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大学生大诚信格局意识助推课程思政改革
——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

2022-02-19董育红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格局立德专业课程

董育红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校课程思政着力于探寻培养大学生的“修养、责任、忠诚、爱国”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元素。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搜索关键词“立德树人与课程思政”,多以具体课程为范例进行研究而鲜有共同性研究者;输入关键词“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则较多出现如“传统文化或者地域文化融入某具体专业思政课程”的研究成果,而鲜有基础性、一般性研究。基于现有的文献资料分析,凸显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大诚信格局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迫切性。

* 本文系玉林师范学院2021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大诚信格局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XJJGZD25);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2019年度重点项目“新时代民族地区诚信文化体系与依法治国战略协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9YJJD0004);玉林师范学院科研项目“新时代诚信文化体系的法律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9YJKY13)阶段性成果。

一、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现状分析

本文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论述为根本视域范围、深入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高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三全育人”之目标,结合玉林师范学院课程思政发展要求,根据大学生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大诚信格局融入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探究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和途径,推动高校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协同发展,为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与实践存在薄弱环节

1.中外高校德育实践研究

刘大凤在《中外高校德育教育比较》中指出韩国设置专门德育课程并渗透到专业课程中,美国注重以爱国主义、法制教育进行课堂教学和专业课程的渗透,注重“国民精神”的培养等,但对大学生的实践教学无经验。

2.高校课程思政德育机制中对诚信问题的认知和实践存在薄弱环节

(1)高校德育实效性微弱

第一,国家高瞻远瞩、目标却困难重重。艾红梅、韩莉在《诚信文化在高校德育中创造性转化的实践路径》阐释了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忽视了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综合素养的培养。张展、周琪超在《基于“00 后”大学生的德育实效性研究》中分析了四个方面的干扰因素并指出其问题的实质所在。

(2)新发展理念下高校诚信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邓安能、余玉花在《五大发展理念下高校诚信教育困境破解》中分析了没有形成良好的诚信教育氛围的困境。黄一斓在《高校诚信生态环境的现状与重构——以大学生诚信教育为核心》中指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社会和主体价值日益凸显等。

综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三全育人”的课程思政方面没有多少经验可循。本文探讨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的新发展阶段中国精神大诚信格局教育模式:“理论+实践+核心”大诚信格局教育。理论与实践双向助力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以玉林师范学院为试点,逐步推广扩大至广西地方高校乃至全国高校。

(二)大学生诚信问题实例,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性不相匹配

2018年7月,广西某人民法院受理的某高校400名大学生为被告的借款合同纠纷案,除只有3人因担心工作问题积极应诉达成调解协议外,其他人均被纳入失信人黑名单。2021年3月17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出通知禁止小额贷款公司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另有大学生拒服兵役的案例……大学生诚信问题已经远超个人品德修养的界限,严重降低了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评价和期望,与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目标严重不符。

二、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大诚信格局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理论与教学实践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创造性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的新发展阶段大学生大诚信格局教育模式——“理论+实践+核心”大诚信格局教育,具体内容为:

“五位一体”诚信理论体系和“四个层次”诚信践行模式,打造高校诚信品牌,旨在培养大学生的“修养、责任、忠诚、爱国”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元素,以提升立德树人成效。

(一)“五位一体”诚信理论体系

1.个人诚信——即以坚定的诚信品格塑造新发展阶段大学生良好人格魅力形象,强调大学生内心诚信的品德修为。

2.人际诚信——即立足于家庭、社会、朋友关系的法治契约精神培养,强调大学生社会交往过程中的规则遵守。

3.社会诚信——即勇于担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的精诚之志,强调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精神风尚领跑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的责任担当意识。

4.中国共产党诚信——即牢固树立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能力的坚定信仰,强调大学生应该积极靠拢党组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担当精神。

5.国家诚信——即致力于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楷模忠诚之志,强调大学生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情怀。

五个方面的主体诚信,构成了新发展阶段由己及人、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的大学生大诚信格局教育的理论精神内核。

(二)“四个层次”诚信践行模式(含各自地位及实践途径)

1.第一层次是品质修养——即大学生个人诚信人格魅力的养成,是其他三个层次诚信践行的基础。高校可建立专有诚信考核奖惩机制,举办“诚信”主题演讲、专题征文等实践活动,形成固定时间主题诚信日,旨在突出大学生诚信品质形成的精神风尚。

2.第二层次是诚信交往——即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规则意识,是大学生大诚信格局教育的核心。各专业课程教师通过列图表等方式,将专业课程中可以融入大学生大格局诚信教育的部分分门别类进行对照、举例,可以举办关于主题写作比赛。这一层次是其他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所指。

3.第三层次是法治信仰——即强调诚信践行关于法治契约精神的价值培养。高校层面建立一套诚信考核制度,举办诚信主题辩论赛,各专业课程教师搜集有关大学生网络、校园、司法的案例等,汇编成册、组织各种形式的大讨论。培养大学生牢固树立“诚信即义务”的法治精神,是其他层次诚信实践的法治保障。

4.第四层次是践行忠诚——即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理念,对国家、对党忠诚,引领大学生努力向党组织靠拢,突出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的家国情怀。是最高级别的层次,也是最高精神的诚信践行模式。可以通过此方面进行主题课程论文撰写。

四个层次的实践践行,由个人到集体、到社会、再到国家,层层递进,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实践活动,牢固树立起大诚信格局意识,争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

上述理论体系和实践层次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结合融入课程思政,以提升高校教育质量,为推动“三全”育人提供可供借鉴的理论和实践方案。

三、课程思政中大学生大诚信格局教育的操作性对策

一方面保持“思政课程”的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解决课程思政“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最终实现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同“立德树人”的价值要义。

(一)对照课程、分门别类,对号入座大学生大诚信格局教育

针对学校各专业课程,按照上述诚信教育的类别进行有选择性的模块对接。例如,以玉林师范学院政法学院为例,该学院的专业课程能够做一个可供参照的诚信教育表格。比如在宪法课程中进行政治诚信教育,在民法类诸课程中进行经济、交往诚信教育,在刑法类诸课程中进行网络诚信教育,在理工科、文科所有课程中均可以进行政治、就业诚信教育。而在所有专业课程中都必须进行政治诚信教育。

(二)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实现路径

1.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在思政理论教学中渗透大诚信格局教育。思政课堂进行面对面大诚信格局教育内容的讲授和实践。加强大诚信格局教育与思政课堂的融合,创新诚信教育的实践路径。

2.通过开展大诚信格局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诚信意识。开展以大诚信格局教育为基础的责任心和诚实教育活动,建立大学生大诚信格局教育档案,并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3.运用形式多样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除了典型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等,还主要包括“司法案例真实情景再现法”“问题链教学法”“比较式”“案例教学法”“专题模块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大诚信格局教育模式的外延拓展

本文所构建的大诚信格局,集修养、责任、忠诚、爱国为一体,不仅是社会良好风尚的一面镜子,更是一所高校的门面,还可以恩泽后人、影响下一代,充分实现绿色发展理念的可持续性。

四、大诚信格局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前瞻性分析

结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思政课程”改革途径,让大诚信格局教育的精神实质为深挖课程思政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提供具体抓手,为“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实证研究,提供可操作性实践方案。

总之,只有养成优良的诚信品格,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在各专业课程教师的参与下,有理论创新,更有实践创新,进行分类、总结、归纳,进行对口、对号的入座式、嵌入式的点和面实证研究、校内外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不仅玉林师范学院可以适用,其他广西地方高校甚至全国高校都可以推广应用参考。

猜你喜欢

格局立德专业课程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小人物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