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
2022-02-21高红贵肖甜
高红贵 肖甜
[摘 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本质是绿色现代化。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关键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立健全现代化的绿色经济体系;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绿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2)01-0056-07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16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现代化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主要观点有三:一是认为现代化的核心就是工业化,是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一个不断变革的过程;二是认为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的全面变化,这一过程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等各个方面;三是强调人的现代化,强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在素质方面的改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工业化和科技发展,社會发生了深刻、全面的变革,现代化也随之发生了全面变化。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唯一出路,建设现代化是中国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代化,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一体推进的现代化。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首次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建议》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放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中的突出位置,凸显了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社会实际。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特征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高品质的生态产品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睦相处,进而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达到新高度、新水平,形成新的现代化图景,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全面推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16。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是要走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本质
传统“现代化”是“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走的是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追求以最小的资本付出获取最大利润,把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唯一目的、内在动力和最高原则,坚持经济决定一切、经济解决一切、经济评判一切的经济运行目标机制。传统现代化实现过程体现了“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发展特征,必然导致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付出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绿色现代化,其核心命题就是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难题。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绿色发展再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些理念创新是对西方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化道路的否定之否定。绿色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动力,形成内生动力机制,根本目标是以最小的生态环境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发展成就,实现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生态目标的内在统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本质是绿色现代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就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绿色发展实现绿色现代化。党的十八大在党的十七大的基础上确立了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宏伟蓝图,并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伟大号召,并首次把绿色发展写入党代会报告。绿色发展实际上就是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协调统一,整体全面地进行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生存环境和生活水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要。”[4]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已蕴含了绿色现代化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一次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我国新阶段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这是我国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2]14-15,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涵。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深刻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的合理需求作为最大的发展实际。这就要求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贯穿到发展的全方位、全过程。人民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拥护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绿色发展成果的享用者,清醒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是追求人的现代化,是为人民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二是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5]。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历史证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发展高速度将得不偿失。倘若一味侧重环境保护谈经济发展,只会束缚手脚,无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谈不上有效保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拓展性的外延,既反思过去粗放的发展方式,又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坚持绿色发展,就是选择低碳循环可持续,就是选择生态效益优先,就是立足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三是按照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相统一、三种资本相互促进的要求来配置资源。新时代新发展理念下,资源的配置要求人们遵循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相统一的原则,在代际间公平合理配置资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或知识资本、生态资本相互促进并相应增长,特别是要确保生态资本的非减性或增值性,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基本条件。四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与最佳结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始终如一推进绿色发展,亦即坚持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综合发展。绿色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高度统一与协调发展,是这三个方面得到全面进步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要求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必须重视生态经济发展规律,重视生态资源的利用、恢复、增值的规律,寻求资源消耗最小、环境污染最轻、生态损害最小的可持续发展,寻求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只有这三种效益达到了最佳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才能够实现。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
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自然、人、社会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马克思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统一性与和谐性,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1.人不仅能改变和发展社会,而且能改变和发展自然界。自然界先于人类产生和发展,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6]38-39。人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但不能把人看成是纯粹自然的结果。人是高于一切动物的动物。人这种动物不是单纯的生物,已经超出了纯生物的范畴,是从事物质生产的人,是一种能改变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是一种社会的生物,是有智慧的生物。人通过劳动不断作用于自然界,进而推动自然生产力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过程中,人的感性活动随之发生质变,社会生产力在资本的孵化下释放出巨大潜力,物质财富亦空前繁盛。由于资本逐利的本性,使人的劳动呈现外化特征,人也与劳动产品相异化。此外,自然界作为劳动感性活动的根基,人同自然界相异化便是预见结果,进一步导致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同类本质相异化。这就论证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劳动与其他元素产生异化现象关系的学说,基于异化假设前提,辅之私有制以资本为逻辑起点的生产方式,人与人的关系必然异化,因而必然要把对人化自然的理解置于现实的社会历史关系中考量。人作为一种生命物种与其他生命物种不同,人生活在两个世界:自然的世界和社会的世界。所谓人是生态系统的特殊部分,就在于人是高于一切动物的动物。人不仅能改变和发展社会,而且能改变和发展自然界,从事“万物”都不能从事的社会活动,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也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关系。人类存在于自然界中,必然会受到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制约。由此看来,自然界对人类的自在制约性和人类对自然界的自觉能动性共同构成了人与自然之间对象性关系的基础。
2.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马克思首先肯定人是自然存在物,并极其明确地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7]167我们人类是有生命特征的自然存在物,我们一方面具有自然力与生命力,是能独立行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7]167。依据马克思的论述,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是统一的。马克思在阐述人類是自然存在物属性的时候,同时强调了人类也是这个社会上的存在物。马克思极其明确地指出,人“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M-2]才能独立的动物”[8]21。这就告诉我们,人的社会存在,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形式之中。马克思论点的实质,揭示了人是生态自然因素与经济社会因素的统一体。
3.人不仅是自然生态人,而且是社会经济人。现实的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表现为生态自然中的生物人即生态人,具有生态自然属性,是具有生态自然本质的人;现实的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理所当然表现为经济社会生活实践中的社会人和经济人,具有积极社会属性,是具有积极社会本质的人。正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才构成了人完整的本质。这两重属性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同时发挥作用的。[9]51对此,马克思反复强调,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同时发生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自然生态关系,即人及其劳动生产实践活动同自然环境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社会经济关系,即人及其劳动生产实践活动同社会环境的关系。这两种关系在劳动生产实践活动过程中是统一的。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相联系的中介,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深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知之甚少,且没有或只有落后的工具,力量薄弱至极,与自然界力量相差甚远,生存都要时刻受到威胁,只能处于被自然界支配的阶段。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各方面的较大进步,尤其是工业革命的发展,技术得到创新,生产力得到大发展,工业化发展迅速,人类对自然界的需求也前所未有地增加,不顾一切后果地进行索取,由此人类也就从顺应自然到主宰自然、破坏自然,形成对自然界的支配。只有到各方面都有极大发展的共产主义阶段,消灭了阶级剥削,人与自然才能由完全对立、相互对抗、相互毁灭乃至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完全瓦解,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生息、协同进化,乃至重建人与自然有机统一体。[10]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伟大实践。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新成果。“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1]这一科学论断深刻地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的辩证关系。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遵循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光辉思想,认识到自然并不是人类造就的,恰恰相反,人类是自然的千千万万个组成部分之一,保护生态环境,其实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2]231这是社会发展的普遍定律,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任何时候,人类文明都不可能脱离这条定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这是我们优良的传统,更是我们的文化基因,中国传统的自然观,无论是儒家的“天人合一”,还是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不是强调人与自然依偎相生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你善待环境,环境是友好的;你污染环境,环境总有一天会翻脸,会毫不留情地报复你。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3]141人类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人类在从事经济活动时,首先要认识自然规律,再科学利用自然规律。
2.良好的环境是最大的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4]4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地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升华和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如果破坏并牺牲了环境,再想补回去,需要花很大的成本代价,得不偿失。坚持生态优先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并行不悖,是高质量生态经济发展可予以探索的路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坚持生态优先,才能实现绿色发展,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必然,更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选择。
3.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4]4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是核心竞争力。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民生之基、民生所向。因此,保护好生态环境,留得住青山绿水,是关系到人民根本利益,使中华民族健康延续下去的重中之重。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使我国的自然环境不断优美,是民生所向。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关系的学说,进一步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发展与保护,实现内在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与生产力发展的论述,再次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外延,坚持在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基础上,突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赢的本质特征。以尊重自然為前提,顺应自然为基点,保护自然为根本,追求更高层次的共生局面,有助于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牢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哲学的根本要素,体现出党执政兴国的人民立场,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两山”理念提纲挈领,互为表里,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两手抓,总揽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过程中,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大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要。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建设新时代的绿色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就要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这也是必经之路。
(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就是在全社会推动绿色发展,把绿色发展理念融贯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和发展全过程。把减污降碳的概念牢记于心,加快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以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1.稳步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花大力气调整和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资源利用方式、空间布局,在社会中广泛宣传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全社会的绿色转型。以和谐共生的大局观推动绿色发展,有效改善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短板。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性,强调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要想打好这场硬仗,必须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到2035年,要形成合理利用资源、环境状况得到改善的发展格局,要求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作出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变革,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要全面推进绿色发展,淘汰旧的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转变生产和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积极推进碳达峰与碳中和。要建设绿色现代化,必须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需要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亦即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中。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建立健全现代化的绿色经济体系
1.推进产业体系绿色转型。建立健全现代化的绿色经济体系必须加快推进产业体系绿色转型,关键是加快绿色低碳产业集聚化发展。通过贯彻绿色理念、“改造存量”、“优化增量”的方式,以发展绿色制造、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业链为抓手,在产业集聚区、开发区(产业园区)积极创建具有本地特色的绿色低碳示范园区、绿色经济发展典型模式、低碳经济发展典型模式。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在政策指引上推动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服务业的发展,推动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助推三次产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产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2.推进能源生产和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碳达峰碳中和是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发展转型的综合性战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意味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全社会经济体系、能源体系、技术体系等转型升级,特别是能源系统,需要通过转变能源利用方式和技术创新等推动能源革命,从以碳基能源为主的系统转变为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系统。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多层面布局企业的低碳变革。一是大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是关键。推广先进节能技术,降低能耗强度,实现温室气体的净排放为零。利用科技创新,抑制煤电、钢铁、建材等高耗能重化工业的产能扩张,实现低碳转型和技术升级。二是加大力量推动企业多层面低碳变革。大力发展低碳交通,积极发展绿色建筑等,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控制化石能源消耗。三是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尤其是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同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等。
3.加强生态系统的污染治理。从碳汇角度看,生态圈的稳定性是需要稳步提升的,因此,要加强生态系统的污染治理,如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行自然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制度,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等,既能够更好地发挥生态脆弱区域的生态功能,又可以提升脆弱地区对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和生物固碳能力。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尤其是要注重解决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互利共生。
(三)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生态环境也不会一成不变。因此,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建立完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1.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制度现代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必须坚持制度创新,加大力度全方位清理现存的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并加快制定和修订与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使用管制制度,并对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明确国土空间、自然资源资产的监管责任以及开发和保护界限,以期实现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按质量分级利用。完善矿产资源规划制度。坚持红线管理制度,树立底线思维,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严守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严守环境质量底线。
2.构建新的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实现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生态环境是全民共享的,因此需要建立从源头上预防、过程中控制、损害后赔偿、责任终生追究的新生态环境保护体制,形成环境保护的刚性倒逼机制。发挥全民参与的乡规民约、社会公约教育引导作用,强化共建共享,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用的良好生态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二〇二〇年十月二十九日中國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N].人民日报,2020-11-04(1).
[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3]习近平.携手推进亚洲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2010年4月10日)[N].光明日报,2010-04-11(1).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5]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N].人民日报,2021-10-24(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高红贵.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论[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
[10]高红贵.马克思的人的二重性学说与企业的环境责任[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1):104-105.
[11]杜尚泽,丁伟,黄文帝.弘扬人民友谊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主要演讲[N].人民日报,2013-09-08(1).
[1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3]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4]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要[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 魏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