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语言感受力培养策略探究

2022-02-20孙国平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审美鉴赏思维发展文化传承

【摘 要】语言感受力不仅包含对文本意思的理解,还包含对言语内在逻辑思维的感知、对言语美学元素的鉴赏和对优质文化的洞察。因此,语言感受力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维度息息相关。为提升小学生的语言感受力,语文教学需将语言感受力的培养与语文核心素养有机统整,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维发展;审美鉴赏;解构语言;文化传承

【作者簡介】孙国平,高级教师,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秀辅导员,苏州市十佳辅导员,苏州市孙国平名优辅导员工作室领衔人。

语言感受力是人们直接感知、领悟和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是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意思、情韵和内涵的意识。语言感受力反映了生命个体对语言的敏锐意识,很多教师常常将语言感受力窄化为对语言大意的理解,这是极其片面的[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和发扬[2]。其中,“语言的建构和运用”作为基础被列在语文核心素养首位。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语言感受力绝不仅仅是理解意思的能力,还应该包含对言语内在逻辑思维的感知、对言语美学元素的鉴赏、对优质文化的洞察。因此,语言感受力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维度息息相关,小学语文教学也需要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视域出发,推进语言感受力的落实。

一、借助语言构建和运用,夯实语言感受力的基石

叶圣陶先生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驾驭文字[3]。小学生年龄小、阅历少、领悟能力低,要想更好地提升语言能力,就需要进行反复的诵读训练。诵读是小学生语言建构运用的基本途径,只有在诵读中品味语言,小学生才能逐步形成语言的感受力。

1.借助诵读,在内化中构建

语言的品味首先在于诵读。读,是学生接触与感知文本语言的第一路径。对于文本中的许多经典语句,凭空思考则无法完全探寻出其内在秘妙。唯有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学生才能养成敏锐的语感。也只有在语言实践中体验,学生才能形成语感。提高诵读素养,才能将学生的心智与思维融入文本的内容构建过程中,体悟文本表达的意蕴和情感,达成自然构建语言的教学目标。

比如,在教学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灰雀》一课时,教师可以紧扣关键语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夯实学生对语言的内在感知力,以文中的三句话为例。

1.一定会飞回来。

2.一定会飞回来?

3.一定会飞回来!

上述三句话的文字完全相同,但使用不同的标点后,语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达的意思及其蕴藏的情感自然也不一样。教师将这些语句分别放置在相应的语境中,引导并组织学生通过诵读感受“小男孩”内心情感的变化——从矛盾到坚定。

这样的诵读指导,不仅关注了文本中的文字,更让学生看到句末的标点符号会与语言文字形成高效“化学反应”,从而准确把握文本语言中的丰富情感,感受到语言表达的内在魅力,也让学生在积极内化语言的过程中,解密语言并逐渐形成语言的积累和建构,为学生语言的立体发展奠定基础。

2.迁移实践,在内化中反哺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意味着语言的训练不能仅仅停留在浅层的感知维度,还需要在内化的基础上进行实践,让学生在模仿表达的过程中,反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

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关键语句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中心。在该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借助《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的教学,让学生从课题、总起句、结尾、反复句、过渡句等处去找关键语句,帮助学生初步建构对关键语句的感性认识。然后借助《海滨小城》一文的教学,引导学生感知关键语句与语段中其他语句之间的联系,洞察关键语句的表达作用。至此,学生已经对关键语句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否意味着这一语文要素落实到位了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如果没有到位,是否需要运用相同的方式进行强化训练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借助该单元中《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教学,搭建运用关键语句进行表达的平台,让学生围绕关键语句说说作者是如何表述的。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美丽的小兴安岭美在哪里?如此,可以促进学生在实践运用中感受关键语句所涉及的实感真情,体悟关键语句在课文内容表达上的秘妙,从而在学生的心里装上语言的起搏器,打开思维的闸门,让语言内化丰满,反哺语言的感受力。

阅读和表达从来都不是割裂的,语言感受力的训练同样如此,我们既可从正面顺势而下,也可以逆向的思维溯源而上,“写”然后知不足,在不断反思、修缮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感受力。

二、借助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语言感受力的核心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活动的本质是学生思维的运转。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感知教材中文本的语言,探秘文字中“看不见的东西”,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把文字中的情感融化成自己的情感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提升语言感受力。

1.联系语境,洞察、感知言外之意

训练学生的语言感受力,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从语言的表层意蕴走向语言背后的意蕴,结合具体的语境,感受其言外之意。

以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为例,文中描写“惩治恶人”的部分——对西门豹的一言一行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刻画,将人物的智慧和聪明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但很多学生却无法透过人物的言行感受到人物的特点,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并没有运用自身的思维,感受人物言行背后的特殊内涵,即所谓的读死书、死读书。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身心意识浸润在文本的语境中,以唤醒思维,激发生命的本真,打开想象之门,感受文本的内在力量,感知人物的言外之意。比如为什么西门豹要说新娘不漂亮——为了先救下新娘,顺势为惩罚巫婆和官绅头子找好理由;为什么西门豹在漳河边上“站了好久”——就是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知道,这是骗人的封建迷信。学生由此理解:文中的西门豹不仅是在惩治恶人,更是在医治百姓的心灵。

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意思,也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语言背后的深刻用意。在一次次深入细腻的理解中,学生逐渐把文本中的感动转化成了自己的感动,在更多的乐趣、启发、联想中增强了语言感受力。

2.梳理内在关联,感知语言逻辑

单个文字是无法表达复杂意思的,更无法构建有体系的价值意蕴。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文本阅读,不仅要关注某一个词语或一句话的意思,更需要在联系的过程中通过整体的视域打开文本的内在价值,激发文本语言表达的内在力量。

还以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海滨小城》时了解并认识关键语句,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典型语段展开教学。比如课文第五自然段主要写小城的公园更美,那究竟美在哪里呢?教师引导学生将阅读的思维向着语段内容聚焦:榕树像绿绒大伞,密不透风——此在描写景色之美;石凳上坐满了人——此在展现公园的人文之美。有景有人,才能构建一幅和谐的公园画面。虽然这一段的文字不多,但寥寥数笔,却将“公园之美”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就对这段文字中三句话之间的关系有了充分而深入地了解。第一句直接点明“公园更美”,第二句从描写景色的角度着手,描写榕树的外形、树叶和作用;第三句则描写了人在公园里、在榕树下的活动。后面两句话是鲜明的并列关系,形成了共同的力量,一起突出、具化“公园更美”的总特点。据此,教师可以相机提炼、揭示“总分”的构段方式,让学生明确、认知和感受这一段话中的关键语句。

纵观整个板块,教师始终将学生的思维放在第一位,激活学生的内在意识,点醒学生心灵,让学生的情感节节拔高,感知语段之间的逻辑力量,推动学生语言感受力的高效发展。

三、借助审美鉴赏与创造,解构语言感受力的内涵

于漪老师指出,语文应当关注“情的感染,美的熏陶,理的启迪”[4]。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与创造力,即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引领学生赏析、探究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丰富想象,再现文本语言背后的美感;在对比辨析中,领悟文本内在的意蕴,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使其逐步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

1.理解中想象,再现语言的诗情画意

如果将语言感受力局限在理解和悦纳的层面上,那是远远不够的。语言的感知从来都不是一个机械生硬的过程,它还应该融入美的感知和洞察。因此,学生不能只是理解语言,理解是基础,但还远远不够,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想象,激活文本意蕴中的美感,在鉴赏美的过程中夯实语言感知力。

在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的第一自然段,作者老舍运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草原景色的广阔与优美。这种美蕴藏在语言文字之中。对此教师切不可在学生理解了大意、感知了画面后就“草草收兵”,还要将审美的过程融入到教学体系中。比如,“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一句究竟是怎样将草原之美展现出来的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语句中所说的“中国画”,紧扣“绿色渲染”与“墨线勾勒”之间的不同点,想象草原一碧千里、绿意盎然的春光世界,从而感受语言文字中的诗意,体会作者所用语言的奥妙。

这样的教学境界,不是学生通过简单的理解能够达成的。教师激活学生的原始经验,并鼓励学生在理解之后不余遗力地想开去,将语言中所包含的美感元素一步一步融入生活中、认识中,让学生在美好的意境中激活思维,进入更加广阔、自由生动的语言空间。这样也就实现了想象与理解的并重,从而夯实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2.对比中辨析,领悟文本的独到之处

有比较才有发现,有比较才有进步,有比较才会有提升。语言中很多不容易发现的精妙之处,需要在对比中才能彰显出来。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提供值得辨析的资源,鼓励学生在对比中感受文本语言的独特之美。

比如,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村晚》一文就以生动简练的文字描绘了一幅乡村傍晚的美妙画面。古典诗歌的体裁特点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障碍,所以很多教师会将教学的重点设置在古诗大意的理解上,这样的设计往往限制了学生的语言感受力。这首詩的第一、第二句描写景物,第三、第四句描写人物,全诗通过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的画面,构建了一种人景合一的美妙意境。那么,诗歌最后对儿童的描写,究竟有什么作用呢?它对于提升整首诗的美感又有什么价值?对于上述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将人物从诗句中剔除,并就剔除前后的画面进行对比,以感受文本资源的内生力量。学生会在对比中认识到,画面之美不仅在于景色,更在于儿童为美妙的画面增添的活力,儿童这一形象的加入让画面从原本的秀美上升到和谐。从这个角度审视“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巧妙,教师就可以紧扣“横牛背”和“信口吹”的动态感,引导学生感受牧童的天真活泼,推动学生言语实践素养的不断发展。

四、借助文化传承与发扬,彰显语言感受力的价值

文化是一种精神期待,教师是走进儿童世界的文化使者。要扮演好这一角色,教师必须在备课时充分挖掘每一篇课文的丰厚文化底蕴,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汲取中华文化的精神,领略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哲理,把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浸润到学生的生命里,完善他们的人格、丰富他们的人生,让语文课堂处处散发出精神的芬芳。这样,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就会在课堂中,在传承与发扬中华文化中不断生长。

1.资料拓展,还原语言中的文化密码

中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涌现了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因子蕴藏在文本之中,由于认知能力的限制,学生只能看到文字表面的含义,而无法真正感受文本的内在价值,更无法提取其所归属的文化现象。为此,教师可以相机拓展同类型的资料,帮助学生从提炼共性的角度发现规律,借助文本的语言感知,还原文本语言的文化密码,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力。

还是以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这首古诗为例。上文中笔者提出引导学生在对比中辨析、领悟文本的教学思路,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从文本语言画面之美的角度展开教学。细细考量,我们还会发现,这首诗在画面的建构上极为典型。从景色描写到人物描写,是古诗中常见的写作技巧。为此,教师首先可以引入学生已学的古诗《江雪》,引导学生进行联系与统整,以发现两者的共性;随后,鼓励学生梳理文本表达的内在密码,感知景色描写与人物心境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揭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内在密码。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能够从感性上理解古诗从景到人的表现技巧。为了建构更为直观的认知,教师还可以从诗句的有关内容出发,拓展至我国的传统山水画,引导学生将古诗与画作联系起来,在观察中发现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魅力就在于浓墨重彩的风景之后,以人物来提升整幅画境界的奥妙,从而更加深入地认识这种表现技巧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鉴于此,教师鼓励学生再次阅读《江雪》和《村晚》,让学生先在脑海中构建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然后聚焦描写人物的诗句,感受诗歌中人物的存在对于提升诗歌意境所起到的特殊作用。

很多教师都误认为,文化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与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探讨文化,简直是天方夜谭。其实并非如此。文化的魅力和因子以一个个点的方式散落在文本之中,需要教师捕捉文本中的元素来帮助学生挖掘和体验。纵观这一板块的教学,要让学生深入洞察最后两句写人诗句的魅力,仅靠教师单一的讲解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教师通过拓展其他类型的古诗或与此类似的文本资源,以“群文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寻找其背后的文化密码,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学生语言感知力的生长。

2.借言而感,挖掘语言中的文化内涵

任何一篇文本的诞生都有其深远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原因,都是作者真实情感和心境的直接反映。因此,对文本的解读如果只是停留在理解大意这一层面,那学生就只能看到文本的表面,因为深度理解蕴藏在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话语,需要建立在对文本创作背景的了解上。只有把握了背景,学生才能将其与文本内容统整起来,与作者进行深度对话,把握文本的内在力量,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

比如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一文的教学,如果从普通的视角来概括课文,学生基本上能轻松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描写了不同形态下的丁香花,但作者为什么要以“丁香结”为题,而不以“丁香花”为题呢?这个问题就暗示我们,作者描写丁香花的不同形态,并不只是为了呈现它的美,更是要借助“丁香结”来表达内心对人生、对生活的感悟。基于此,教师可以紧扣课文中描写“古诗词中的丁香花”这一部分,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丁香花”和“丁香结”之间的不同。然后让学生将诗中蕴含哀怨愁绪的“丁香结”与作者笔下的“丁香结”进行对比,并展开思考:为什么相同的“丁香结”,在不同作者的笔下,却有着如此明显的不同呢?接着,教师相机引入作者的创作背景:作者的弟弟喜爱“丁香结”,但已经身患重病,作者为了鼓励弟弟战胜病魔,让他从“丁香结”中看到生活的希望,寫下了这篇文章。

从这个角度来审视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感知就不再只是对丁香花表层意象的理解了,他们实现了与文本语言的深度对话,会触摸到作者的心境,将对文本语言的感知提升到文化层面,从而丰富自身的精神文化内涵。

语言感受力直接影响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内化、悦纳和运用,教师要能够从语言核心素养发展的角度,将语言感受力的培养与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进行有机统整,借助语言感受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克诚.21世纪小学教师新概念教学百科(8)[M].中国致公出版社.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汤见光.谈审美鉴赏与创造在语文教学中的落实[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8(5):17-20.

(责任编辑:蒋素利)

猜你喜欢

审美鉴赏思维发展文化传承
高中作文“真写作”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艺术鉴赏的经验性论纲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美育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