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2-02-19江门市江海区朗晴小学徐静文

师道(教研) 2022年3期
关键词:朗读课文课文语文

文江门市江海区朗晴小学 徐静文

一、 小学低年级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不长。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低年级学段的语文朗读教学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课堂的四十分钟里,老师用于课文讲解的时间很长,而留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多,课堂教学变成老师的“独角戏”。且学生朗读的形式单一,主要停留在集体朗读,缺乏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

(二)第一学段的学生在朗读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见字顿读,有拖音的现象,没有用心感受每一个句子的感情,用格式化的语调进行朗读,宛如和尚念经。

(三)教师对于朗读教学的指导过于机械,评价方式较为单一,难以调动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对于学生朗读的评价语千篇一律,没有真正指出学生朗读中的短板及指导学生改正。

二、 小学低年级朗读教学应对策略

(一)自主学习为中心,小组合作为后盾

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是识字。在课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预习,圈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在课上,教师可采取自由朗读和小组学习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让小老师带领学生认读易读错的生字,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和范读。在学生解决了字词障碍后,为其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奠定基础。例如,在进行《荷叶圆圆》的课文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相应提出朗读训练的“三步走”方法:第一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学生先圈出不认识的字,小组互相交流,组员充当小老师,尝试引导组员读准字音。第二步,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看看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分别把圆圆的荷叶当作他们的什么,通过朗读感受夏天的美好。朗读这一部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代入角色,朗读时带有小动物的可爱与活泼的语调,一边朗读一边做动作。第三步,引导学生一边朗读,一边发挥想象力,想一想小动物们还可以在荷叶下做什么。这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勇敢地、快乐地表达他们的想法,同时为学习课文增添了不少乐趣。在学生朗读前对其提出明确的要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避免了学生朗读时的盲目性,提高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二)朗读技巧随堂备,分合串联破难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学生难以独立地理解课文内容,更谈不上有效朗读。那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简单有效的技巧,辅助其有效提升朗读能力。

1.老师应引导他们找出语句的关键字词,读出其重音。如在《文具的家》一文中,第一自然段“铅笔,只用了一次,不知丢到哪里去了。”教师引导学生画出“只、一次”等关键字词,可用“只、一次”的字词进行造句,辅助学生理解字词的含义。最后,通过重读关键字词,强调主人公是一个粗心的孩子。

2.朗读中的停顿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长句子。在《端午粽》中,教学重点是读好长句子。教师应当教学生学会正确、灵活地朗读长句子,引导其把握读好长句子的技巧。首先用拆分法帮助学生读好“( )的( )”短语,降低理解和朗读的难度。如文中提到“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然后,在带领学生认识长句子时,可选用“内容分解法”,一步一步教其拆分长句中的内容。教师可通过句中的关键词“里面、中间”等方位词,引导学生发现作者介绍包粽子的顺序。最后,再将分解的内容串联起来,可借助停顿符号划分长句,把握长句的正确停顿,从而降低学生读长句子的难度。

停顿是指人们在朗读时,由于生理、语法或情感方面的需要,在词、句、段之间的间歇。朗读时,适当的停顿可以正确地展示句子结构,不仅能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还能让人听起来错落有致。

(三)情境创设作铺垫,情感桥梁贯全文

第一学段的小学生在认知水平方面还不成熟,生活经验不丰富,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其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相应的情景,让学生乐于朗读。如《彩虹》,其语言生动形象,极具趣味性,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本人创设情境,配上柔和的轻音乐,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课文中的主人公,正拿着水壶站在彩虹桥上,而老师扮演文中的“爸爸”,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来进行朗读。如,老师问:“宝贝,你要拿水壶干什么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句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表达想要用水壶帮爸爸浇水的愿望。这样一读一停,一问一答,一思一读,以师生对话的形式来进行朗读,是一种创新的朗读形式。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引导其代入情境,感受主人公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四)朗读形式多姿彩,融情入境养智趣

在部分语文课堂中,学生的朗读是被动的,如牛嚼牡丹,机械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朗读任务,让学生感到无趣。这是因为教师没有根据教材内容,采取有差别的朗读方式。常见的朗读方式有范读、分角色朗读、齐读、引读等等,教师应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地加以选择。例如,《动物王国开大会》是一篇篇幅较长的课文,多个角色穿插其中,情节反复。教师在教授这篇课文时,可先引导学生分清角色之间的关系,分析角色的心理,进行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边演边说,乐于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就像是在课堂上进行一场简单的情景剧表演,把一段长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表演,让学生更容易在情境中体会情感,学会朗读。

四、结语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应予以重视。一方面,朗读可以帮助小学生初步建立语感;另一方面,朗读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应该好好运用朗读这一语文教学法宝,辅助学生学好普通话,调动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朗读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从中汲取营养,与其知识储备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朗读课文课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青铜葵花》选段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调节课堂气氛策略探讨
背课文
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的几点看法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