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脏病患者钙磷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

2022-02-19钟俊东廖上腾龚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36期
关键词:尿毒血钙性反应

钟俊东,廖上腾,龚涛

慢性肾脏病(CKD)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是因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病变造成的肾脏功能、结构出现障碍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1]。CKD早期并无典型表现,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尿频、腰酸、乏力等症状,甚至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致使患者在终末阶段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机体内分泌紊乱,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临床对于CKD应积极施治,以控制患者病情进一步进展,尽可能地改善患者的肾功能[3]。目前临床治疗CKD以药物为主,西医常用药物为左旋氨氯地平,可保护患者肾功能,增加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肾脏血流量,进而改善患者病情[4]。尿毒清颗粒是经现代工艺制成的一种中成药,主要功效为健脾利湿、活血化瘀、通腑降浊,可降低血磷水平、升高血钙,进而提升患者的肾功能[5]。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尿毒清颗粒对CKD患者钙磷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0例C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组和A组,各30例。B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2~82(60.86±8.17)岁;体质量41~84(67.39±9.46)kg;病程3~17(10.39±2.01)年;原发疾病:慢性肾炎19例,高血压肾病7例,糖尿病肾病4例。A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3~81(60.55±8.34)岁;体质量41~85(67.62±9.71)kg;病程3~15(10.09±2.17)年;原发疾病:慢性肾炎20例,高血压肾病7例,糖尿病肾病3例。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CKD的临床诊断标准[6],且疾病分期为3~5期;(2)意识清楚,可配合本研究;(3)近期未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类药物治疗;(4)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需进行紧急透析治疗者;(2)合并造血系统疾病或心脑血管疾病者;(3)对本研究治疗方案不耐受,或存在过敏反应者;(4)合并恶性病变者;(5)存在视听障碍,无法进行正常交流者;(6)合并心、肝、脑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

1.3 治疗方法 A组患者予以西医综合治疗:积极治疗患者原发病,控制血压、血糖至合理范围,纠正酸碱失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改善贫血,并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南昌弘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3531)治疗,初始剂量为5 mg/次,晨起口服,1次/d,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可在患者耐受的情况下调整药量至10 mg,1次/d。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加用尿毒清颗粒[康臣药业(内蒙古)有限责任公司/康臣药业(霍尔果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73256,规格:5 g/袋]1袋/次,口服,3次/d。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期间需按照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换药或更改药量。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钙磷代谢、肾功能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贝克曼AU-5824)检测钙磷代谢指标(血磷、血钙)、肾功能指标[SCr、GF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BUN)]水平。(2)血清炎性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3)不良反应: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头晕、嗜睡、肌肉酸痛、呕吐等发生情况。

1.5 治疗效果 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血肌酐(SCr)水平降低幅度>30%为显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明显改善,SCr水平降低幅度为20%~30%为有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SCr水平降低幅度<20%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A组的73.33%(22/30)(χ2=4.706,P=0.030),见表1。

表1 A组与B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实验室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血磷、血钙、SCr、GFR、Ccr、BUN、CRP、IL-6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血磷、SCr、BUN、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血钙、GFR、Ccr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B组血磷、SCr、BUN、CRP、IL-6、TNF-α水平较A组更低,血钙、GFR、Ccr水平较A组更高(P<0.05),见表2。

表2 A组与B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2.3 不良反应比较 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与A组的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5,P=0.667),见表3。

表3 A组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 论

CKD为慢性进展性疾病,具体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多认为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结缔组织病等多种疾病均可导致该病发生,1~2期的CDK患者并无明显表现,对患者生活无明显影响,但3~5期的患者症状较为明显,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7]。目前临床治疗CKD尚缺乏特效手段,多以积极预防疾病进展为主,避免患者病情急速恶化,以致肾衰竭,引发终末期肾病[8]。临床治疗CKD以西药为主,氨氯地平属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可阻滞钙离子通道,降低患者血压,缓解患者病情,但治疗效果仍有待提高,临床需寻找更加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9]。

中医学认为,CKD的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水湿痰浊,体内形成瘀血,对肾脏造成损伤所致,多与情志失调、劳欲过度、饮食不节有关,故治疗当以理气活血、补肾活血、健脾益肾为主。尿毒清颗粒是由大黄、白术、黄芪、白芍、苦参、何首乌、丹参等多味中药材组成,具有健脾利湿、通腑降浊、活血化瘀之效。CKD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炎性反应存在密切关系,机体常伴有炎性反应,长期炎性反应状态会导致血清中的炎性因子不断蓄积,使肾小管纤维化,进而损伤肾功能,因此积极控制炎性反应具有重要意义。TNF-α、IL-6、CRP均是临床常见的炎性因子,上述指标的变化能够反映机体炎症状态,其水平越高则提示机体炎性反应越严重,故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其水平变化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血磷、SCr、BUN及CRP、IL-6、TNF-α水平低于A组,血钙、Ccr、GFR水平高于A组,且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表明采用尿毒清颗粒治疗CKD的效果较好,有利于改善机体钙磷代谢紊乱,减轻炎性反应,促进肾功能恢复,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徐晏玲等[10]研究表明,CKD 3~5期患者应用尿毒清颗粒治疗能够获得较理想的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钙磷代谢絮乱,减轻机体微炎性反应,调节肾功能指标,本研究结果与之相似,进一步佐证了尿毒清颗粒治疗CKD的有效性。尿毒清颗粒中的大黄具有通腑降浊、凉血解毒之效;白术具有燥湿利水、健脾益气之效;黄芪可发挥补气固表的作用;白芍功在敛阴养血;苦参具有清热燥湿、利尿之效;何首乌能够解毒、润肠通便;丹参的功效在于通经止痛、活血化瘀。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尿毒清颗粒可延缓肾间质纤维化,增加肾脏血流量,使患者肾功能得到改善,另外还能够发挥抗炎、抗氧化的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节钙磷代谢[11]。尿毒清颗粒与西药综合疗法联合使用可增强疗效,且不会引发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可行性[12]。

综上所述,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毒清颗粒治疗CKD可增强疗效,改善患者的钙磷代谢及肾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且药物安全性较高。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尿毒血钙性反应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尿毒清颗粒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慢性肾衰竭早中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围产期奶牛血钙影响因素及其与生产性能关系分析
励志大学生与肾衰竭做斗争,追求自己的梦想
氟斑牙患儿ERα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与血钙和尿氟的相关性
尿毒清颗粒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高脂血症性和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血钙和全段甲状旁腺素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益气活血、舒筋通络法联合西药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炎性反应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