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常态课,打造“五味”历史课堂

2022-02-22王慧卿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历史课历史素养

王慧卿,三门峡市第三中学历史教师,高级教师,中原名师培育对象、河南省名师、省级骨干教师、三门峡市优秀教师。主持“王慧卿初中历史名师工作室”,长期致力于历史教学改革,主持并参与“中学历史课堂情境教学”“历史教学阶段性评价研究”“豫西红色资源在党史教育中的应用”等课题研究,曾获河南省教科研成果二等奖。多次在省、市、县各级各类学校举办爱国主义教育讲座和历史教育教学讲座。

“老师,下节课谁带我们学习历史呢?”

“你想让谁带呢?你先去看看咱们下节课要学什么内容,然后就知道谁来带我们学习啦。”

这样的对话经常发生在我下课后的走廊上。起因是我在七年级历史课上引入了几个小“助教”:导言课上的唐宫“唐小妹”,史前人类一课中的穿“皮草”的“豪哥”,农耕时代的导游“小坡”(取名源自半坡遗址),传说时代的“小禹”(源自大禹治水),夏商周时期的“哪吒”(源自封神榜故事),青铜器一课的“鼎小宝”……这些卡通人物,使得历史课堂灵动而亲切,也让学生对下一节课充满了期待,对历史学习充满了探究的乐趣。

这就是我执教20多年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立足常态课,打造有趣、有情、有思、有法、有魂的“五味”历史课堂。

一、激趣——激发兴趣,让历史课散发“香味”

评价一堂课是否优质,最关键要看是否吸引学生,让学生学得有兴趣、有收获。历史内容浩如烟海、包罗万象,史料丰富、俯拾皆是。学生上历史课原本应该是赴一场精神文化盛宴,可在考试指挥棒引导下,有的教师渐渐忽视了教育的本源,使历史课只剩一副“骨架”,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影响,成了课堂的“六要素”,画重点、死记硬背成了“史学”方法。

如何提升历史课堂的感召力和亲和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从历史本身的故事性、趣味性入手,让学生闻“香”而来。

1.塑造情節,让历史变得鲜活

在学习《东汉的兴衰》一课时,我请学生观察“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大家看他,左手抱鼓,右手拿锤儿,额头上还有抬头纹儿,仔细一看还有双眼皮儿……”活泼有趣的细节描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历史课变得亲切有趣,教学效果当然好。现在的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教师可以利用有趣的故事,用他们喜欢的语言风格、呈现形式,吸引他们认真听讲,然后再渗透知识能力和素养。但是课堂激趣要有原则,不得违背历史的客观和真实,不要去主观臆造或歪曲地讲“趣味”历史、“戏说”历史。

2.创设情境,让历史贴近生活

情境创设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对学习内容的情境创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历史知识;另一类是对学生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的情境创设,如活动式、体验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比如我会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文物知识及背后的历史故事,讲战国时介绍“杜虎符”,学西汉时用“汉并天下瓦当”来导入,了解东汉兴衰前先介绍西汉的长乐未央宫,学习丝绸之路时通过“铜奔马”即“马踏飞燕”的来历引出西域的知识等,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探究意识。文物是历史给后人的信物,架起了学生与远古的桥梁,让历史变得生动。

二、入情——渗透情感,让历史课充满意味

历史课程的社会功能就是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涵养家国情怀。

1.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应润物无声——大爱无痕

方法不当的情感教育不可能令学生情由心生。教师在教学中要选取贴近学生认知水平和现实生活、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材料,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时机,营造无痕化的情感教育氛围,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激起学生的共鸣。

比如讲《北方民族大融合》一课,介绍北魏孝文帝“改汉姓”,恰好我班有个学生姓“兀”,我就讲了个故事:拓跋氏改姓元,据考证,后来有一支北魏后裔为躲避战乱迁到河南陕州一带,隐姓埋名,改“元”为“兀”,这就是这个姓氏的由来。还有姓刘、姓穆的同学,回去查查家谱,说不定你们就是鲜卑族的后裔呢。

2.以教师的历史情怀去感染学生——大爱无形

于漪老师说:“教师要使学生真正在思想品德、情操方面受到陶冶,教师自己要进入角色,披文以入情。”历史教师的人文情怀、历史责任以及处理问题的态度,甚至课堂上的表情、语言、手势等,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

讲《南京大屠杀》一课,我除了展示大量历史图片,还选取了一个日本士兵的战时日记作为史料展示,这些更具真实性,更有画面感,更有震撼力。同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一是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二是对日本一些现状(修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的看法,三是和平年代我们怎样理性爱国。课后有学生在QQ空间里发表了一篇文章,配了十几幅图片;又主动要求在国家公祭日学校集会时做国旗下演讲,主题是《国耻永不忘  民族当自强》。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情感教育的效果吗!

三、促思——引发思考,让历史课耐人回味

一节优质的历史课,仅有新颖的形式、精彩的故事、情感的生成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才是历史课的终极目标。好的历史课堂更应该有丰富的内容、深刻的分析、多元的角度,以开启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历史课堂创新设计的核心。

1.思考史观——掌握诠释方法

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思维方法极为重要。“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史论结合,证史一致”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法则。以青铜器为例,其曾被断定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奴隶主阶级压迫劳动人民的见证,现在则被视为早期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史论之所以存在差异,是因为史观在发生变化。现在我们倡导用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生态史观、进步史观等解读历史,是很有必要的。

2.思考规律——发现内在联系

历史课堂上,主题教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是构建历史观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找准每一课或单元的教学主题,厘清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总结历史规律,提供经验教训。我在《近代生活的变化》一课教学设计中抓住了一个主题——变。寻找变化—感受变化—探究变化—分析变化,步步引领学生了解中国近代交通、通信、文化、习俗及生活等方面的变化及对中国的影响。这样的主题设计简洁明了、逻辑主线明晰,在层层设问、步步追问中,推动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发现发展规律。

3.敢于质疑——培养批判性思维

正确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历史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真正践行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育理念。例如学习《北方民族的内迁》时,有学生问:中原发生八王之乱时,许多人被迫逃往江南,那北方少数民族为何还要迁到中原?多么可贵的质疑与思考!教师不要把历史结论强加给学生,而应通过多样化的史料,引导学生从多视角观察问题、多角度分析问题,作出对史实的合理判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理解历史,从中汲取古人的智慧。

四、得法——教学有法,让历史课别具风味

历史课其实是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有多种方式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先学后教、预习展示练练背背反馈达标等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新兴的活动式、体验式、沉浸式教学等。但无论怎样改革,学习的主体都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好教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他们懂得如何“学”。

1.讲述法依然有必要

2011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明确提出“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我认为,在初中学生没有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和正确的历史观的前提下,初中历史教学应以“讲授法”为主。但是有几个原则:一是只讲重点或学生学不会的;二是要讲清楚、讲到位,如讲清概念、讲清联系、讲清因果;三是要顺着学生的认知和思维习惯讲。

2.教无定法,学有效为上

只要能将历史课程核心素养以最有效的方式方法落实到课堂教学,帮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是好教法。一个好教师总是善于立足学情和自身特长,紧扣课标,整合教材和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敢于创新,灵活采取适合自己的教法,不会去跟风转舵的。

五、塑魂——培养素养,让历史课独有韵味

一堂好课既要有趣味、有意味、有回味,还要有不同的风味。那么历史学科的“味儿”归根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历史课程核心素养——历史课自有的“韵味”。

2014年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概念,2017年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2021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更名为历史课程核心素养,明确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列为历史课程五大核心素养,即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逐步形成历史思维、史证意识、历史价值观等必备品格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立意下的历史教学,历史史实不变、历史史观不改、立德树人目标也没变,改变的只是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从“学会”到“会学”、从教知识到发展素养、从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到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教师从忙于“教历史”到明白“为什么教历史”,这才是我们应该深入教研的方向。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教学生通过历史学会观成败、鉴是非、知兴替、明规律,是历史教师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这需要教师在一节节历史教学常态课上去落实、完成,“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的課堂”。教师变了,课堂变了,学生才能变,立德树人、核心素养才能真正落地。

(责 编 再 澜)

猜你喜欢

历史课历史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中学历史课外考察活动实践策略研究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