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发挥班规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2022-02-19詹旋武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班会课班委班规

詹旋武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如果没有班规,学生的违规行为就得不到有效的遏制,班级工作将很难开展。班规是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性规则,在班规的引领下开展班级活动是学生步入法治社会前的初步尝试,能够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和负责人,要与全体学生一起制定合理的班规,规范班级学生的行为,统领各项班级管理工作,让班级常规管理有章可循。

一、发挥民主,全员参与

在制定班规的过程中需要全体学生一起参与,教师要征求广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而每个学生都要认真思考每一条班规的作用和意义,并且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便班规在起草阶段能更加科学和务实,让班规起到真正的管理作用[1]。

首先,要制定公平的班规。班规的制定不能急于求成,班主任要对班级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之后再开始制定班规,这样才能制定符合班级实际情况的班规,有效地管理班级。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根据讨论结果拟定条款,之后在班内征求大家的意见,如果意见不能统一,可对条款进行适当修改,以便在后期执行阶段可操作性更强。引导学生制定公平公正的班规,可让班级工作“有法可依”。班规使得学生的意志与愿望通过合理渠道得到了满足,不仅拉近了师生关系,还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其次,要争取学生的理解。班规的制定离不开学生的理解和支持,班规也不是给学生上“紧箍咒”。班级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地方,班规其实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限制和约束,它向学生说明了哪些行为是严令禁止的,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让班级工作有章可循,避免因为管理的随意性而引起内部矛盾,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更加健康地成长。

对于极个别对班规有意见的学生,班主任要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争取他们的认可。只有班内上下一心,大家都接受将班规作为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班级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开展。有些班级的班规完全由班主任一个人决定,使得班级部分学生觉得不民主,自己只是被动接受班规。这样会使他们在违反班规被惩罚的时候不服气,从而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教师在制定班规的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反复商讨,并且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口服心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规之后,教师还要培养一支得力能干的班干部队伍,让班规得到有效的执行,同时,还要将班规张贴在教室的宣传栏中,供学生查阅和监督执行。

二、奖惩结合,高效管理

有了大家都赞成的班规,就要执行到位,让每个学生重视班规,自觉遵守,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应知人善任,班委的挑选也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组建负责任的班委。一个充满战斗力的班级管理团队是优秀班集体必不可少的。班主任要格外重视班委的安排,让每个核心班委专门负责一项管理工作,必要的时候还要给他们配一个助手,而像出勤、卫生、纪律这三项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点,要让工作能力最强的班委来负责。班主任要充分信任班干部,并要求他们及时处理学生违规现象和问题,当天能处理好的事情不要推迟到第二天。同时,班级管理要做到量化统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积分,作为每一年度评优评先和综合素质管理的重要依据。班主任要善于观察、了解班级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将学生的违规行为消灭于管理过程之中,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实事求是,避免进入一些误区,比如,发扬民主不等于什么都由班级学生表决决定。

其次,要将班规落实到位。在长期担任班主任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有的班级虽然有班规,但是对于学生的违规行为却没有列出具体的惩治措施。这样的班规就不会对学生起到什么约束作用,因为违规的代价很低,学生就会变得肆无忌惮,班规必将成为摆设。笔者担任班主任的班级规定: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迟到、早退一次扣2 分,旷课一节扣4 分,违者还要在班会课上唱歌一首或者抄写英语单词两页);晚自习或自习课期间,每个学生应该独立学习,保持教室安静,不聊天,不在上课或晚自习时睡觉(违者扣2 分,并在班会课上唱歌一首或者抄写英语单词两页)。

设立班规的最终目标是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因此,对于好人好事、拾金不昧、互助合作行为的表扬,也要在班规中得到体现[2]。教师在执行班规的过程中也要顾及学生的自尊心,考虑到中学生身心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这个重要因素。班规对学生需要展现人性化的一面,不能变相体罚学生,不能违反教育部的相关规定。笔者所在的班级,违规的学生要在班会课上唱歌给大家听,这不仅不会破坏班级的和谐,还会让班级处在欢声笑语当中,还能纠正学生的违规行为。此外,教师还可以在班内进行最佳表现小组评比,选出表现最好的小组,对“最佳表现小组”进行表扬,并给该小组每个成员加综合素质分2 分,同时,对投票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对应的处理。

三、与时俱进,适当调整

班规在制定之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检验,也就是一个“试用”的过程,要根据班级内部的反馈来进行适当的调整。班规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班主任一般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有些条款太过于苛刻,导致学生怨言很大;有些班规虽然比较合理,但是执行起来学生比较抗拒。一条班规如果执行起来比较困难,学生极为排斥,那就要对它进行修改,因为班规除了管理班级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健康地成长。笔者的班上有一条班规是这样的:迟到的学生,班会课要唱歌一首。这条班规在前几届的班级中实行起来是没有问题的,到了班会课学生会走上讲台唱歌,整节班会课充满欢声笑语。通过罚唱歌来解决迟到的问题,既可以教育学生又维护了班级纪律,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但是在笔者现在所带的班级中,这条班规很难被执行,因为班上很多学生很害羞,班会课迟迟不肯上讲台唱歌。如此几次之后,笔者就把这条班规修改为“迟到的学生,班会课要唱歌一首或者做班级卫生一次”。修改之后的班规为学生所接受,班级工作也得以顺利开展。

每周班会课要进行一次班规执行情况的盘点,举行一个简单的颁奖仪式,对积分高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邀请他们分享经验。这种仪式可让全班学生重视班规,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将规则内化于心。班主任要不断深化班规对班级建设的引导作用,让全班学生感受到民主、平等的班级氛围。班主任要明白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向其他优秀班主任学习,取长补短,在工作中有失误的地方要及时纠正,不遮遮掩掩、文过饰非。

在教育违规学生时,班主任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班规为准绳。如果学生情绪激动,班主任要心平气和,不与学生发生正面冲突,不强行压制学生,等学生情绪稳定之后再心平气和地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公正地按班规进行处理[3]。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要学会反思,多听家长、其他科任教师的建议,多接近学生,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班级的情况,掌握一手资料。有一些学生心理素质不是很强,在做了违反班规的事情之后害怕被班主任当众批评。这时班主任就要转变思路,发现学生的亮点,从批评转向积极的赞扬与鼓励,给予学生正向的引导,不以权压人,要以理服人。

班主任要在中央教育精神的指引下,打造和睦友好的班级氛围,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行为。对于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班主任需要格外关注和关心。班级工作细碎烦琐,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不厌其烦,耐心地教育违反班规的学生,细心呵护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班级工作只有在乐观向上、愉快活泼的氛围中才能有效开展。

班主任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了解学生的动态。笔者有空就会研读名师名家关于班级管理的著作,而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更是让笔者受益匪浅。笔者将他的“以人为本”和“依法治班”思想运用到班级管理的工作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魏书生总结出:班级管理一靠民主,二靠科学。他说,班级工作应最大限度地依靠民主管理和制度管理,少一些人治,少一些无效劳动,但民主决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而意味着人们更严格地按照科学的法律、制度去工作、学习和生活[4]。

四、公正平等,德育为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使孩子都能够接受良好教育,是我们在新时期促进教育公平的更高目标。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教师也要坚持公正平等的原则。所谓公正平等原则,就是班级管理要坚持公平、正义,让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正能量,群策群力,共同建设良好的班级。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只要有学生违反了班规,那么其所接受的批评教育都是一样的。教师不能因为个人的好恶,宽容自己喜爱的班委或者学生,而对平时表现特别差或者学习成绩特别差的学生进行超乎班规的“体罚”。不管是对优等生还是差生,班主任都应一视同仁,如果不这么做,班主任就会失去学生的信任,班级工作将很难有效地开展。公平秩序的建立离不开公开和民主,涉及班级学生利益的事情要公开,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的决策和管理。在评优评先的时候,班主任要实事求是、集思广益,走民主程序,尽量让班级工作干得多的学生获得这些荣誉表彰。

班主任要把德育与班规相结合,关注班情,重视人文关怀,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不断优化班规制度,适时调整育人策略,将班规制度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班级管理不是把学生管得服服帖帖,而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等的全面发展,其中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应居于首位[5]。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在班内大力开展德育活动,比如,表扬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在母亲节的时候安排学生回家做家务以减轻家长的负担等。以一则弘扬传统美德的电视广告为例:一个五六岁的可爱小男孩端着一盆洗脚水,要为妈妈洗脚。这样的场景在温馨的音乐衬托下真是感人至深。广告中的小男孩是看到母亲长期给年迈的奶奶洗脚,耳濡目染,因此也有了给母亲洗脚的行为。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学习道德教育理论知识,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班级中营造德育环境。作为班主任,笔者要求学生上学不迟到,而笔者自己就做到了十年一次都不迟到。助人为乐、勤俭节约、尊老爱幼、以礼待人等都是修身养德的具体体现,一个以崇高道德规范为行为准则的班级一定是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6]。

在制定班规的过程中,教师要动员全班学生积极参与,提升学生对班规的认同感。一套好的班规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必然如同一纸空文,不会对班级管理产生任何积极的效果,因此,教师要让班规真正起到约束和管理作用[7]。班规还要与时俱进,不合理的条款要及时进行调整。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以德育为先,兼顾公平,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要顺应学生心智需要,以人为本,适时调整育人策略,将情感教育、制度管理融合起来。班主任自身也要不断学习科学管理经验,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打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猜你喜欢

班会课班委班规
如何有效地落实班规?
My New Year Wishes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谈班会课的主题及组织形式
小学主题班会课中德育的实施策略
例谈如何选拔与培养新生班委
如何进行班规的制订和实施
班规要科学合理
换位思考·民主协商·和谐发展
“终极班委”诞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