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理学习分化原因及应对策略的研究

2022-02-19高威陈荣伟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2年32期
关键词:分化初中生习惯

高威,陈荣伟

(容城县南阳中学,河北 雄安新区 071700)

物理是一门规律性、逻辑性都比较强的,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们在开始学习物理时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有些学生会逐渐感到力不从心,成绩下降,甚至逃避物理学习,即逐渐出现了分化。对此,我们教师要找到使初中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产生分化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以对教学进行有效指导,减小分化,如此既能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彼此融合,使物理教学更加轻松,又能使每一位学生的成绩都得到提高。

一、造成初中生物理学习分化的原因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要“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所以在对申请的2021 年度河北雄安新区教育科研课题“浅谈初中生物理学习分化的原因及应对策略”(课题编号:XW2021025)进行研究时,我们以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理论依据,以雄安三县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学科、学生、教师、家长等多角度进行调查,以了解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现状,由此可初步了解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生成绩分化的原因。

(一)由物理学科本身的特征导致的初中生物理学习分化

物理是一门在初中学习的新学科,它虽然是小学科学的一个具体分支,但又比小学科学更加深化,即它加入了严谨的逻辑思维。而此阶段的大多数初中生思考问题却还需要一些具体事物做支撑,即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萌芽阶段。这样的跨度,导致不少学生对物理做出了“难学”的评价。

图1 学生对物理的评价(单位:百分比)

从图1 可以看出,41.69%的学生认为好像能听懂,但做题时还是犯难;35.76%的学生认为物理公式、计算较多;22.55%的学生认为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很难理解。以上调查结果与中小学物理知识的衔接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关,这也会导致初中生的物理学习产生分化。

(二)由学生本身的个体差异导致的初中生物理学习分化

奥苏贝尔认为“认知内驱力”是一种最重要且相对稳定的学习动机,同时“个体主观能动性”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因素中的一项决定性因素,因此学生自身因素对其物理学习分化也很重要。

图2 学生自身意志方面(单位:百分比)

从图2 可以看出,57.12%的学生虽然想学习,但自身的自制力较差。自制力差说明意志薄弱,如果学生的意志不够坚定,那么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就容易选择退缩,从而导致学习分化。

图3 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单位:百分比)

从图3 可以看出,57.12%的学生更正答案后,会将错误改正并弄懂;42.88%的学生更正答案后,只改正即可,甚至不改。英国作家萨克雷曾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学习习惯好、基础扎实的学生更容易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同时求知欲也会越来越强烈;而学习习惯不好、基础知识不牢的学生则会逐渐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甚至逐步产生厌学情绪,如此会造成学习分化。

(三)由教师教学能力高低导致的初中生物理学习分化

“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表明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图4 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单位:百分比)

从图4 可以看出,课堂上学生的听课状态:43.47%的学生思维活跃,边听边思考;36.5%的学生虽认真听,但只是被动接受知识;17.36%的学生开始认真听,后面不认真听;2.67%的学生没有听课。

对此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即遵循其顺序性进行教学;同时还要注意其阶段性和差异性,不能搞“一刀切”,要做到“因材施教”。否则这也会造成学生物理学习两极分化。

(四)由学生家庭环境好坏导致的初中生物理学习分化

不同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接受教育的环境以及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因此在认知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而不同的认知方式,又会影响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其中家庭环境中的父母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认知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的发展空间,因此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图5 父母对学生的教育方式

从图5 可以看出,53.41%的父母对学生的教育是谈心、交流,即民主型;37.09%的父母对学生的教育是一般、随意,即放纵型;9.5%的父母对学生的教育是简单粗暴,即权威型。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比较敏感、多疑,家长若不能正确处理与其之间的关系,就会极大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而引起厌学情绪,加速两极分化的产生。在教学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下滑,都与家长有脱不开的关系。

二、应对初中生物理学习分化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追本溯源、激发兴趣是减小分化的前提

物理学科虽然和生活联系十分紧密,但是知识却十分抽象。如果学生没有丰富的生活储备和知识储备的话,学习起来会十分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生活情境,并事先评估本节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确保所学知识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共鸣,进而引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密度”这一概念,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也是以后学习压强、浮力等知识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因此,密度知识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后续知识的学习。那么怎么教学才能让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呢?对此教师可提问:“小时候,你们有没有被问到过这样的问题——一斤铁和一斤棉花,那个重呢?那时候你们是怎么回答的呢?是不是都回答的铁。其实这是大人们把我们引入了一个误区,而这个误区,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讲到的“密度”,那么什么是密度呢?”

教师首先让每个小组测量大铁钉、圆柱体铁块、小铁锁的质量,并记录下来。然后再测量它们的体积,并记录下来。最后提问:“它们的质量一样吗?体积呢?虽然都是铁的,但是质量和体积却不一样,那么在物理学中,我们该怎么表示它们是同一类物质呢?这个规律,你能够找出来吗?”学生通过各种运算,最后发现每个物体,它们质量和体积的比值都是相同的。

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对学生们的良好表现表示肯定,然后总结:“通过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我们可以知道它们是不是同一类物质。为了更方便,我们引入了密度的概念,即物质种类相同,密度就相同。”然后让学生们测量铜圆柱体和铝圆柱体的质量和体积,以求出它们的密度,然后与铁圆柱体进行比较,看有什么发现。

物质种类不同,密度不同。体积相同时,密度大的,质量大。所以掂起来铜圆柱体更重,铝圆柱体最轻。

由学生小时候身边发生的事导入新课,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让他们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并不遥远。接着引导学生利用刚学习的测量知识来进行质量和体积的测量,并让他们自己探索规律,经历探究过程。最后经过教师的点播,学生会有一种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的感觉。这样的教学,知识的获得水到渠成,终身难忘。

(二)强化意志,提高自我效能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减小分化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的意志力较差,这是导致学生虽有学习意向,但不能保持,学生成绩无法提高的关键因素。在物理学习中,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首先我们要理解习惯的定义,习惯是经过反复的练习之后,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特征。因此想要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就需要培养其坚定的意志,以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由于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体验成功的快乐。为此,物理课程评价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并重视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在课上,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即只要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就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以强化其学习动机,保持其兴趣,如此可使学生养成乐于思考、勤于思考的习惯。

简单的问题,学生们可以轻松获取答案,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一部分学生会望而却步,进而逐步丧失信心。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分解难点以降低难度。例如在讲授“平面镜成像”这节实验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通过实验,根据物体确定像的位置;然后再通过前后移动物体,进一步比较像与物体大小、距离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各种方法得出像是虚像,并总结其特点。教师设置这样明确的小目标既可使教学总目标更容易达成,又可保护学生脆弱的意志,使他们能够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路上坚持下去,进而实现其自我效能感增强的目标。

课下,为了防止遗忘,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生要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而教师则要及时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课下作业,以督促学生及时整理、及时巩固、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如此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学生的学习习惯会逐步强化,进而其学习意志也会逐渐增强。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细小的点滴做起,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而逐步强化学生的学习意志,可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着巨大的潜能,因此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应通过教师的逐步引导、成功的自我体验、逐步的自我坚持,强化学生的自我意志,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使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爱学、会学,进而可有效减小学生的学习差距。

(三)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分层教学是减小分化的有效途径

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实施教学,即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兼顾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从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注重联系生活、结合实验,以合理安排教学,由此可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有所发展。

分层教学设计——以“等效电路(第二课时)”教学为例

如图6 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5Ω,R2=15Ω.

图6

1.当开关Sl、S2都断开时,请画出此时的等效电路图。

2.当开关Sl、S2都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2A,则电源电压是多少?

3.当开关Sl、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9A,则通过电阻R3的电流是多少?

等效电路的题目综合性非常强,因此不少学生看了都望而却步。为了降低难度,教师可首先进行一系列铺垫工作:

1.出示一道简单的两个电阻串联的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以引导学生巩固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随后学生在练习本上解题,由中等生进行板演。

2.出示一道简单的两个电阻并联的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以引导学生巩固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随后学生在练习本上解题,由中等生进行板演。

3.根据题目要求,将断开的开关去掉,闭合开关连线,并画出相关的等效电路图。

4.找出题目中的已知量和问题,然后由学优生进行解答。

通过前两步的练习,既让学生回顾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同时其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也进行了有效铺垫。然后教师循序渐进,结合学生的认知,以“问”带“启”,如此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又能使大多数学生基本掌握等效电路习题的解法;不仅可以将学生的知识进行正迁移和发展,又可以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有效提高,进而减小分化。

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可布置分层作业,即把作业分为“必做、鼓励性做、选做”三种模式,如此不仅能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又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在此过程中教师需注意的是在布置分层作业时,既要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又要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四)家校合作是减小分化的有利保障

良好的家庭关系,对于初中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家庭关系和谐,家长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这样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强,学习动机更强烈,自我管理能力也更好。而关系紧张或关系冷淡的家庭,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较弱,且初中阶段的学生自制力较差,所以极易在放任自流中出现成绩下滑的现象。

雄安三县的初中学校,大部分都处于农村。农村学生的家长有相当一部分只注重学生的物质生活,却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其中有的是不知道怎么管孩子,不了解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只关注成绩而不关注“成人”,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变化,因此经常出现学生与家长发生冲突的情况。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微信家长群,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以把学生的情况及时告知家长,争取家长配合。如此可实现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从外因上缩小学生的学习分化。

减小初中生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分化,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对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综合利用以上策略减轻学生的分化、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如此可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长足的发展。

猜你喜欢

分化初中生习惯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上课好习惯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