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载人航天器总体构型技术发展
2022-02-20朱光辰
朱光辰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 100094)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立项起,按照既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先后经历了载人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三个发展阶段[1]。作为工程各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载人航天器从载人飞船起步,先后研制成功空间实验室、货运飞船、空间站各舱段,并由单体航天器发展成为多航天器空间段组合体。总体构型是航天器型号的最显著特征,我国载人航天器总体构型技术的发展历程充分反映了载人航天工程各发展阶段的任务特点和技术进步。
1 我国载人航天器型谱概述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经过30年发展,迄今已形成多种类型和用途、配套较完整的载人航天器型谱体系,包括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天宫系列空间实验室、天舟系列货运飞船、天宫空间站;天宫空间站又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等3个航天器组成,通过空间交会对接和舱段转位完成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在轨组装建造。各型号载人航天器单体构型如图1所示。目前已发射的各型号载人航天器总体构型参数对比见表1。
图1 我国各型号载人航天器总体构型Fig.1 Configurations of various type of China Manned Spacecraft
表1 我国载人航天器总体构型参数Table 1 Configuration parameter of China Manned Spacecraft
神舟载人飞船起飞质量约8.1 t,可支持3名乘员自主飞行5天,停靠空间站飞行180天,主要作用是运送航天员乘组进入空间轨道和安全返回地面,并具备少量有效载荷上/下行运输能力。在载人飞船和空间实验室阶段,神舟飞船的主要任务是突破和掌握载人飞行、出舱活动、交会对接等载人航天关键技术;在目前的空间站阶段,神舟飞船已形成技术成熟、状态稳定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应用于空间站组装建造和长期运营任务。
天宫空间实验室起飞质量约8.6 t,可支持2~3名乘员累计驻留60人天,在轨寿命2年。天宫空间实验室是我国第一种低轨长寿命航天器,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交会对接目标飞行器配合神舟载人飞船
验证交会对接技术,对航天器组合体控制与管理、乘员在轨中期驻留、推进剂在轨补加、在轨维修等空间站关键技术进行飞行试验验证,开展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作为空间站关键技术的先期验证航天器,天宫空间实验室已圆满完成了历史使命。
天舟货运飞船起飞质量约13.5 t,具备上行运送约6.5 t有效载荷及推进剂的能力,在轨寿命不小于1年,主要作用是为空间站运送乘员生活用品、维修备件、空间技术试验及应用载荷等上行物资,进行推进剂在轨补加,下行销毁废弃物。在空间实验室阶段,天舟货运飞船已突破并验证了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现已作为成熟可靠的货物运输系统应用于空间站工程任务。
天宫空间站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等3个航天器组成,分3次发射入轨,通过交会对接和舱段转位完成在轨组装建造。空间站单舱起飞质量约23 t,三舱组合体质量约68.5 t;额定乘员3人,乘组轮换期间可支持6人驻留;具备20余吨有效载荷支持能力;设计寿命不小于10年。天和核心舱为空间站首发航天器,于2021年4月29日成功发射入轨,迄今已稳定运行1年多,先后圆满完成天舟二号/三号/四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二号/十三号/十四号载人飞船交会对接任务及4次航天员出舱活动任务,验证了空间站关键技术。2022年7月24日,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入轨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迈出了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任务的关键一步。
2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
2.1 神舟飞船基本构型
载人飞船作为天地往返航天器,总体构型设计需考虑返回着陆和发射段逃逸救生功能对尺寸、质量、气动外形的要求及约束。因此神舟飞船基本构型为三舱构型,舱段间采用可在飞行过程中分离的连接方式。以空间站阶段飞船构型为例,整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组成,如图2所示。整船最大长度约9 m,最大直径约2.8 m,太阳电池翼展开宽度16.9 m;轨道舱容积约9 m3,乘员活动空间4.4 m3;返回舱容积约5.8 m3,乘员活动空间约2.6 m3;整船密封舱总容积约14.8 m3,其中乘员活动空间共约7 m3,可支持3名乘员在天地往返“旅途”中的工作生活。
图2 神舟载人飞船构型Fig.2 Configuration of Shenzhou manned spaceship
轨道舱安装了主动对接机构及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并作为航天员在飞船独立飞行期间的生活舱。轨道舱构型为柱锥构型,结构形式采用蒙皮+桁条+隔框的铝合金焊接密封结构。前端设有通径Φ850 mm的前舱门,供两飞行器对接后航天员出入飞船;柱段舱壁设有通径Φ850 mm的侧舱门,供航天员在地面出入飞船使用;后端与返回舱连接处设有通径Φ730 mm的通道口。
返回舱是航天员乘坐飞船进入轨道和返回地面的座舱,同时也是整船的控制核心。返回舱构型为钟罩侧壁+球冠大底的构型,整体外形满足再入飞行气动特性要求。侧壁金属壳体结构外部套装烧蚀防热结构,球冠防热大底通过5个抛底火工锁与返回舱侧壁相连,着陆前抛掉。返回舱外壁设有与推进舱实现电、气、液路连接及分离的分离密封板,姿控发动机防热口盖,主、备伞舱防热口盖,伞舱防热口盖在着陆开伞前通过16个火工弹射器弹抛分离。
推进舱为整船提供能源及动力,舱体构型为柱锥构型,结构形式为铆接半硬壳结构。舱外设有刚性左、右太阳电池翼,交会对接平移、反推发动机,姿控、轨控发动机,姿态测量敏感器,中继通信天线,热控辐射器等;舱内布置有推进剂贮箱及电池。
飞船在再入回收前依次完成轨返分离、返回制动、推返分离,形成返回舱单舱返回构型。返回舱采用弹道-升力式再入方式,为获得一定的升力,返回舱设计为质心偏置,以20°配平攻角再入大气层,如图3所示。开伞后返回舱抛掉防热大底,以创造着陆返推发动机工作条件。
图3 返回舱单舱返回构型Fig.3 Individual configuration of return module
发射过程中如运载火箭发生故障,则紧急分离推进舱,返回舱和轨道舱保持两舱连接状态逃逸构型,与逃逸塔、整流罩组成逃逸飞行器,加速脱离故障火箭。
2.2 神舟飞船总体构型的演变
神舟载人飞船的研制和应用贯穿了载人航天工程全部三个发展阶段,神舟一号~六号为载人飞船阶段,神舟七号~十一号为空间实验室阶段,自神舟十二号起为空间站阶段。飞船基本构型始终保持三舱构型,在工程不同发展阶段根据任务和功能需求有适应性调整和变化。工程各阶段神舟载人飞船典型构型如图4所示。
图4 工程各阶段神舟载人飞船典型构型Fig.4 Typical configuration of Shenzhou manned spaceship in various phases of CMS
在工程第一阶段,神舟飞船的主要任务除突破载人航天一系列关键技术外,还包括适度开展空间科学技术试验及应用,因此飞船设计了轨道舱分离后独立留轨飞行功能[2],体现在构型设计方面有如下特点:
(1)轨道舱配置一对小太阳电池翼,单翼为2块电池板,而位于推进舱的主太阳电池翼为单翼4块电池板;
(2)轨道舱结构前端为固定安装的密封门盖,不设对接机构和前舱门;
(3)轨道舱外配置有姿轨控发动机、推进剂贮箱挂舱、姿态测量敏感器;
(4)设计一个附加段与轨道舱前端连接,用于安装空间科学试验与应用有效载荷,随轨道舱留轨飞行;
(5)附加段构型随每次飞行任务搭载不同有效载荷而变化,神舟六号飞船由于有效载荷集中于密封舱内,因此无附加段,这也是从外观识别神舟一号~六号飞船的显著标志。
工程第二阶段,神舟飞船的主要任务是突破出舱活动和交会对接技术,建立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而不再承担轨道舱留轨飞行任务,因此自神舟七号飞船起构型有较大变化。
神舟七号飞船用于执行我国首次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任务,将轨道舱改造为气闸舱,取消了附加段及支持留轨飞行的太阳电池翼、姿态轨道控制系统、推进系统[3]。轨道舱侧舱门通径由Φ750 mm增大为Φ850 mm,可支持航天员穿着舱外航天服通过,舱门外侧设置航天员出舱活动扶手;前端原附加段位置布置了5只气闸舱复压气瓶和1颗伴飞小卫星。轨道舱内布局也进行了优化调整,扩大了乘员活动和贮物空间,以支持发射段安装运输2套舱外航天服和在轨2名航天员出舱过闸。神舟七号轨道舱构型设计除满足出舱活动任务需求外,还统筹兼顾了后续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神舟八号飞船沿用了神舟七号轨道舱基本构型。
自神舟八号起载人飞船主要用执行交会对接和天地往返运输任务,因此轨道舱前端安装对接机构,将固定密封门盖改为手动开关操作的前舱门,舱外增加交会对接测量设备,推进舱增加平移和反推发动机,形成如本文2.1节所述的基本构型。至此,神舟飞船总体构型趋于稳定,并延续至工程第三阶段。
3 天宫系列空间实验室
天宫空间实验室的任务定位为长期留轨飞行、中短期有人驻留的交会对接目标飞行器,仍采用长征-2F(CZ-2F)运载火箭发射[4]。根据任务定位和发射质量约束,天宫空间实验室设计为两舱构型,由实验舱、资源舱组成,舱段间采用固定连接方式,构型如图5所示。整器最大长度约10.4 m,舱体结构直径达到3.35 m,太阳电池翼展开宽度18.4 m;实验舱为载人密封舱,密封容积约40.5 m3,乘员活动空间约15.3 m3。
图5 天宫空间实验室构型Fig.5 Configuration of Tiangong experiment module
实验舱由前部密封舱和非密封后锥段组成,密封舱用于提供航天员驻留期间的生活和工作空间,非密封后锥段主要用于安装空间科学试验载荷及平台管路系统设备。实验舱前端外侧安装被动对接机构,形成交会对接任务时航天员进出舱通道,通道最大通径Φ800 mm;内侧安装通径为Φ850 mm的舱门;前锥布置有交会对接目标示位设备,柱段安装热控辐射器。
资源舱为圆柱形非密封结构,为整器在轨运行提供所需能源、动力等资源及遥测、遥控数据传输。舱外安装半刚性左、右太阳电池翼,中继天线,姿控、轨控发动机等,舱内布置蓄电池组、推进剂贮箱、控制力矩陀螺。
为实现在轨长寿命可靠密封,天宫空间实验室在国内航天器密封结构中首次采用了铝合金整体加筋壁板焊接结构,相对于蒙皮+桁条+隔框结构减少了焊缝数量,提高了焊缝对接处的强度,消除了桁条、隔框与蒙皮点焊点应力腐蚀泄漏风险。为防范长期在轨飞行过程中空间碎片撞击导致的密封舱击穿泄漏风险,在实验舱外前锥和柱段设置了金属防护结构,并以辐射器壁板兼作防护结构。天宫空间实验室的长寿命密封结构技术为空间站结构开展了先期技术验证,并应用于后续的空间站。
天宫空间实验室密封舱容积较载人飞船有较大增加,使乘员活动空间也相应改善,舱内设计了通过尺寸为2 m×1.8 m的通道空间,并设计了2个相对独立的简易睡眠区,为乘员中短期在轨驻留创造了条件。但尚无独立的卫生区,仍需共用载人飞船轨道舱卫生区。
天宫空间实验室共研制发射了天宫一号和二号两个飞行器,二者基本构型相同,天宫二号相对于天宫一号的主要变化为:
(1)为提高防空间碎片撞击能力增加了防护板,实现了密封舱全面防护;
(2)后锥段内部增加推进剂补加系统设备及管路;
(3)由于两次飞行任务的空间科学试验载荷变化,天宫二号重新设计了实验舱后锥段开口及口盖,资源舱舱外增加试验载荷天线。
天宫空间实验室可分别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对接,形成两航天器组合体构型,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器组合体在轨运行。天宫一号完成了与神舟八号~十号载人飞船对接,天宫二号完成了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对接。空间实验室与载人飞船组合体结构本体总长约18.4 m,与货运飞船组合体结构本体总长约20 m,如图6所示。但受限于只有一个对接口,天宫空间实验室尚不具备同时对接多个来访航天器的能力。
图6 空间实验室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组合体构型Fig.6 Combined configuration of space experiment-manned spaceship and space experiment-cargo spaceship
4 天舟系列货运飞船
为降低研制风险,高效率研制出平台技术成熟可靠并兼顾后续运营经济性的货运飞船,天舟货运飞船总体构型设计以天宫空间实验室两舱构型方案为基础,充分继承了天宫空间实验室的既有技术成果,保持了舱内容积大、装载能力强的优势。
天舟货运飞船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发射及在轨状态构型如图7所示[5]。整船最大长度约10.6 m,舱体结构直径3.35 m,太阳电池翼展开宽度14.9 m;全密封货物舱容积约40.5 m3,载货容积约23 m3。
图7 天舟货运飞船构型Fig.7 Configuration of Tianzhou cargo spaceship
相对于天宫空间实验室,天舟货运飞船的构型设计特点在于:
(1)作为交会对接追踪飞行器,货物舱前端安装主动式对接机构,前锥段安装交会对接测量设备;
(2)轨控发动机由2台增加到4台,增加反推和平移发动机,4台反推发动机布置在后锥段,前锥段布置4组平移发动机,与推进舱尾部俯仰、偏航发动机配合使用,以实现整船质心大范围变化条件下的平移控制;
(3)系统优化设计,由于自主飞行状态不载人,停靠飞行状态由空间站提供载人环境及热支持,装载货物为包装运输状态,整船对温湿度控制和供电需求降低,因此取消舱外辐射器,推进舱太阳电池翼板由单翼4块减少为3块;
(4)对舱体结构进行加强,以适应起飞质量由8.6 t增加到13.5 t引起的载荷增大;密封货物舱柱段结构增加侧操作口,以适应特殊货物对装船时机的要求;柱段两侧空间碎片重点防护区域设置防护板;
(5)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货物舱柱段设计为货物装载区域,前锥段、后锥段为标准化的设计状态,主要安装控制及测控设备、敏感器、天线,以避免货物装载状态对整船布局的影响,并可根据后续任务需求将全密封货舱改装为半密封或全开放货舱。
5 天宫空间站
5.1 组合体构型方案
空间站构型特点为:由多舱段组成,需通过多次发射在轨完成组装建造;具有较大的内部容积,可达90~1200 m3;具有多个对接口,可扩展性强,可同时对接载人飞船、货运飞船或专用实验舱。国际上空间站典型构型有以俄罗斯的和平号为代表的积木式构型和以“国际空间站”为代表的桁架式构型,见图8、图9。
图8 和平号空间站Fig.8 Mir space station
图9 “国际空间站”Fig.9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积木式构型的优点是每个舱段都有独立的电源系统和控制系统,可自主飞行,通过交会对接完成空间站组装建造;缺点是各舱之间过于紧凑,太阳电池翼相互遮挡,降低发电效率。桁架式构型的优点是各舱段和模块功能划分明确,可发挥各自的最大效能,太阳电池翼在桁架支撑下远离舱体避免遮挡;缺点是实验舱段和桁架不具备自主飞行和对接能力,需航天飞机和出舱活动支持完成组装建造。
经多方案论证比较,天宫空间站组合体基本构型设计为三舱水平对称“T”字构型,由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组成,天和核心舱居中,问天和梦天实验舱分别对接于核心舱节点舱的两个侧向停泊口,如图10所示。
图10 天宫空间站组合体构型Fig.10 Combined configuration of Tiangong space station
每个实验舱尾部均设有一对双自由度大型柔性太阳电池翼,利用实验舱舱体长度发挥桁架作用,使太阳电池翼避免被舱体遮挡,太阳电池翼可绕实验舱纵轴和自身纵轴两个自由度对日跟踪转动,最大限度提高发电效率,发电量可支持整站用电需求。
天和核心舱先与问天实验舱在轨前向对接,形成“一”字构型,之后问天实验舱转位至核心舱侧向停泊口,形成“L”字构型;梦天实验舱再与核心舱前向对接后,转位至核心舱另一侧向停泊口,最终形成“T”字构型。
三舱组合体的舱体最大长度为两实验舱纵轴方向,约42.8 m,太阳电池翼翼展方向长度约55.6 m。整站具有前向、径向、后向3个对接口,以及2个出舱活动气闸舱、1个货物气闸舱,具备同时接待3个来访飞行器、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密封舱的能力。
核心舱是空间站平台统一管理和控制的核心,支持所有来访飞行器交会对接与停泊,兼有乘员出舱活动、空间应用试验支持能力;两实验舱实现与核心舱交会对接、转位和停泊;问天实验舱作为空间站关键平台功能备份,具备对组合体进行统一管理与控制的能力,以及更强的乘员出舱活动、空间应用实验支持能力;梦天实验舱具备三舱中最强的空间应用实验支持能力及支持货物进出密封舱能力。
综上所述,天宫空间站构型设计综合了积木式构型和桁架式构型的优点,三舱既具备自主飞行能力,形成组合体后又可实现资源统一调配融合使用,以适度规模实现了空间站全部关键功能,并在舱段间各有侧重,具有较高的效率,形成了我国空间站独具特色的总体构型特征。
5.2 核心舱构型
天和核心舱是空间站三舱中构型最为复杂的航天器,由节点舱、小柱段、大柱段、后端通道段、资源舱共5个舱段组成,构型如图11所示。整舱最大长度约16.6 m,太阳电池翼展开宽度约28 m;各舱段采用海上运输方式运抵发射场,摆脱了铁路运输限界限制,舱体最大直径达4.2 m;节点舱、小柱段、大柱段、后端通道共同构成的生活控制舱为载人密封舱,密封容积约113 m3,乘员活动空间约51 m3。
图11 天和核心舱构型Fig.11 Configuration of Tianhe core module
节点舱兼作出舱活动气闸舱,为球形密封舱,前向、对地方向分别设置对接口,左右两侧设置停泊口,朝天方向设置出舱口。2个对接口、2个停泊口均设有被动对接机构和Φ850 mm舱门,对接口周边各布置1套交会对接目标示位设备,出舱口配置Φ850 mm出舱舱门。
小柱段与节点舱之间设有Φ850 mm舱门,舱外主要布置10 m大机械臂、太阳电池翼、中继天线等大型设备。大柱段舱外前锥布置6个控制力矩陀螺,舱内装载再生生保系统、蓄电池组等平台设备及4个有效载荷机柜。大、小柱段舱外均覆盖热控辐射器。由于核心舱设有后向对接口,因此采用贯通式密封舱结构,如图12所示,密封舱后端设置一个穿过资源舱的密封通道,通道口设有被动对接机构、Φ850 mm舱门及交会对接目标示位设备。
图12 核心舱贯通式密封舱结构Fig.12 Through sealed cabin structure of core module
资源舱为非密封舱,主要布置姿轨控发动机、推进剂贮箱及补加系统设备、霍尔电推力器等。由于有后端通道穿过资源舱,故4台轨控发动机倾斜安装在侧面舱壁上,舱内设备围绕后端通道布局。
天和核心舱为乘员提供了充裕的工作生活空间,与天宫空间实验室相比,乘员活动空间增大约3倍,舱内通过尺寸增大为2 m×2 m,2个简易睡眠区增加为3个封闭隔音睡眠区,此外还设置有封闭卫生区、就餐区及餐饮、锻炼设备,可支持乘员长期在轨驻留。
空间站密封舱在继承天宫空间实验室铝合金整体加筋壁板焊接结构的基础上,对壁板网格加强形式和加强筋高度、宽度、网格密度等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可满足15年长寿命要求。对空间碎片撞击进行了全防护设计,密封舱体采用铝合金防护屏与芳纶纤维+玄武岩材料结合的复合防护结构,将在轨15年的密封舱击穿风险降低至可接受范围内。
5.3 实验舱构型
空间站的实验舱是迄今我国已发射的质量和构型尺寸最大的单体航天器。问天实验舱由工作舱、气闸舱及资源舱等3个舱段组成,构型如图13所示。整舱最大长度约17.9 m,舱体最大直径4.2 m,柔性太阳电池翼展开宽度约55.6 m;工作舱、气闸舱为载人密封舱,密封容积约118 m3,乘员活动空间约39 m3。
图13 问天实验舱构型Fig.13 Configuration of Wentian experiment module
工作舱前锥安装了主动对接机构、转位机构、交会对接测量设备,用于实验舱与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和转位停泊;舱外覆盖热控辐射器,前端布置4组平移发动机,后锥布置反推发动机、滚动发动机;舱内主要装载平台设备和8个有效载荷机柜。
气闸舱与工作舱之间设有Ф1000 mm舱门,对地方向设有Ф1000 mm出舱舱门;舱外设置平板型暴露平台、有效载荷适配器,安装5 m小机械臂。
资源舱尾部安装实现太阳电池翼绕舱体纵轴转动的对日定向装置及绕自身纵轴转动的驱动机构,太阳电池翼及驱动机构通过桁架与资源舱连接;资源舱外布置中继天线、暴露载荷适配器、姿轨控发动机组等设备,舱内安装推进剂贮箱。
问天实验舱只设一个对接口,舱外大型设备少,构型较简洁,因此拥有比天和核心舱更大的密封舱容积,具备更强的空间应用试验项目支持能力。舱内通过尺寸同样为2 m×2 m,设有3个封闭隔音睡眠区、1个封闭卫生区,以及就餐区、锻炼区。专用气闸舱具有比核心舱节点舱更大的舱内空间和出舱舱门,出舱活动支持能力更强。
梦天实验舱由工作舱、载荷舱、货物气闸舱及资源舱4个舱段组成,构型如图14所示。整舱主要构型尺寸与问天实验舱相同,最大长度约17.9 m,舱体最大直径4.2 m,柔性太阳电池翼展开宽度约55.6 m。工作舱、货物气闸舱为载人密封舱,密封容积约109 m3,乘员活动空间约32 m3。
图14 梦天实验舱构型Fig.14 Configuration of Mengtian experiment module
梦天实验舱工作舱外主要设备布局与问天实验舱相同,舱内可装载13个有效载荷机柜。其主要构型特点在于载荷舱和货物气闸舱形成双层舱体嵌套结构,载荷舱在外,对天和对地方向各设有一个平板型可展开暴露试验平台,在轨展开后露出货物气闸舱对地方向的方形自动舱门,实现机械臂从气闸舱自动取放货物。
6 结束语
作为载人航天器总体技术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各发展阶段合理设计了与当时航天技术水平及任务目标相适应的各类载人航天器总体构型方案,目前已发射的各型号载人航天器总体构型参数对比见表1。我国载人航天器从初期以突破载人航天基本技术为目标到发展出多种不同任务用途的载人航天器,质量、体积由小到大,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兼备,从单体航天器构型发展到变构型多航天器组合体,并具有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载人航天器总体构型技术发展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30年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柏楠. 中国载人航天开启新征程[J]. 中国航天,2021(8):9-13
Zhang Bainan.Starting a New Journey for China’s Manned Space Program[J]. Aerospace China, 2021(8):9-13 (in Chinese)
[2] 戚发轫,朱仁璋,李颐黎. 载人航天器技术[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Qi Faren, Zhu Renzhang, Li Yili. Manned spacecraft technology[M]. Beijing: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Press, 2003 (in Chinese)
[3] 张柏楠,尚志,潘腾,等. 神舟七号飞船出舱活动气闸舱的研制[J].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09,39(8):1384-1390
Zhang Bainan, Shang Zhi, Pan Teng, et al.[J].Scientia Sinica Technologica, 2009,39(8):1384-1390 (in Chinese)
[4] 周建平. 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体评述[J]. 载人航天,2012,18(1):1-5
Zhou Jianping. A Review of Tiangong-1/Shenzhou-8 rendezvous and docking mission[J]. Manned Spacefight, 2012,18(1):1-5 (in Chinese)
[5] 白明生,金勇,雷剑宇,等.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研制[J]. 载人航天,2019,25(2):249-255
Bai Mingsheng, Jin Yong, Lei Jianyu, et 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ianzhou-1 cargo spacecraft[J]. Manned Spacefight, 2019,25(2):249-255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