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中考数学新定义问题的多角度分析
2022-02-19北京市三帆中学陈立雪王丽萍
北京市三帆中学 陈立雪 王丽萍
2011年起,新定义问题作为北京中考数学试题的最后一道压轴题,一直受到高度的关注。这类问题“要求学生通过现场学习,理解新定义,结合所掌握的知识和思想方法分析新定义的几何含义,借助几何直观,探索问题与问题之间在数量和空间上的关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能考查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的掌握情况,还能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2012年北京中考数学压轴题的一道新定义问题为例,从定义本身、轨迹、函数、不等式四个不同的角度探讨该问题的解法,挖掘其中的数学内涵。
一、问题及分析
问题(2012北京中考数学第25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任意两点P1(x1,y1)与P2(x2,y2)的“非常距离”,给出如下定义:若|x1-x2|≥|y1-y2|,则点P1与P2的“非常距离”为|x1-x2|;若|x1-x2|<|y1-y2|,则点P1与P2的“非常距离”为|y1-y2|。例如,点P1(1,2),点P2(3,5),因为|1-3|<|2-5|,所以点P1与P2的“非常距离”为|2-5|=3,也就是图1中线段P1Q与线段P2Q长度的较大值(点Q为垂直于y轴的直线P1Q与垂直于x轴的直线P2Q的交点)。
图1
①若点A与点B的“非常距离”为2,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点B的坐标;
②直接写出点A与点B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
(2)已知C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
①如图2所示,点D的坐标是(0,1),求点C与点D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及相应的点C的坐标;
图2
②如图3所示,E是以原点O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的一个动点,求点C与点E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及相应的点E和点C的坐标。
图3
(一)从定义本身的角度解决问题
新定义问题的核心就是定义本身,学生通过题目的叙述认识定义的内涵,通过对实例的辨析来认识定义的外延。但是数学定义本身的抽象性、表述的多样性、内涵的深刻性都是理解的难点。在初中数学中,通常用“文”或“图”的形式表述数学定义,而“式”的表述形式相对较少且比较简单。在高中数学中主要用“文”和“式”的形式表述数学定义,不过“式”的形式更复杂、内涵更深刻。比如,在初中数学中,用“在一个平面内,一条线段绕它的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所形成的图形”“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等“文”的形式表示圆的定义,没有出现圆的“式”的定义形式,而在高中数学中出现了用方程(x-x0)2+(y-y0)2=r2表示圆心在(x0,y0)且半径为r的圆。又如,直线方程在初中数学中只有斜截式,而在高中数学中还有“一般式”“点斜式”“截距式”等形式。
这道中考题给出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2个点的“非常距离”的定义,即平面内两点P1(x1,y1)与P2(x2,y2)的“非常距离”为max{|x1-x2|,|y1-y2|},这是属于“式”的表述形式。若用“文”的形式,则可表述为平面内两点P1(x1,y1)与P2(x2,y2)的“非常距离”为这两点在水平方向的距离|x1-x2|与竖直方向的距离|y1-y2|的最大值。这两种表述形式都比较抽象,不好理解。如果能将定义的“式”或“文”的表述形式进一步转化为“图”的表述形式,则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个定义和解决问题。
如图4所示,过点P1(x1,y1)画直线y=x+b与直线y=-x+d,则:
图4
当点P2(x2,y2)在这两条直线上或位于图中阴影区域时,|x1-x2|≥|y1-y2|,此时点P1(x1,y1)与点P2(x2,y2)的“非常距离”为|x1-x2|;
当点P2(x2,y2)位于图中白色区域时,|x1-x2|<|y1-y2|,此时点P1(x1,y1)与点P2(x2,y2)的“非常距离”为|y1-y2|。
以上就得到了“非常距离”定义更为直观的“图”的表述形式。下面,我们综合运用该定义的三种表述形式解决问题。
图5
所以,点B坐标为(0,2)或(0,-2),点A与点B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为
(二)从轨迹的角度解决问题
在初中数学中虽然没有出现“轨迹”一词,但是学生仍然接触了一些描述点的轨迹的概念。例如,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轨迹),角平分线是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轨迹)。这些与高中解析几何中的某些概念可以联系起来,例如,椭圆是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定长的点的轨迹,抛物线是到定点和定直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需要指出的是,初中研究点的轨迹,多着眼图形的几何性质,而高中则是从对“轨迹”的直观认识上升到图形与方程的关系,用代数的语言来描述图形的几何特征。
下面,我们从动点轨迹的角度解决这个新定义问题。
设P1(x1,y1)为平面上的定点,动点P2(x2,y2)到P1(x1,y1)的“非常距离”为定值d。由定义可知,如果|x1-x2|≥|y1-y2|,则|x1-x2|=d,|y1-y2|≤d;如果|x1-x2|<|y1-y2|,则|y1-y2|=d,|x1-x2|<d。所以,与定点P1的“非常距离”恒为d的动点轨迹是如图8所示的正方形。
图8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个新定义问题的如下解法。
图9
②当正方形的边长从0逐渐增大,且刚好与y轴有公共点时,如图10所示,得到点A与点B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为
图10
(2)①当动点到定点D(0,1)的“非常距离”d从0逐渐增大时,如果所得的动点轨迹刚好与直线有公共点,则这个公共点就是所求的点C,如图11所示。解方程组,则点C和点D的“非常距离”最小,且最小值为
图11
②当点E是圆O上任意一点时,类似于①的情形,可以找到“非常距离”最小时对应的点C。如图12所示,过点E作直线的垂线段EF,垂足是F。由于∠CEF的大小不变,故当EF最短时,CE也最短,相应的“非常距离”也最小。
图12
如图13所示,过点O作直线的垂线段OF,交圆O于E。容易计算得则点C与点E的“非常距离”最小,最小值为1。
图13
在本部分,我们将“非常距离”的定义从“式”的形式转化为“图”的形式,使定义更加直观,进而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2013年,屈奇峰深入地研究了“非常距离”下的圆、中垂线和第一定义下的圆锥曲线。
(三)从函数的角度解决问题
函数的学习贯穿了整个中学阶段,初中阶段学习函数要求理解函数与对应的方程、不等式的关系;而高中阶段学习函数要求能对简单的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函数构建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从函数的角度解决前面的新定义问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任意两点P1(x1,y1)与P2(x2,y2),记z1=|x1-x2|,z2=|y1-y2|,则点P1与P2的“非常距离”为z3=max{z1,z2}.借助函数z1,z2,z3的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图象,我们便可以得到这个新定义问题的一种解法。
图14
①由图象知,当z3=2时,|t|=2,t=±2,所以点B的坐标为(0,±2);
②由图象知,z3的最小值为
(2)设点C的坐标为
①已知D(0,1),则它们都是关于x的函数,其图象如图15所示。由此可以得到z3=max{z1,z2}的图象(图15所示粗线部分)。
图15
由z3的图象知,函数z3在点M取最小值。
所以,点C与点D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为此时
②设点E(u,v),则z1=其中u2+v2=1。将它们视作关于x的函数,画出图象,如图16所示,由此可得到z3=max{z1,z2}的图象,图16所示粗线部分。
图16
由z3的图象知,z3在点M处取最小值。下面来求点M的坐标。
令a=3u-4v,则要使z3的值最小,即要使a=3u-4v的值最小。
考虑点E的坐标为(u,v),所以点E在一组平行直线上。又因为点E在单位圆O上,所以要使直线与圆O有公共点。如图17所示,当a取最小值时,直线与圆相切于点E。
图17
此时,点E的坐标为
初中阶段学习的函数概念突出了“变化”的特征。本部分内容从函数的角度解决问题,首先通过构造函数,描述“非常距离”随点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然后通过求函数的最小值使问题得到解决。其中,构造函数是关键,将函数的解析式和图象结合起来完成这个过程,既使“变化”的情况精确、直观,又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四)从不等式的角度解决问题
对于前面a=3u-4v的最小值,我们还可以从不等式的角度来解决。众所周知,对任意实数a,b,c,d,下面的式子始终成立:
其中等号成立当且仅当ad=bc。
因为点E(u,v)在单位圆O上,所以u2+v2=1。于是,
所以|3u-4v|≤5,即-5≤3u-4v≤5。
接下来,我们考虑等号成立的条件。
从不等式的角度解决问题,突出了对代数式进行变形和推理的过程,难点在于对等号成立的条件的分析。相比前两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对纯粹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和推理,具有较强的技巧性和抽象性。
二、对问题的回顾与反思
本文选取了一道与“距离”有关的新定义问题,以初中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为载体,分别从定义本身、动点的轨迹、函数与不等式的角度探究问题解法。从这道题的不同解法中,我们可以看到分析和解决新定义问题的一些典型思想和方法,希望对初三备考及初高中知识衔接有积极的意义。
(一)用不同的语言描述数学概念
在新定义问题中,新的数学概念的出现,通常是建立在学生已有数学知识的基础上的,而描述这个新概念的内涵,可以用图、文、式等形式。如果学生能通过自己的理解加工,将新概念转化成不同的表述方式,就能更全面地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尤其当这个概念既有“式”或“文”的表述,又有“图”的表述时,就更便于从形的方面直观认识和分析,从数的方面准确计算和验证,使问题解决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二)用运动的视角分析变化过程
动点的位置发生变化,数量关系也会发生变化,这是很多新定义问题的特点。此时可以从全局着眼,考查动点在完整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以便找到普遍规律或抓住关键节点。比如,在这道中考题中,多处出现了“某点是某图形上的一个动点”这样的条件。在第一种方法中,考查动点C的完整运动过程:从形的角度看,点C是从直线的左侧无穷远向右一直运动;从数的角度看,点C的横坐标取值可以为全体实数。
(三)用函数的方法解决变化问题
函数是描述变化过程的数学工具,在分析变化过程后,借助函数的方法刻画这个过程。一方面,函数的解析式能准确刻画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另一方面,函数的图象可以把复杂的变化过程直观化。在上面的第三种解法中,我们把函数的解析式和图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加精确且直观地刻画了动点C的变化过程。
(四)用更高的观点看待问题背景
这道中考题中的“非常距离”可以看作平面上两点的闵可夫斯基距离的一种特殊情形。具体设p≥1为常数,A(x1,y1)与B(x2,y2)是平面上任意两点,则点A与B的闵氏距离定义为
特别地,当p=2时,点A与B的闵可夫斯基距离就是大家常用的欧氏距离;当p=1时,点A与B的闵可夫斯基距离又叫“曼哈顿距离”,它被形象地称为“出租车距离”或“城市街区距离”;当p→∞时,点A与B的闵可夫斯基距离又叫“切比雪夫距离”,也就是这道中考题中的“非常距离”。
需要指出的是,闵可夫斯基距离的定义可以推广到高维空间中,它在机器学习、聚类分析、仓库物流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