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蕴、困境与出路
2022-02-19陈争
陈 争
(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广西南宁,530100)
大学课程具有传播知识的功能,承载着铸魂育人的重任,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德育功能,有利于为国家培养新时代的建设者。课程思政要求教师把人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专业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之一,并与专业教育发展深度融合。具体来说,课程思政建设目标需要全体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结合“三全育人”的要求稳步推进。
一、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意蕴
(一)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1]相关部门要在教育工作中把“立德树人”贯穿到国家各项教育领域之中,学科、教学、教材和管理各个体系的建设都要聚焦到立德树人目标上来,高校全体在校师生要把这个目标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都要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在全国所有高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并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具体的部署。[2]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对党中央重要决策的贯彻落实,是对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积极回应,是国家和时代的共同需要。
(二)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在举全民之力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长征”路上,在面对世界前所未有的大变局的情况下,我们要扎实做好国家未来接班人的培养工作。在校青年学子是国家之未来、民族之希望,高校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后备军”的使命。历史已经证明:个人与国家是命运共同体,个人为国家发展提供动力之源,国家为个人发展搭建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大学生是促进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磅礴之力。新时代,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应强调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通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从而更好地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三)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应有之义
新时代,我国高校的办学定位更加立足于我国独特的基本国情,在发展中不断构建和完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扎根中国大地办好我们自己的大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据已经取得的实践成果,制定了一系列新的配套措施,意在以改革创新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求新求变、提质增效。课程是高校培育人才的重要载体,而课程思政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引领的内涵式发展的时代要求,是在深刻总结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完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的大胆尝试,有利于把新的理论成果转化为实现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动能”,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
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困境
《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2]整体来看,目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着实践困境,具体如下。
(一)“主力军”有待进一步强化
1.“顶层设计”尚需加强
按照《指导纲要》的内容,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是全面的、具体的、科学的,所有高校都应采取切实措施,按部就班地落实好此项工作。[2]为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校领导班子必须以身作则,做好整体规划。目前,全国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还处于初级阶段,在顶层设计方面还有待完善。例如,高校自身课程思政建设“顶层设计”滞后,导致高校内部职能部门之间存在壁垒,部门之间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职责不清晰。
2.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有待强化
按照《指导纲要》的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抓牢教师队伍“主力军”建设,努力让全体教师都尽到应有的职责。目前,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自身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部分教师对自身职责的认识不够清晰。例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很多教师未能深入贴近学生实际,课程思政内容很难对学生产生感染力。二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较落后。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较差,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和线上教学平台进行教学。
(二)“主战场”有待进一步筑牢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3]这给高校的课程建设提出了明确指向。从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要求来讲,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最终需要各门课程“群策群力”。在立德树人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课程是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关系;在育人导向上,思政课侧重对学生“三观”的塑造,其他课程则侧重对专业知识的传授。总体来说,思政课和其他各门课程在教学表现中的侧重点不同,主要原因如下。
各门课程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天然屏障”,课程发展背景、教学大纲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课程之间的“公约数”变小,思政课与其他课程之间出现“泾渭分明”的现象。这使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出现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不能形成“合力”,不利于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实现。此外,部分教师认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思政教师及思政教育工作者分内的事,自己种好原有的“责任田”即可,在教学中只重视本课程知识的讲授,淡化甚至忽略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这导致课程思政建设出现“孤岛效应”。
(三)“主渠道”有待进一步贯通
课堂教学中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要求存在较大差异。按照《指导纲要》的相关要求,课堂教学环节要结合各门课的内容、特点、价值要求等,在此基础上努力提炼出课程思政元素,最后把这些元素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起来,进而提高育人的针对性。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各类课程的有机融合,实际上很多高校教师在设计教案、备课和授课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把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部分专业课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先讲授专业知识,再“轻描淡写”地讲授与专业课相关的思政教育内容。这等于将课堂教学过程一分为二,讲授专业课知识为主,进行思政教育为辅,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学仍然是分离的,未能实现“同频共振”。
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必须切实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仅靠思政课教师“孤军奋战”是远远不够的,不利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推进。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尽其责,只有让思政课和其他课程“携手并进”,共同演奏出“立德树人”主旋律,才能突破“孤掌难鸣”的困境,最终搞好课程思政建设。
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突围之路”
(一)综合施策,夯实教师队伍建设之基
1.做好“顶层设计”,强化执行力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关系到高校的育人质量,体现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担当。对高校领导班子来说,要真正落实好这件大事,就要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及时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其次,要及时成立专门的工作组,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任务,对标《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高校自身实际做好“顶层设计”这张“施工图”,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引导教师在课程思政理念下稳步推进教学目标。具体如下:在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将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特征的课程思政建设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真正实现传授课程知识、培养专业技能与塑造思想灵魂的完美融合;成立校级层面的课程思政教研中心,院级(系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借助“五育并举”理念出台“大思政”工作方案,进而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定期开展有益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研讨会、培训班、教学比赛、公开课等。最后,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强高校之间课程思政建设的交流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动能”。
2.强化教师的育人职责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思政课教师和其他课程教师都要切实提高传知育人的责任感,这是各门课程之间实现协同育人效应的重要基础。首先,高校所有任课教师都要深刻认识到人人都是课程思政建设者,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责无旁贷,及时纠正一些错误认识。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可结合课程内容广泛挖掘思政元素,教学中主动将这些“元素”融入课堂,自觉做到“传知”和“育人”相统一,切实增强工作的使命感和针对性。其次,高校教师作为“传道者”,应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在不断学思践悟中坚持“知行合一”,弘扬社会正能量,把握时代主旋律,争做科学知识、先进文化的“播种者”、争做党和国家发展的坚定支持者。最后,课程思政建设是对“三全育人”工作的进一步推动,高校全体教师应该始终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念,自觉对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切实完成好铸魂育人的神圣使命,扮演好灵魂工程师的角色。
(二)以育人为导向,强化课程建设
课程是高校开展教学的基本载体,课程建设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着力点。按照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课程建设处于“主战场”地位。对高校来说,要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课程建设做好统筹规划,以整体推进所有课程建设为契机,使各门课程通过加强“互联互通”,充分发挥其合力。教师要参照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的原则,结合各门课程的特点巧妙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进而为高校课程建设实现创新发展赋能。
一方面,高校要根据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的规律,科学优化课程设置。在公共基础类课程建设方面,高校可以通过默化潜移或以点带面等方式,重点涵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品德修养、知识技能等,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陶冶品格、增长本领、综合发展。在专业课程类建设方面,高校要结合专业课程的背景及其所关联的领域,科学延展专业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切实打通内涵和外延的通道,强化专业课程的理论性、科学性、价值性,彰显其独特性、生命力和时代感。在实践类课程建设方面,高校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以劳动课、就业创业指导类课程为例,要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勤于实践,在反复的亲身实践中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校外实习实践方面,要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践指导教师之间的协作,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促使学生把握机遇、塑造品格、提高本领、成长成才。
另一方面,高校要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评价机制建设。参照《指导纲要》的要求,在教师考评、聘用、奖惩、培训、进修等重要方面,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表现作为重要参考标准。例如,在教师表彰方面,优先把为课程思政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纳入表彰范围。在教师考评方面,建立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互评常态化评价机制。此外,高校可借助第三方专业测评机构进行周期性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例如,每学期校内至少开展一次课程思政建设测评工作,邀请校外专家对本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他评,并及时总结经验,通过以评促建、评建结合,打好课程思政建设攻坚战。
(三)久久为功,坚决贯通课堂教学“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课程思政建设来说是关键一招,课堂教学质量关乎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长远发展。实现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育人效应,关键要弘扬工匠精神,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上下一番“绣花功”。当前的在校大学生是个性鲜明、心怀理想、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一代青年,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同时也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因此,贯通课堂教学“主渠道”意义重大。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高校要通过调查研究做好学情分析,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新时代高校学生视野开阔、善于使用各种网络工具,他们获取信息和教育资源的途径越来越多元化。课堂教学在做好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要主动适应大学生思想特点,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强化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广受大学生喜爱的方式将课程思政的内在要求充分落实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
其次,高校要立足专业课学科发展背景、授课内容、课程特性,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将其最大化地融入课程教学。理工科类专业课程教学要注重科学思维、伦理道德的培养教育,培养学生利用现有资源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性、责任感和意志力。文史哲学类专业课程教学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及时树立正确的认知,做到与历史同向、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成为新时代的优秀青年。农学类专业课程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热爱“三农”,以新时代乡村振兴为契机,努力打牢专业理论基础,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练就过硬本领,从自身做起,深入农村,关心农民,自觉献身农业,助推乡村振兴,造福农民,服务国家的大发展。
最后,高校要着力拓展课堂建设。例如:结合大学生兴趣爱好,发挥网络等新媒体的优势,通过大学慕课、易班和学习通等学习平台搭建网络开放课程;通过社团建设、团课、党课和课外实践课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室内室外、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教学共享与应用;通过“第二课堂”,如新生开学典礼、军训、日常主题班会、党团培训、毕业典礼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活起来”,体现时代性,增添鲜活性,突出时效性,彰显生命力。
总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主要通过采取具体措施实现所有思政课程建设同向同行、同奏一曲,以更好地为国家发展赋能、为社会进步服务、为广大人民造福。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益探索,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举措,功在当代,利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