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县翰林镇槟榔黄化病病区分布调查
2022-02-21杨春雨周亚奎张玉秀
杨春雨 周亚奎 张玉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海南省南药资源保护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 570311)
槟榔为棕榈科(Palmae)植物槟榔(Arcea catechu Linn.)的干燥成熟种子,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有驱虫、消积、抑菌、抗病毒、防龋、抗高血压等功效[1-2]。目前,槟榔是海南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但黄化病是槟榔毁灭性病害,严重威胁槟榔种植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研究,研究人员完成了黄化病病原分子鉴定[3-5],在药物防治上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在病情调查[6]、病情比较评价和预测预报[7-8]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在槟榔黄化病组织RNA提取方法[9]、槟榔黄化病与产量的关系[10]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2018—2020年,笔者对定安县翰林镇槟榔黄化病病区进行了调查,以了解该镇槟榔黄化病病区分布及变化情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地概况
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和2020年11月对定安县翰林镇定点地区抽样调查了19个树龄20年以上的槟榔园,每个园区随机抽检1 000株,采样地详情见表1。
表1 定安县翰林镇槟榔黄化病病区分布调查采样地概况
1.2 调查统计
在定安县翰林镇槟榔园随机设计调查点,采用常规调查和检测等实验室设备进行随机采样和分子鉴定。采集槟榔黄化病样品室内提取DNA后,采用参考文献[3]中的方法检测其病原。同时,根据槟榔黄化病病株分级标准(0级,正常植株;1级,新叶比老叶先黄,顶茎正常;2级,叶片变小或变黄,顶茎缩小,大于底茎的3/4;3级,叶片变小或变黄,顶茎大小是底茎的1/2~3/4;4级,叶片变小或变黄,顶茎大小是底茎的1/2至枯死)[6],统计发病株数,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2可知,定安县翰林镇2018年调查发现4个病区,呈无规律分布,且相隔较远。2019年调查发现3个新病区,三者相隔较远。其中,新病区三角园村2和老病区三角园村1距离较近,其余病区周边都没有老病区或新病区,全部病区呈无规律分布。2020年调查没有发现新病区。
表2 定安县翰林镇部分槟榔黄化病病区分布调查结果
表2 (续)
3 结论与讨论
经过2018—2020年连续3年的调查比对发现,定安县翰林镇槟榔黄化病病区分布没有规律,只有1个老病区附近发现了1个新病区,其余病区周边都是健康槟榔园,病区之间相距较远。由此表明,该镇槟榔黄化病病区为随机分布。
2019年、2020年槟榔价格较好,激发了槟榔种植户加强管理和防控黄化病的积极性。调查结果表明:原病区章塘村2槟榔园没有发现槟榔黄化病病株;田九埇农场1和火星村委会槟榔园黄化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均较上年降低;木乐村槟榔园2020年黄化病未复发。由此说明,上述4个槟榔园黄化病防治工作有所改善。2020年,在调查点未发现新病区,说明总体上翰林镇槟榔黄化病防控和病株清理工作做得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