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教师职业懈怠感的对策
2022-02-19东莞市第二高级中学
文东莞市第二高级中学 金 汉
随着在一线教学岗位时间的变长,教师教之初的热情与动力容易逐渐消退,多了淡漠,多了厌倦,甚至是无奈,缺乏激情。这些正是教师职业懈怠的具体表现。而且,这种现象还有逐渐向青年教师群体蔓延的趋势。正视教师的职业懈怠,关系到教师教学质量与业务水平的问题,与学校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探索缓解教师职业懈怠感的对策,持之以恒地提高教师的荣誉感和幸福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一、建立规范的制度保障
1.规范化常规管理带动教育教学水平全方位提升。用“绣花”功夫实行精细化管理和教学,精心制定本校教师教学工作管理方案,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等方面制订规范详尽的制度,推动教职员工工作职责的量化管理。
2.常态化培训机制保证教师把握教育教学的前沿动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师培训模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一方面,组织相关教师赴国内的教育强省进行交流学习,进一步明晰班级精细化管理思路;组织教师参加新高考、新教材的培训工作,派出骨干教师赴国内的高考先行省份学习,对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对各种问题作出预案。另一方面,积极邀请专家学者到校内开展专题讲座,以专业的角度引领熏陶教师队伍;定期开展读书沙龙活动,加强读书心得交流,丰富教师的学识眼界,形成“人人爱读书”的书香氛围。
3.“六看六比”机制推动“品质课堂”高效开展。坚持开展教师教学“六看六比”(看师德,比师行;看教案,比设计;看上课,比效率;看作业,比双基;看辅导,比提高;看考核,比成绩)竞赛活动,把活动成绩纳入职称评聘的重要考核标准,提升中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把“六看六比”竞赛活动贯穿在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促进教师健康快速成长和学校可持续稳步发展。
4.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围绕“六看六比”机制,学校每学年组织开展青年教师(35 岁及以下教师)基本功比赛,通过说课、上课、做真题等多个环节的历练,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在不断锤炼中得到提升。
积极推进青蓝工程师徒结对项目,为每一名新教师精心选派一名业务能力突出、教学业绩优秀、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和科研水平高的骨干教师当师傅;在教育教学方面通过“师傅”的榜样示范,一线教育教学经验的传授,增强“徒弟”的教育教学底气,提高年轻教师的业务能力,帮助他们适应学校工作。
5.名师培养和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结合学校实际发展的需要,制定“名师工程”建设与管理方案,通过培养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逐步形成数量较多、质量优良的一支拥有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和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的骨干教师队伍。
根据学校的骨干教师培养制度,采取岗位砺炼、集中培训、网上研修、国内进修、读书提高、撰写论文、开展研究、学术沙龙等方式进行培养。为保证骨干教师梯队的建设质量,激励骨干教师专心投入教研工作,学校在专项资金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为骨干教师的学习、进修、科研优先安排配套资金,给予重点支持。
6.完善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要切实保障教师的待遇水平,深化教师评价机制改革,完善绩效考核与职称竞聘机制,激励教师不断成长。积极开展职称评聘、绩效工资分配等方案的修订工作,反复征求教师意见,鼓励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绩效奖发放方案的修订工作,做到深入方案、换位思考,力求新的方案更加公平公正、科学合理;除了考虑资历等因素之外,更注重德能勤绩的实际表现,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使相关矛盾和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此外,根据未来教育发展的要求,需要注意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譬如,对在教育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等活动中获奖的教师给予加分;对发表了教育教学经验文章、论文的教师,给予奖励;对辅导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校外活动,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获得成绩的教师,按照获奖名次予以嘉奖;对教学工作表现优异的教师除了给予表彰和奖励外,在职称评定、年度考核等方面酌情优先考虑。
以制度规范人,促成教师拥有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他们以更细致、更深入的方式思考教育问题,获得更全面准确的理解。激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稳打稳扎地学习、钻研,做到学、问、思、辩、行有机结合,以科研成果带动教学质量的提升,以教学实践推动科研工作的发展。
二、营造向上的校园氛围
1.引导积极心态,共建和谐团队
做好教师的心理调适工作,引导他们树立感恩、豁达、乐观的心态,坚持健康、自信、阳光的人生态度,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导教师成长。
鼓励教师用平常心对待工作,加强教师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信任、互相帮助,用快乐的心情构建和谐的团队氛围,建立一个高效的团队。
积极开展各种教师活动,加强科组建设、备课组建设,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文体娱乐活动,发挥工会的作用,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欢乐、健康的工作环境,增强教师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落实科研措施,营造科研氛围
一是加强思想引领,使科研逐步成为教师的工作习惯。通过教研工作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帮助教师在实践中重构并形成自己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同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帮助教师形成系统化的教育科学素养,使课堂教学从单纯的知识传播转化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
二是创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和谐科研环境。(1)创新发展,驱动新引擎。引导教师通过新思维、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手段,敢于对原有的不合理的观点和方法进行突破和超越。(2)协调发展,整合凝聚力。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全面提升学校的发展内涵,形成校本科研特色。(3)绿色发展,培育新生态。科研工作的立脚点始终是教育教学工作本身,而教育的本质是培育人,因此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以人为本,促进一个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科研新格局的形成。(4)共享发展,全面促提升。打通成果转化和共享的渠道,充分发挥成果放大效应和资源集聚效应,以创新思维,分享智慧成果。
三、引导教师的自我完善
1.学习先进理念,保持前进动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大力开展学习交流,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引导教师提升自我,与时俱进。激发教师的上进心,有了上进心,教师才会享受进步的过程,才会有持续的激情与动力。
2.自我反省矫正,树立人生目标。人们在实现目标的时候,自信心随之增强。而懈怠有可能来自不正确的认识或者是理想的破灭,换句话说,自我定位不准、目标过高都会引起工作热情减退,因此要提醒教师自我反省、鞭策自己、鼓励自己,懈怠感自然会减弱。
3.学会接纳融入,改善人际关系。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提升人的自我认可度和成就感,能够接纳别人、融入集体的个人,幸福指数更高,特别是团队中,教师与他人的关系直接影响工作状态。
4.改变认知坐标,摆正心态位置。教师职业有其特有的特殊性,教师只有真正理解这个职业才会更加坚定职业信念,看问题才会更加长远。这对于培养教师的理性与宽容、缓解教师的职业懈怠至关重要。
5.关注教师的身体健康情况,大力推进体育锻炼,积极开展工会俱乐部建设,营造全员运动的浓厚氛围,帮助教师塑造健康的体魄以胜任日常工作。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根本在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工程,只有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四有”好教师队伍,才能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