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

2022-02-19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生物探究

黄 蕊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要求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进行创新,能按照新教育理念在教学改革环节有目的地针对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要将“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活动的改革创新作为重点,结合初中生物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进行系统的分析,确保发挥“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价值和作用,对学生的生物自主探究实践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为初中生生物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创造条件。

一、“自主—合作—探究” 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实践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程学习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与同学针对课程内容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和互相帮助探究的基础上,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按照课程改革的需求,教师有意识地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应用,能够促进新课程思想在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践行,能通过教学改革为学生搭建良好的课程学习平台,使初中生更好地学习生物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科学探索能力加以培养,强化学生的生物科学精神信仰。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对于初中生物教学改革而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引入“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积极的引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初中生物知识,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综合学习技能,从而增强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一)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流程

按照“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思想对初中生物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会有意识地突出教学自主性,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设计探究性教学任务。这样就能对生物教学流程和教学空间进行优化创新,能在生物学科教学实践中融入丰富的教学内容,按照教学需求对教学流程进行优化,使生物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契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需求,从而有效增强生物教学活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化作用。

(二)有助于创新教学方法, 锻炼学生能力

在初中阶段生物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按照“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从培养学生生物实验观察能力、生物问题小组讨论能力、生物知识生活探究能力的角度出发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并制定合理化的教学方案,切实改善传统生物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让生物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有效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综合学习效果。

(三)有助于突出教学实践, 推进教学做合一

当下结合“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对生物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和创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会有意识地设计理论教学与生物实验操作教学融合的教学活动,对实验教学进行改进和优化,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学习空间,帮助学生在深度实践探究的基础上提高生物知识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理解能力,为初中生生物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创造有利空间。同时,按照“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还能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真正创造创新实践的教学条件,提升生物学科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帮助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深度学习。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建议

在对“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的价值进行准确定位的前提下,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生物内容对“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活动的组织设计进行分析,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体系,辅助学生加强对生物知识内容的学习。

(一)筛选 “自主—合作—探究” 式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在应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生物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深入探究,在教学实践中就要对生物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筛选,使教学内容契合“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需求。这样才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意识的激发,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为初中生生物探究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教学组织条件[1]。

例如,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筛选要注重其丰富性以及教学素材的探究性,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提供相应的辅助。在教学素材的筛选方面,一方面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卧室中摆放绿色植物的案例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在情境教学的作用下产生自主学习课程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为了改善生物教学组织活动,可将学生生物科学精神和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和锻炼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对网络上的教学资源进行精心筛选,选取种子萌发类型的生物演示实验作为教学素材,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自身能量会出现变化吗?如果出现变化会是怎样的变化呢”等探究性问题作为生物实验演示教学的核心,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感受到合作探究的重要性。这样教师就能通过生物教学内容的精心筛选,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演示实验教学的指导作用下,有效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能力,为初中生生物知识的学习和探索提供积极的教学导向。

(二)应用 “自主—合作—探究” 式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合作体验

在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生物教学方法的选择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点,教师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指引下选择教学方法,可以按照生物学科教学活动的特殊性,将实践探究教学作为重点,将生物实验教学作为主要的素材。通过生物实验教学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参与到生物学习和合作实验中,在实验探究的前提下有效强化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体验感,使学生可以在学习实践中对生物知识产生个性化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可以选择合适的生物探究类教学实验,辅助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实践探究学习,有效提升生物教学综合效果。

例如,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课程知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具体教学情境设计合作探究的实验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结合实验观察结果、实验探究结果以及小组讨论结果进行验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视频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见到的大豆、玉米等泡发几天后出现变化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尝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探究实验,探究“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消耗了什么气体”。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可以选择萌发的大豆种子和煮熟的大豆种子进行实验对比分析,也可以选择其他有机物进行实验探究,在合作实验探究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反复验证,最终在观察、总结和分析的前提下,判断出有机物萌发过程中会消耗氧气,进而判断出在绿色植物生长过程中呼吸作用是维系其生长的核心力量[2]。在探究实验教学活动的作用下,学生在对“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就能深入参与自学学习和合作探究,并且也能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完成实验探究任务,对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分析和论证,最终得到相应的学习结果。可见在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选取“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创新,能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合作学习和深入探究平台,有助于循序渐进地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

(三)设计 “自主—合作—探究” 式课后作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作业是教学活动的外部延伸,因此在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按照“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要求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还要探索教学作业设计的创新,借助“自主—合作—探究”式作业设计对学生的生物创新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按照“双减”政策的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在设计和布置生物学科探究类作业的过程中要彰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潜能的挖掘作为作业设计的参考依据,按照学生对生物知识深入探索和拓展探究的需求,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作业的设计,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在对不同作业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要使所设计的作业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要能对作业的主要功能进行挖掘,借助“自主—合作—探究”式作业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加以培养,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实践中完成作业,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水平,提升初中生物学科作业整体质量[3]。

例如,在开展“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生物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经验和学生学习课程知识时的表现对“自主—合作—探究”式作业进行设计,具体可以布置如下作业:“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且生长速度较快的植物,结合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方面的生物学知识,尝试自己设计一个生活实验,对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行验证。结合自己生物实验的结果,在小组内讨论生物实验的体验和感悟,尝试结合小组生物实验观察记录结果论证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的生物学原理。”学生在完成此类作业的过程中,由于一般对所选择的植物较为熟悉,对植物的生长状态认识也较为全面,能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和对植物生长状态的认识,按照教师的引导探索实验的设计。如选择生长速度较快的小麦进行呼吸作用设计实验,探究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不同场所中、不同原料支撑下小麦的生长速度,同时结合教师的指导对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产物进行验证[4]。在“自主—合作—探究”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不同,所设计的实验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存在缺陷和不足。因此,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生物实验的结果进行讨论和探究,让学生借鉴其他同学的实验思路、验证想法等,不断对生活实验进行调整和改进,使生活实验更加契合植物呼吸作用的原理,通过生活实验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力。在此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式作业设计和个性化作业指导,能有效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进行培养,还能对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加以锻炼,有助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物学习意识和习惯,循序渐进地提升其对生物知识的实践应用水平。

综上所述,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和信息化、科学化教学思想的渗透对初中生物教学的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生物教师选取“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应用为主要的方向,重点针对教学活动的规划设计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能构建全新的教学组织体系,并且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流程中构筑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空间,让学生能置身于特色教学空间对生物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在此过程中,生物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可以重点探究“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制定科学的教学改革方案,辅助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系统学习,为学生生物知识的探究、合作学习提供积极的引导。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生物探究
生物多样性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生物多样性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上上生物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第12话 完美生物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