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低段教学和劳动教育的互动探究
2022-02-22苏思韵
苏思韵
摘要:为适应核心素养的教育需要,提出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当代小学生劳动观的养成和素质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劳动教育;互动
一、核心素养下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劳动教育是达成我国教育社会性目标的主要方式。我们知道劳动是个体存在于这个社会上的必然属性,可以说劳动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之根本,而青少年作为构建祖国未来的主力军,其本身的劳动观和劳动能力是决定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和世界稳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将劳动教育纳入小学生社会性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第二,劳动教育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近年来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当代青少年的生活条件更加优渥,因此很多孩子养成了好吃懒做、不尊重他人劳动果实等的坏习惯,这对于塑造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是非常不利的。而通过落实高质量的劳动教育,可循序渐进帮学生铸造一个正确的劳动观,使他们懂得如何用劳动去创造美好生活,由此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第三,有利于营造基于劳动教育的社会教育环境。在以往的小学生教育工作中,我们总是习惯要求学校和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去看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未免会使教育教学存在一定的缺失。而劳动教育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吸引了家长和社会组织的关注,有利于营造一种家长配合、社会参与的良好教育态势,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实现办法
(一)联系课文内容,强化劳动教育内涵
想要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教师首先要寻找有效的切入点,不能太过僵硬地引入劳动教育内容,否则反而容易引起学生们的方案,教育效果也会因此而大大折扣。在具体落实阶段,教师应该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上的内容,而通过归纳总结我们发现教材上可利用的劳动教育素材主要分为三类:第一,对劳动精神的赞扬和歌颂;第二,对劳动成果的传承和歌颂;第三,对劳动行为的赞美。期间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教育目标选择合适的文章,在创建高质量语文课堂的同时,让劳动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现阶段很多小学生都缺乏劳动精神,不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这种情况下教师便可选用第一类的教育素材,如根据《李时珍夜宿古寺》这一篇课文,我们了解到了李时珍在修订《本草纲目》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那从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和不畏艰险、不顾自身安危的劳动精神无一不值得我们称赞和学习,尤其是李时珍的一句“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引起了全班学生的崇敬。
(二)开展劳动协作,提高学生劳动能力
启发学生的劳动意识仅仅是劳动教育的第一步,教师还需要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让他们亲身感受劳动的过程,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最真实的劳动感受,从而在今后生活中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当多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协作活动,让他们通过协作配合的方式完成预设的劳动任务,一来丰富了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二来充分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劳动技能;三来增加了语文与家庭劳动、社会劳动之间的关联性,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了发挥。如在学完《元宵节》這篇课文之后,学生对元宵节的由来和风俗习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往年通常都是在父母亲人的指引下度过的,没有什么自己的想法,在元宵节也没有付出过什么劳动。对此教师便可组织全班学生学习包汤圆、包元宵的方法,并合理分配好教学时间,亲自带领学生开展实践,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逐步掌握经劳动技巧。
(三)家校协作,助力良好劳动观的养成
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发展,需要广大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以便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丰厚的教育成效,帮学生塑造良好的劳动观,顺利完成新时期下“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从眼下家庭教育的发展来看,很多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劳动教育,甚至放纵孩子懒惰、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坏习惯,因此想要有效落实这项工作,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家长教育观念错误的问题,为此教师应该做好家长方面的工作,与学生家长建立及时的沟通交流,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给予家长专业的建议和意见。在此基础上,学校应组织全体师生和家长共同开展多元化的劳动教育活动,如以歌颂劳动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歌唱比赛、趣味运动会等等,同时还应该引导家长不定期地带孩子体验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从多方面入手助力小学生劳动观的养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是迎合新课程改革的一种重要体现,对落实核心素养理念至关重要,为此教师应认真分析劳动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渗透路径,从而逐步改掉学生不爱劳动、不尊重劳动成果的不良习惯。
参考文献:
[1]张娟娟.例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2021(43):5.
[2]孟媛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教学实践[J].基础教育论坛,2021(29):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