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让“分层教学”从“尽力”走向“必须”
2022-02-21沈丽新
沈丽新
“孩子的英语培训班停掉了,我觉得让孩子每天跟着沈老师学课外内容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再报培训班了。”
“孩子在学校就可以接触到课本以外的内容,又是自己老师讲解,老师还每天督促孩子们的拓展学习,真的是求之不得。”
“有您这么负责、细心、贴心、有丰富教育经验的好老师教孩子,还时常拓展教学内容,孩子根本用不着上英语课外培训班了。”
……
开学一个月以来,陆续收到家长们这样的留言。这些家长,毫无疑问,都是“双减”前最焦虑的父母。他们是父母,更是学校教育近距离的观察者和评判者,他们很专业地提到了“拓展教学内容”。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在课堂上进行拓展教学本是理所应当的,比如,一些单词,一首儿歌,一本绘本……在“双减”之前,拓展的教學内容停留在课堂上的居多——或者说往往停留在教师需要完成“教”的那个环节,离学生真正的“学”似乎还有距离。
我和我的小团队从任教的二年级开始,选用了《英文三字经》,拓展了直接拼读的相关内容。结合我们的教材,每一个单元教学生学习一首拓展的儿歌,让学生了解儿歌中相关单词的拼读规律,并要求每单元的默写里都要加入每首儿歌里的六个单词。
一般情况下,再焦虑的家长也不会来质疑教师的拓展——毕竟,教师的教学是以课程大纲为基准、以教材为依据的。学校业务部门层层监督,教师们肯定是不折不扣地完成教学任务。在完成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总是有学生跟不上进度,也总是有学生或者他们的家长觉得这些任务还远远不够。而后者的焦虑更明显多于前者,于是家长往往会为孩子选择报各种培优班。
2021年暑假伊始,我带的两个二年级班级也完成了两年的英语教学。按文件精神,一、二年级不能布置书面作业,所以我提议:“暑假期间,学生每天复习《英语》(二年级上、下)一个单元,每天复习一课《英文三字经》,循序渐进,周而复始;此外,学唱一首新的英语歌曲,看一部英语电影。”
我当然知道那些家长中的“焦虑派们”会觉得这样的作业等于没布置,我还知道“焦虑派们”行动力惊人——他们中已经有人去购买了《英语》三年级上学期的教材。然后他们一定会非常惊讶地发现,三年级上册的英语教材居然是零起点教学——重新从认识字母开始教学,他们一定也会发现这册教材要比刚学完的二年级下册教材简单多了。
我及时地加上了一项“选择性完成”的作业,并与家长说明:“江苏是从三年级开始普及小学英语教学的,三年级上册的教材是零起点教学的教材,面向全省。而苏州根据实际情况,另外选用了教材,从一年级开始教学英语。”
然后我认真建议家长监督孩子“选择性完成”下列作业:
1.建议孩子们自学《新概念英语青少版》(入门级A)。这套教材非常好,也是我对比了很多教材后向大家推荐的。其中不少内容在学校的教材上接触过,这样孩子们自学起来基本不会有困难,同时里面的内容也是对教材内容的巩固与深化,这比简单地把教材复习一遍更有趣。当然以自愿为原则。2.《新概念英语青少版》(入门级A)共15个单元,建议每周完成两个单元的自学。我会在“晓黑板”分单元设讨论组,自学的同学可以在讨论组上传作业。每单元都有三课。
Lesson 1的课文需要背诵,有配套光盘,多听即可。我也会推荐一个免费的App,里面有配套的视频课本。Lesson 2是句型操练、单词巩固、听力练习,孩子们可以自主完成。Lesson 3是各种巩固性的练习,以连线、画圈、打钩及书写为主,很好玩。大人们没看懂怎么做的时候,孩子们可能先明白了。
另外,有配套的练习册与试卷,且所有教材、练习册、试卷,网上都可购买。
然后,一个暑假,我每周两次按单元顺序分好讨论组,供学生上传他们的学习成果。一开始仅限于朗读或者背诵,后来学生就上传做过的练习。许多家长都反映:“孩子们完全自学,对着视频课本听几遍、读几遍就能朗读和背诵。”“配套的练习很有趣,孩子很愿意去完成。”
当然这些任务并没有全班学生参与——每个班级都有十几个孩子不参加,我从头到尾不提醒、不强制要求。这本来就只是拓展,真的要遵循自愿的原则。学生家长中有“焦虑派”,也要允许“佛系”家长的存在。
2021年7月下旬,“双减”政策出台。想到开学后零起点的三年级上册教材、焦虑的那部分家长以及“双减”政策下学科培训的时间,我这个资深英语教师,也开始焦虑了。
一边焦虑,一边进行各种思考,准备迎接9月的新学期。
8月下旬刚上班,孩子们还没开学,我就组织我的小团队,进行第一轮教学拓展内容的研讨。
因为在课堂上根据教材直接拓展了系统的教学内容,并不是毫无章法地安排各种绘本、歌曲,所以那些“焦虑派”父母们就格外放心——既有老师系统地拓展教学内容,自己又不用奔波于课外培训班,所以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按进度让孩子完成作业。同时,我不强制要求学生购买教材,配套的练习也是自愿完成,所以“佛系”的家长们也没有意见。
每个班级学生的家长之间的差异始终存在。焦虑的父母总希望有人带着他们的孩子往前冲得更快更远。“双减”之前,这些父母毫不犹豫地寄希望于培训机构,现在他们开始慢慢观望、回头,开始注视并寄希望于自己孩子的老师。那些热忱的注视是压力,也是动力。而那些特别“佛系”的家长,则让教师的“分层教学”从“尽力”变成了“必须”:“必须”推动那些有能力向前冲的孩子,也“必须”照顾走得慢、原地打转、甚至往后退的孩子——慢慢地陪着他们一点一点地获取并巩固知识,不着急。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东延路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