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意蕴、多重表达和实践指向

2022-02-21董蕾

党政干部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董蕾

[摘  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价值意蕴、表达形式和实践指向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进行整合和建构,从理论形态、实践形态、制度形态和文化形态上建立观察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维度。既有理论支撑、实践指导和制度安排,又明确了主导力量、宏观方向和重点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凝结,也勾勒出社会主义的美好图景。

[关键词]新时代;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特质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2)01-0018-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14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维度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成就和基本定位,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发展与世界文明演进作出的突出贡献。准确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内涵,对于我们保持政治定力,更加自觉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意蕴

中国共产党拥有文化创新自觉和文明创造能力,领导人民取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不仅改变了中国,而且改变了世界,不仅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还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概括了中华民族建构新文明的成功实践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民族是最早进入文明时期且长期保持灿烂辉煌的文明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2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1]2。当时中国落后的农业文明受到西方先进工业文明的猛烈冲击,中华民族由此走向衰落,世界文明长期被西方文明主导。无数仁人志士为探索国家和民族出路提出了种种救国方案,但都未能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直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华大地,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才真正找到了一条正确的救亡图存之路。

中国共產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领导人民创造新文明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创建的,其出场本身就是新文化、新文明、新价值的体现,是在历史的制高点上开启对新文明的创造。”[2]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到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到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再到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始终在构建中华新文化、新文明上保持高度的历史自觉。百年来,基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基于探索代表人类美好追求和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先进文明的内生动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激活了中华民族伟大文明。如毛泽东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3]345,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活力。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不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正在开拓新的历史征程”[4]。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短短几十年时间里,社会主义在中国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奇迹,成功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的历史性课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正是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成功,证明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中国崩溃论”的崩溃,“社会主义失败论”的失败,扭转了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谷的局面。中国在主动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逐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越来越需要从文化、文明的角度总结规律和彰显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正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一种历史性创造,是建立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基石上的一个伟大实践成果,蕴含着深厚、深刻、深邃的中国逻辑。”[5]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世界文明的崭新形态,在世界历史的多维坐标和中国历史的宏观谱系中总结历史、研判现实、谋划未来,站在文化和文明的高度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证明了社会主义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束之高阁的理论”,而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历史必然。

(三)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宽了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6]64。在近代文明向现代文明迈进过程中,现代化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变革使资本主义日益成为强势文明,人类文明发展史长期表现为资本主义文明,很多人习惯于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走的现代化道路当作是现代化的唯一选择。然而,进入21世纪,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发酵,发展空间不平衡等诸多现象暴露出资本主义文明的困境。以资本逻辑为主要特质,建立在转嫁经济危机、干涉别国内政、挑起局部战争等基础上的西方现代化道路越来越不符合全人类发展的价值诉求。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格局,对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军事等造成极大震荡与冲击,使得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完美形象被彻底摧毁,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文明观启蒙、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引领人类社会文明进程。

一种文明形态的产生、发展和更替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是一定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正如马克思指出:“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會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7]927-928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过百年实践探索,通过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作为现代化发展的价值目标,开创并成功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性质的人类崭新现代文明道路,推动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这一变革既突破了西方国家现代化模式,又超越了苏联现代化模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挣脱思维和制度的束缚,独立自主探索自身发展道路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案。“现代化不仅是发达国家的过去,也是发展中国家的现在与未来。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通过走自己的路实现跨越发展、迈进世界现代化第一方阵。”[8]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属性和文明特征,极大地鼓舞了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的国情选择相应的文明结构的信心和勇气。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多重表达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宏大的叙事背景,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生动实践和独特体现,是包含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于一体的社会形态”[9],为世界贡献了独具魅力的道路选择、理论成果、制度设计和文化借鉴。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来源

“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1]13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关键看其能否解决中国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当近代中国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的裂变、文明与野蛮的冲击、先进与落后的冲突而彷徨失措时,马克思主义指引了中国发展的方向,成为党和人民事业的旗帜。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并成功引领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空中楼阁,它的创造发展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从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并阐明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后的170多年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经历了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人类文明新形态以这种历史进程为前提来充实对社会主义的考察、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进而更加坚定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发展为依据,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旨归,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道路,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指南

自从马克思主义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全世界共产党人都在不懈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0世纪下半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发展中的困难,同一时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世界社会主义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正是随着理论上的突破,我们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从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迈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下去。面对如何做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坚持发展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人类文明新形态以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的憧憬和科学论证为基础,包含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和规律的总结,以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理论引领,代表人类美好追求的先进文明的实践与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保障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凝结着党和人民的智慧,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10]119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党的领导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交等各方面制度,加强国家治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

人类文明新形态突破了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二重维度,借助体制机制创新来有效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化解新问题新矛盾,有机地将“制度要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各个环节和各个过程中,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極短的历史时期内创造出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所以能够指引人类文明发展方向,源于它能够及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的优势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精神滋养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既是政治上的先锋队,也是文化上的先锋队。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从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和自身发展逻辑出发,通过发掘、继承、弘扬、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生力,在此过程中,中华文明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包容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不断坚定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社会主义在中国之所以成功和胜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提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1]。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文化叙事,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果的集中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蕴含着面向人民、最大限度满足人民需求的基本立场,开放包容、命运与共、天下和合、协和万邦的天下情怀,百折不挠、发愤图强、锐意进取、守正创新的精神标识,以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中华文化影响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增进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与相互借鉴提供了中国智慧,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三、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指向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进程中呈现出来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支撑下生长起来的,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同时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深厚的引领力和创造力。

(一)中国共产党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导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优势是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的关键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取得是因为充分发挥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因此,“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12]57。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需要和应有之义,进一步凸显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和基本前提。从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和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出发,党的建设有了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高的标准,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成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导力量,为世界文明作出新的贡献。因此,中国共产党要有刀刃向内的勇气,勇于自我革命,把自己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矢志不渝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关键和根本政治保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对全面从严治党“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管党治党“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问题,作出了决策部署,为新时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党的建设的主线、统领、重点、领域和过程,强调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贯穿于党的各项建设之中,使党在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题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特质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选择、人民选择、时代选择的社会主义,是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历史性重大课题中发展的社会主义,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社会主义,是当代最为成功的社会主义。这就决定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人民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文明形态;是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文明形态;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文明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规约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目标和基本框架。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必须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进入新时代的重大任务。中国现代化之路“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了全面的战略安排,制定了具体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任务,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引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十个明确”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顶层设计,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指明了方向;“十四条基本方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现实路径作出了具体部署和政策指导。

人类文明新形态以时代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以事实为依据,以文明叙事的方式讲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实然与应然,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价值、主要内容和基本规律,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文明的新文明、不同于以往历史的新历史,开辟了人类走向“真正的普遍的文明”的现实途径,基本轮廓日渐清晰。然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与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中国共产党将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更为完善、更为成熟的文明样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王文东.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成逻辑与坐标体系[J].江海学刊,2021(4):5-13.

[3]毛泽东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寇清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9):40-44.

[5]田鹏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担当[N].学习时报,2021-10-04(2).

[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7)[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陈曙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创造[N].光明日报,2021-09-10(6).

[9]田鹏颖,武雯婧.试论人类文明新形态[J].学习论坛,2021(5):103-109.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1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M].北京:学习出版社,2021.

责任编辑  王  雨

猜你喜欢

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深刻认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意义
“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理论创新及意义
马克思的“人的真正共同体”研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