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辨识度
2022-02-21游宇明
游宇明
年轮一圈圈密集,能回忆的故事却少之又少
应当承认,人与人的辨识度是不一样的。
所谓辨识度,其实就是别人能轻易地将你与他人区别开来的特征,特征越明显,辨识度越高;反之,则越低。一个人的辨识度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对于先天性的负向辨识度,比如明显的身体残疾、长相丑陋、显著的遗传疾病,我们无须过于忧伤。因为这些不是你想改就能改的,既然难以改变,与自己的内心和解,跟生活进行一定的妥协,也未必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但对于能够改变的后天性的负向辨识度,比如自私自利、缺少教养、愚昧无知、没有才华,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必须立即加以改变。
杰出的人往往懂得积累自己的正向辨识度。屈原之所以被后人记住,其实原因就在于两个东西,一是诗写得好,《九歌》《离骚》等都是千古绝唱;二是爱国。还有魏征,他端谁的饭碗就替谁做事,服务于太子李建成时,整天想的是如何对付秦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建成被杀,他又转而投向李世民麾下。这样的人本来容易给人留下墙头草的印象,但他在李世民的手下,以敢于进谏著称,赢得了唐太宗的信任和后人的褒奖。现在的人提起魏征,没有谁再去追究他曾是李建成的谋臣,只会想到他在皇帝面前敢说话、说真话。我的湖南老乡曾国藩,少年时智商平平,一个秀才考了七次,考进士也是中的“同进士”,但他为人纯朴、忠厚,会打仗、懂经济,在家教上也很有一套,终于成长为“半个圣人”,青史留名。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一个人活得岁数再长,百年是一大关,如果你重视积累自己的正向辨识度,你的名字就可能铭刻青史,你的精神就可能在众多后世之人的身上“复活”,让你的名声遗泽千年。历朝历代的爱国者,都从屈原的身上得到了精神营养和教益;忠言直谏的人,他们的头脑中一定也有副魏征的模样;在修身养性上,后世一些官员则多以曾国藩为榜样。我们不难设想,假如屈原、魏征、曾国藩不重视积累正向的辨識度,他们的精神生命是否可以活得如此长久?
不过,正向辨识度的养成,光靠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最终还得用实力来奠基。屈原倘若不学无术,提的建议于国无益,不要说投个汨罗江,就是投了名气大了无数倍的太平洋又如何?魏征敢于直谏当然是个优点,如果他整天提的都是“皇上您要保重身体,您的幸福就是大唐人民的幸福”之类的意见,后世的人们对他也未必有多少好感。曾国藩确实有许多修身养性的思想,假如他打仗每战必输,人们还有兴趣回过头去打量他吗?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这些人的思想确实很出类拔萃,而他们的思想被后人念念不忘,却是实力“加持”的结果。
人生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不断为自身建立正向辨识度的过程。这种辨识度越大,说明你异于常人的程度越深,也就意味着越有可能走到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越有可能让自己的精神生命之树常青。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