模式[10]。
(2)多元活动设施:在滨水地区的更新整治中,增加城市文化演出、艺术展览、体育休闲以及商业服务等设施是很多滨水空间更新项目中所采取的重要措施,如香港维多利亚湾老启德机场场址更新、德国汉堡Hafen港改造等。在英国卡迪夫湾滨水区更新项目中、通过建设千年体育馆、艺术馆、在城市主要的公共空间中建设现代雕塑或历史人物雕像、对重点文化建筑和文化场所进行改造,引入了大量文化活动和公共艺术,将地方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设中。
(3)特色标识景观:城市滨水空间具有独特的视线景观优势和良好的水资源,天际线、特色堤岸、标志性空间节点以及公共环境艺术助力城市及城市滨水地区形成特色和品牌。在跨河桥梁、水坝交接处、水上绿岛栈道等关键空间节点,营造宜人舒适的高品质的开放空间和有特色的标志性场所。
2.3 链接宜居生活
城市滨水空间作为一种典型的线性空间,因水体的连通而造成通行障碍和空间隔离,兼具开放与共享的积极特征以及隔离与阻断的消极属性。在滨水空间提供多种路径的空间联通的基础上,链接满足多需求的服务、链接包容开放的设施等,支撑滨水空间高品质的宜居生活环境。
(1)便捷可达路径:由于河道水体天然存在隔离属性和边界属性,城市滨水空间需要在更大腹地范围构建便捷可达的机动车交通及路网体系,合理组织跨水出行、沿水出行的可达性,以及滨水车流、人流与物流。
(2)慢行亲水空间:滨水空间是城市慢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散步道、骑行道、慢跑道等共同构成,通过空间布局、绿化环境、视觉景观等策略,实现与周边社区和公共功能的畅通可达,提升了慢行系统的舒适度与吸引力。
(3)贯通服务设施:以服务市民为目标,沿城市滨水线性空间,根据多元人群需求和建设条件,设置不同功能、不同空间尺度的服务支撑设施,包括公厕、信息中心、售卖、休息等便民设施,服务运动、儿童活动、老年活动等健身设施,座椅、照明、标识、垃圾桶等城市家具,以及服务健康、交往、文化等特色设施。
(4)共享包容空间:基于河道防洪排涝、桥梁通行等需求,滨水沿岸的道路往往会产生各种复杂多变的标高,不利于残障及行动不便人士在滨水空间进行休闲游憩活动。城市滨水空间的公共属性,要求其对所有公众开放服务,满足无障碍等包容性要求。
2.4 要素管控导则
通过编制设计导则实施城市滨水空间的治理管控是较为有效的做法。参考国内外多个城市设计导则、街道设计导则、滨水设计导则可以发现,其目的是将建设管理的“条文”变为服务实施的“手册”。治理导向和管控逻辑是滨水空间规划设计导则的关键,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以滨水空间全构成要素为主线展开的,通过对滨水空间的组成元素迸行分类,给出设计建议及详细做法;另一类是以目标为导向,围绕在地问题和发展目标,提出设计原则、理念,并通过规划设计要点予以支撑和保障。
第一类为通则式导则,目标是全面引导与管控。以《北京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导则》为例,以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 年)》构建“蓝网系统”、恢复历史水系、改善流域生态环境的相关要求为目标,对北京涉及到400多条河流、占有市域面积的9.4%的滨水空间进行分区—分级—分类设计引导,进而实现滨水空间和谐共生和首都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样类型的导则还有《上海市河道规划设计导则》等。
第二类为项目式导则,目标是对明确的滨水治理区域的建设进行引导与管控。以《纽约滨水区综合规划2020》《上海黄浦江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和《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等为范例。《纽约滨水区综合规划2020》在1992年规划和近20年的实践基础上,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新需求的引导下,针对纽约及周边水系组成的水域生态系统,在总体战略层面提出以“改善水体质量、恢复自然滨水、提高滨水区公共可达性和活力、支持滨水区产业和经济发展、加强水监督、弹性应对环境气候变化”为目标,并据此建立具体的建设策略和项目库,支撑多部门、多主体共同参与具体项目的实施,并对应相应的空间规划,落实为22个滨水分区控制图则。
1 卧虎山下的隐修庵
2 朱房城中村内的清河汉城遗址
3 清河南岸巡河和步道被高尔夫球场占用(西三旗段)
4 毛纺桥下的“汽车地摊”
3 北京清河海淀段滨水空间综合治理导向
北京清河西起颐和园北,向东串联东小口、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温榆河湿地公园,汇入温榆河,是北京城市北部绿化隔离带的核心生态要素。历史上的清河发源于北京湾盆地平原与西山的交接处,曾经是永定河古河道之一。曾因其周边丰富的山水景观资源,成为皇家苑囿“三山五园”的选址之处;也因其丰沛的水源,成就了北京城北稻田密布和粮食贸易的繁盛;并承载着重要的交通和漕运功能,在两岸形成军事驻防、居民商旅汇聚的聚落。
伴随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以及历朝历代对清河水系的不断改造,今日的清河已经从郊野河变为城边河。因曾有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清河河流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随后实施了河床硬化、砌石护坡、裁弯取直等工程。北京清河海淀段长11.6km,流经7个街镇,沿河分布有中央党校、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及教职工生活区,集聚了多个科技园区,是科技创新人才生活工作的核心区域,也是城市蓝绿生态空间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京张遗址公园共同构成海淀新时期发展的绿色活力十字景观廊道。经现场调查与民意采集,清河海淀段存在功能单一、交通出行不便、慢行系统不畅、滨水活动空间匮乏等问题和短板,对清河滨水环境品质提升、设施功能补充需求巨大。
结合上文对城市滨水空间综合整治要素的分析,清河两岸的综合治理以切实解决在地问题、逐步实现发展目标为出发点,提出治理导向和整治要素,以适应多层多头部门管理、多渠道筹措资金、多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弹性实施方式。
3.1 在地问题与目标导向
清河及两岸滨水地区既具有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共性与问题,也具有清河所在特殊地域的资源禀赋和现实困境(图1-4)。主要体现在:
(1)清河河道是为水的消极河道,以排水泄洪为主,难以满足两岸居民多元生活和活动需求;
(2)河道与五环、G6、G7等快速干道路网系统以服务机动车过境通行为主,割裂城市空间,难以服务居民抵水、临水、亲水等多元出行和生活要求;
(3)滨水文化遗存分散,三山五园、中关村起源的中科院物化所等埋没在各自封闭的公园、大院内、或被河道、快速路割裂于城市生活之外,难以让公众和市民感受和享受到身边的历史文化资源;
(4)城市边缘区建设随机而混杂,低效、废弃空间和设施多,且权属不清,难以为城市市民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
针对以上冲突和困境,确定清河两岸的综合整治以变“为水服务的消极河道”为“为人服务的活力水岸”,变“为车服务的过境通道”为“为人服务的生活街道”,变“散落割裂的文化碎片”为“为人服务的特色场所”,变“杂乱无章的低效用地”为“为人服务的共享空间”为主要目标,通过蓝绿公共空间品质提升促进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功能修补,缓解城市边缘区发展的各种冲突与矛盾。
3.2 整体协同与弹性导向
在滨水空间修复生态、培育活力、服务宜居的原则基础上,结合清河在地问题与发展目标,梳理和逐步明确分类整治(后面具体论述)、分级管控以及分期实施建设内容,实现整体目标协同与弹性实施。
3.2.1 “分级管控”
根据清河两岸现状建设品质、权属情况,以及未来对滨水生态保护、活力营造、宜居服务等作用,对滨水空间实施三级分级管控(图5),包括:
(1)严格管控区,即产权公有的公共空间,占比32%,主要涉及河道、滨河步道、滨河绿化、北岸30m道路及两岸巡河路和滨河界面;
(2)协调导控区,即公共空间和公用空间,占比42%,主要涉及文化、休闲、运动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广场、公共绿地、郊野公园等;
(3)适度引导区,即非公共使用的开发空间,占比26%,主要为开发建设用地。
3.2.2 衔接相关规划
对滨水空间建设能够发挥指导、管控的相关规划很多,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也包括水务水利、道路交通、园林绿化等专项规划,以及全市和区层面的街道、滨水等各项设计导则。需要与具有法定约束力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相关项目的综合实施方案建立有效衔接(图6),包括:
5 清河两岸分级管控示意
6 与现行相关规划关系示意
7 安河桥区段驳岸改造示意
8 树村区段驳岸改造示意
(1)对关键管控内容和严格管控区内的建设项目融入综合实施方案,为建设项目(项目包)提供依据,指导道路交通、河道及堤岸、绿化、设施等工程设计专项,促进有效指导清河两岸综合整治的具体建设。
(2)对协调导控区与适度引导区内的管控内容,为在编详细规划和在研综合实施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提供技术支撑和指导。
3.3 实施行动与示范导向
3.3.1 分类项目引导
清河海淀段涉及街镇、单位和居民众多,相关利益主体和发展诉求不尽相同,其综合整治需要在各种机遇下、足够长的时间内、经过一系列具体更新项目逐步实现,需要通过具有一定统筹领导作用且灵活弹性的行动计划来指导实施。行动计划包括有综合示范、专项提升、标志亮点工程和基本保障项目等项目库。
(1)综合示范项目
根据用地使用情况,土地使用权所有者、管理者和使用者、经营者的权属情况以及更新提升需求,选择低效或空置国有用地以及待整治改造的集体建设用地,作为综合示范的机会用地,从交通改善、特色设施补足、绿化景观营造、防洪等多方面综合施策,进行全方位示范。
(2)专项提升项目
选择有更新提升需求强烈,并有实施可能的项目开展实施,如提升清河北侧城市支路贯通项目、部分河道生态化驳岸改造项目、自行车专用道衔接路段建设等,在低碳减排、数字智能、无障碍等方面有示范意义的项目。
(3)标志亮点项目
选择具有一定景观标识、文化标识等特色项目,如水岸书吧、生态植被步行桥、水上观景平台、清河文化市集等,对景观整体提升和清河文化传承、知名度提升有助力的项目。
(4)基本保障项目
以保障城市日常运转和居民日常生活为目标的基础类项目,包括防洪救援道疏通、违章建设和杂物堆放清理、便民基础设施等。
3.3.2 节点综合整治
在综合示范项目库中,选择在安河桥区段、树村区段、清河四街区段等节点结合详细设计对清河两岸进行综合整体提升,与城市级绿化公园和遗产公园形成新旧互动。其中:
(1)安河桥区段:为清河西部源头,紧邻颐和园北门,用地内有青龙古镇旧址、尚有慈恩寺、隐修庵等遗存、地铁站点和多条过境交通干线,存在大量闲置绿地与空地。该节点的综合整治应结合滨河步道两侧已具有的闲置绿地,对河道两侧现状硬质驳岸进行生态化改造,形成与周边绿地空间统筹协调的生态绿地景观和绿色开敞活动空间,理顺交通干道与支路的衔接,合理组织地铁站点进出站口的交通接驳,结合传统建筑保护与再利用,营造具有旅游服务和文化创意的滨水古镇空间,并增设具有公共文化功能的综合服务设施、特色设施和便民服务设施,设置连接滨水空间、历史遗存和公共文化和服务设施的步道体系等(图7)。
9 清河四街区段驳岸改造示意
(3)树村区段:紧邻圆明园北门,用地范围内有树村清真寺、圆明园春熙苑等历史遗存,低效产业用地和规划未实施的公园绿地等。该节点的综合整治结合树村郊野公园建设,对北侧驳岸进行生态化改造,提升水质,形成由树村—万泉河绿廊通向清河滨河绿带的一体化空间,辅以文化展览等活动设施;南侧紧邻颐和园,以自然生态特征的景观为主,结合联通圆明园北门地区的跨河步行桥形成景观地标等(图8)。
(3)清河四街区段:位于G6、G7快速路之间,用地内存有大量历史遗存,包括清河汉代古城遗址、广济桥、清河制呢厂办公楼、清河清真寺、清河老街等,清河南北两岸与五环路南北两岸交通连通弱,周边道路交通压力大。该节点的综合整治结合清河老街改造,将清河与五环之间的空间作为整体,形成满足蓄滞洪区要求的特色景观空间,对现状硬质驳岸进行景观美化改造,结合文化遗存保护和未来轨道站点建设增设步行桥、引入滨水步道、文化休闲设施和停车设施等(图9)。
4 北京清河管控要素及分类管控要点
4.1 修复生态、保护生境
4.1.1 构建河道+湿地+绿化的水生态网络
清河现状水质尚未达到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的标准,以河道及两岸生态修复为目标,沿岸增设生态湿地,构建河道、湿地、绿化设施共同构成的水生态网络,保证水量。在清河沿线大型绿色开放空间设置湿地公园,净化清河水体,并收集雨水和地表径流,补给清河水量;结合河道沿线及周边绿地、八家郊野公园、四街绿地,结合详细设计增设湿地公园。
4.1.2 对驳岸进行生态化改造和景观改造
在满足河道防洪功能的基础上,对硬质驳岸进行生态化改造,构建生物栖息地,丰富生物多样性,修复河道生态环境,净化水质。在安河桥节点、树村节点,结合详细设计对人工驳岸进行生态化改造。拆除现状硬质堤岸,保留部分步道基础加以利用并作为驳岸的基础护砌。对暂不具备生态化改造可能的岸线,如中央党校―肖家河桥区段,北体大―朱房区段,近期保留其驳岸现状,仅进行景观美化处理;部分硬质驳岸区段可采用细胞墙技术、防渗膜对于斜坡堤岸进行景观化处理。在河道边坡形成防止水冲刷的植草面、景观面、鹅卵石面等造型,保证河道边坡和河底的稳定性,同时将维护费用降到最低(图10)。
10 增加生态驳岸,引导生态修复驳岸改造
11 不同尺度规模绿化空间
4.1.3 打通绿化断点,建构蓝绿交融的滨河绿化网络
利用清河两岸及周边可利用的闲置地、腾退地、封闭绿地及规划中未落实的代征绿地,为打通清河绿廊断点,以慢行系统为支撑建构相互串联的区域绿化网络,形成功能融合、尺度相依的滨河绿色开放空间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图11)。依据布局形态的差异、尺度规模的不同和服务对象,形成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带形公园和街头公园等多类型滨水绿地。并辅以功能设施,串联多尺度绿地为公园体系,塑造高品质绿化景观空间。
4.1.4 选取适宜植被,提升滨水绿化景观品质
结合各区段空间景观特征,选取适宜的与绿化种类,营造丰富的滨水绿化,提升景观环境。针对滨水区、护岸区、缓冲区、活动区等不同滨河分区,确定不同植被选择与搭配;明确街头公园绿地率不宜小于75% ,按植物群落结构进行科学配置,以乔木为主,力求形成上层大乔木、中层小乔木和灌木、下层地被植物的复层结构;应以常绿树为主,重点栽植观花、观叶类植物,硬质铺装场地面积不宜大于15% ;带型绿地宜营造乔灌草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景观,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结构,使绿化和街景融合形成统一风格。此外,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桥梁绿化,街道立面绿化,墩柱绿化等形式丰富的立体绿化,全面提升街道绿化水品。
4.2 培育活力,强化特色
4.2.1 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遗存与特色资源,建构联系重要节点的文化步道
挖掘三山五园,清河汉城遗址,清河古镇,青龙桥古镇,清真寺、功德寺等寺庙,理化所(中关村起点)等历史文化遗存,以及消失了的八旗旗营,广济桥,御道,镶白旗关帝庙、肖家河地藏庵、肖家河正黄旗关帝庙、肖家河五道庙等资源,通过特色步道连接滨水空间与历史文化资源、当代特色功能,构建清河两岸特色空间网络(图12)。
4.2.2 置入文创、科技等特色服务以及健身、餐饮、休闲娱乐等公共服务,汇聚城市活动
结合机会用地、历史文化资源、当代特色功能集中区域划定特色区域植入文创、科技等服务功能,沿滨水岸线增设健身、休闲、文化服务等设施和场所,丰富滨河活动类型和体验,汇聚多样化城市活动,形成具有文化影响力和活力的公共空间(图13)。
4.2.3 活化利用桥下、边界等低效空间
提升桥下空间步行体验,完善服务设施,植入休憩、展示、文化、生态、停车等功能,形成全新的、连续的、且充满活力的空间。对快速路区段桥下空间,对不同高度的平台进行景观提升与美化,优化台阶步道、增强不同高度之间的联系,尽量取消不必要的栏杆以减少空间阻隔,局部结合滨水步道设置可探入水面的亲水设施(图14)。
12 联系特色资源的滨河步道示意,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根据《清河沿线街镇机遇用地汇编》整理绘制
13 植入特色文创、科技、社会交往等功能示意,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根据《清河沿线街镇机遇用地汇编》整理绘制
14 活化桥下空间
4.2.4 彰显清河空间特色,营造标志性景观,整合滨水空间界面
根据用地权属、功能以及开放封闭使用要求,整合滨水界面,按照公共空间界面、公共功能界面和封闭界面3种类型引导清河滨水界面整合,对用地建筑空间、用地建筑室外空间以及城市公共空间、城市滨水岸线一体化设计,强化滨水空间城市界面的公共性、舒适性、活力度,提升界面空间的空间环境品质。合理引导滨河天际线景观和河道远眺天际线景观,控制滨河临水建筑高度与建筑界面,适度引导建筑与城市家具风格(图15-17)。
4.3 贯通网络,服务宜居
4.3.1 贯通清河两岸东西向滨河交通联系,容纳多样性出行和设施整合
清河南岸实现“3m滨河步道+5m巡河路”的全线贯通体系,以慢行和安全疏散交通为主。在清河北岸构建“3m滨河步道+5m巡河路+30m城市次干道”的全线贯通体系,其中部分巡河路路段可与次干道整合设计,根据道路空间条件,实施紧凑型、普通型和宽裕型不同类型的多元通行与服务设施的整合。紧凑型即在30m道路红线范围内将机动车道、巡河慢行路以及散步道重合设置;普通型采用机动车道、巡河路与“骑行+跑步+散步”并行设置;宽裕型则将绿带间隔布置于机动车道、巡河路段和滨河步道之间,并在绿带中适当点缀以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如凉亭、冷餐休憩厅、休息座椅、公厕等,既有效提升慢行环境的舒适度,也提高了公共设施服务的灵活性(图18)。
4.3.2 强化跨清河、跨五环的交通联系,增加滨河空间与腹地的交通联系
选择清河两岸周边居民人口密度高、公共功能、旅游资源和绿化开放空间集聚、步行桥较少的区域,通过增设步行桥和修缮现有桥梁,提升跨河跨路步行体验。步行桥设置密度间隔为500~800m;结合步行桥,设置观景点和观景平台。加密通往清河滨水空间的道路,实现每300m通路可达,改善通往滨河空间的慢行环境,优化步道、骑行道、绿化、座椅等设施,引导居民绿色出行(图19)。
4.3.3 营造贯通开放包容空间,提供无障碍环境
从轨道交通站点、公交站点、道路系统和步行等方面提升交通体系的无障碍水平,实现站台与人行道、站台上下车等方面的无障碍接驳,通过斑马线/指示灯等标识以及缓冲岛的设置,优化道路无障碍环境,实现步行道与普通道路的连接节点的竖向坡度无障碍联通。除了交通体系外,依据高差细分设计休闲设施,合理配置景观、休闲设施、坡道、台阶、扶手,打造阶梯广场;设置多功能服务驿站、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信息站,并通过提供高低位饮水池、共享轮椅、可充电座椅、车辆充电站、人造雾降温设备等新型服务设施,提升城市滨水空间的包容性和无障碍环境。
15 封闭性单位界面
16 一体化空间界面
17 临路公共功能界面
4.3.4 增设亲水设施,营造连续亲水空间
结合驳岸类型,完善和提升现状步道、平台等亲水设施,合理设置满足水活动的设施小品。根据通路和步行过街设施位置,通河步道达到每100m 1个,并相应设置亲水平台。对于不满足改造条件或与周边城市风貌协调而暂不进行生态化或景观化改造的驳岸区段,可通过合理设置亲水平台、台阶等,满足人们亲水活动的空间需要。对于直立驳岸,建议通过台阶、步道、平台等设计满足亲水空间需求,部分可作为可淹没设施。
4.3.5 连续增设的便民服务设施和城市家具
根据人群密度和设施服务半径,在清河沿线连续分段、分类设置便民服务设施,如:按1km服务半径标准设置健身广场、室外健身器械场、儿童活动场等场地,以北岸为主,兼顾南北两岸,沿线可设置5~8处;按500m服务半径设置滨水服务驿站6~10处,提供信息服务、售卖和休息空间,面积100~200m2为宜;按250m服务半径设置公厕设施,间距控制在250~800m为宜。沿滨河空间设置有一定标识特色的座椅、照明、标识、垃圾桶、智慧家具等城市家具(图20)。
5 小结
城市滨水空间特征和空间价值体现在承载城市生态环境、蕴育城市发展活力和链接城市公共生活三方面。在城市滨水空间的综合整治中,通过围绕生态保护、活力培育与生活链接三方面展开,梳理相关要素的现实问题、发展目标、技术策略和实施路径,强化三个滨水空间的核心价值。在北京清河海淀段滨水空间的综合治理的探索中,基于现实问题的分析归纳,从三个核心价值出发,确定分类管控要素,尝试探索多元主体参与、多层级多头部门管理和多项目分期分布推进的更新模式,以及相应的管控策略,为后续综合整治实施提供研究基础和参考建议。□(致谢:感谢海淀分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清河两岸综合整治研究课题的支持, 感谢清华大学课题团队各位同仁的倾力合作,特别感谢为本文提供帮助的钟舸、黄鹤、刘佳燕、陈宇琳、梁思思、何潇等。)
18 整合设计滨河道路断面示意
19 增加南北向跨河和五环的交通联系示意
20 增设便民设施,完善城市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