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判断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研究

2022-02-22马海伦

学习与科普 2022年9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

马海伦

摘要:审美判断是美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部分之一,让学生学会用形式美原理和美术知识,对自然、生活和艺术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描述、分析、评价和批判。本文通过运用“创设情境,增强审美感受”、“巧妙设疑,激发判断意识”、“比较鉴赏,培养判断思维”、“合作探究,提高审美能力”、“展示评价,塑造审美品格”的教学策略,以美术欣赏课程为依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落实对学生审美判断素养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通过语言、文字和图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判断;欣赏评述

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也为我国各学科素养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审美判断作为美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部分之一,不仅能促进学生欣赏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以全新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使其在生活和学习中学以致用,能用是审美判断的眼光去“评价”周围的美。小学美术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以审美教育为理念,绘画、工艺、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核心素养下要求教师创新观念,与时俱进,在欣赏评述领域中运用适合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小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

一、审美判断素养与美术欣赏课程

审美判断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其学生能够感受美和认识美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形成基本的审美能力,从而显示健康的审美趣味。能用形式美原理和美术知识,对自然、生活和艺术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描述、分析、评价和批判。学生能通过语言、文字和图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用美术的方式美化生活和环境。

欣赏评述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的学习领域。也是促进学生审美发展与创造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二、 分析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现状,引发对提升审美判段素养的需求

小学美术欣赏课虽然在美术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所占比重较少。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以学生为本的美术作品赏析,美术欣赏课程形式单一。原因归纳为三点:一是学生对美术欣赏兴趣不足,二是部分学校和整体美术教育环境对其关注度不够,三是家长普遍对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过于重视,忽视了欣赏评述能力对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长远影响。

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欣赏的兴趣,感知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及客观评价美术作品,使学生在审美判断能力得到提升。

三、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感知美的兴趣,还能加深对审美对象多层次、多角度的感知体验,使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创设情境,增强审美感受

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教学时机,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产生好奇心,同时引领学生遵从本心,能用语言将自我的内心感受表达出来。抽象艺术是现代艺术的一种流行的表现形式,画家通过独立简洁的形状、线条和色彩等美术形式语言来表达审美与情感。抽象的艺术改变了学生以往对美术欣赏作品表现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审美领域。人教版教材中的四年级上册第4课《生活中的线条》(图2.1),引导学生欣赏冷抽象代表画家蒙德里安的《红黄蓝的构成》,课堂中播放爵士乐和百老汇多媒体视频,创设与作品相符的听觉、视觉环境,让学生感受与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从点、线、面、色彩等方面多角度地欣赏和理解抽象画,增强审美感受。

2.巧妙设疑,激活判断思维

欣赏评述是一种质疑、想象以及思考的学习过程,课堂中教师通过巧妙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尝试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创作背景,激活学生的判断意识。教师以提问代替传统灌输式的教学策略,在欣赏评述课中,要强调学生的主题地位,抓住时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创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学习六年级上册第15课《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时,观察达芬奇作品《蒙娜丽莎》,教师通过设置与作品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作品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哪里会让你有这样的感受?让学生在观看作品后表述直观感受,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初次看到作品的感受是神秘、憂郁等。大家的感受是否正确呢?听到教师这样问,学生积极性高涨,深入对作品进行探究,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分析人物表情、动作,从画面的构图、背景、色彩等进行判断说出蒙娜丽莎瞬间微笑的表情,表现出她微妙的心里活动,给观众以丰富的联想。肖像以柔和的色调、细腻的手法刻画了少女的脸部、颈部和手部。这种甜美的艺术风格和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性的歌颂,以及对女性美的欣赏观念是完全一致的。通过教师的巧妙设疑,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对作品的分析越来越准确,对作品的分析与更加深刻,以激活学生判断意识。

3.比较鉴赏,培养判断思维

在美术教学中,比较鉴赏认为是依据一定的教学标准把存在某种联系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通过对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找到彼此之间的异同关系,认识其本质及差异,将存在的某种联系进行归纳总结。在欣赏评述课程教学中,借用比较鉴赏的方法,可以避免在传统教学中单一化、片段化的问题。引导学生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型的鉴赏作品,在对作品的欣赏评述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在对比与鉴赏的过程中让学生巩固旧知,了解新知。在相互对比中加深对作品的感悟与认知,形成审美判断的思维。例如,五年级上册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和下册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进行比较鉴赏,陶瓷与青铜器都属于工艺美术领域,通过对材质、造型、纹样装饰的对比了解工艺美术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青铜在前,陶瓷在后,陶器在借鉴青铜器的过程中,装饰纹样也复制了下来,商代许多陶器的腹部、肩部和圈足都存在青铜器。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工艺美术作品,让学生养成判断思维的习惯。

4.合作探究,提高审美能力

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之一,学生在小组或团队学习中,分工明确。教师为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有效的参与到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审美能力是一个人对社会、自然等认识的一种必备能力,是人格修养的重要内容。”在美术欣赏教学中,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师提供的美术作品素材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对美术作品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激发自我审美因素,从而提高审美能力。例如,在《迷人的动画片》欣赏中,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动画片的制作流程进行分析排序,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学生们自己将二维、三维动画的制作流程,脚本编写、动画角色设定、场景创设等环节了解的十分清楚,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分享自己的预习内容,对知识进行输出和输入。对缺失的知识进行补给。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洞察能力,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5.展开评价,塑造审美品格

展示评价是欣赏评述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课堂时间有限,很多时候教师往往忽略了此环节。通过展示评价环节,教师可以真实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效,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让后续的教学得到完善。作为美术核心素养的中的一部分,基于主题,美术欣赏评述要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以实现培养学生审美、判断能力的教学目标。

结语

在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避免采用讲解的方式按部就班地讲解作品的特点、内涵、思想、情感,这样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相关知识,学习成效不佳。核心素养下的美术欣赏教学应该是一种寓教于情的、激发人的想象和创造潜能的复杂活动,教育策略的研究也应该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依据学生的发展规律而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林秋伶.小学中年级美术欣赏课程提升学生审美判断素养的研究[J].中国中小学美术,2020,(04).

[2]陆旭东著.美术特色课程审美化建设研究所[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设,2017.08.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
刍议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美术教学中育人本位功能的彰显策略
小学美术快乐教学之我见
美术教学综合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开发动画资源 优化美术教学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