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行语镜像中的文化面相(四十二)
——说“神兽”

2022-02-19

师道(人文) 2022年9期
关键词:神兽谓之家长

古 北

每当寒暑假结束开学季到来,不少家长都会发一条“神兽归笼”的朋友圈宣布与孩子斗智斗勇的日子暂告一段落,喜谈学校闸门一开,只见令人又爱又嗔的“神兽”老老实实背着书包走进去,慢慢脱离家长视线, “老母亲” “老父亲”转身离去,顿感偷得浮生半日闲,无事一身轻,差点要说“眼不见为净”了。

神兽本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奇特生物,有消灾祈福之能,为民所敬,多奉香火。如今家家户户也奉上一两只,只不过不是端坐之威严,不动之神架,而是活蹦乱跳的真骨肉,龇牙咧嘴的大调皮。对“神兽”挪用的灵感并没有太多的弯道,据说最初“四脚吞金兽”的提法深得人心——养个孩子开销太大了。但这 “吐槽”就怕开了个口,养娃带娃哪止 “吞金”一项,这弄得家里鸡飞狗跳父母身心不宁的桩桩件件简直没完没了,于是乎开学日才会让家长们齐呼解放,盖上这个日章,就宣布管理权力的移交,闹心债本的易主。辛劳而刺激的多重育儿体验促使“神兽”对“吞金 兽”的 接力,从此,它以“神”之尊贵、独一以及难以捉摸,连同“兽”之不羁、捣乱以及聪明伶俐,幸领“我儿”之名号,彰其虎头虎脑、跌跌撞撞、懵懵懂懂和种种不按规矩出牌。

自从对 “人类小孩”冠名之后, “神兽”的诙谐更体现于“神”和 “兽”气质的混搭上。单以 “神” 谓 之 失 其 活 力, 单 以“兽”谓之失其魅力,必是两者相互映托方得童稚多彩之神韵,有意思的是在原词的固定所指中这两者并没有产生什么化学反应。想象这样一个画面,烟雾缭绕,乐曲神秘,上古雕塑、图画索索而影动,忽见众神兽脱体于固像,四方流奔,凿牙锯齿渐收而钝,银鳞利甲渐褪而滑,瞬间幻化万千孩童,出密林野谷,嗷嗷待哺,咿咿呀呀朝各家各户而去……真个叫人意犹未尽且忍俊不禁。

乐称娃娃为“神兽”者,大部分为年轻家长,富娱乐精神而无名谓之忌。他们也多鼓励孩子发挥个性,不奉行对孩子一味严格管束的原则。于此种宽松氛围,童性“爆发”随时成为可能,所以也有不少人认为唤醒“神兽”的乃是父母自家也。

刚偷着乐,又哇哇哭;刚有气无力,又满血复活;刚割席分坐,又如胶似漆;刚索求不休,又心无挂碍……种种“圣迹”,叫人作叹。搬砖溜瓦俯仰随喜,谁曾教唆或传授? “神兽”之活灵活现,正父母手中刹绳之随时失效。

总之,由 “可可爱爱”的 “神兽”一词所激发的丰富联想,宣泄为人父母的紧张情绪,并加赠了宠溺语气的独特玩味。有人担心这一叫法将物化儿童,问题可能没那么严重,须加以注意的是教育营销借以煽动焦虑,将大批儿童家庭驱入消费主义的巨笼。至此必使 “神兽”之趣无存, “败家”之名坐实。

猜你喜欢

神兽谓之家长
话说“神兽”不简单
如果《山海经》里的神兽被唤醒了?
Using Contemporary Logic to Analyze Pre-Qin Logic*
Cлово месяца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野保糗事之守护『神兽』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o” and “Implement” in Translation
钱本草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