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手作·木作》视听语言分析

2022-02-22于海跃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2期
关键词:手作视听语言微缩

于海跃

摘要:记录片《中国手作·木作·玩儿转榫卯》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榫卯结构的精妙和非遗传承人技艺的精湛,弘扬了工匠精神与文化自信。通过对这部记录片的内容、景别的运用、解说词、音效以及所传达的精神内涵的分析,可见它是一部记录片的经典之作,值得传媒人学习。

关键词:记录片;手作;木作;榫卯;视听语言;非遗;微缩

英国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曾经说过“任何形式的艺术都是有意味的形式”。《中国手作·木作·玩儿转榫卯》这部记录片就是这样一部让观众回味无穷的作品。这部作品是以创新的视角,挖掘非遗如何走入当下生活的记录片,全面真实地向观众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榫卯结构的精妙和非遗传承人技艺的精湛与工匠精神。

在我看来,此记录片堪称经典,不仅因为它内容的纯粹、精美的画面、优美的解说词、悦耳的音樂,还有片中蕴含的人文情怀。

在富有古典文化气息的江南水乡,榫卯结构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精美的木雕每一个细节都暗藏了木雕传承人的奇思妙想,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与性格。此记录片通过描绘榫卯结构的巧妙和传统工艺传承人坚持不懈、细心专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古往今来的智慧以及传承者们为了传承这些传统手工艺所付出的艰辛。浙江天台的褚师傅在“一根藤”艺术馆里,制作的大量的门窗格子,线条流畅、浑然天成,显示出生生不息、连绵不断、富有生命力、坚韧不拔的民族智慧与美好寓意。上海的王震华历时5年,十万道工序,用全部榫卯制作了天坛祈年殿微缩模型,再现了古代建筑的精妙,之后又挑战力学经典,为呈现全木榫卯微缩版的赵州桥而不懈努力。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不断尝试加入现代的元素。一代又一代的木作工匠们像褚师傅、王震华一样,用千百年的时间,把智慧之光刻入每一件作品之中,使榫卯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永不熄灭的光。

《木作》通过丰富的镜头语言,使观众置身手艺人背后的故事中,去体会匠人们对木文化的信仰与变革。在景别的运用中,本篇通过远景镜头,全面地呈现了江南水乡的山水风光,展现了木雕所在地深厚的文化和艺术底蕴。雾气笼罩下的江南水乡,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一种别样的美。在拍摄王震华所在地上海时也运用了远景镜头,城市的高楼大厦,街道上的人来人往、步履匆匆,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体,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当今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发达和人们生活压力之大。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无法驻足去欣赏当下的美好,这也是王震华想要远离城市的喧嚣,在郊区租房子,希望保持本心的原因。

在全景镜头的运用中,本片用广角展现了赵州桥这个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观之一的全貌,它的结构的灵活和设计的巧妙无不令人为之叹服。全景镜头的使用为以后和微缩的赵州桥的对比给人们的视觉冲击做了铺垫。

中景镜头的运用多是对木雕传承人的采访。借助人物的口讲述故事、介绍历史文化知识。一组组画面放在中景中处理,被采访者的举止和神态被看得清清楚楚,生动地刻画出工匠们的鲜明个性。王震华在谈及木雕工作时,语气是坚定的,眼神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自豪,他用执着的态度解读着榫卯技术在华夏文明发展中的地位,表达了对木雕榫卯技术的热爱与对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坚守,展示了中国非遗传承者们的工匠精神,传递出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本片特写镜头的运用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在雕刻木雕时,王震华的手握紧刻刀,细致入微地刻画着每一个细节,展现出每一个零件制作过程的精妙,向观众展现了木雕技术繁琐的工艺流程和工匠们遵循传统、耐心执着的工作态度。在为微缩版赵州桥的底座加水时也运用了特写镜头,体现了王震华对每一个细节的严格要求,这也是他成为大师的原因之一。本片多次运用了特写镜头,这些特写镜头的运用,给观众带来了更加深刻和强烈的视觉体验,从而体会到微缩景观制作的不易,体会到匠人们所付出的艰辛,体会到榫卯技术在历史中的变迁,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深深震撼。

精致影像只是纪录片的表层,此纪录片最具吸引力和影响之处在于其解说词背后的人文情怀。《木作》这部记录片通过大量解说词,把纪录片中蕴含的人性之美以及人文情怀演绎得淋漓尽致。通过故事化的形式,以平民化视角,将人、木头、故事连起来,不单纯讲木头和工艺,而是以木为源,讲述中国人与木的不解之缘,讲述王震华们对这种技艺的一代代传承精神。

本片音乐的运用更彰显了此纪录片的主题。《木作》这部记录片音画和谐,片中运用了多种技术、艺术的手法,把影像与声音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了作品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片头片尾通过饱含古韵的音乐更好地渲染了情感,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之美,立体而动人地使真实的生活得到艺术化的表现。

正如钟大年教授所言:“真实地反映生活并不是纪录片创作的根本目的,记录片创作的目的,在于表达创作者对生活具有主题意义的价值判断,并依此实现与观众的情感交流。”《木作》并非只是局限于真实地反映木雕人日常生活的层面,其产生广泛影响的背后是作者对于人文情怀的把控。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国手作·木作·玩儿转榫卯》是记录片中的经典之作。作为一个传媒人,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大国工匠精神、体现我国文化自信,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木作》这部记录片在内容的选取、景别的运用、解说词、音效以及精神内涵的传达方面无疑给我们做出了典范。

猜你喜欢

手作视听语言微缩
蝉来了
微缩模型展 栩栩如生夺人眼球
笔尖上跑火车
酷世界
手作上集 当代感物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香港神话电影视听语言中民族性分解
《钢琴师》:一个时代的诉说
寻找失落的家园
干花手作达人亲自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