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题为引领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2022-09-06廖冬英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阅读教学语文

廖冬英

《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在大力倡导由“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的今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提问策略单元)旨在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提问策略单元揭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引起了很多教师的重视。在提问策略单元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聚焦学生提问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结合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实际,探析以问题为引领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路径。

问题引领式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笔者通过长期、大量的课堂观察和有针对性的研究发现: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都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在教学环节,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较少,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缺乏有效的提问设计,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引导。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存在的不足进行详细分析,对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问题设计进行研究,提出以问题为引领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并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提升路径。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存在的不足

笔者调查研究发现,有些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存在一些不足,如课堂提问环节设计较少,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缺乏核心问题。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不能对整篇课文进行有效把握,提出的问题覆盖面较小,内容较细,没有有效提出核心问题,这不利于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的发展[1]。

第二,缺乏主干问题。据调查研究,有些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深度不够,提问的逻辑性和层次性不强,设计的问题缺乏一定的引导性,缺少能够促进学生理解语篇的主干问题,使得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第三,缺乏拓展性问题。调查发现,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个别教师提问的开放性并不是太强,没有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最终导致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只是机械地复述文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以问题为引领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以问题为引领开展教学,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理解,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目标。

(一)以核心问题提升学生对语篇的分析能力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整体和全局的视野来对文本进行审视,探究文本内容,了解语篇含义,以核心问题贯穿整个教学,提升学生对语篇的分析能力,具体需要做到三点。

第一,探究单元主题,引出核心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教材分为多个单元,因此,教师必须紧密围绕单元主题,提出核心问题,开展阅读教学。

第二,挖掘矛盾点,引出核心问题。矛盾点是整个语篇中的冲突点,这种冲突既可以是人物情感上的冲突,也可以是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的冲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善于寻找和利用矛盾点设计核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聚焦留白,引出核心问题。语文课文中存在一些留白,这些留白有的是情节上的留白,也有的是人物语言上的留白。教师应该找到这些留白,并且设计出相应的问题,使得阅读内容与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2]。

(二)以主干问题提升学生分层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围绕着文中内容设计主干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分层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一,确定时间线,设计主干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时间为线索设计主干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这类语篇一般段落清晰,前因后果联系紧密。对于教师来说,确定时间线,设计主干问题,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

第二,确定空间线,设计主干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可以根据时间线设计问题,还可以根据空间线(方位的变化)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寻找文章细节,使其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按照空间线将问题答案探索出来。

(三)以拓展性问题提升学生阅读探究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提出拓展性问题。第一,合理追问,形成拓展性问题。教师要根据学情,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进行有效追问,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还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第二,引导学生自我提问,形成拓展性问题。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应该是整体的,他们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后,会注意到一些细节上的问题,产生一些自己的想法。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提升路径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输出的同时,也要着重加强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特别是提问能力。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本文结合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实践,紧扣单元主题,探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一)聚焦策略,掌握正确的提问策略

在讲解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时,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领悟文章的情感表达,主动对文章中不懂或者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提问,并尝试去解决问题。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提问策略,积极主动地去探究、研讨课文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问能力[3]。陈先云认为,问题的形式有三种:一是直接问题(信息性的)——能够从文章内容中直接找到答案;二是间接问题(探究性的)——通过对文章内容进行解释找到问题答案;三是创造性问题(批判性的)——通过与自己的知识(生活经验或背景)相联系来回答。因此,教师要明确问题并非简单的是非问答,应根据教材内容,理解多层次问题的不同之处,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问。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研究课文内容,然后选取有价值的问题来探讨分析,列出提问的步骤提纲,再选取合适的提问方法与技巧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二)剖析教材,准确把握编排意图

从课文单元的目标来分析,教师应该从两个方面出发开展教学。

第一,串珠成链——明确单元教学目标。针对本单元的特点,提出教学思路,即提出问题—分类问题—筛选问题—解决问题。第二,聚沙成塔——梳理单元教学内容。结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教学目标,对单元中每篇课文的能力要素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第二单元每篇课文对应的能力要素

(三)精准施教,达成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深入分析,找准能力培养着力点。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主要是让学生从不同方面来寻找、分析、探究问题,每一单元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语文要素编排具有结构性、系统性。教材的这种安排,使每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更加突出,条理更加清晰,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4]。

第二,依托实际,突破能力提升束缚点。在第二单元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最想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基本要求。要做到这些,需要做到三个方面。第一,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未知领域的问题,例如提出《呼风唤雨的世纪》中的“程控电话”“地球村”等相关问题。第二,引导学生提出能够帮助自身理解课文内容和引发自身思考的问题。以《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为例,课后练习题第二题提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20 世纪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这句诗来形容?”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来探究,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第三,引导学生提出自身感兴趣的问题。以《夜间飞行的秘密》一文为例,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的问题。

第三,解构能力要点,搭建学习支架。基于此,可以设计学习支架,如图1 所示。学生给自己准备一个提问本,在阅读过程中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写在提问本上,在读完文章后自己解答提出的问题,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小组共同讨论。

图1 基于提问能力培养的学习支架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存在一些不足,如核心问题、主干问题、拓展性问题较为缺乏。对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设计出不同类型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核心问题,也可以是主干问题,还可以是一些拓展性问题,以核心问题提升学生对语篇的分析能力,以主干问题提升学生分层处理信息的能力,以拓展性问题提升学生阅读探究能力,通过这些问题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不光是一种认知策略,更是一种学习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提问不是为提问而提问,而是以提问促思考,以提问激兴趣,以提问养能力,这也是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关键所在,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剖析教材,使学生准确把握编排意图,精准施教,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掌握提问策略和提问技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提问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达成教学目标。

一般来说,课文写法的特点主要集中在课文的不寻常处,如课文的标题、经典句、文本的矛盾处、特殊标点处等。学生通常能发现它们,却不知道如何进行写法方面的提问。对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提问角度,拓展提问句式,引导学生通过探寻文章的独特之处,质疑为什么这么写,最终形成写法角度问题[5]。

迁移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从外部只能受到激发。”可以布置即时作业,引导学生从内容、写法和生活实际三个方面提出自己的问题,通过学生自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的方式设计阅读评价表,并在小组交流时完成学生互评,选出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另外,可以布置中期作业。在教室布置一面提问墙,让学生把在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写在便签上,贴到墙上,供其他学生思考、讨论、解答。其他学生可以把答案贴在问题下面,也可以直接和提问者对话。除此之外,可以布置长期作业。引导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阅读教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