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
2022-02-22陕文明
陕文明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蕴含着中国几千年来的探索和思考,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古诗词独特的艺术表现虽然充满魅力,但在理解的过程中,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容易出现一系列的教学问题。因此,中学语文教师也应加强处理古诗词教学难点的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就初中中国古诗词教育的探索新路径和现状提出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古诗词;初中语文;教学研究
引言
语言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初中语文不仅传授知识给学生,也完成了传承文化的使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很好的体现。因此,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向学生传播知识,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一些古诗词可以促进学生对历史、人文、地理知识的吸收。本文旨在阐释中学古诗词教学研究。
1.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价值
中学语文考试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学生欣赏古典文化的有效途径。此外,它对传播优秀诗歌具有积极意义,可以通过理解各种诗歌的结构,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接触各种形式的诗歌,提高创作诗歌的能力。
2.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
2.1缺乏学习兴趣
古诗词的语言通常含糊不清,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多障碍。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很容易脱离心理,从而阻碍中学生参加考试。在回答考试相关问题时,原文意思不准确,所以准确率不高,没有成就感,进一步降低了学习考试的兴趣。
2.2 学习动机不明
在大多数中学生眼中,文言文是古人的作品,与现代人的生活古诗词的表面知识,也是受应试教育所迫,不得不学的。这种学习心态必然不能学好古诗词。
2.3教学法片面
很多学生考试的时候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这主要和老师的工作能力有关。中学语文教师本身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仍然使用过时的教学方法和观念,因为他们没有深入了解改变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成果的影响。这种单调乏味的阅读理解课打压了中学生的主体性,违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教育理念,导致学生学不会考试。
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
3.1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古诗词用非常精巧的句子表达非常丰富的内容。正是这个特点,学生在学习时头晕目眩,都想着古人为什么不能多写几个字。因此,在中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化的教学方法,营造适宜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与教师同步思考等方面。例如,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灯幽舟台歌》是一首怀旧的悲歌,一首伤害现在的悲惨人生,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独立而无法解释的孤独。在教授这首诗时,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图片(例如,建筑物俯瞰建筑物的图片)制作PPT课件,在展示PPT时,配乐同时播放,在学生和学生之间产生共鸣。作者感受到压抑已久的悲伤和愤怒,当理想破灭时,作者的孤独和怨恨“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2提高教学技能和培养学习主动性
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体,这是每位中学语文教师应时刻牢记的教育理念,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思路和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与小学相比,中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有了显着提高。因此,教师应从预备阶段就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以“愚公移山”为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料制作“微课”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家长一起预习。讲座中,首先由学生讲述自己的预想和遇到的困难,学生互相帮助沟通解决困难,最后由老师一一解答学生的问题。通过采用“微课”的形式,学生不仅可以深刻领会课文中所传达的勇敢和坚持的精神,还可以促进中学生主动学习思维的培养。
结语
总之,古诗词离我们现在的生活还很远,但是古诗词中出现的艺术观念、语言和节奏之美对中学生的学业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学语文教学不仅传授书本知识,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优美词句的积累,丰富素材的库存使用。当然,为实现中学教育的真正价值,教师应不断提高教育素养,采用多变、适宜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思维。综上所述,虽然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育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学生对情感和艺术观念的有效理解。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还鼓励中学语文教师积极创新和优化现有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并通过让学生了解在学习过程中需求的魅力和古诗词的文化意义,推动古诗词教学,使初中语文古诗词教育质量和效果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廉靖宇.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J].讀写算,2020(12):142.
[2]陈素文.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究[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2.
[3]代蕾.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J].华夏教师,2020(09):42-43.
[4]金雪蕊.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1(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