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析

2022-02-19马光焱王莉茹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教学方式思政

马光焱 王莉茹

思政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目标的不断变化,思政教育在开展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目前,国家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着力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1]。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思政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必须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切实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果。虽然一些高校已经进行了课程思政建设,但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和学校实际情况,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探索新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一、新时代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在教育领域取得了很大进步,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因此教育改革成为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2]。在新时代背景下,一些深层次问题凸显,面对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如何在新时代实现思政教育创新,提高思政教育质量,成为高校需要思考的问题。

高校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场所,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责任。然而思政教育是非常复杂的,需要跟随时代的变化和学生个体情况而不断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新时代,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案,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教学,在教学中融入社会时事,丰富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现如今,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高校需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政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目前很多高校开设的专业课程种类繁多,但专业课程教学未与思政教育相融合,造成了课程思政的缺失[3]。课程思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高校应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二、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缺少活力

虽然社会和时代在不断地变化,很多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但是仍有部分高校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整个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由于部分教师不够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导致课堂缺少活力,很难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一些高校的教学内容较为陈旧,不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师没有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新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型教学手段。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对于思政课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不高。

(二)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认知较为片面,未将课程思政观念入脑入心,未对课程思政给予足够重视,这会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推进造成阻碍。部分教师认为专业知识传授更加重要,不重视思政育人环节,一心只想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所以只进行课本内容的讲授,没有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忽视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导致课程思政的效果不够理想[4]。这样的教学观念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不能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针对此种情况,高校教师要提高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成效[5]。

(三)课程思政流于形式

在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下,部分高校缺乏对课程思政的正确认知,没有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充分融合,使课程思政建设流于形式,无法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对学生的作用。部分专业课教师不够重视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过于注重专业知识讲授,未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相融合[6]。教师应切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专业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使学生在专业教育中学习到思政知识,在提升自身思政素养的同时提升专业课学习效果。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积极推进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三、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一)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能够多方面整合教育资源,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7]。因此,高校需要采用一种更有效的教学运行机制,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培养优秀人才。在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过程中,高校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社会发展需要和教育实际情况,更新教学大纲内容,改革相关教育机制,全方位改进和优化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趣味性

为了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需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对思政内容的兴趣。如果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采用单一无趣的教学方式,仅仅讲解课程理论知识,则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通常以“灌输式”讲授为主,未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此外,局限于课本内容和专业知识的讲解,会导致学生与社会现实脱节,因此,高校教师在思政教学过程中要融入相关的实践案例,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多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兴趣。教师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学生的兴趣,合理安排课堂互动内容,在互动的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中,要让学生拥有足够的发言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探究、评价,主动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对思政教育产生更全面、科学的认知。高校应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全面融合,使学生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可以运用学到的思政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三)创新思政元素融入方式,提升教育效果

部分教师在融入思政元素的过程中,没有采用恰当的方法。因此,在课程思政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思政元素融入方式,不断提高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当下的热点问题中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新冠肺炎疫情问题,让学生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情况,通过一些视频影像资料向学生展示疫情期间的抗疫情况,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在国家面临危机的时候中国人民所展现的精神和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思政教育效果,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白在国家危难之际要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采取恰当的方法融入思政元素,结合生活中的热点事件开展思政教育,使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从而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不但可以从实例中学习到思政知识,还可以使自己的思政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是思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融入思政元素,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政水平。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只有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思政教师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高校应该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培训活动,不仅使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还要使教师熟练运用思政知识并结合学生的个性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与此同时,高校还可以开展以思政教育为主题的竞赛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促使教师了解社会上发生的时事新闻和如今的政策方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校还可以组织专业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活动,这不仅能够促使不同专业知识之间的相互碰撞,还能够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使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融入思政元素,提升思政教育质量。

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成为社会发展需求。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通过思政课程教学和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政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仍有部分高校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整个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思政课堂缺少活力;部分高校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未充分挖掘专业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部分高校缺乏对课程思政的正确认知,没有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充分融合,使课程思政建设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对学生的作用。针对这些问题,高校要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创新思政元素融入方式,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社会发展需要和教育实际情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育机制,不断提高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要求,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高校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定期对教师开展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培训活动,组织专业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水平和思政素养。这样才能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作为传道者,教师应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理论知识水平,要明道、信道。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打好理论知识基础,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只有苦练内功、厚积薄发,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知识讲准、讲实、讲活。只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才能用自身的笃信笃行引导和激励学生,更好地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教学方式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