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计算教学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与实践

2022-02-21欧阳家勤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17期
关键词:设计与实践

欧阳家勤

【摘要】随着新课改要求的不断提升,对专业化听评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与专业化听评课的设计与实践密切关联。因此,从提高教学水平的目标出发,充分利用课堂观察量表,做好观察记录和汇总分析,对于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小学计算教学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与实践展开分析,期望能够对提升教学效益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计算教学;课堂观察量表;设计与实践

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于永正认为,成功的课是能够将学生的憧憬、梦想、兴趣激发出来。叶澜认为,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有效率、有意义、生成性强且具有常态性、有完善的空间。随着教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专业化听评课对于教师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对于课堂观察量表进行自主设计、开发,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细节加以改进,这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多维度量表设计让听评更深刻更准确

教研中笔者发现,如果听评课的主题和重点缺失,会导致教研活动的研究失去意义。课堂观察的研究目的是走进课堂,对听课的目的性要求十分明确。研究就是任务。教师带着研究的目的进行观察,关注教学环节、教学细节,更重要的是领悟教学的奥秘和看到自身的不足。在课堂观察过程中,教师要反复地琢磨和推敲,从而推动自己成长,实现教学研究价值。

听评课中,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要实现多维度的目标。作为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人,教师要考虑到:一是量表的设计要有针对性;二是量表的设计要有可操作性。例如,在小学计算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中,笔者考虑到课堂教学细节中的范围控制问题,防止出现操作过程中无法记录的问题。同时,兼顾量表的设计便于操作和统计,进行了五个观察维度的五张观察量表的设计。第一个量表的观察维度是:“新课引入的必要性”,研究目的是“能为新知与已有经验(知识)建立联系,达到唤醒或改造以往经验的目的”;第二个量表的观察维度是“算理教学的探究味”,研究目的是“在探究算理的活动中让学生领会教学内容的意义,使内容真正成为学生的认识和建构的对象”;第三个量表的观察维度是“算法教学的实效性”,研究目的是“让计算技能在实践、经验、再实践的反复循环过程中得以形成”;第四个量表的观察维度是“过渡语言的针对性”,研究目的是“通过设计导语,使各环节形成有结构、有联系,呈螺旋上升的整体”;第五个量表的观察维度是“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目的是“通过设计有层次、有弹性的练习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

然后五个小组分别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观察记录。

第一组:观察视角为:1.是否采取前置性学习方式进行新课引入。2.有没有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或知识。3.是否创设两个以上的例子,体现样本的丰富及全面。4.是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利用游戏、魔术等新颖方式吸引学生参与。经过观察课堂上的教学情境,主要采用文字和图片呈现,内容具有典型性,引入游戏环节吸引学生,同时,突出了本次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问题引出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这个引入方法的设计效果较好。

第二组:观察视角为:1.教学素材是否真正成为学生可操作的认识对象。2.教师是否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充当“搭手架”角色,不包办算理的总结。3.是否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数形结合、操作实验等方式充分探究、表达和总结出算理。4.是否从学生的生成资源中进行追问、举反例和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两个课堂上算理的教学设计是层层推进的。其中,一位教师在层次设计上更加明晰。相比较而言,第二位教师口头提问的部分较多。在学生回答方面,两位教师均采用了个别回答和集体回答的方法,这种处理方法显得较为单一。

第三组:观察视角为:1.学生是否能够大致说出计算的算理、步骤。2.教师是否注重错例,让学生剖析、纠错、再练习。3.学生能否大致总结出计算法则或注意事项。4.教师是否注重例题的示范、书写的规范、算法的多样性。在算法教学的设计上,两位教师均考虑了学生认知程度的不同,对认知程度较高的学生,以引发学生兴趣为主,吸引学生善于发现和总结。同时,教师也设计了一些较为简单的基础算法内容,目的是提高认知程度较差的学生的参与兴趣。

第四组:观察视角为:1.新课引入后,教师是否提炼了研究问题,引发数学思考。2.算理理清后,教师是否提出挑战性问题或激励性语言激发学习兴趣。3.教师是否引导学生对知识的重构和扩充。4.教师是否有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利用教学情境中的教师提问和学生应答的方式,教师采用了课堂提问、随机提问等方法。在提问方面,教师采用重点和范围相结合的方法,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开口的机会。同时,兼顾知识的认知难度,并注重倾听学生的意见,做到与学生平等交流。

第五组:观察视角为:1.练习是否分层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2.练习的设计是否丰富、全面。3.练习过程中是否体现激励性、趣味性。4.学习效果是否有课堂检测等其它形式的评价。两位教师的练习题型设计与评价方式,学生练习时间与改正方式的情况,在观察后进行分析,分别都进行了简单、较难的区分,对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题型设计上简易、较难、自主解决问题分别占有一定的比重。教師起到了引导、补充、纠正的作用。通过评价对于学生不明确、认识不深刻的问题进行查缺补漏,并设置让学生亲身探究和体验的题型。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及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作业的设计。

总之,利用课堂观察量表来进行课堂教学听评,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更加有理有据,剖析贴近实际,针对性也更强。

二、对课堂观察量表设计的思考

在使用课堂观察量表的过程中,笔者对教师的意见进行了汇总分析,认为量表的制作还有改进的空间,如,设计的操作性需要增强、设计中存在多余部分等。对于教师来说,从专业角度看待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和使用,可以将之视为系统复杂的工程,但总的目标始终是:让教学目标恰当、明确;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尊重学生主体,找到更加得当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效果更好。

(一)对课堂观察量表进行定量定性

课堂观察量表将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课堂文化等作为实际观察点。通过研究在课堂教学中的细节,对新课导入、教师教学活动、教学手段使用、教学特色进行课堂观察。

运用课堂观察量表,将观察的点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定量评价包括“如何分配教学时间”“是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定性评价可以给予“优秀、良好、一般”评价。

(二)课堂观察量表应用关键

1.进行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和实践,首先要举行课前会议,对教师进行分组,分别负责教学时间、导入、教学活动、教学手段、课堂氛围等的观察。

2.授课教师参与课前会议,了解要面对的听评,合理分析课堂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完善教案,改进教学。

3.進入课堂进行课堂观察,记录教学时间和非教学时间并进行统计。例如,对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情况进行记录,记录教师的表现,如,导入问题是否清晰,是否引发学生兴趣等。再如,记录教师的教学活动,包括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教态等。上述记录均可帮助教师反思个人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加深对课堂教学的理性认知。

4.学生的个体意识是学习过程的主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教学时效性紧密相关。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学、讨论、发言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学生是否乐于接受这种教学方式是教学中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三)课堂观察量表设计需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和应用,结合听评的情况,今后量表的设计方面还有许多改进的地方。第一是通过课前会议向听课教师说明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和教学环节、课堂观察点,以便在课堂观察记录表使用过程中,使证据获得更的说服力。第二是要确立课堂观察程序和步骤,避免随意性。第三是课后的评课研讨和后期的反思改进必不可少,这样方能让教学研究价值充分发挥。

三、结语

课堂教学要避免传统的听评课模式中注重评价、轻视研讨等弊端,要以教学目标为观察点,采用课堂观察量表的技术手段。核心手段是开发切合实际的观察记录工具,运用定量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观察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反思课堂活动细节和存在问题,真正让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与应用在信息收集、数据处理、主题理解、改进提高等方面,更具有科学性、可行性、指向性,为教师专业水平、教学效果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万丽.小学体育课堂观察分析量表制定、使用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20,39(2):141-143.

[2]吴江林.课堂观察量表开发:思路与案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20(4):4-9.

[3]刘照惠,鲁子问,夏谷鸣等.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堂综合观察量表编制思路[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1):97-103.

责任编辑  李  源

猜你喜欢

设计与实践
“杞灵果”店铺特色小包装营销方案设计与实践
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设计与实践
中学英语“微课”有效教学设计与实践
“课前三分钟”德育渗透设计在双语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C语言教学过程性考核的设计与实践
基于人事档案信息化的医院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设计与实践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小学信息技术研学任务的设计与实践探析
大学篮球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设计及实践
中专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