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中语文教师的新角色
2022-02-21曹加明
曹加明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教师需要与时俱进,进行身份更新与角色重构。新课标明确提出了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又有什么新的角色呢?
一、语言建构的示范者
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积累、建构语言,从而恰切地运用语言。正所谓“中道而立,能者从之”,语文教师首先要做语言运用的示范者,方可更好地引导学生建构语言、运用语言。语文教师要积极地带领学生在“语言的丛林中穿行”,给学生做出精彩的示范,进而引导学生倾听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品悟语言留白的精彩。
在教学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时,筆者为了引领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亲近语言,课前详细整合了《我与地坛》的语言特点,梳理出史铁生先生在地坛的“美学发现和生命感悟——自我生命美学视域的拓展”。笔者还建构出“同病相怜的缘分之美——陪伴”“生命律动的蓬勃之美——激活”“坦然安详的沉静之美——指引”,将这三种具体的美展现在学生面前。笔者的这一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示范,极大地鼓舞了学生,激起他们语言表达的热情。学生纷纷拿起手中的笔,书写自己的阅读感悟,逐步建构属于自己的语言世界……
后来笔者又把关于《我与地坛》的读后感整理完善,写成文章《地坛生命的美学意义窥探》,投稿并发表在江西师范大学主办的《读写月报》上。笔者将这篇发表的读后感分享给学生后,更激起了很多学生的书写表达、语言建构的兴趣。语文教师积极主动地给学生做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示范者,更容易带动学生开展语言建构活动。
二、质疑思辨的激发者
教师不仅要做语言运用的示范者,更要有勇气做学生质疑思辨的激发者。语文学习不是要培养人云亦云的应声虫,更不是要培养毫无思想的“传声筒”,而是要培养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真正的言说者。
如果语文教师只会照本宣科,只会“尽信书”“尽信师”,就不可能引导学生去独立认知、自由思考。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文本语言的异常处、留白处、矛盾处等语言与思维的精彩处质疑、思考,并且鼓励学生勇于表达与分享,这样学生才会不甘于在蕴含思维“矿藏”的语言上“走马观花”“原地踏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诚哉斯言!语文教育教学中也格外需要激励,需要激励学生在文本语言的貌似寻常处开掘、发现,质疑思辨……因为很多看似寻常的文本语言,正是思维与语言的双重“富矿”,值得师生发掘;此类“富矿”,正是促发学生质疑思辨的极好的“练兵场”。
值得指出的是,历练思维,并非理化生学科的专属;发展思维,亦是语文学科的当务之业。这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亦是学生语言发展的要求——没有思维、没有思想、没有逻辑的语言,是没有真正的内在支撑的。
三、审美鉴赏的点拨者
人生,是一场审美、发现之旅。枯燥、乏味的语言,难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的兴趣。在言语理解、感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欣赏美、发现美、书写美、创造美,亦是语文教师的分内之事。
教师要在学生走马观花、一目十行的时候,引导他们在此类看似普通的文本语言中发现美,激发学生展开审美鉴赏,获得审美体验,进而言说美、表达美。
例如,笔者在教学《项脊轩志》时,引导学生发掘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的表达之美。在学生“一筹莫展”时,笔者启发、点拨他们联系枇杷树与当事人的现状,学生逐步发现了其中蕴含的物是人非的无尽感慨,以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留白艺术之美。笔者还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思考:“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之后,作者归有光为何不写妻子当年回答小妹的话语呢?”学生经过探讨之后,慢慢发现:作者归有光没有书写妻子回答小妹们的问话,不是因为作者记性不好,而是因为作者心痛不已,难以言说——作者与妻子夫妻情深,妻子回答诸小妹时对项脊轩的夸赞与对轩中夫妻二人甜蜜生活的满足,让归有光心痛不已。斯人已逝,归有光情何以堪,实在不忍心回顾……此处“未语”之留白,展现的正是归有光的伉俪情深之美。由此,学生就能够更好地体悟结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北大教授陈平原先生说,应该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发现的目光。发现什么?发现表面上平淡无奇的字里行间所蕴含着的真善美。引导学生在文本语言的貌似寻常处发现“真善美”,做审美鉴赏的点拨者,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四、文化创新的同行者
“文以化人”,文化是人类发展的灵魂之所在。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学会“语言建构与运用”,不仅要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也不仅要学会“审美鉴赏与创造”,还应该促进“文化传承与理解”,特别是要致力于文化理解基础上的创新。教师要勇做学生文化创新之路上的同行者。
在教学《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笔者在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推己及人、尊重理解他人、平等待人之文化内涵之后,试着启发学生思考:“由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还能提出哪些相关的待人处事之观点?请用语言表达。”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发现,除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外,如果“己所不欲”的,恰是他人“所欲”的,那么,“己所不欲,‘亦’施于人”是恰切的选择;对“‘人’所不欲”的,在努力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之后,如果对方依然执着于自己本然的追求,依然“不欲”,那么合宜的做法是果断地“勿施于人”,即“‘人’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己之所欲”的,却并不是他人“所欲”的,需要干脆利索地“‘勿’施于人”;“己之所欲,‘亦’施于人”——人生最难得的不是把自己“不欲”的拿出来“施舍”给别人,而是把“己之所欲”的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这才显豁达大度之美……
学生的此番发现,虽然是基于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但有了更多的文化创新之亮光。在此发现、梳理表达中,教师自觉地成为学生文化创新的同行者与点拨者。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