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德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22-02-19廖翠玲刘锦鑫张琳琳
廖翠玲 刘锦鑫 张琳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高等院校逐渐扩大了大学生的招生规模,同时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调整与革新,旨在为社会培养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人才。思政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其他各学科在教学中也开始重视思政课程内容的开发,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道德品质。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其强调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思政改革,教师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合更多德育教育内容,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理想观,能够具备良好的职业习惯与职业道德,保护积极乐观的发展态度,勇于挑战自我,抓住创业发展机遇,为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与应用意义
所谓课程思政指的是拓展思政德育教学的范围,将思政教育相关内容与理论融入各个学科中,不断挖掘各学科内容中存在的思政教育资源,实现协同教学,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关注学生人格的发展,践行立德树人的现代化教育原则。课程思政从本质上来说是对现代教育的一种创新,将各科教学建立在国家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充分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发挥各科教育内容的思政教育价值,进一步解决理论知识教学与德育教育工作不均衡的问题。其次,课程思政还能够改善以往思政教学存在的单一化问题,通过多种学科丰富思政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及情感理念。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来说,其主要的教育目标在于就业能力的培养与引导,进而为社会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性人才。这也是学生从学生身份到社会人身份的转变时期,在这个过渡阶段中,学生的品德对其之后的学习发展具有与专业课程同样重要的作用。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想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就必须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同时树立伟大的理想。因此,教师不应该仅仅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专业课上,更加应该重视对学生思想方面的引导。课程思政的概念强调的就是不同专业学科中的思政教育素材,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随时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指引,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政治理念与道德看法,进而帮助学生进行目标明确且组织完备的学习活动。同时教师还应该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为学生做出好榜样,并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不断践行家国意识与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够落实思政教育,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发展型人才,促进国家的发展。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与意义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和社会都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备基本创业素养与创新意识的综合性实践人才。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仅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同时还应该扩大教育培养的范围,给予社会中正在创业以及成功创业的群体一些专业理论方面的支持,针对不同创业阶段的人群给予不同的教育与实践锻炼机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优化不仅能够培养在校生的创新创业理念,同时还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发展潜力,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理想。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产业结构正在不断完善中,社会对于综合性、创新性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高技术人才能够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科技创新,突破当前我国物质资源环境的约束,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促进我国经济科技持续发展。高校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学校应当抓住社会人才需求的重要内容,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日常教育工作中去,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总结来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我国创新发展,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缓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压力,推进我国产业的灵活调整与完善。当前的大学生在信息化时代中生长,他们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通过网络拓展自己的见识,并在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与自我意识,具备自己的特长与思维模式,并在未来的生活中不断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对此,融合德育思政内容的创新创业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发挥出自己独特的思想,并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创新创业背景下,大学生不再处于被动就业的地位,而是主动创业的人才,能够自主选择自己擅长的工作岗位与工作行业,充分展示和发挥自己的才华,构建自己独特的人生。
二、当前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教育能力不足
尽管很多大学已经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想法,但同时也有很多院校依旧存在思政课程教学能力不足、课程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尤其是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中,很多教师自身并不具备思政德育教育的能力,无法开发课程中思政教育的资源,对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不够重视,依旧采取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另外,由于思政教育内容更具理论性,很多教师一味遵循课本内容进行重复讲解,这样就会影响课堂的氛围,学生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大多数创新创业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认知不够深入,导致很多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院校也仅仅停留在教学的表面,思政教育与职业教育内容的融合度不足,难以提高课程思政教学的效率。很多教师习惯于从宏观的角度进行知识讲解,缺乏针对性的探讨,导致学生缺乏对思政主题的深入思考,无法实现知识的内化[1]。
(二)融合教学体系缺失
创新创业已经成为社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建设内容,但是在高校课程中的实践却缺乏有效的顶层设计方案,存在课程思政融合教学体系缺失的问题。随着时代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应该增加对创新创业教育以及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的重视程度,并将其纳入日常教育课程体系中,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但是,由于高校在课程设计方面缺乏顶层意识,导致创新创业课程中的创新创业内容局限,不成体系,德育教育内容不足,很多教材中对于该部分内容都是一笔带过,教师更加不会提供教学实践的机会,这样就会降低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2]。
三、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德育课程体系建设
(一)提升教师综合素养,落实课程思政教育
经过上文能够知道,只有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师自身的思政道德修养,才能够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教师应该主动学习思政知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与政治素养,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发挥自身榜样的力量,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教师不仅是课程思政的第一执行人,同时也是开展思政教育的主体,只有自身具备社会主义特色教育思想,胸怀高尚的民族情怀,才能够在课程思政教学的时候做到游刃有余,能够结合特定时代背景为学生介绍创新创业的意义以及时代发展形势,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观。另外,具备较高综合素养的教师能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分别从国家政治、文化情怀等各个方面讲解创新创业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醒学生勿忘历史,落实课程思政,强化创新创业课程以及思政教育课程的教学成果。对此,大学应该定期组织各学科教师参与思政教育活动,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想品德,提升其课程思政教育的水平[3]。
(二)明确创新创业目标,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传统教学对于创新创业课程思政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刻,很多教师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画上等号,认为德育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关系不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偏离的问题,无法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对此,高校应该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并通过在线教育形式探索更多教育可能,融入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挖掘德育教育素材。另外,高校还应该帮助学生明确创新创业的目标,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发展的影响较大,因此教师应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践行“三全育人”,搭建创新创业德育教育文化生态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想观,营造一个具备优秀品质与良好品德的创新创业发展环境。学校应当将主流的价值理念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同时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通过实践体验的方式强化学生对不同职业的认知,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4]。
(三)完善课程管理体系,创新课程思政内容
要想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政教育,就必须有完善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首先,大学教育行政部门应结合不同专业的就业创业需求设立思政类竞赛,一方面面对科任教师,锻炼其融合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能力,改变教师的传统教育思想;另一方面强化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以及思政教育的看法,满足其适应社会、成长成才的需求。其次,高校还应将德育教育融入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从实际发展出发,根据国家对创新创业人才的要求调整课程制度以及系统设计内容,推进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升级。另外,高校还应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整合各学科资源,优化课程课时的安排,并将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思政教育内容融入本科各公共课程中去。比如在总学时为14学时的公共政治课程中划出10个学时用于创新创业教育。从另一方面来看,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中也应该增加更多德育教育的内容,并在课程中设置更多德育实践环节,加强学生与当代著名企业家的交流,在了解市场创业信息的同时也能够以其为榜样,学习企业家精神。创新创业教师应着眼于职业规划以及创业指导现有教材中的德育资源,不断开发其中内含的教育材料,落实课程思政。比如“自我认知:价值观”“大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等内容[5]。
综上所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时代发展的趋势,高校应该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内容,完善德育课程体系,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根据现实的情况制订出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鼓励大学生创业发展,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