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结构与实践

2022-02-19向绪伟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符码受教育者教育者

向绪伟

(南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 330032)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语境中,高校更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文本构建、人物选择、意义阐释和情感关联,把受教育者发展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的价值遵循,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核心内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以生活化叙述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但“主客二分”的惯性思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依然宏大、强制和灌输的说理叙事宰制“琐碎的、被人们习焉不察的”生活叙事,叙事的价值被当作个人或集体的功利性满足,造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工具向度”加剧。特别是,忽略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叙事形式,滋生教育者叙述独占而抑制双方的平等表达,产生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角色冲突。因而,分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结构要素,明确其价值赋能,把握其实践情况,有利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结构分析

“任何叙事显然都传达各种被叙述信息,这些信息多多少少都以叙述者为最初来源”[2],罗朗·巴特把叙事作品的结构分为功能层(叙述单位及其相互关系)、行动层(人物的分类)及叙述层(叙述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等三个层次[3]。构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结构的基本要素有叙事的主客体、情节、人物、时空与交流。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主客体

“任何叙事中都至少有一个叙述者”[2],叙述者以叙事视角、自我意识、可信性、知识技能等讲述事件或文本而发挥主体作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作为一种在特定语境中运用生活化言语与行为讲述承载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的故事或文本关系形式,叙述者为日常叙事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以主体的身份主导着叙事的发生与发展。在建构“三全育人”的大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中,高校党委宣传部以政治严肃性和文本规范性的宏大叙事叙述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成果,学工部(团委)以鲜明的时代性、人文性、趣味性及个性化营建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校园生活叙事,人武部(保卫处)着重叙述平安幸福和谐的校园生活形态的安全叙事,思政课教师依托课堂、实践、网络三种路径叙述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宏大叙事与日常叙事。总之,各叙事主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坚持同向同行、协同发力,共同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受述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客体,为叙事中叙述者作用的对象,既可以是个体形式、也可以是群体形式,在整个叙事中居于受动、参与的地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是主客体关系互动的过程,受述者需要在其信息的发出与接收中不断展示其主动性,才能通过现其思想与行为的合目的转变以达成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信息传递还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传递中可能会因时间失当、空间失衡或情节失真而产生信息耗损,造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与目标的背离。因此,作为连接叙事目标与效果的受述者,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中还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身的能力、知识与发展预期来选择和接收叙述者传递的信息,理解并认同叙事信息,及时把叙事信息所蕴含的教育目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情节

叙事学的情节指的是:“具有内在因果联系的人物活动及其形成的事件的进展过程。由一组以上能显示人物行动,人物和人物、人物和环境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的具体事件和矛盾冲突所构成,是塑造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4]显然,情节是“人类存在的本质特征通过特定行为表达出来的手段”[5]。在日常叙事中,情节变化可以更好地塑造人物的形象、展示人物的特征,赋予人物以特定的意义属性,以更契合、更鲜明、更有教育意义的价值指向引导受述者的情感发展和观念生成。因叙事中角色选择与扮演的要求,叙事人物有其特殊的出场方式,蕴含目的指向的人物出场依托叙事情节的安排并印证这种安排的价值,最大程度地激发受述者把情感认同融入情节变化之中并产生思想共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情节是以教育者主导的生活适切性的人物出场来建构叙事关系以达成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一种手段,反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过程性影响及受教育者生活价值的合理诉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情节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情节设置现实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要成为“引领青年人生价值的载体”,其情节设置必然关注大学生成长的现实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挑战,在情节安排中多选择具有现实借鉴意义的人物及其活动,有效避免“居高临下”的人物诱发学生的心理紧张、进而消减工作成效。二是情节内容生活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中的情节以教育者再现或创造与社会生活相关的人物来凸显人文关怀,生活化叙事内容能够彰显人物选择的现实性与情感刻画的针对性,不断诱发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机和思维反思,可以在共识阈扩大的过程中加深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情感认同,实现受教育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转变。三是情节过程指向性。“情节是对事件的安排”[6]。由于叙事中事件的安排是以叙事目标的达成为前提,其效能体现有着明确的价值指向,因此,情节过程的展开需要围绕叙事目标进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情节围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进行,在具体安排中遵循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定目标、定步骤、定评价,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均遵照特定的价值指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而展开。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人物

“叙事中的一切事件都必须是人物的行动,正是人物的行动使故事从开头走向结束。”[5]人物是叙事活动的参与者或者叙事事件的见证者,人物的行动是叙事情节发展的推动力。叙事正是通过人物及其行动的多维(如:形象、语言、外貌、环境及人物关系等)呈现来表征叙述事件或文本的意向功能,生成叙事结构中的角色关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人物设定为在一定叙事语境中主体目标所指或主体运用言语符号建构或再现的社会生活角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通过叙事人物及其行动来“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达成教育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人物选择及活动安排有着鲜明的价值取向,应该围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任务、受教育者情况及叙事的时间来选取与塑造人物。但在叙事过程中,教育者习惯于以其所肩负的社会职能和所扮演的生活角色来选择叙事人物,受教育者因其主体性缺失而被动接受教育者所选择的人物。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冲击,受教育者主体性不断增强,更加突出情感和体现生活的叙事人物,在日常生活介入中彰显人物及其行动的教育意义,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思想认同与情感认同。

(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时间与空间

任何叙事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系列中,而叙事中的时间是被符号化了的并以时序、时距及频率等形式描绘,通过叙述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进行区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时间是叙述事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所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以一维性来描述叙事事件的存在形式,可分为故事时间和话语时间[6],故事时间以时段明确教育者为完成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而所选择与任务关联的事件的发生时间,话语时间以时长明确教育者叙述特定事件所使用的时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通过故事时间或话语时间,以时间代入和时长分配的方式激发受教育者感知、分析与判断教育者叙述的事件,形成对叙事事件的思想认同与情感认同。

任何叙述事件都在一定的空间中存在。叙事空间体现了叙述事件发生的场所、地点及讲述事件的场所或环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空间是通过生活叙事来建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之间关系的场所或环境,可以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创造故事的似真效果或创建类似现实生活的叙述场所,提高叙事的可信度,突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主旨功能、结构功能和塑造功能。特别是全媒体时代蕴含价值观念的数字符号介入人的生活,自主、建构与解构、流动的交往关系打破了传统交往的集体意识、整体性和规范性,传递着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现代国家理念。不在场的人物关系及临时建构的语境扩大思想政治工作叙事的影响,其叙述空间随之得到更大程度的延伸。

(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交流

“交流是信息发出者将信息传递至接收者的过程。”[6]叙事交流以语言为媒介建构起一定场景下的说话者、受话者、信息、代码间的传递关系,由两个阶段组成——叙事信息传输阶段和叙事信息接受阶段,信息传输阶段为一定语境中的叙述者对信息进行编码并通过特定信道发送给受述者的过程,信息接受阶段为受述者接收、解码并内化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交流意指教育者依托文本、语言、符号等语言载体将内含于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并为受教育者接收、接受与反馈的过程,既有事件讲述的阶段性和目的性,又有内容传递的过程性和主观性。因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交流立足于受教育者的成才成长需要,从受教育者发展中的困难着眼,通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信息传输以及接受调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角色冲突,缓解对象性观念、叙事空间变化与交流方式滞后的冲突,形成合理且有效的日常叙事的交流方式。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结构的价值赋能

“叙事具有将人的空间经验、时间经验、内部经验与外部经验结构化的功能。”[5]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宏大叙事与日常叙事的互补与互动、人的自我意义与主体意识的凸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在主客体共同参与中使得其言语符号、情节设置、语境创设发生适时转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在引导受教育者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在文本叙事中增进理论认同

文本叙事“可以达到一本著作,小到一篇文章,甚至一段句子和一个响亮的口号。”[7]而文本叙事的质与效取决于叙述双方的文本研究、学习与阐释,以生活化言语符号解读文本、建构文本及阐述文本能够增进受述者对文本的认识与理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包含着宏大的文本叙事,阐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文本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目标、对象发展和主题任务的要求,原汁原味的文本研究学习与阐释是保证理论科学性准确性的根本所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8]。处在全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依托信息技术的融媒体叙事、自媒体叙事、全媒体叙事扩大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受众范围,但也造成了受教育者与原著原文的疏离,理论认同也因碎片化接受而缺乏系统性。为此,承担着重要的文本叙事功能的高校党委宣传部、思政课教师,应契合受教育者网络原居民这一特质,运用生活化语言阐释理论的文本,使受教育者更好地认识到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因何而来、所为何来及主旨内容,在增进理论认同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信度与效度。

(二)在符码交流中达成思想共识

叙事是为了叙述双方对叙事内容的理解而利用符码建构的交往关系、社会成员通过符码而建构交往的意义系统。“符码是依据一套组织规则编排并为特定文化共同成员所认同的符号系统”[9],叙事中的故事讲述和文本阅读,均以“整合、联结和指令一套符码或亚符码”[2]来使叙事为叙述双方所接收、解释和理解,组成叙事的符码主要有意素符码、文化符码、阐释符码、情节符码、动作符码、象征符码,这些符码以言语、图像、数字、字母等形式表现出来,而理解这些符码则需要叙述双方能在一定的共识语境中组成叙事文本的意义系统及理解共同体。并且,以受述者日常生活的融入来阐释或创建的符码更有利于建构叙事文本的意义系统及理解共同体,生成凝聚叙述双方思想共识的交往语境,提高叙事的成效。毛泽东指出:“很简单的一些标语、图画和讲演,……收效非常之广而速。”[10]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不是生硬的理论宣讲,而是特色鲜明的符码交流。通过各类特色符码阐释或创建可以密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关系,克服文本宏大性的束缚,生成凝聚叙述双方思想共识的意义系统和理解共同体。近年开展的校园主题文化节、各类最美人物、模范与时代先锋评选皆是以特色符码构建社会共识语境的典型形式。

(三)在主客体关系建构中优化叙事内容

叙事内容为叙事主客体把握叙事情节、进行叙事交流、选择叙事视角、建构叙事情节的关键因素,它串联起叙事人物、目标、情节、视角和时空语境,反映叙事主体与客体的交往关系,内含着叙事目的、价值与功能。全媒体时代,人的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责任担当及主体意识显著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内容选择与创设不再是教育者的专有活动,而是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坚持以“为国育人、为党育才”为目标指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民族文化认同、革命文化渲染、时代文化辐射为重点,根据受教育者发展需要和新时代交往语境来选择内容及方法,突出多种言语符号来叙述多层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实现理想信念故事、国家治理故事、公民道德故事、民族文化故事和科学思维故事与受教育者生活实践的深度融合,突出政治主题、民族文化、个体成长与新时代叙事语境相融通,体现人文关怀、心理疏导与生活世界相衔接、整体利益指向与个体生活世界相协调,把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进程和必然逻辑作为其内容优化的核心,引导受教育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在时空语境创设中提升叙事成效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时长、情节及人物关系在新时代时空语境中发生了深刻变化。虚拟的空间、切块的时间、便捷的表达、模糊的人物关系组成了现代交往语境,人的多层次需要拓展了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全媒体的即时传播与碎片信息冲击了受教育者的社会识别与思想认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通过大众化、生活化、情景化的叙事来讲述关于政治信仰、价值追求、集体记忆和科学精神的故事或事件,建构了一个正向引导的叙事系统。然而,在全媒体时代的时空语境中,当受教育者的社会识别、思想认同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内容的接收、认同相背离时,会助长社会价值传递中的技术化与个性化泛滥,导致教育者支配地位和教育内容一元取向的消解,不利于达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信度与效度。因此,需要在全媒体时代的时空语境中进一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传播空间与表达方式,推进叙事表达生活化、图形化、民主化、现代化和信息化变革,加强叙事内容的引导力、控制力、传播力、影响力与公信力,不断激发受教育者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以及情感认同。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结构优化的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结构的优化在于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与受教育者生活场相融合,使叙事的话语、情节和时空等要素的结构合理,把显性、宏观的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扩展到隐性、微观领域,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话语优化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1]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显性话语。而多元文化交锋交融,自媒体、融媒体信息传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受教育者自主性得到肯定,其信息选择与接受的时间延长、空间延伸与反馈迅捷,网络用语、图形表达、数字符号等交往符码加速叙事话语的变革,传统的主客体二元对立关系话语被不断消解,重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话语成为一种趋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话语优化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重大理论创新而展开,落实在主题鲜明、角色清晰、情节适宜、功能明确及形式简洁上,突出叙事的视角转换、信息生成与接受中明确叙事人物的选择及互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文本阐释和讲述的话语优化的核心内容,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认同与理论自觉。同时,在实践中,还要坚持以显性主题话语与隐性生活话语相结合、文本话语和图像话语相统一、规范话语与图像话语相融通、完整表达与省略描述相促进,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话语的时代感、生活度。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情节优化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情节优化体现叙事事件的时间安排恰当和人物出场适时适势,以受教育者思想与行为的问题点讲述事件,以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契合人物的出场,使受教育者与叙事中的人物同频共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情节优化要围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时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古代先贤、英雄人物、时代楷模、先锋榜样等叙事人物构型,把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融入到叙事事件与人物出场中,实现角色定位、情节设置、形式选择、时空转换、信号编译与传递的共同发力。在实践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情节安排遵循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着眼于受教育者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把握叙事结构中各要素的价值与功能,破除受众接受限制、主题发散限制、符号转换限制、叙事规范限制等方面的制约,实现叙事目标、情节人物、言语符号、情境创建与受述者成长成才的统一,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达成叙事情节中政治主题、民族文化、个体成长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相结合,不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化工作。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叙述优化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叙述优化在于用恰当的叙述形式讲述事件使叙事具有适切性,以叙事主体的叙述方式建构起叙述者、受述者与人物、时间与空间等的相互关系,最终使受教育者在情感共鸣中得到积极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叙述优化首先要克服叙事中教育者图式与受教育者图式的束缚,以内容生活化、手段现代化来建构主客体双向互动的叙述形式。教育者图式夸大受教育者在知识、能力和经验的不足,放大其在自我认识和社会评价上的局限,轻视受教育者的个性诉求,强调以教育者生活体会、知识能力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而建构叙事内容、选择叙述形式和评价叙事效果,遮蔽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受教育者图式则片面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自觉、主观能动与个性需要,弱化教育者作用,忽视受教育者发展的阶段性,导致教育者职业懈怠与责任疏离。实际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者信息的“占先”与“主宰”地位被打破,受教育者的交往主体性则被平等的信息分享而激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分别以讲述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形式存在,朋辈交往、自叙述、模拟、回忆等叙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经常采用的形式。

(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交流优化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交流优化在于使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传递及时、恰当、便捷,对应为叙述者驾驭信息的能力、信息编码的接受度、语境营造的适切性、信道运用的通畅性、受述者接受信息的能力,体现为叙述者、受述者、语境、内容、接触、代码与表情功能、呼吁功能、指称功能、表达功能、对话功能、元语功能的对应关系。在具体交流中,表现为在一定目标下的交流既要满足时代发展与个体发展的需要,又要使叙事内容主题明确、人物角色特征鲜明、故事情节设置得当、言语功能精准及表达形式有效。“核心人物正向的价值引导体现在核心人物通过言传身教和积极的政治言论帮助大学生确立符合党与国家需要的政治认知、理性的政治感情”[12]。教育者讲述或记录与受教育者日常生活相关的故事或事件,能增强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接受与认同,进而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道德情感、尚美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的理性思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交流要求对主客体、教育信息、时间和空间等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并在与受教育者日常生活相融合的叙事中建构合理的角色关系。“每个人都是通过把自己的人生整合为一个或多个故事,从而确认自我的。”[6]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作为一种指向性叙事,教育者要根据教育内容与目标选择人物和设置情节,借助时空语境开展有针对性的叙述,以日常生活叙事的形式引导受教育者的认知、行为和情感的社会化,增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时代感、生活力,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交流的自觉性、坚定性和规律性,建构受众优选和符号优化工作机制。

(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视角优化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视角优化在于充分运用好内视角和外视角,克服传统结构的“他者”视角,从生活向度、意识形态维度和实践效度的视角建设一套能适应新时代语境的结构体系,客观、公正、平等地观察叙述的故事及其中的人物,把握事件或人物的教育价值,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结构的文本更加规范、语境更加适切、方法更加有效、实践更加衔接,帮助受教育者实现思想与行为由“为我性”向“利他性”转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叙事既有“帮助人们道德发展和深化社会结构认知功能的整体性”的宏大叙事,又有“贴近受教育者情景化日常生活,使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则和教义内隐于受教育者可体认、感知和理解的故事或事件中而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生活叙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旨在通过受教育者接收、理解和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外化为生活实践行为,从价值目标、内容建设、情境创设、方法选择、人的社会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认同度的关联上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效能,通过民主、平等、协商的对话叙事来交流思想、评价社会和构建关系,形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叙述实效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

六、结 语

在全媒体时代语境中,人们的交往关系发生深刻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呈现出复杂性、动态性、主观性和局部性等特点,以生活化融入,向受教育者叙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有助于促进人的教化,但过多强调把蕴含意识形态内容的图形符号介入人的社会生活,必然会加剧个体自我价值突显而使得社会主流价值式微,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结构中教育者支配地位和教育内容一元取向的消解,造成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接收与认同相背离,使得社会价值传递中的技术化与个性化泛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效度与信度的达成。因此,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需适应全媒体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中各类信息传播与接收规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化、现代化、社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运用双向互动的对话叙事来交流思想,探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的问题和构建新的叙事关系,“按照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价值取向构建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叙事框架、概念体系、语言形式”[13],开展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多种平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传播空间与表达方式,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叙事的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与说服力。

猜你喜欢

符码受教育者教育者
普利策新闻奖中的文化符码呈现
——以2018、2019年批评奖作品为例
向真而死——论《菲德拉的爱》的消费符码与悲剧情感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符码的游戏艺术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的群体记忆与精神符码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