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视角下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2-02-22李俊
李俊
摘要:地理是一门涉及环境、资源、人口等多方面知识的学科,在该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能让学生学会欣赏、尊重和珍爱生命,增强抗挫折能力,提高生存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时期高中教学改革的重点。新时期的高中地理越来越贴近自然,而自然与生命息息相关,本文从生命视角下重点论述了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意义和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生命视角
引言:
生命的延续离不开教育,只有良好的教育积淀,才能为生命绽放光彩。高中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绝佳时机,地理教师应结合学科知识实现生命教育的目的,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1]。教师在传授地理知识时,需要挖掘生命教育的意义和内涵,为学生更好的发展打下基础。
1生命视角下培养高中生
地理学科的学习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而生命是大自然最好的馈赠,所以在生命视角下探讨地理核心素养才显得更有意义。高中生学习地理知识,是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生命视角下培养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培养高中生以生命为本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落实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要求,也是贯彻国家提出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使得地理教学有了新的指导方向;其次,培养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促进学生发展,发散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对地理进行更有深度的自主学习;最后,从生命的视角去探讨地理,可以让学生明确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大自然的馈赠,牢固树立“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2]。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生命视角下培养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2.1提升教师的生命价值观,引导学生善待生命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开展地理教学,应结合生命教育加强学生对地理领域中生命价值的理解,不断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观,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阐述生命教育的重要作用,有效实施地理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善待生命[3]。同时,教师应不断提升地理专业知识,掌握相关教学方法,全方位地落实生命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以乐观的心态健康地生活。
2.2实施体验教学方式,践行生命教育
高中地理教材中包含大量与生命教育有关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围绕教材内容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感受生命意义与价值。如果教学条件允许,教师可鼓励学生参与到与生命有着紧密联系的体验活动当中,形成爱护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
以《人口容量》的教学为例。在正式授课之前教师让学生将座位靠拢在一起,这时,大部分学生都感受到前后左右极其拥挤,活动受限[4]。此时,教师引导:“虽然这样的座位设置让大家不舒服,但这样的教室能遮挡狂风暴雨,甚至还有书柜、空调、互联网等设施。现在,如果让贫困山区的孩子进入你们认为的狭窄的教室里学习,会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会”。随即教师继续讲解:“人口合理容量并非实数,而是虚数,不同的人在同一空间内会产生不同感悟,然而在一定空间范围和时间内会有一个大致的虚数范围。”学生在上述体验活动中充分理解人口的合理容量,學会珍惜现有学习条件。总之,体验法能充分彰显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站在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利于未来步入社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也能唤醒学生潜在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升华自身生命价值。
2.3紧贴学生实际情况,践行生命教育
毫无疑问,教师是学生前进路上的引导者,成长的守护者,自然而然需要关注学生心理和精神发展规律,更要为学生传授逃生本领、生存技能,以及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等。例如,学生在学习滑坡、飓风、海啸、地震、泥石流等地理现象时要明白,生命在大自然面前十分脆弱,自然界任何一个细微的环境变化都极有可能伤害生命。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频发且有着强大的破坏力,我们无法提前预知灾难,更无法将学生置身于无任何灾害的安全地带和环境当中,所以,培养学生感知危险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自我解救能力,无疑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2.4有效开展课外实践,践行生命教育
高中地理教师除了借助课堂教学开展生命教育外,还需借助课外实践渗透生命教育,促使学生从多方面接受教育。首先,教师可借助每年的重要节日开展生命教育,如3月20日为“世界水日”,教师在该节日前后可渗透生命教育增强学生保护水资源和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并在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等良好习惯。通过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明白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无法推卸的社会责任。再如,4月20日为“世界地球日”,学校应针对此节日进行大量宣传并形成正确舆论导向,让学生明白地球是每个人赖以生存的家园,每个人都有爱护家园和保护环境的责任。即使为了经济发展要开发资源也要基于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协调,开发资源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禁止开发资源并不是保护环境的唯一目的,需要科学合理协调保护环境和开发资源二者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学校应合理把控每个节日时间节点宣传生命教育,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思想观念。其次,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高中地理教师可定期举办与地理知识有着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和校园感受大自然并学会与其和谐相处。开展实践活动能让学生真正了解社会与自然,积极鼓励学生自主搜集、整理、观察、总结资料,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意识,明白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对人类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命视角下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发展铺垫了道路,教师一定要落实教学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地理的意识,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蒋荣罩.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思考[J].地理教育,2020(S1):164.
[2]徐文杰. 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吴丹琪. 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研究[D].河南大学,2019.
[4]李资璐. 基于自然灾害教学的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