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做合一让校本教研走向真实有效

2022-02-20钱群霞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2年1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创设

钱群霞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陶行知指出,“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那么如何将这一理论运用到我们的校本教研中,从而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呢?笔者立足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研,开展了相关的实践。

一、行是知之始——在游戏体验中感受材料提供的要点

行,是行动,是实践,是亲身的体验。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研讨中,我们又是如何行动、实践,进行亲身体验的呢?我们采取聚焦问题,立足行动的方式展开了第一次的研修活动。

通过日常的观察与分析,我们发现:在幼儿区域活动的开展中,班级中提供的环境与材料拘泥于教师以往的经验,教师从自身立场出发,按部就班提供材料,幼儿在游戏中“玩着玩着就没兴趣了”。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怎样让教师感受、发现区域游戏材料提供的要点呢?我们从“做”开始——让教师做一回孩子,举行“如果我是孩子”的区域活动校本教研。活动开始,教师们提供若干自认为是有特色的材料,然后选择材料进行游戏,最后按不同区域(如:艺术、健康等)展示自己的游戏情况。我们一直以为材料丰富很重要,可是还没开始游戏,大家就感受到比丰富更重要的是材料的呈现摆放。怎样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考虑幼儿与材料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是我们在材料提供时应该考虑的。

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教师们由于有了切身的体验,大家还关注到:所有“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需要,而且每个孩子都在向着成功不断努力,只是在面对不同材料时,每个人的原有经验、思考方式不同,所以使用情况也各不相同。这提示我们提供材料时要相信每一个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

二、知是行之成——在学习讨论中关注孩子的视角

知,即学习理论认知。教师的认知是行动过后真实的体悟。在玩材料的基础上,教师们按梳理的要點对班级材料提供的方式进行改造。一段时间后,教师们又遇到了共性问题:“孩子玩的时间很短。”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开始了第二次的体验教研。

在体验过后,大家找到了原先问题的答案,即:环境创设与材料提供缺乏趣味性、挑战性与目的性。教师没有细究环境、材料的真正价值,造成幼儿的活动缺乏趣味性与挑战性,很多幼儿被动完成老师的“任务”。找到了原因,一起对症下药,如有老师建议:生活区结合季节让小班孩子学戴帽子、围巾和手套,试戴成功后教师拍照打印,缩小后展示在墙面上,再投放放大镜让幼儿玩一一对应找朋友,可以一举多得。在这样一步步地尝试中,将各个区域融入情景,让幼儿带着情感需求开展有挑战的学习活动,这是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重要因素。

在“要我玩”到“我要玩”的过程中,教师们认识到:幼儿园区域活动应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不同,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在区域环境的改造中,更应关注孩子的需求,环境创设的过程也是幼儿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和孩子一起创设,并给予孩子出错、试误的权利。这样才能让区域成为幼儿自主学习的场地。

三、教学做合一——让教师的支持真实有效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前两次区域的改造真的有效吗?教学做合一,我们再一次进行了“我玩你看她观察”的区域研修活动。大家定点在大班建构区,重点针对环境、材料的适宜性进行研讨,活动中教师按3人一组分组,即:孩子、老师、观察者。

在这次活动中,以往被忽略的心理环境创设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梳理教师们的感悟,三个问题不断地敲打着大家:

区域活动时幼儿希望教师关注吗?

幼儿游戏时,他们的心理活动也在不断进行,此时教师的站位很重要,既要能观察到幼儿,又不能给幼儿造成心理压力。教师要能注意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考虑孩子的心理因素,思考幼儿是愿意和老师共同游戏,还是不希望老师时刻关注。

区域活动时幼儿需要教师支持吗?

在观察中教师们感受到,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急着询问或是过于频繁地打断幼儿的活动,很多教师以为的“问题”,在等待中或许孩子自己就能解决。同时提供新积木时,部分幼儿有畏缩情绪,教师可以给予暗示性的帮助(图示、已经搭好的半成品、成品等)来支持幼儿游戏。

区域活动中幼儿是愉快地投入吗?

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教师应创设干净、整洁的游戏环境,这样不仅能让幼儿尽快投入游戏活动,而且还能保证幼儿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价值的探索。

四、理念的转变促进校本教研的优化

幼儿被激活。通过对区域活动环境、材料的改变,激发了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幼儿能开心愉快地投入到区域活动中,不厌其烦地想办法让各种材料产生无限创意:能利用收集的花草树叶来美化班级,能自主探索搭建“摄像机”用来录播小舞台好玩、有趣的节目表演……孩子们用自己的经验与想象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让区域活动变得更加灵动富有意义。

教师被唤醒。陶行知指出:“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在教学做合一理念支持下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中,让教师回归儿童,使得她们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抽象的,而是积极主动地从思想、行动上进行转变。这样的转变体现在教师一声声“我思考……”“原来是……”“忽略了……”之中。在这种体验交流中,教师们认识到了在区域活动创设中存在的问题,能尝试着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创设区域、提供活动的材料,帮助幼儿更加自主、自发地进行操作学习。更为可喜的是,中老年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克服了职业倦怠,能积极思考区域的改变,在努力让环境、材料追随孩子的发展而改变中,流露出她们对教育的理解和创意的发挥。

心理学研究证明: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们会对活动的感觉和内容的印象更为深刻。教学做合一的校本教研,摆脱了以往主持人一言堂的现象,教师们因为亲临其境,有感而发,彼此的思维在相互的碰撞中激发出新的火花,而这样的火花激发出教师参与研修的热情,让校本教研产生蓬勃的生命力,不断推动幼儿园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创设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