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报在乡村振兴宣传中大有作为
——《十堰晚报》“我的家乡我的村”特别报道分析

2022-02-20赵久成曹克斌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12期
关键词:十堰晚报

赵久成 曹克斌

作为主流媒体,地市级晚报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阵地作用?笔者以湖北《十堰晚报》乡村振兴特别报道“我的家乡我的村”专栏为例,浅谈《十堰晚报》是如何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阵地作用的,综合起来,该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报道战略,多媒体呈现,讲好“十堰故事”“乡村故事”“乡村振兴故事”,助力乡村振兴,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新闻触角:关注乡村振兴践行主流媒体责任

媒体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城市,而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和正在实施中的乡村振兴,作为地市级媒体,《十堰晚报》立即将目光转向新的战场,并及时抓住这一报道重点,及时而有针对性地将新闻触角伸向更远、更广阔的农村大地。

近年来,十堰日报社旗下由全媒体运营的当当旅游、小蜜蜂电商所取得的成绩,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未来的乡村大有可为。新闻触角伸向农村,不仅可以扩大媒体的新闻资源,更能与当当旅游、小蜜蜂电商形成相辅相成的态势,从而为十堰日报社的新闻业务拓展寻找新的突破和新的阵地,更好地为社会、为群众服务。

2021年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成了全国人民共同面临的大事。对于十堰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城市而言,是一大利好消息。现如今,不少乡村已经开始积极行动,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政策谋局落子。

作为地方媒体的《十堰晚报》,积极宣传报道各地的乡村振兴做法,既可以为其他乡村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可以彰显媒体的责任与担当,还可以为小蜜蜂电商、当当旅游等十堰日报社旗下公司,向乡村布局的战略打好前站与配合。

二、开设栏目:“我的家乡我的村”展现“美丽乡村”

《十堰晚报》“我的家乡我的村”报道

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编辑部成立了一个乡村振兴报道小组,从全市134个乡镇中筛选出了具有特色的村落,并以村为基础单位开展报道工作。报道内容围绕产业、人才、环境、变化等多个角度进行。以实地探访的方式,深入采访这些报道对象的发展情况,宣传他们在乡村振兴中好的做法、遇到的难题,以及各自的特色等,为此,开设了栏目“我的家乡我的村”。

2021年12月6日出刊的《十堰晚报》用了4个版,推出了乡村振兴特别报道“我的家乡我的村”首篇最美乡村《樱桃沟村:花海深处是家乡》的报道。新栏目立足本土,围绕乡村振兴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5个方面,探索乡村振兴切入点、着力点,呈现真实鲜活的乡村见闻,展示强劲有力的发展脉搏,擘画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报道在深度挖掘该村在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等方面的同时,还附有“记者手记”。通过这个村子前后的对比变化,以记者的视角来探访和讲述这个村子乡村振兴的措施与效果。

在传播主流价值、讲好乡村振兴故事等方面,《十堰晚报》在报道这些村落时,都不惜版面、挖掘资源,免费刊登公益广告,推出《玩转樱桃沟 最强攻略来了》《一起去逛逛这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一系列报道,还附上了“通行路线自驾路线和公交”及“餐饮农家乐”等,注明路线及农家乐联系电话,不仅做深做足了服务,也助力乡村山货出山,带动地方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了媒体的服务性与公益性。

这些免费宣传既能推动更多农户参与、促进更多农户增收,又能推进更多村级“农、工、林、游”等产业集体经济的发展。媒体通过一个阶段的集中发力,这些公益报道为特困村农产品“井喷式”发展、开拓市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把每一个入选的村落新闻做全、服务做足、图片拍美、知识做丰,每报道一个村落时,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都是不惜版面,用大量生动鲜活的图片,图文并茂地反映出来,每一个村落不局限于一篇报道,有的是两篇三篇甚至更多篇。

《龙韵村:一起去逛逛这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龙韵村:“白手起家”“无中生有”建起一个新农村》《陈营村:沉醉在酒香里的最美乡村》《圣水村:绿叶变金叶 千年“圣水”香飘青山间》《高家沟村:昔日偏远村 如今碧水连天花果飘香》等,《十堰晚报》一篇篇报道完美呈现了这些美丽乡村的变化。如今,专栏报道仍在持续不断推进,乡村振兴的画卷也在陆续呈现。专栏的每一篇报道都力求出新出彩,打造了媒体品牌,提升了媒体竞争力。

乡村振兴,归根到底是让广大农民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具体到农民,那便是事关住房、教育、收入等方面的保障和升级。龙韵村从开始规划便向高标准看齐,以城市化的标准在汉江河畔打造出了一个现代化新农村的样板工程。社区式的农民新家,配套的医务室、幼儿园,甚至还有公交车和保障农民收入的各类工厂。这一切,都是一个美好明天所必备的基本所需。

生态、产业、人才、文化等关于乡村振兴的必要因素,在如今的龙韵村都能找到基础和雏形。于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假以时日,龙韵村的乡村振兴工作势必会更上层楼,谱写出全新的篇章。

报道中,还附带有“人物故事”,如《陈孝兵:企业家回归农村 投资700多万元办农场》《左刚:10万元引进新树苗 做乡村振兴“探路人”》《师利波:自家3亩地全种茶引领乡亲发展茶产业》《酒香醉 稻香浓 家门口奏响致富曲》等,主要是报道在乡村振兴中目光长远的乡村致富带头人和“领头雁”等典型。

三、多媒呈现:丰富报道内容讲好“乡村故事”

在报道中,不仅仅局限于《十堰晚报》这一纸媒,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还利用报社旗下的报纸、网站、客户端、微信、抖音、微博等平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同时做好大数据统计工作,为日后的乡村数据库及乡村振兴工作阶段性报道提供必要的素材储备。

文字稿件在《十堰晚报》上刊发,频次为每周一期。版面视内容灵活调整,整版、通版、多版等不限,根据采访内容而定版面,不惜版面,隆重推出。此外还通过网站等平台,对相关报道进行二次、三次扩散传播。

采访过程中大量拍摄村落现在的照片(航拍、地拍结合)。一方面供当前报道使用,同时为后期储备资料,还为日后出画册、出版书籍做好图片储备。

拍摄视频以抖音的方式呈现,同步储备视频资料供后期使用。同时还考虑到视频直播。在信号等综合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尝试视频直播。比如后期的乡村年货节、年猪节、卖山货,甚至是春耕秋收。

项目执行步骤则围绕乡村振兴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先从产业、生态和人才三个方面入手,分类逐步推进采写和报道工作。

在开始采访前,先由报社以单位名义,向各县市区委宣传部、乡村振兴局等相关单位发函,完成前期名单推荐、基础文本等准备工作。

同时,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编辑部与十堰日报社旗下的当当旅游、小蜜蜂电商做好衔接,对之前合作关系良好、将来有合作意向的乡镇村落优先考虑。

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到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发展,新闻媒体和广大新闻工作者无疑是这一战场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记录时代风云,书写乡村巨变,更是新闻媒体和广大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光荣使命。当前,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变的是阶段目标及任务重点,不变的则是新闻媒体及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情怀。

党的二十大对乡村振兴提出了新的要求,描绘了更加壮丽的宏伟蓝图。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作为十堰的主流媒体,在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将不遗余力地继续发挥主渠道、主平台、主力军作用,责无旁贷主动扛起主流媒体助力乡村振兴的大旗,凝聚起共促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为讲好乡村振兴的十堰故事、传播十堰声音、展示十堰形象,描绘好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壮美画卷,再做新贡献。

猜你喜欢

十堰晚报
中职体育教学训练中的饮食指导
Shiyan in the Eyes of a Foreign Manager
第二十一届全国涂料涂装及表面保护技术会议将在湖北十堰举行
立足“本地化”做好晚报新闻
《圣诞夜》晚报
"竹溪物语,问漆武当"漆乡十堰首届当代漆画展作品展
晚报如何做到“主流、好看、有用”——以《江南晚报》为例
追梦的地方
——2015年元月到十堰市总工会挂职锻炼有感
精耕本土新闻:地市晚报自强的法宝——《上饶晚报》探索与实践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