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可视化编程社团教学探究

2022-02-21张超金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15期
关键词:小学

张超金

【摘要】在小学开展可视化编程社团教学是推广编程教育、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重要途径。本文在阐述可视化编程社团教学的优势和意义的基础上,从教师主动改变、社团计划、校本教材開发、社团成员的选拔和组成、创意编程、多元评价等方面提出具体的策略和建议。总之,教师要做社团教学的有心人,积极实践探索,全面优化教学,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关键词】小学;可视化编程;社团教学

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广泛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活动,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这标志着小学编程教育是培养小学生数字技能、计算思维的重要方式,成为教育改革与深耕的发力点。而在小学开展可视化编程社团教学正是推广落实编程教育,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重要途径。然而,笔者在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后发现,目前区域内学校,虽有开展可视化编程社团,但依然存在教师对可视化编程教学的意义认识不够、教学理念与方法滞后、实施社团缺少规划、没有系统性教材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认识,对小学可视化编程社团教学进行探究。

一、在小学开展可视化编程社团教学的优势和意义

近年来,上级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编程教育,笔者所在的林东小学拥有较好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为开展可视化编程教学提供了条件保障。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性为主,他们喜欢直观生动的事物,而可视化编程软件(如,Mind+、Mixly)一般具有直观、易操作、便入门等特点,学生搭建脚本便可以轻松设计制作游戏、动画,创编故事、生活主题作品、Ai作品等等,且学生对相关软件普遍比较感兴趣。因此,在小学开展可视化编程教学比纯代码编程教学(如,C语言、Pascal语言)更具有优势。

再者,现行中山版教材只有小学六年级上册6个课时的基础性编程内容,难以满足区域内学生的学习需要。开展可视化编程社团教学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拓展深化,有利于调动各个年级学生学习编程的积极性,营造创意编程的良好学习氛围,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策略和建议

(一)教师应主动作出改变

教师须主动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主动改变影响自己进步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不断加强学习,注重提高自身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为有效进行编程社团教学奠定基础。

1.教师应主动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教师须主动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一般采取“师讲生练”的方法,重在向学生灌输编程知识,倾向于学生模仿,导致学生的编程作品千人一面,缺乏创意和想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编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要主动改传统教学方法,“借他山之石,攻己身之玉”,灵活运用项目式课程教学、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分层教学等实施有效的教学。

2.教师应主动更新教育理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着教师的作为,决定着教师的水平。就可视化编程课程而言,教师至少要朝计算思维理念、深度学习理念、STEAM理念等方面展开探究。

(1)将计算思维理念进行到底。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其意义和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在编程社团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社团学生的思维优势,以计算思维理念为导向,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借助流程图、思维导图、微课等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概念,参与计算实践,形成计算观念,使学生的计算思维得到培养。

(2)将深度学习理念凸显出来。笔者发现,现实的可视化编程社团教学普遍存在类似问题:教师将备好的参考资源给学生,让学生仿制作品了事。这样往往会导致学生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停留在浅层次的学习,没有深刻理解程序的算法。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趣启思、引导分析算法、探究实践、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适当评价与及时反馈、拓展学习与反思等途径,落实深度学习理念。

(3)将STEAM理念有效融入到可视化编程社团教学。编程社团所学内容不仅仅蕴含编程知识,还需经常涉及到数学、科学、艺术、工程等多个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具备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力的同时注重融入STEAM理念,以培养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养。

2.教师应主动获取专业知识

一般情况下,社团所学的内容整体难度要比统一教材的难,对教师要求相对较高。要想让学生有“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为做好创意编程社团教学工作,笔者重视给自己充电,经常阅续《Mind+青少年趣味编程》《动手玩转Scratch3.0编程:人工智能科创教育指南》《人工智能编程趣味启蒙:Mind+图形化编程玩转AI》等编程书籍,对编程内容进行深度研究。此外,还通过查阅编程教学参考文献、观摩优秀编程课堂实录、聆听专家名师相关讲座与论坛等途径全面夯实专业知识。

(二)提前制订社团教学开展计划

笔者喜欢未雨绸缪,在社团教学开展之前精心制订相关计划。为确保计划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会向优秀同行取经,结合学生实际和自己的一些想法,从社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施思路、施行举措、过程安排、社团评价手段、预期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此外,还会依照计划,认真备课,努力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为顺利开展社团教学保驾护航。

(三)配套社团校本教材的开发与使用

考虑到目前很多编程教材缺乏系统性、编排不合理、教材呈现形式单一等,笔者组织专业教师团队,结合区域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开发了符合我们“口味”的校本教材《Mind+编程》。此教材含纸质版和电子版,每个课时含配套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多媒体课件、微课、作品范例、拓展练习等学习资源,既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又可以不同程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在校本教材的使用上,教师不要过分依赖教材,而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大胆提出质疑并反复修订。如,教学《花海》一课时,笔者从学情从发,跳出原有基础练习,创造性地设计了分层练习,让学生从三道练习中选择一道自己喜欢的进行拓展练习,并提出要求(即作品要有创意,界面要美观,有趣味性),三道练习分别为:1.设计不同形状花瓣的花朵,比比谁的更有创意;2.设计每片花瓣颜色都不同的花朵,比比谁的更美;3.设计一只蝴蝶跟随鼠标飞,每在舞台区点击一次鼠标就绘制一朵花(每道题对应的图案见图1)。又如,在《神射手》一课时,笔者认为手枪射击的对象为小鸟不合适(主题表达欠妥),于是将小鸟改为“病毒”图案。

(四)社团成员的选拔和组成

本校编程社团的学生每年都要参加省市科技劳动作品比赛,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笔者在选拔社团成员时一般会征求数学教师和班主任的意见,原因有两个:一是选择数学思维相对较好的学生;二是选态度认真、能静下心来坚持创作、个性稳定的学生,班主任一般对自己的学生比较了解。选好成员后,笔者会将来自同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一个组,每组设组长1名,形成以班级为小组的“竞争态势”。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月还进行一次评比,评选出一个优秀社团小组和一名编程达人,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很受学生欢迎。

(五)引导学生在创意上下功夫

创意是在一定的经验积累和问题情境下产生的。在编程社团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产生创意的灵感和想法尤为重要,这也是实现学生思维升华的关键。一是引导学生选题新颖,教师可先呈现一些有创意的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让学生结合已有经验、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确定有新意的选题,并围绕选题把创作思想、设计思路、创新点表达出来。二是在学生完成程序作品初级版后,启发学生思考:程序还可以怎样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还能增加哪些有创意的功能?三是如果碰到学生有创意的想法但暂无办法进行编程实现怎么办?教师可以适当给予点拨,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讨论,还可以让学生查找与问题相关的参考资源。四是教师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导入环节要创设有新意的问题情境,新课环节引导学生提出有创意的问题,并组织开展探究性学习实践,练习环节提醒学生注意要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拓展环节引导学生来点奇思妙想,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多元评价促编程社团教学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编程社团教学中,也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唤醒”作用,从而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我们可以采取多元评价方式。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可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网上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二是评价内容多元化,不能局限于课上的知识点,对学生编程作品评价,可从程序脚本、算法、界面、创意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也可以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交流与合作情况、自信心、发言情况等方面的评价,等等。三是评价标准多样化。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从而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值得一提的是,当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后,可以开展编程比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三、效果与反思

笔者经过一年多的可视化编程社团教学实践尝试和探索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学生一直对可视化编程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讨论,通力协作,参与度高;二是学生的计算思维、跨学科融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都得到明显的提高。学生创编了“垃圾分类”“班级点名系统”“保卫地球”“安全知识竞赛闯关”等一批优秀作品,10多件作品获省市一、二、三等奖。三是学生在多次的程序设计创作过程中挑战自我、攻克难题,获取成功体险,增强学习自信。

但笔者还存在对可视化编程教学的某些内容(如,与AI有关的)研究不深、教学方法欠灵活、跨学科教学能力不足、计算思维欠缺等问题,后继笔者将不断加强学习与反思,对优化可视化编程社团教学的策略与途径、评价方法等方面作出更深入的探究。

总之,可视化编程是当前重点聚焦的研究热点,而相关社团教学如能重视并夯力实行,便可大有作为。这就需要教师要做社团教学的有心人,合理规划,科学施教,从而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和綜合能力。

[本文系中山市教育科研2020年度立项课题“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可视化编程教学案例研究”(课题编号:B202011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EB/OL].http://www.scio.gov.cn/34473/34515/Document/1559231/1559231.htm,2018-09-10.

[2]张进宝,姬凌岩.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定位的嬗变[J].电化教育研究,2018(5):108-114.

责任编辑  杨  杰

猜你喜欢

小学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