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实教学细节,发展小学生数学学科关键能力

2022-02-19林丽芳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内角梯形平行四边形

林丽芳

随着新课改不断向纵深发展,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得到普遍重视,与其相对应的学科关键能力培养问题也备受关注。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儿童发展,努力从儿童学习和成长的角度去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寻求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新途径,进而探索小学生数学学科关键能力培养的新举措。教师要进一步学习新课标精神,学习当下小学数学教学最先进的经验和理念,以此构建精彩、有趣、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促使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得到有效培养,获得应有的发展,为小学生的未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1]。

一、依托计算体验,培养运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理性相融”理念的践行,以此来促进小学生运算能力发展[2]。大量实践表明,运算能力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要善于创设小学生计算学习情境,让学生依托扎实的计算学习,获得良好的计算学习体验,使他们的学科关键能力——运算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细化内容选择

细化教学内容选择,是发展小学生运算能力最为基础的一环。因为教师如果没有选用合适的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研究的积极性就难以被激发出来,如此下去,学生就会对计算学习产生懈怠心理,进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选用教材中的内容,并灵活地整合相关资源,深入策划教学工作,使教学更贴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比如,在“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中,教师就要依托教材,进行思考和策划,着力通过相应的计算学习活动,让学生的学习经验、思维都得到激活。在复习温故环节,教师就可以重点突出一组口算题的分析与比较,如:48÷6,48÷4,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比较,让他们对除法学习感兴趣,这能为学生积累相关知识经验和思维基础。

(二)细化活动设计

在学生学习活动开展以及他们对48÷6、48÷4口算过程进行汇报后,教师就要训练学生的口算思维。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即如何用竖式来计算这些题目。这时学生就会用自身学习经验进行笔算计算。随着学习交流的深入,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简单笔算除法就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此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将48÷4中的“4”在屏幕中呈现出不停闪烁的效果,变成一个特写的“3”。接下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学习用学具去推演这个计算的算理。通过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器计算方法等,让其中的算理更加具体、直观,以便学生形成深刻的记忆。在动手、动脑和动口的有机结合下,学生就会对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计算算理和算法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整个学习活动得以顺利推进,小学生运算能力也能在学习中得到一定发展。

二、细化几何教学,发展空间意识

在常规的几何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要盯住“你是怎么想的”这个关键点,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空间想象,建立起几何与图形表象。从而使小学生对常见的几何图形或几何形体的形状、结构、基本特征、位置变化和位置关系等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从中实现自身空间想象力的发展,进而助推空间意识发展。

(一)边看边想,助力空间想象

采取边画边想的学习策略,是教师针对图形与几何这一知识点所开展的虚实结合式教学的一种体现,是小学生实现空间想象力发展的有力抓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细化几何基础知识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学会动脑,在一定的想象中较好地建构图形表象,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为有效学习和空间意识发展奠定基础。

比如,在“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要具备“图形认识,始于观察和操作”的教学观念,打磨教学细节,让学生用心去观察平行四边形,去观察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从中积累更为丰富的学习感知。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去想象生活中哪些物品属于平行四边形。这样会深化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发展学生相应的空间想象力,并实现学生空间意识发展。

(二)在变中想,发展空间观念

在观察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还要进行教学策略的改变,要让学生真正动手操作,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最为真切的平行四边形感知。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互动学习,开展制作平行四边形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有小组利用小棒拼成平行四边形,他们发现其对边的长度是相等的,对边也是平行的;还有的小组则是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2]。

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画一画,让学生在画平行四边形的活动中初步建立起平行四边形边的特征、角的特征表象,对平行四边形建立起初步的认知。随着画图、拼图、围图等活动的开展,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就会进一步加深。而随着不断的学习思考,学生的想象能力会得到提升,空间意识也会得到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把观察、操作活动有机整合在小学生图形与几何学习之中,能够让“想”变得更有深度,并在推理、想象等活动中让学生建立起更好的空间意识。

三、重视研究过程,培养推理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知其所以然”教学策划,努力通过创设必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积极互动,在交流分享等环节中实现思维碰撞和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推理等,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实现有效学习[3]。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够在说理等活动中更好地培养推理能力,促进自身数学素养提升。

(一)实验与猜想同步,为合情推理蓄力

良好的推理能力是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的基础,是他们理性学习、高效学习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精准地设计实验学习、猜想学习等环节,让学生真正达到在探究学习中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并在猜想中对各种数学实验现象做出相应的推想,为学生采集信息、梳理信息和学习推理提供有效渠道。

比如,在“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合作学习情境,搭建学习实验、学生互动平台,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强化,学习活力得到释放。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灵活追问,促使学生在智慧碰撞中较好地解读“为什么”,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使其推理意识得到强化。比如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四边形的内角和相关知识,并形成相应的学习猜想,为后续进一步学习研究指明方向。

(二)逻辑与证明同行,为正确推理助力

经过实验学习,学生发现把四边形沿着两个对角的顶点剪开,就能得到2 个三角形,这6 个内角合起来正好是四边形的内角,所以很容易得出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2 个三角形内角和相加的结论。此时,学生就会形成一种猜想:是不是都可以把多边形分成小三角形呢?

于是,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就会进入进一步的实验学习阶段,用不同的方式来证明这个猜想的可行性。在五边形实验中学生发现可以得到3 个三角形,在六边形实验中可以得到4 个三角形……随着学习交流的不断进行,学生就会知道多边形的面积总是可以分成若干个小三角形,这些三角形个数总比边数少2 个,所以多边形内角和是(边数-2)×180°(边数大于等于3 且为整数)。紧接着,学生就会对这个推理进行再验证,进而发现推理是正确的。自此,多边形内角和的学习也就会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学生的推理能力也在学习中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四、鼓励多元思考,发展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内容、掌握学生学情等,构建相应的探究学习情境,让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成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主旋律。当然,在这期间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化思考,进一步拓展学习和思考的视角,让创新学习、创新研究成为教学中的自然产物,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较好培育[4]。

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小学生要想真正学习好数学知识,形成相应的认知体系,建立起有效的数学思维模型,就要经历“是什么”“为什么”等思考过程,这样能够使他们进入“还有没有其他思考”“有没有全新的方法”等深度思考阶段,从而为小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提供支持,为他们的创新学习注入活力。教师可以设计开放式练习,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思考,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创新,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有实效性,数学思维得到较好发展。同时,学生会进行更深入的问题研究,其创新意识也会在学习中得到发展。

五、引导观察思考,培养表达能力

数学学科与人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教学中致力于促进学生数学学科关键能力的发展,就成为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对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引导,又要重视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能够有勇气去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观点以及展示自己的学习研究成果。同样,通过表达训练,还能助推学生思维条理性、逻辑性等得到增强,使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相应的提高。

(一)构建和谐氛围,鼓励学生多说,激发其表达欲望

要使学生达到“心有思,口能言”的境界,教师就需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话说,能够说得出来,而且是自信满满地说出来[5]。

比如,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教学中,教师就要构建一个自由平等的对话场景,让学生能够说出自己对梯形面积探究的过程,或是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不同的研究方法等,拓宽他们的学习视野,使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比如在“猜一猜梯形的面积该如何研究”这个话题探讨中,教师就要学会放手,给予学生较为充裕的时间,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思考和自己的理解。这样学生就会在叙说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严密的推理,从而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

(二)搭建互动平台,激励学生多说,培养表达能力

在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出讲台,给予学生说的机会。在如此情景下,学生会说出这样的思考:可以像研究三角形的面积一样,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去拼成平行四边形,而这样梯形的面积就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也有不同的学习思考:把梯形一分为二,变成底是梯形上下底、高仍然是梯形高的两个三角形,把它们的面积合起来,就是梯形的面积。随着学生有条不紊地叙述观点,其他学生也会在倾听中不断拓宽自身的学习视野,使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要想达到在日常教学中较好地培养小学生数学学科关键能力的目的,教师还应静下心来,潜心进行新课改的研究,扎实地学习学科关键能力培育的新理论、新经验,努力做到以人文本,为学生有效学习服务,为他们的核心素养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等资源,着力构建充满智趣的学习探究情境,让学生真正投身于数学知识探究之中,在探究活动中学会观察、分析、思考、推理、归纳、交流和总结等,使其数学学科关键能力得到更好培养,让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内角梯形平行四边形
梯形填数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梯形达人
三角形分割问题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梯形填数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