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之间育语文素养:从课堂增效到作业减负
2022-02-21张兰英 郭俊峰
张兰英 郭俊峰
【摘 要】作业减负提质的思考与实践是当前学校的工作重点。作业减负是减去作业的“不正确应对方式”。语文作业设计需要教师关注对知识的巩固和内化,充分发挥作业对学生发展語言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养审美情趣、积累文化底蕴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助力作用。课堂教学质量非但不能减,还要做“加法”。通过教研、课堂实践、教育服务等方式,使教学“加”得恰到好处。
【关键词】“双减”政策 课堂改革 大单元 作业超市
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1](以下简称“双减”)以来,对作业减负提质的思考与实践成为当前学校的工作重点。作业是学习中必需的训练形式,是学生原本应该承担的任务。减去负担,是减去“不正确应对方式”,而不是“一刀切”式地减量。语文学科传统上习惯于布置同类型作业,在“双减”下,语文作业设计需要尊重原则、尊重差异、分层设计,减掉无效作业。学校在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要给课堂做“加法”,以保证学生学习质量。
一、课堂上做“加法”,立足课堂改革主阵地
减轻学生负担,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做到应教尽教,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由此,我们可以明确,需要减的是重复性、简单低效的作业,但课堂教学质量非但不能减,还要做“加法”。只有课堂上“加”得恰到好处,学生对知识吃透理解,才能提升教学品质。
1. 教研引领,大处着眼
提升课堂效率的前提是对教材的精准研读。落实“双减”政策,让语文课堂丰厚扎实,语文教研应该着眼于“大单元备课”。
所谓“大单元备课”,是基于单元教学内容整体思考,根据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课文与语文学科素养的关联及学生学习的内在实际需求,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的备课形式。大单元备课打破传统单篇教学的限制,聚焦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对课文进行有机整合,在教学中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问题探究者。
“大单元教学”大胆挑战传统教学中的教材编排、课时安排、学期安排、学年安排。把学科知识按照教学的实际需要重新规划整合、综合设计、有序实施,尝试把一学期、一学年,甚至一学段的学习内容有机贯通起来,通过研课标、研内容、研学情,对教材和课标进行分解之后进行单元重组,确定单元主题教学的方式。
笔者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备课首先联系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习过的第一单元“动物植物”,通过带学生了解动植物,告诉大家“大自然中,处处有可爱的生灵”;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动物朋友”,让学生喜爱动物,知道“可爱的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接着,开启本单元的“万物有灵”一组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与动植物共情,体会“一花一鸟总关情”。
接下来,这个单元的整体设计,首先,在了解和喜爱的基础上,由浅入深,链接学生生活实际,以儿童立场为根本,精准目标定位,进行单元分析,以“整体、融合、体系”为立足点,以系统思维为引领,厘清单元核心内容,明晰课程关联。然后,尝试创造性地从习作要求入手,以“我想带它来参展”“走近名家笔下的心爱之物”“我为心爱之物代言”三个活动为任务驱动,统领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结合问题的分解,激发学生对整个单元语文的学习兴趣。
2. 课堂增效,实处着力
课堂是教学研究的立足点,实实在在上好“常态课”,是严格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所在。课堂增效,需要教师从实处着手。
(1)扎实指导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古语云:“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比如,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情境,鼓励、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质疑,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2)充实活动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有效情境,设计让学生充分参与的活动,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多交流、多思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才能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及时巩固
根据小学生的记忆曲线,距离学习的时间越近,学生对知识的遗忘就越少。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及时通过检测与反馈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充分巩固。比如,可以利用“学习单”进行当堂检测,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进行背诵反馈等,这样的当堂达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4)务实反思
课后,教师根据教学效果进行深刻反思,从反思中感悟并及时查漏补缺,以优化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反思要从实际出发,发现真问题,探索问题解决的实际方法,真正弥补教学的不足,从而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 服务提质,小处着手
“双减”政策的严格执行,从时间管理和经济负担上缓解了大部分家长的焦虑,但学科类辅导机构的关闭,又让一部分家长和学生因为缺少了课外辅助学习而感到茫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学生减负但不减质,教师可以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等录制微课。比如,低学段“看图写话”“查字典”,中学段“如何做批注”“如何提问”等阅读策略的指导,以及高学段阅读理解方法指导等。教师把微课定时推送到班级平台,或者直接生成网络二维码发给家长收藏。这些微课针对性强,收听、收看方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随时按需播放,就像请到了专属的“家教老师”。这样,大问题就通过小切口,落到了实处。
二、作业上做“减法”,探索作业创新试验田
课堂知识的巩固、理解、迁移与运用,需要靠学生感兴趣、情境化、基于问题解决的高质量作业来辅助完成。在实践中,给作业减负,需要减掉的是一遍又一遍、烦冗无效、扼杀学生兴趣的无效作业,而不是简单盲目地减。这就需要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与评价上做深度的思考与尝试。
1. 遵循规律,讲究原则
(1)设计思路全面统筹
教师要根据统编教材“宽泛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统一的编写特点,熟悉语文要素在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把握课时、单元教学目标和重点,了解和运用有效的策略方法,设计内容适切、形式丰富的作业,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形成基本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的设计应该具有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在低学段可以加强课内巩固练习,不留家庭书面作业;在中高学段,作业可以在识记、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为学生发挥创造力提供空间。
(2)作业形式丰富多样
作业设计应该紧扣语文学科特点。教师结合小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合理安排不同类型的作业。除写字、日记、习作等书面作业外,还可以结合课内所学,关注学生个人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设计动手操作、调查访问、创意表达等多种类型的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2. 分类设计,分层选择
从作业对课程巩固的作用上来看,常规的语文作业可分为“基础类作业”“拓展类作业”“综合类作业”“养成类作业”四个基本类型。
基础类作业是为帮助学生正确、规范地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语言文字基本素养所进行的巩固性作业。包括生字、词句、古诗文、成语典故、格言警句等语言材料的积累与运用,借助语言材料感知汉字、汉语的基本特点,探究、领悟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的练习。这类作业需要在生活语境中巩固、运用,科学安排数量,避免反复抄写、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应该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汇总、梳理、探究语言材料,在理解中有效积累和运用,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拓展类作业是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注重学生理解与表达能力形成和提高的作业。包括课文相关阅读、小练笔、读后感等,引导学生进行由课内到课外、由阅读到表达、由单项到综合的拓展延伸。这类作业的设计需要围绕本课、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以课内的练习系统和导学系统为参照,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安排目标明确、内容适切、时间合理的作业内容。
综合类作业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为目的,是需要综合运用语文学科知识乃至跨学科知识的作业。包括观察、记录、参观、研学、调查等。作业的设计是基于学生真实的生活和学习需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合作交流中提升团队协作和实践创新能力。因为综合性强,此类作业更适合在周末或假期完成。
养成类作业,顾名思义,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提升语文素养为根本目标,需要日常持续坚持的作业。包括整本书阅读、写日记、练字等。作业注重强化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认真、规范书写的习惯以及良好的阅读习惯。
3. “作业超市”,尊重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2],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内容的作业。就像我们在超市选购自己需要的商品一样,教师可以为学生打造一份“作业超市”。
“作业超市”是基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等特点,通过整合资源、自主创编,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丰富多彩的分层作业。它分为必选、自选、精选三类。“必选区”侧重基础型作业,学生人人必做,落实“双基”;“自选区”是易错型作业,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星级作业,难度系数为一星、二星;“精选区”为拓展实践型作业,难度系数为三星,适合学优生(如图1)。
“作业超市”设计好以后,学生如何选择、教师如何指导呢?应以学生自愿选择为主,教师加以引导,并对作业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当前,学校全面推行课后服务,这为师生提供了充足的時间。教师利用课后服务,指导学生完成必选作业;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前提下,通过有效评价、多元鼓励,帮助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学情的自选作业;通过培优训练,鼓励学生尝试选择精选区作业。
这份“作业超市”,把字词学习和课文理解作为必选内容,满足全体学生的基础学习要求;把手工制作与课文朗读表演作为自选区作业,鼓励二年级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精选区的作业是对生活的链接,更是对知识的拓展,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从小关注时事。
总之,课堂增效,作业减负,教者有心,学者得益,教学才会相长。当前,“双减”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已经为广大教师指明了方向:教师要在教学研究上下功夫、在教学方法上想点子,向课堂教学要效率。同时,在作业设计上关注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内心需求,将趣味性、分层性、实践性、合作性等因素融入语文作业设计中,让学生更好地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真正落实“提质减负”,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1-07-24)[2021-11-20].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
[2] 张抗抗,杜静.从管理到治理:基础教育作业治理的内涵、框架与进路[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1,4(5):98-107.
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2020年度重大课题“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背景下大学—政府—学校(UGS)伙伴协作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研究”(项目号:20ZSJSJYZG01)成果。
(作者单位:1.河北省邢台市育红小学;2.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教师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赵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