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2-02-19杨子健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微时代载体辅导员

杨子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课堂、微公益等一系列以“微”冠名的事物不断涌现,并带动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微时代”的产生。“微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思政教育方法、环境得以改变,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一个更加开阔的教育空间。然而,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内部信息的多样性,其中一些不良信息、舆论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或多或少的不利影响,这也加剧了辅导员思政工作的难度。由此可知高校辅导员需要探索出更加适合“微时代”特征的思政教育工作方式,以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

一、“微时代”背景下辅导员思政工作面临的机遇

(一)增强了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传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时间和空间上较为固定,在此种情景下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缺乏服务、互动和民主意识,话语权和主动权往往掌握在教师手中,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由此导致一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感兴趣,难以真正投入到实际教学活动中,这极大降低了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基于传统思政教育形式存在的问题,“微时代”背景下流行起来的“微载体”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教学工具,极大便利了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施。通过“微载体”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给予了学生应有的话语权,加强了师生之间平等、和谐地交流互动,为思政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借助“微载体”,辅导员还可以将一些国内外最新消息、国家最新政策文件以及重要的党政会议内容等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无疑增强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丰富了思政教育工作的形式与内容

传统思政教育不仅在时空上受到较多限制,其在形式和内容上也较为单一,从而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社交形式和范围在逐渐改变的同时,其接受外界信息和新鲜事物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有着极高的网络设计需求和兴趣,基于此,辅导员可以将思政教育工作与“微载体”进行有机结合,以此丰富思政教育内容、优化思政教育形式,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思政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微载体”中教育资源和多样化的信息呈现形式,能够提高思政教育的生动性和丰富度,同时,辅导员还可以通过结合微信、微博等“微载体”来创造更加贴合当代大学生兴趣爱好的思政教育形式。毫无疑问,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丰富与优化最终会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

(三)促进了思政教育资源的共享

“微载体”作为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媒体,现如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微载体”的产生与普及极大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由于时间、方法以及内容等方面受限较多,从而导致其在信息获取、共享、传播上存在极大的局限性。然而,利用“微载体”工具开展思政教育,不仅能够拓宽思政教育渠道和学生视野,还可有效促进思政教育资源的全民共享。近年来,随着“微载体”的兴起,“微课堂”形式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不少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将一些优质思政教学课件和视频等资源共享到网络空间中,供广大师生学习、借鉴。而丰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不但能够促进辅导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还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1]。

二、“微时代”背景下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思政教育工作内容日趋复杂

“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变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由“微时代”引起的网络暴力、信息爆炸、炫富、享乐主义推崇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难度,使得思政教育工作变得更为棘手[2]。通过浏览网络空间中散布的各类信息,不难发现,其中既有正能量的信息,同时也存在不少负面信息,因此我们难以确定大学生在接触这些信息的过程中是否会受到影响,而影响程度又有多大也难以评判。由此说明“微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意义重大,并且此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具有新特征。因此,现阶段,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不能仅依靠固有的思政教育理念和方法,还应该充分结合“微时代”实际特征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以此应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内容日趋复杂的问题。

(二)辅导员思想及能力须与时俱进

思政教育需要结合一定的社会时代背景,不仅受该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也受此时社会经济实际发展状况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影响[3]。综合分析现阶段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其不仅在教育方法和内容上存在明显的不足,还缺乏一定的时代意识,难以有效解决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时代意识不强,没有与时俱进地更新思政教育方法和理念,从而影响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在“微时代”背景下,为了促进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辅导员需要借助新型媒体全方位掌握各类时政热点资讯,及时了解学生的关注热点,由此才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思政教育方法,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此外,在此背景下,辅导员还须不断改进思政教育方式、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拓宽思政教育工作的范围,进一步探索符合“微时代”社会发展的思政教育道路。

(三)信息传播扁平化有损思政教育的权威性

过去,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对辅导员及思政教师传播的思想深信不疑,但是,如今,随着“微时代”的到来,这一局面已被悄然打破,微博、微信等“微载体”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互动平台和个人言论自由的同时,助推了大学生个人主义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4]。现阶段的大学生不再一股脑儿地接受、听从教师的指导,而是在接受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会结合自己已经了解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判断和思考。但学生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常常会与教师传播的知识形成对立,从而导致他们容易对思政教育传递的思想内容产生怀疑和不认同的心理,这不利于思政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辅导员及思政教育的权威性。

(四)信息多样化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渗透,加上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信息的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大,这为中西文化的接触、碰撞、交流提供了更为宽阔的渠道和便捷的形式。当前,全球化发展不仅在经济领域表现突出,也早已渗透于思想、文化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由此可知,在此社会环境下,西方文化、社会意识形态以及思想观念等难免会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造成一定影响,尤其会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冲击。这是因为,当前高校大学生多为00后,他们的个性特点更加突出,并热衷于追求个性发展,同时对于网络信息的关注也较高,从而思想激进和出现错误观念。因此在文化交融、信息多样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中,更加需要思政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进行正确指引。

三、“微时代”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优化对策

(一)提升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识

首先,思政教师在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中要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受“微载体”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正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变化,对于思政教育的认识也越来越淡薄。因此辅导员要联合思政教师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可以结合一些关注的时事热点,从敏感事件入手,在增强思政教育时代感和吸引力的同时,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思政教育对个人发展以及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辅导员要在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加强对他们的监督管理。辅导员要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挥良好的监督管理作用,使学生深刻认同并接受思政教育。具体来说,辅导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班会,以某一思政话题为主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此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在思想上存在偏差的学生要及时进行纠正和教育。

最后,高校要加强对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高校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时,要凸显“微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投屏等媒介向学生传递最新的思政类信息,还可以在校园内举办以思政为主题的活动,以此丰富学生接触、了解思政教育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对思政教育重要性的正确认识[5]。

(二)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一方面,要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结构。当前我国高校中的辅导员多为有多年行政经验的老教师,尽管他们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经验和教学能力,但在新媒体新技术应用以及新思想新观念接受上存在一定难度。因此,高校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年轻的辅导员,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年轻化程度,使年轻教师的良好新媒体应用能力和老教师的行政管理经验实现融合,从整体上优化高校辅导员人才结构。

另一方面,提高辅导员对“微时代”的认识和对“微载体”应用的重视。首先辅导员要对“微时代”形成正确的认识,知晓“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特点,了解“微时代”为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要积极学习、应用“微载体”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熟练掌握微博、微信等工具的应用技巧,通过“微载体”工具的合理应用提升思政教育水平和效果。辅导员不仅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研讨活动,还要主动进行自主研修,加强对新事物、新技术的认识和了解,并能够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实现合理应用。

(三)创新思政教育工作形式

第一,辅导员要积极自主探索思政教育工作新形式。辅导员要结合实际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情况,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借鉴其他先进的思政教育工作形式,或是利用网络社交平台与其他院校辅导员共同探讨更为有效的思政教育工作形式,同时基于各大“微载体”的应用优势,辅导员可以积极尝试利用“微载体”落实思政教育工作。

第二,辅导员要主动尝试合作型思政教育工作形式。具体来说,就是辅导员可以联合其他辅导员、思政教师以及学科专业教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辅导员及教师之间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在一起就“微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形式展开讨论和交流,共同商讨更加适合辅导员思政教育的工作方法,以此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整体思政能力。

(四)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舆情

一方面,要改善学生所接触到的网络舆情环境。高校要重视对自身良好、和谐校园环境的创设,使学生能够切实受到良好校园环境的感染和熏陶,从而使其在现实环境中接触到正确的思想观念。此外高校还要大力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可在学校官网、论坛、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上积极宣传正确网络舆情观念,以此促进学生能够对网络舆论及生活舆论树立正确的认识和判断。

另一方面,辅导员要提高网络舆情控制和管理能力。网络舆情在大学生群体间的发酵和爆发,是因为他们没有对网络舆论的正确性进行正确分析和判断,从而受到错误舆论的影响。基于此,辅导员有必要对网络舆情进行及时的控制和管理,一旦发现某网络舆情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不利影响时,辅导员要向学生传播正确的观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舆论,并对一些散播错误舆论的学生进行纠正和教育[6]。

总之,“微时代”为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一系列更大的挑战。高校及辅导员需要牢牢把握“微时代”带来的新机遇,并进一步破除其中存在的难题,通过提升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识、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创新思政教育工作形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舆情等措施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能力和效果。

猜你喜欢

微时代载体辅导员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
以活动为载体以创新为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