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L1、Beclin⁃1、P62在NSCLC中的表达与复发转移的关系

2022-02-21景正全吴大富陈明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阳性率淋巴结阳性

景正全 吴大富 陈明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总数的81%[1],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发热、胸痛等。传统治疗策略对NSCLC的疗效大多不甚理想,导致NSCLC 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仅为8~10 个月,预后较差,肿瘤侵袭转移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近些年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兴治疗手段逐渐受到医学工作者的青睐[3⁃4],尤其是免疫治疗,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肿瘤疫苗等方法,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正是其中主要的检查点[5]。Be⁃clin⁃1、P62 是较重要的自噬蛋白,前者作为肿瘤抑制蛋白,能调节自噬过程,后者则更多作为自噬机制与底物间的调配器。关于PD⁃L1、Beclin⁃1、P62 与NSCLC 的研究各自均有报道[6],但联合进行深入分析的尚不多见。本研究旨在探讨三者在NSCLC 中的表达及与复发转移的关系,以期为NSCLC 的病情诊断和预后评估贡献有效的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于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检验科接受检查的88 例NSCLC 患者作为病例组,收集所有患者的病理资料。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上肺癌的诊断标准[7];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NSCLC;②接受在本院治疗,依从性好。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既往有放、化疗手术史;③合并其他肺部疾病;④自身免疫疾病;⑤精神类疾病;⑥临床病历资料不齐。其中男65 例、女23 例,平均年龄(60.57±10.38)岁,平均病程(1.48±0.35)年,鳞癌37 例、腺癌51 例,TNM 分期[8]Ⅰ期17 例、Ⅱ期20 例、Ⅲ期29 例、Ⅳ期22例。另选距离病例组癌组织5 cm 以上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本研究已获得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治疗及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根据《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中国胸外科专家共识》[9]的方案在本院进行治疗。

检测方法:采集所有NSCLC 患者的肿瘤标本,对照组取病例组旁边的癌旁组织,均使用10%福尔马林固定,脱水,石蜡包裹,连续切片4 μm,切片后常规染色,再行Envision 两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脱蜡,水化,高压修复后,使用3% H2O2灭活过氧化物酶,低温4℃24 h,再使用二氨基联苯胺(diaminobezidin,DAB)染色。同时使用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作空白对照。所有免疫标志物PD⁃L1、Beclin⁃1、P62 抗体及免疫组化试剂盒均购自上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1.2.2 结果判定[10]

采用阳性细胞比和显色强度分级综合判断,由两位主治医师双盲法进行确认。染色强度:未着色0 分,浅黄色1 分,棕黄色2 分,棕褐色3 分;阳性细胞:阳性细胞<50%为1 分,>50%为2 分。乘积>1 分为阳性表达,有争议的结果经两位医师协商后进行判定。

1.3 随访

随访时间为1年,通过门诊方式随访,治疗后1 个月随访一次,随访至2021年6月或至患者死亡时截止,同时统计分析术后复发转移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COX 分析NSCLC 患者无复发生存情况的影响因素,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PD⁃L1、Beclin⁃1、P62 表达情况比较

病例组PD⁃L1、P62 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Beclin⁃1 的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图1。

表1 两组PD⁃L1、Beclin⁃1、P62 表达情况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PD⁃L1,beclin⁃1 and p62 express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PD⁃L1、Beclin⁃1、P62 表达与NSCLC 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

不同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吸烟史的NSCLC 患者的PD⁃L1 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肺膜浸润和吸烟史的NSCLC 患者的Beclin⁃1 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肺膜浸润的NSCLC 患者的P62 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PD⁃L1、Beclin⁃1、P62 表达与NSCLC 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n(%)]Table 2 Relationship between PD⁃L1,Beclin⁃1,P62 expressions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NSCLC patients[n(%)]

2.3 复发情况

截至末次随访,88 例NSCLC 患者复发16 例(复发导致的死亡按复发计算),复发率为18.18%。

2.4 NSCLC 患者无复发生存情况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单因素结果显示,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Beclin⁃1 表达(阳性)和P62 表达(阳性)为影响NSCLC 患者无复发生存情况的不良因素(P<0.05);多因素COX 分析结果表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P62 表达(阳性)是影响NSCLC 患者无复发生存情况的独立因素(P<0.05)。见表3。

表3 NSCLC 患者无复发生存情况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Table 3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NSCLC

3 讨论

既往国外研究认为,Beclin⁃1 在肝癌、乳腺癌中低表达,在结肠癌中呈高表达[11]。有报道提出,P62 的大量积累导致肿瘤产生,且P62 的持续表达会抑制Beclin⁃1 的表达,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自噬过程[12]。本研究发现,NSCLC 组织PD⁃L1、P62 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Beclin⁃1 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提示NSCLC 患者存在PD⁃L1、Beclin⁃1、P62 表达异常。缪小辉等[12]研究认为,P62 在癌旁正常肺组织弱表达,而在肺癌组织高表达。

本研究显示不同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吸烟史的NSCLC 患者,其PD⁃L1 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除此之外,有无淋巴结转移、肺膜浸润的NSCLC 患者Beclin⁃1 阳性率的差异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而P62 阳性率在不同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和肺膜浸润的NSCLC 患者中存在差异。结果与早前吕国义等人[13]的相关研究存在一定出入,原因可能是本研究样本量少、检测手段较单一所致。此外,本研究还发现88 例NSCLC 患者有16 例复发,复发率为18.18%。许子宜等人[14]在对221 例NSCLC 患者的预后研究中,发现其复发率为64.71%,与本研究结果出入较大,一方面可能是该研究样本量存在选取偏倚,另一方面也与NSCLC 患者临床分期相关,表明NSCLC 患者复发率较高,临床应做好随访,密切注意患者预后。

影响NSCLC 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Beclin⁃1 表达(阳性)和P62 表达(阳性)是影响NSCLC 患者无复发生存情况的独立因素,提示临床分期Ⅲ、Ⅳ期、淋巴结存在转移和P62 阳性表达的NSCLC 患者术后有较大可能出现疾病进展。关于P62 阳性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分析是P62 的高表达能调控NFKB 细胞因子,促进肿瘤细胞转移,增加患者复发病变的风险[15]。临床应针对性加强对该类患者的术后监测,同时制定完善随访方案,以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与本结果不同的是,吴菡等[16]发现PD⁃L1 阳性的肺癌患者化疗效果显著弱于阴性患者,提示其阳性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造成这一结果原因,可能是与不同NSCLC 患者肿瘤微环境的差异以及同一时间动态表达水平有关,导致PD⁃L1阳性表达存在明显差异,这也说明了PD⁃L1 在NSCLC 患者肿瘤细胞表达可能存在时间、空间的异质性。到目前为止,关于PD⁃L1 在NSCLC 中表达的系统研究仍较少,本研究后续将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深入分析PD⁃L1 与NSCLC 患者预后的关系。

综上,NSCLC 患者PD⁃L1、Beclin⁃1、P62 表达异常,且P62 阳性表达是影响复发转移的独立因素。

猜你喜欢

阳性率淋巴结阳性
早期HR阳性/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选择与思考
胃复春胶囊辅助治疗初治幽门螺杆菌阳性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采集部位及送检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的分析*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