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与人交往的名家
2022-02-21侯爱兵
侯爱兵
与人交往,有的人习惯于“向上看”,喜欢与对自己有利的人交往,与有“来头”的人交往,与有“票子”的人交往。殊不知,“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故君子不与也”。而有的人则注重“向下看”,喜欢与普通百姓交朋友。收藏家马未都在一个节目中说:“一个人素质的高低,不在于你对上面的人有多好,而在于你对下面的人有多好。”
如所有名人的后人一样,舒乙被人介绍时,总被冠以“老舍的儿子”的称谓。舒乙说:“当老舍的儿子,有压力,但更有动力,我时刻提醒自己,要非常努力,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学问,要无愧于当老舍的儿子。”
骆志中是大连一家酒店的搓澡工,有一天,他为前来洗浴的舒乙搓澡。最初,他并不知道面前的客人就是舒乙。舒乙关切地问起他的身世和打工生活,他一一作答,还谈了自己爱好读书。当骆志中说起老舍作品并知道老舍原名“舒庆春”时,委实让舒乙意外。临别时,舒乙高兴地应骆志中要求给他签名留念,并留下确切地址,邀请他有机会去北京时到家中做客。中秋节时,舒乙收到骆志中的问候信,很快给他复信表示谢意,并針对他对生活际遇的感慨,殷切地叮嘱道:“人生需要各种经历,历史需要各种情节,便只当成创造自己的历史吧。”骆志中读后十分振奋,除了搓澡外,他又开始学习足疗和修脚技术。他在给舒乙写信时汇报了这一情形,舒乙又复信热情地鼓励他:“很好,是实际的技能。靠劳动和本事吃饭,很充实,很踏实……人生在世,为人要善,朋友自然也多。”一来二去,舒乙和骆志中成了忘年交。
老舍曾自述道:“我自己是寒苦出身,所以对苦人有很深切的同情……我的朋友并不都是教授与学者,打拳的、卖唱的、洋车夫,也是我的朋友。”老舍待人极端热忱,他眼睛永远向下,正像他为自己起的字“舍予”一样,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别人,不愧是一切普通人的朋友。老舍如此,作为其子的舒乙又何尝不是如此!
文艺理论家钱谷融家住师大二村小区,平时订阅和收到的报刊书籍,多得塞不进小信箱。每次,邮递员叶其懂总是噔噔跑上三楼,将邮件、包裹亲手交到钱老手中。久而久之,钱老与叶其懂熟识了。见面时,钱老总是满脸笑容地对叶其懂施以拱手礼,这是他平时参加社会活动时行的最高礼节。周末,钱老还会请叶其懂在家里小憩一会儿,两个人有时喝喝茶,聊聊天,有时下下象棋。钱老总不忘鼓励叶其懂多看看哲学、历史书,也告诉他“谦虚做人、踏实做事”的道理。叶其懂回去后真的开始看书,读完了中国的四大名著,更加敬业乐业。后来,叶其懂被评为上海市第二届“光荣与力量——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出现感人一幕,时年93岁的钱谷融作为颁奖嘉宾特意来到现场,为叶其懂颁奖,为两个人的忘年交又添上了温馨的一笔。
与下交往,贵在有平等心。带着一颗平等心,才能不论高低贵贱,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大教授缘何能和普通邮递员结为“忘年交”?就是因为钱谷融深谙每个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无论其天赋、出身、贫富、职务如何,都应本着真诚、尊重、友善、礼貌的态度相待。所以他能做到不以地位取人,绝无高人一等的架子,始终真诚地与邮递员交往。
21岁的成都女孩宋静不幸患了白血病,经过多次化疗,仍不见好转。单亲家庭在经济上的窘境让她渐渐失去活下去的希望。她最大的心愿,是在离开人世前见一见崇拜的作家余华,因为她最爱看小说《活着》。
余华获悉后,通过朋友联系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黄晓军为宋静治疗。宋静来到北京后,余华马上与她见面交谈,鼓励她“要好好活下去”,还将1992年首版和最新版两本《活着》送给她,并签名赠言:“宋静小友,活着!美好的生活就在前面等着你。”交谈中,宋静请教余华:“活着对于我们这种生过病的人来说,其实还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有时候活着都没什么意义了。”余华说:“其实活着是生命对你的要求,不是你对你自己的要求。生命要求你活下去,要求你承担这样的责任。所以我当时写这本书,就说这个人(福贵)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的,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很多人经历了很多,有些人可能经历的并不是疾病,像我们这代人很多经历了惨痛的磨难,但人们都坚强地活了过来。”宋静豁然开悟,说:“所以我也要坚强。我必须要活下去,我生在单亲家庭,如果没有我,不敢想象母亲以后该怎么办。”余华还积极帮宋静寻找到了骨髓移植的供体。在宋静手术前后以及恢复过程中,余华俨然是一个亲朋好友,一直跟她保持短信联系,询问治疗情况,不断给以鼓励和祝福。
有人说,你对待弱者的态度,就是你最真实的人品,就是你交际的高度。余华和白血病女孩素不相识,但一部小说《活着》让他们有了冥冥中的联系。知晓情况的余华没有无动于衷,而是立即施以全方位的关怀、帮助和鼓励,挽救她年轻的生命。一个人善待弱者,最能体现人世间的温情,也最能赢得他人的亲近。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