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是根基,创造是动力

2022-02-21高沛

乐器 2022年2期
关键词:凤林王家音色

高沛

河北省景县杨庄,方园不过十几里地,是一个在地图上很难发现的小村子。就在这里,王氏家族作为“制笙世家”声名远播。这个家族的制笙工艺已传承了六代人,名扬乐坛。1957年,他们被笙界誉为“笙王”,笙王的第四代传人王印兰为此出席了“全国第一届特种工艺品老艺人代表大会”,从此“王家笙”誉满全国。

一代宗师,百年佳话世代传

清朝末年,河北景县有一位传奇式的民间艺人——王进财,他擅长吹拉弹唱,且聪明好学。一次他在当地的庙会上,看见一个地摊上摆着几支笙,卖笙人边吹笙边招徕买主,乐声吸引了王进财,他好奇地拿起笙把玩,琢磨着笙是怎样做出来的,为何这般悦耳动听。王进财爱不释手地将笙拆了装,装了再拆,探究它的结构,还不时地吹几声。卖笙人见他只看不买,便不耐烦地说:“难道你还想做笙不成?”王进财不服气地回答说:“你能做,我为什么就不能做?明年我也要在这儿来卖笙。”回去后,他便夜以继日地筹集材料,边仿制、边琢磨、边试吹、边改进。由于他是艺人出身,触类旁通,对乐器有着与众不同的感悟。几个月后,他终于做出了王家的第一支笙。翌年,他如约把自己做的几支笙摆在了庙会上。王进财制作的笙不仅外观好看,吹起来也省气动听。他当场即兴吹奏了几曲,那纯熟的吹奏技巧,如鸞凤和鸣之音,一时吸引了众多赶会者,个个拍手叫绝。此后,本地的、外地的买笙人络绎不绝,而他也从此以制笙为业,“王家笙”开始走向市场。

常言说:“熟能生巧。”随着王家制笙技术的不断提高,销路也被打开,闻名遐迩的“王家笙”在河北一带,无形之中将一些小型笙作坊取而代之。这在景县县志上有所记载:“景县城东杨庄‘王家笙’,声音洪亮,音色优美,誉满华夏。”

王进财之子王庆元不仅子承父业做笙,还兼营制作、修理各种民族吹管乐器,并且对笙管笛箫无所不通。相传有一次他外出时,见一鼓乐班正在演奏,他情不自禁地也想一试身手,可惜身边只带了管哨,而没有管子,这时他看见柴堆里有一细蓖麻杆,他挑选了一根,用刀子削下一节,在杆上挖了几个洞,按上哨子便和他们一起吹了起来,不但音高与鼓乐班一样,其声高亢明亮,俗话说:“打头管,加花笛,密缝笙,”于是他在乐队中拔尖领头,令众乐手个个叹服。人称“王三爷”的王庆元,在当地还流传着许多小插曲。如在一次堂会上,吹打班子的一套云锣音不准了,班主调来调去也没调好,马上又要演出了。这时王庆元说:“我来试试”,班主说:“你要是把音调准了,我给你三吊錢”。王庆元拿起云锣敲了敲,听了听,便把那个走了音的云锣拆下来,放在火中烧了烧,然后放在地上用脚一踹,拿起来再一听,云锣准了,班主惊喜之中连忙给了王庆元三吊钱。“王三爷一脚踹出三吊钱”的故事,一时传为佳话。

“王家笙”第三代人传人王凤林也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乐坛轶事:据王家后人回忆说,王凤林做的笙不但音质上乘,他还是吹笙高手。兴致高时,左手与右手同时拿两把笙演奏起来。那同高不同音、同曲不同调的吹奏,将一首简单的乐曲,吹得高低穿插,简繁交错,答来问往,此起彼伏,令人眼花缭乱,拍手称绝。他应该算作中国笙演奏复调第一人了。据说当时还登了报纸,并附有照片,可惜年代久远,资料没有保存下来。

随着王家制笙业的发展,王庆元带着儿子王凤林从河北景县来到天津。“王家笙”的第二代、第三代从此在天津邵公庄落户生根,开创了由农村走向城市的新局面。

一生创业,继往开来闯津门

王凤林到天津后,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才艺,他手巧、耳聪,几十年来他把“王家笙”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在当时,许多吹笙人为有一支他制的笙为荣,也有爱好者把他的笙作为精品收藏。1957年,当时的天津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前身)没有笙专业老师,经唢呐演奏家赵春峰先生介绍,王凤林应邀到音乐学院民乐系工作,边做笙边给学生们上课。这期间,他受到了去音乐学院视察工作的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和赞赏。1962年,他因病回到景县杨庄老家,1963年不幸病故,享年65岁。这样,王凤林的长子、第四代传人王印兰撑起了“王家笙”的门面。次子王印德去了山东济南,三子王印齐早年夭折,四子王印方和小弟王印琛回到了河北景县。从此“王家笙”形成了天津、济南、景县三足鼎立之势。

如果说王进财是“王家笙”的创始人,王凤林是发展人的话,那么,王印兰则是“王家笙”的创新人。

王印兰在继承“王家笙”传统风格的同时,寻觅簧片与笙苗子的最佳共振状态,他对笙的内部结构进行了改进。原来的老式笙大都簧片和笙脚较小,用竹子制做的笙苗子,也只是把竹节打通就行了,所以发音纤细,音色不亮,后经王氏家族几代人的努力和探索,将原来小如葵瓜子般的簧片加长放宽,把笙苗的竹节打通后,再把内壁掏大,且使之平整光滑。这一改良十分可贵。

簧片是笙的发音体,它的振动音量微弱,还需要通过共鸣体——笙苗来加强和渲染簧片的音色和振动,这就是共振。共振现象就是策动力变化的频率跟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时所发生的现象,发生振动的共振现象叫做共鸣。科学家们认为,声音传递的快慢、大小,因所据的物质不同而不同。在笙吹响后我们可以听到二次声音: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沿着竹管本身传来的,第二次是在空气中传来的。由于声音每秒在空气中只跑340米,而在顺丝的竹子上每秒可跑5000米。因此,竹质的厚薄、软硬、长短与内径的大小等,都和音色、音韵有着密切的关系。王家的能工巧匠们把簧片与笙脚加大,把竹笙苗内膛扩大,并打磨光滑,而成为传声的良好“导体”。在当时,虽然他们不可能掌握这些科学道理和理论知识,然而“实践出真知”,这就是“王家笙”的不同凡响之处。

此外,王印兰在制笙过程中,紧紧抓住簧片这一关键程序下大功夫。他做出的簧片,开缝细密,软硬适度,发响灵敏,音色优美。他制出的低音簧片浑厚苍嗡,中音簧片圆润丰满,高音簧片清泠剔透,并可以上滑一个小三度,其声像琵琶的推弦,似古筝的按滑音,大大丰富了笙的表现力和歌唱性。他为胡天泉大师精心配制的一套簧片制作的笙,助力胡天泉在1956年的世界竞技大舞台上一举夺得了金奖。此外,为了逐步改革完善传统笙,王印兰做了多种努力和尝试。例如将笙斗从木质改为铜制,既增加了高度,使演奏者捧握牢固,同时又加长了笙嘴的长度,吹奏起来用气得力,看谱方便,姿势大方。再如,将传统笙的十七管十二簧,逐步扩展为十七簧、二十一簧、二十四簧和二十六簧笙,扩大了音域,添加了半音,增强了表现力。在笙的外观上,也十分考究,如竹节的排列,长短的对称,弧度的流线,油漆的喷刷以及笙苗与笙斗的比例等等,都严谨合理,美观大方,成为一支支叫得响的好笙,也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一心执着,开创制笙新纪元

20世纪60年代,作为王氏家族第五代传人的王俊华,天资聪颖,从小就看父亲王印兰做笙,听各路名家吹笙,耳濡目染,身心已融合在笙的魅力之中,加上父亲的钟爱,披阅习作,点拨教化,将自己秘而不宣的制笙技艺,言传身教,因此,在王俊华十几岁时,即在名师巧匠云集的当时,成为制笙行业中的佼佼者。

在王家几代人中,唯有王俊华是文化人。多年来,他虚心好学,不保守、不守旧,善于接受新事物,包括对西洋吹管乐器的学习与借鉴。他一方面继承王家笙的精髓,一方面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陈旧的手工操作,改用手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法,从而大大提高了笙的质量,也加快了制作速度。

随着民乐的发展和提高,演奏家们对笙的要求越来越高,21簧、24簧和27簧笙在音域和性能上已远远不能满足演奏的需要了。1981年由天津笙演奏家于学洪先生设计,王俊华制作的49簧SZ-1型扩音笙,历时一年多,试制成功了。这支科学而美妙的笙,它融我国古老传统笙及诸种改良笙于一体,弥补了原来音域狭窄、半音不全、演奏西洋及传统和弦困难等不足之处,大大地推动了笙的规范化和系列化。

值得称道的是49簧SZ-1型笙,把继承传统和借鉴西洋冶为一炉。一方面全部采用曾侯乙墓出土笙和折叠借管的做法,一方面又吸取西洋波姆式的音键,充分利用了笙体的空间,既缩小了体积,又按音灵便,为我国改良民族管乐的制作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也说明王俊华掌握了笙的自身发展潜能和笙在改革上的可塑性。这是他将“王家笙”近百年来所积累起来的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释放。由于该笙设计新、制作精,赢得了国内外同行们的赞许,曾先后荣获文化部的文化科技奖和天津市优秀科技一等奖,王俊华为笙的改良做出了成效卓著的贡献。

王俊华的笙之所以在音色、音准方面与众不同,缘于他有敏锐的音乐听觉、准确的声音概念,善于鉴别笙的音色、音质。他深谙“音色”属于声音四要素中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也是笙优劣的根本。“音色”相对音高、音量、音长三个要素而言,最能体现一件乐器的声音特征。他给笔者做的一支D调笙,不仅高,中、低音衔接自然,音色统一,而且音韵悠长,音量均衡,确是笙中的上品。

一脉相承,青出于蓝胜于蓝

王俊杰之子王育东是王氏家族中的第六代传人,自幼就在笙的氛围中熏陶,对笙的音色音质有着先天性的敏感。六岁时,不仅能吹奏简单乐曲,还能给做笙的父亲打下手活。1985年,钟爱笙且悟性极高的王育东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师承王俊萍女士,在既是专业老师又是姑姑的悉心指导下,为演奏技术和音乐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论是胡天泉先生的《风凰展翅》,还是闫海登先生的《孔雀开屏》,都能娴熟地吹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就职于保定市河北艺术劇院,被评为国家二级演员,2003年被中国笙学会聘为理事。由于近年来民乐的迅猛发展,学笙的人日渐增多,王育东又继承祖业,拿起了制笙工具。做笙不但要了解它的制作流程、声学原理,还要会演奏。只有会演奏才能善于鉴别笙的音质、音色、音准以及簧片的软硬,音孔的高低,这样吹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好的制笙者,不是一般的工匠与技师,而应是具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和专业理论知识,如笙的历史,构造原理,乐器性能和材料知识等等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正是因为王育东具备了这种综合认知水平,才能匠心独运地制作出一支支精品笙,否则在制作中会陷入一定的盲目性。在当今,既能演奏笙又能制作笙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今非王育东莫属。王育东告诉笔者,他的做笙原则是:有继承,又有改进,而改进是在继承“王家笙”的基础上进行。比如形制规格的统一化,各种零部件的标准化,发声体与共鸣体的科学化等。他认为,每个笙苗都存在着各自的管长与内径的最佳比例,凡符合这个比例,发音就灵敏,音色就优美,吹奏也就省力。他做的笙是工艺-科学-艺术的完美结合。

王育东是许多演奏家的知音和朋友。他深知,每个演奏家因年龄大小,身体条件,喜好习惯,乃至南方与北方,独奏与合奏,乐团演奏与戏曲伴奏等,他们所使用的笙都各不相同,应当因乐、因人而变,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笙要得心应手。

王育东说:只有了解做笙的制作流程与声学原理,同时会演奏笙,才能善于鉴别笙的音质音色、音准以及各种工艺品相关细节的对应关系。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改进和创新的思维,才能为笙的制作注入灵魂。王育东认为,笙的制作与演奏者是分不开的,如果与演奏者割裂了,那么笙就只是一个刻板的工艺品,只有与人的使用结合起来,它才是一件有灵魂的乐器。

择一事,终一生,是每个传承人的无悔坚守,王育东认为创新是最好的传承。传承“传”的是历史,“承”的是未来。王育东做笙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就是孜孜不倦地学习技艺,深入理解与思考制作规律,精益求精地对待每一件手工艺品,由技进道,使技艺到达自由创造的境地。正是这些与时俱进的不断创新,才让“王家笙”的老字号熠熠生辉。王育东说:“传承是根基,创造是动力”。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的进步,王氏家族制笙不仅从手工业到半机械化,从单纯仿制到技术创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着。“王家笙”的百年史,书写着他们对技艺的敬畏和一丝不苟的匠心。

猜你喜欢

凤林王家音色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My Favorite Photo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王家新的诗
单子伊 王家璇 潘铭泽
“铁裁缝”高凤林,为火箭焊“心”
高凤林:为工匠代言
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 物
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