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灸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2022-02-21刘丽萍钟玉群黄绍宽熊丽芳
刘丽萍,钟玉群,黄绍宽,熊丽芳
1.广州市东升医院/广州市老年病康复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2 .广州市老人院,广东 广州 510000
0 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心血管疾病治疗水平的提高,生存率的改善,带病生存的慢性心血管病患者已显著增多,心力衰竭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的最后战场。系统而全面的心脏康复,能够延缓心衰进程。而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更能够在心脏康复方面给予支持[1]。中医外治法包括离子导入、灸法等,在中医心脏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心力衰竭在中医方面属于心衰病范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基本都存在阳气不足的问题。有研究指出,胸痹的病机为阳微阴弦,所以心脏康复的中医治疗应以扶阳为主[2]。雷火灸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除活血化瘀外,更能温补心肾之阳气。本课题组发现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雷火灸,结合心力衰竭西医康复疗法,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心脏功能有明显的提升,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州市东升医院2021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广州市东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试验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69±9.32)岁。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平均(70±8.73)岁。两组干预前年龄血压、BNP、EF、6WMT、生活质量评分、中医症候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②心功能II级或III级;③病情相对稳定;④年龄35~75岁;⑤伴发症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并维持稳定;⑥患者同意参加本试验。
排除标准:①重度心力衰竭和心功能IV级者;②由于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导致的心力衰竭患者;③凡能增加死亡率的因素如心源性休克、恶性快速心律失常、II度II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塞、肥厚梗阻性心肌病、严重的心脏瓣膜病、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肺栓塞、未控制的高血压、未控制的感染等;④严重肺肝肾功能障碍者,合并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⑥过敏体质或有过敏史者;⑦合并有精神病或不愿合作者;⑧严重腰腿痛活动不便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1)常规西药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ARB)类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等药物,根据患者病情,酌情给予。
(2)心衰康复运动方案:以患者心率为标准制定运动强度,一般从40%心率储备(HRR)开始,逐步递增,以HRR制定运动强度的连续有氧运动模式,选用间歇有氧运动模式,选择踏车训练,根据6分钟步行测试(6-minute walk test,6MWT)结果估算的峰值摄氧量(VO2peak)制定中等强度方案,步骤为热身—运动—整理运动。每周3次,共12周。
1.2.2 试验组
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雷火灸(取穴为心俞、命门、膻中、巨阙、太溪、肾俞、气海、足临泣),治疗疗程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1)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心率、血压、病史等。
(2)心脏功能评定: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
(3)心脏康复运动及生活质量指标:六分钟步行距离、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积分(Lee计分系统);生活质量评分:采用明尼苏达心衰生存质量表。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资料选择SPSS 22.0开展统计学分析;应用t值对计量数据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脏功能比较
干预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EF)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NTPro-BNP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试验组降低的幅度更为明显,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方面,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后,干预组EF的改善比对照组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NTPro-BNP 与EF()
表1 两组干预前后NTPro-BNP 与EF()
注:与干预前对比,*P<0.05;与对照组同期对比,#P<0.05。
2.2 心脏康复运动及生活质量指标
干预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6分钟步行距离(6MWT)、中医症候积分、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组内对比,干预组与对照组6MWT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6MWT增加的幅度更为明显,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干预组中医症候积分降低、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脏康复运动及生活质量指标()
表2 两组心脏康复运动及生活质量指标()
注:与干预前对比,*P<0.05;与对照组同期对比,#P<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的最终战场,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用药,每年的国内外指南都在更新,目前药物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CEI/ARB类药物、ARNI、SGLT2抑制剂,以及基础心脏疾病的用药如降压药物等[3]。心脏康复是通过综合的整体的康复医疗,改善心血管病引起的心脏和全身功能低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再发,改善生活质量,回归正常社会生活而进行的系统性治疗[4]。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需要的不仅是服用药物以缓解疾病进程,也需要通过多种治疗手段,提高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回归正常的生活。从这个意义来说,所有的心血管病患者都应接受心脏康复[5]。中国心脏大会康复论坛要求坚持中西医结合的心脏康复之路。广州中医药大学心脏康复团队认为在目前西医心脏康复药物、运动、营养、心理、戒烟等五大处方基础上,引入手术处方,并构建第七大处方-中医处方,包括八大康复法,即:六字诀调息法;形体导引法;辨证用药调治法;药膳调养法;精神调摄法;物理外治法;五音疗疾法;自然环境疗法[6]。中医传统康复疗法如八段锦、太极拳及外治法通过内外相合、整体调节功能,在心脏康复中发挥了较好的疗效[7-8]。
慢性心力衰竭归属于中医“心衰病”范畴,多数医家认为病因归于心病日久,心阳不足,心气亏虚,无力推动气血运行,致使血瘀水停痰阻,气血津液运行失利。心之气阳亏虚为本,瘀血、痰饮、水湿为标,病性虚实夹杂,以阳气虚为心衰之本[9-10]。目前多数关于心力衰竭的治疗都集中在活血化瘀,也有医家认为阳气在生命活动发挥主导作用,并有医家提出扶阳在心脏疾病中的重要地位[11]。所以,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尤其是在心脏康复进程中,若能固护阳气、提升阳气,阳化气,气盛推动血行,蒸腾水湿等,不仅能补虚,亦能治标,标本共治,则能提升心衰患者的身体状况及功能。本项目选择雷火灸固护及提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阳气,探讨其在慢性心力衰竭康复中的作用。
雷火灸是中医外治中灸法的一种,具有多种作用。《灵枢·官能》中关于灸法的作用就提到“针所不及,灸之所宜”,充分表明了灸法的作用及应用。灸法的材料主要为艾叶及某些特定作用的中草药。雷火灸的药物包括沉香、穿山甲、干姜、茵陈、木香、羌活、乳香、麝香、艾叶等,有药力峻、火力猛、渗透力强、灸疗广泛的特点,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追风除湿,温经散寒,散瘿散瘤,扶正祛邪等功效,并能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修复[12]。灸治过程使用穴位悬灸法。本项目选穴为心俞、命门、膻中、巨阙、太溪、肾俞、气海、足临泣。灸治心俞、命门、膻中、巨阙四穴能振奋心阳、宽胸理气散结,缓解胸闷心悸等心脏疾病的症状。阳旺过极易化火,五行各一,唯火有君相之分,天上之热,君火也;地下之温,相火也。君相安位,推动气机运行[11]。阳气充足,而心脏功能旺盛,能对心力衰竭的康复提供重要的支持。只灸治心阳穴位易造成心火过极,根据君相火学说,君相安位,心肾安位,心火下济,肾水封藏,阳气才能运行温煦全身,而不致过旺。除了振奋心阳的穴位外,还取了太溪、肾俞、气海、足临泣等四个属于肾经的穴位,在振奋心阳的同时,也可振奋肾阳,同时通过调整肾阴,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以达到通过振奋阳气提高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本研究也表明,联合雷火灸,比单纯心脏康复药物、运动方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效果更佳,更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快地回归正常社会生活。
综上所述,心脏康复能够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一种系统而有效的疗法[13],中医药在心脏康复中具有明显的效果,心衰病的恢复最终需依赖于阳气的充足,全身阳气的充足及输布平衡,需要依赖于君火相火安位以君相相安。联合雷火灸,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康复效果更好。而雷火灸具有操作方便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