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愤不悱不启不发
——把学生“逼”入思维的困境
2022-02-19杨慧莹
杨慧莹
(乐亭县胡家坨初级中学,河北 唐山 063600)
语文是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教语文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当前,“思维能力”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的重视。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要扎扎实实落实“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这一课程目标。
《诫子书》一课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导语中关于语文素养的内容是:“本单元继续学习默读。在课本上勾画出关键语句,并在你喜欢的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标注。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诫子书》虽然只有五句话,但句与句之间关系紧密,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理清作者思路”的典型材料,且通过学习可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课的教学,教师首先设置主问题,学生根据阅读初感得出结论后,以解决主问题为核心,通过追问帮助学生对阅读结论以及得来的过程进行反思,将学生“逼”入思维的困境,进入“愤”“悱”的学习状态,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其次一步步进行“启发”,引领学生经历符合逻辑的阅读和思维过程;最后得出有充足理由的阅读结论,形成正确的认知。整个教学过程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批判性思维链条,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追问:迫使学生发现认知过程中的逻辑错误
初步理解文意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这篇文章一共五句话,有没有一句是作者要表达的中心呢?如果有,是哪一句?”
生1:有,是最后一句。
师:为什么是这一句呢?
生:这一句在告诉儿子要珍惜时间呀。
师:我们姑且不讨论这一句是不是强调要珍惜时间,先想一想,告诉儿子要珍惜时间的句子就一定是中心吗?
生:不一定。
生2:我认为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师:为什么呢?
生2:(不语)
师:我猜是因为这一句你特别熟悉,常常看到这句话被写成书法作品悬挂在某处是吗?
生2(笑):是的。
师:是的,这一句的确成为了名言警句,但是名言警句就一定是想表达的中心吗?
生3:我认为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因为它在开头,开头的句子通常总领全文。
师:这个同学不仅说出了结论,还陈述了理由,很好。但是,老师还要问,所有在开头的句子都总领全文吗?
生:不是。
师:所以凭这一点可以判断第一句一定是中心吗?
生(笑):不能。
学生的三个答案虽然不同,但是从逻辑的角度来分析,都是前提错误。三个答案的前提分别是“告诉读者珍惜时间的句子是表达的中心”“名言警句是表达的中心”“开头的句子是表达的中心”。虽然第三位同学说“开头的句子通常总领全文”,但在他的思维过程中,把这句话中的“通常”理解成了所有情况都是如此,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教师敏感地发现了学生得出结论背后的逻辑错误,以追问的形式把学生“逼”入“无言以对”的困境。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无言以对”是因为没有想清楚,实际上,这就把学生“逼”入了思维困境。“困难是引起思维的不可或缺的刺激物”“思维开始于困惑的、困难的或混乱的情境……它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反省思维要回答的问题。”而对困难,解决问题的期待使学生进入“愤”“悱”的状态,即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激发了学生战胜困难、直面挑战的斗志和勇气,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
二、启发:引领学生经历符合逻辑的思维过程
当学生面临着“跳一跳”也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的“启发”作用就显现出来:“要想知道这五句话是不是有一个中心,如果有,是哪一句,我们就得一句一句地来读,并且弄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师并没有把结论抛给学生,甚至没有明确“这五句话有一个表达的中心”,而是给学生提供了阅读的方法“一句一句地读”,提供了思维的路径“弄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显而易见,弄明白了五句话之间的关系,才能解决上面的问题,这样的阅读过程才是符合逻辑的,经过这样的阅读过程得来的结论,才是有充足理由的阅读结论。
例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一句,教师带领学生按“是什么”“为什么”的路径来充分理解它的含义。
师:老师进教室时,咱们教室里很“静”,这个“静”和文中的“静”是一回事吗?
生:不是,教室里“静”指外部环境静,这里的“静”是“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指的是内心的宁静。
师:哦,并不是指心里什么都不想,而是集中于某一处。这个“以”是表示什么?
生:连词,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师:知道什么是连词吗?
生:就把前面和后面连起来吧?
师:对,就是起连接作用的词。这里是把“静”和“修身”连起来,“修身”是“静”的目的。我们读文章时,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静”能达到“修身”的目的呢?
生:心里没有杂念,专一地做某件事,这个过程就是修养身心。
师:下一句,你们能问个“为什么”并自己回答吗?
生:为什么“俭”能达到“养德”的目的?因为节约是一种好品德,为了养德,要俭。
以下的几句话,除了理解是什么、为什么,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与上文中的哪句话关系紧密?有什么关系?”,每一句话都按这样的路径去理解,学生便渐渐熟悉了把一句话放在整个语篇中去理解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理清句间关系,进而理清作者思路,这既是解决主问题的必要路径,也是本节课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路径。
在教师的启发下,师生经过逐句阅读,得到下面的一些认识。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宁静”与上一句中的“静”是同义词,“明志”“致远”就是“修身”的过程,这句话是从反面阐释“静以修身”。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志无以成学,非学无以广才”,这句话阐释了“静”“学”“志”“才”的关系,这是学生理解文意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引领学生用思维导图来呈现。“须”在这里是“须要”,表示“静”是“学”的必要条件,“学”是“广才”的必要条件,用图1 来表示。而上一句说“非淡泊无以明志”说明“淡泊”是“明志”的必要条件,因此,可以用图2 来表示几者的关系。“广才”的过程就是“修身”,可见这一句是在从几者关系的角度来阐释“静以修身”。
图1
图2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一句,“淫慢”和“险躁”是“静”的反义词,可见这一句是从反面来强调“静以修身”。而最后一句“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悲守穷庐,将复何极”,并不是在强调珍惜时间,“遂成枯落,悲守穷庐,将复何极”这一结果才是表意的重点,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上一句所说的“淫慢”“险躁”,所以这一句和前一句合起来,从反面来强调“静以修身”。
三、质疑:推动学生修正错误的阅读结论
上文清晰地呈现了学生当前的阅读结论,这时,教师质疑:“你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有问题?”按惯性思维,学生一直把教材中的课文作为典范,从来没有质疑过课文的合理性。教师的质疑会引起学生思维的极大震荡,他们很容易发现:所有的句子都和“俭以养德”没有关系。
师:咱平时说话写文章都得前言搭后语吧?诸葛亮是不是搞错了?
(沉默较长时间)
生(小声说):也许是我们错了。
师:如果是我们错了,可能错在哪儿呢?
生:是不是对“俭”的理解不对?
师:有可能。那我们怎么办呢?
生:查字典。
“说话前言要搭后语”,这是表达过程中的常识。写作是用书面语言来表达,当然也要遵守这个常识。叶圣陶先生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前言”与“后语”的关系就是“思想”这条路的外部表现。教师从常识出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的沉默又是进入思维困境的表现:一般情况下诸葛亮是不会错的,如果他没有错,有没有可能是我们错了?学生提出“也许是我们错了”时,就已经开始对自己的阅读结论进行反思。“如果错了,可能错在哪儿呢?”教师并没有肯定学生一定错了,可是用假设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顺着这个方向去思考,找到充足理由才能证明“我们错了”。“我们怎么办呢”则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查到“俭”字的以下几个义项:“约束,不放纵;节省;少;短小;不丰足,歉收;谦逊”,提出“应该是‘约束,不放纵’的意思”,并为自己的结论寻找到了充足理由:后面“淫慢”就是“放纵懈怠”,它们正好相反,“轻薄浮躁”是举止不稳重,也是不约束自己的行为。此时,教师再次追问。
师:那么“静以修身”和“俭以养德”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静”是内心宁静,“俭”是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一个是从内心的角度说的,一个是从外在行为的角度上说的。
师:有道理。那么,前面的“行”是“行为”还是“品行”呢?
生:品行或德行。
师:“静”的意思是“屏除杂念和干扰”,不也是“约束不放纵”吗?所以,“静”和“俭”在这里也是一对儿近义词。这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是:“静、俭”以“修身、养德”。
大多数人将“俭”理解为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节俭、俭朴”,对其代表性的阐释有:“诸葛亮年轻时隐居田园,躬自耕植,深知物力维艰,所以一生俭朴,为官廉洁。”这是以诸葛亮的生平经历为佐证。“诸葛亮是豪门世家子弟,遇到的诱惑必然很多,享乐奢侈是难以避免的,所以他提出宁静淡泊的处事心态,俭朴修身的生活方式,怀德、致远的人生理想和规划,针对性明显,因此具有现实性。”这是以写作背景为佐证。语境对于词的意义起限制作用,阅读时要根据上下文确定多义词在文中的具体意义。以上无论哪一种阐释,都不是从文章本身的语境出发,而是在文章的“外围”下功夫。组成一篇文章的同级、不同级语言单位之间一定会存在关系,这是写作常识。如果把“俭”理解为“节俭、俭朴”,那么,其他所有的语句都与“俭以养德”没有关系。《诫子书》就有悖于写作常识。
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无法解决的思维困顿,进入“山穷水尽”之境地,之后,在教师引导下,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运用查字典、联系下文的方法验证自己的假设,当“俭”字在此文中的真实意义“约束,不放纵”得到确定时,学生豁然开朗,这样理解全文所有句子的关系便都顺畅了。
经过这样的阅读过程,再回顾让学生“无言以对”的问题,就得出了肯定的答案。这个答案不是“跟着感觉走”得出的,而是经历了严密的论证过程。此时,一切“迷雾”都已消散,学生由“山穷水尽”进入“柳暗花明”。
“批判性思考的本质是评价”“有效的思考者对自己的精神生活施加控制,引导自己的思维而不是受其控制,在他们检验并证实任何思维观念(即使是他们自己的)之前,拒绝对其予以认可”。这节课,以“这篇文章一共五句话,有没有一句是作者要表达的中心呢?如果有,是哪一句?”为主问题,以学生模糊的未经证实的阅读结论为由头,将学生“逼”入思维的困境,教师通过启发引领学生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促使学生走出惯性思维的控制,主动检验、反思、修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