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研究
2022-02-19王鸾江苏省徐州市科技中学221000
王鸾(江苏省徐州市科技中学 221000)
核心素养,俨然成为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改革任务所聚焦、深化的主要目标,同样也是对初中数学教育意义的深度探索。教师应遵循班级学生的学情现状,根据其真实的数学能力,按照不同的发展区域做好教学规划。在新课标背景下,数学课程要一改往日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逐步消除题海战术式的训练方式,通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他们对数学课程的探究欲望调动起来。唯有让学生充分感悟到数学文化的无限魅力,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数学思维,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终身发展学习目标。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最初起源于西方国家,英译为“Key Competencies”,其中,“Key”有着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含义;“Competencies”有着能力、素养的含义。截至目前,有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解读,国内外研究学者均给出了独到见解。其中,国内学者张华认为,核心素养作为一种学习能力,可利用它来学习新知识,并更好地适应之前所不熟悉的场景。拥有核心素养的个体,可长时间处于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顺利实现全方位发展目标。美国学者查尔斯·菲德尔认为,核心素养可被定义为“21世纪技能”,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学生所面对的学习任务越发多元、所处的学习环境越发复杂,因此应重点强化他们的生存、合作与自我管理技能。从我国的新课标背景出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科学精神素养、自主学习素养、实践创新素养等。其中,科学精神素养所指的是,对问题的独到见解与包容态度,敢于探索、挑战新知;自主学习素养是学生必备的独立学习能力,乐学且善学,在课堂中所表现出的强大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语言表达能力等;实践创新素养化为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懂得从不同角度出发来理解问题,实现技能迁徙。
二、新课标背景下促进核心素养养成的教学策略
1.重视课前导入,培养科学精神素养
在传统模式下的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都忽略了课前导入的重要性,导致学生难以顺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果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一直固定不变,极易让学生出现厌烦情绪,逐渐对数学课程失去期待,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重视数学课堂的教学导入,将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引导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将学生的关注点锁定到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可供教师选择的课前导入形式有很多,如趣味性的小故事、来自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等,可根据课程主题与教学内容来加以灵活选择。
例如,在教授《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课程时,教师可以从教材内容出发,根据此堂课程的教学目标,将“孙子巧解鸡兔同笼”的小故事作为新课程的开端导入,带领学生了解古人是如何用伟大智慧来解答这一经典题目的。为了增强故事的真实性与趣味性,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以动画的方式展示题干: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试问雉兔各多少?动画中展示,孙子首先假设笼子中的鸡都是独脚鸡,笼子中的兔都为双脚兔,这样就可以得知笼子中的鸡头、鸡脚比例为1:1,兔头、兔脚的比例为1:2。再利用余下脚的数量减掉头的数量,即可求得兔子的数量。此时,学生已经被成功带入故事情境中,将其分为多个活动小组,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尝试利用算式,将孙子的计算逻辑加以展示。笼子中的鸡与兔,去掉一半的脚为94÷2=47,假设共有x只兔子,即可得到算式2x+(35-x)=47,35+x=47,得出x=12的结论。当学生成功给出逻辑算式后,教师要及时给予他们以鼓励和表扬,并再次深化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继续讨论,延伸课堂辐射范围:各位同学的解题思路都非常清晰,请再次尝试思考,如果将笼子中的所有动物都去掉两只脚,那么故事中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
由此可见,通过利用趣味性的故事情境来实施课堂导入,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将他们带入故事情节中,厘清解题思路;另一方面则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完成基础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
2.审视数学课程中的陶行知思想,培养自主学习素养
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优秀教育思想,其中陶行知思想则是典型代表。教师可立足于此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巧妙设计教学活动,将学生顺利带入深度学习状态中。其中,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六大解放”教育思想同新课改目标不谋而合,并与初中数学学科中的核心素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教师可根据课程主题,在陶行知思想的引导下,带领学生共同设计、组织各种类型的教学实践活动,如实操类活动、探索类活动、开放类活动以及调研类活动等,彻底解放学生的双眼、双手、嘴、口,让他们在更加宽广的学习空间与时间范畴内自主探索数学知识,自由地徜徉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以陶行知思想为引导,基于强化数学核心素养来设计教学活动。首先,拿出10分钟左右的课堂时间,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自行探究并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性质,深入探寻逆命题,组织学生全程参与到数学逻辑的推理环节内。随后,要求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探讨,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性质逐一列举出来,其中包括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对、对角线相互平分、对角相等。随后,适当增加讨论难度,要求学生进一步探究对角相等的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对角线相互平分的四边形皆是平行四边形等知识概念。
在整个推理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并越发习惯运用辩证性思维来理解数学概念,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教师通过为学生打造思维演绎的平台,可以让他们全程参与到数学课堂中,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彰显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其次,完成上文中的逆命题推导任务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完成对逆命题的证明,实现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内化。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同样要从核心素养的培养角度出发来重新设计、建构教学活动,重点强化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学生证明逆命题得以成立的过程,就是判断平行四边形定理的深度学习过程。之前所掌握的定理知识将会在头脑中再次出现,实现内化、理解。
通过前文所提及的教学步骤,数学核心素养在陶行知思想的引导下得以顺利培养,学生的手、口、脑、等感官得到充分解放,师生之间的角色也发生了巧妙转变。在看似有限的教学时间与空间的束缚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均得到有效强化,这无一不呼应了学科核心素养。
3.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培养实践创新素养
在当前的课标背景下,新旧教学模式之间所存在的根本区别在于,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摆脱传统定式思维的桎梏,在这一进程中逐步形成自主学习态度。此外,教师也要主动走出舒适圈,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打造出适合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良好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顺利参与到不同形式、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数学学习活动中,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在不额外增加学习压力的情况下,同步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以《轴对称》与《画轴对称图形》为例,由于初中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数学概念,并且能够准确分辨三角形的类型划分。为此,在新课程的导入阶段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已经掌握的旧知识,在此基础之上引出新知。首先,将学生分成多个活动小组,为各小组布置导学案,使学生明确认知此堂课的学习主题以及接下来的预习方向,让他们带着任务,有目的性地开展高效预习活动。随后,在任务单解答环节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的方法,解答相对简单的问题。例如,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图形信息,要求学生判断屏幕中的图形是否属于轴对称图形,并尝试总结出轴对称的相关概念。在此处,即使学生在总结与讨论的过程中给出了错误见解,教师也不要忙于制止或纠正,而是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后续的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所在。
在执教《几何图形初步》这一课程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此堂课的教学主题,基于数学教材来锁定其中的重难点教学内容。以“多边形及其内角和”为例,教师可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要求他们自主完成任务探究,根据教学主题与知识点的指示来深入挖掘与其相关的数学思想,采用自己熟悉的方法来构建数学思维。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动态表现,在必要时可以组织他们参与实践性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共同梳理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例如,利用一把剪刀将正方形纸卡的一角剪掉,让学生判断剪完后的卡片是几边形?并说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过程。
三、结语
在传统模式下的数学课堂中,部分教师将考试成绩当作判定学生学习能力、努力程度以及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在教学中也十分青睐题海战术,将所有课堂时间都把握在手中,“高分低能”现象比比皆是。新课标背景下,需要对传统教学模式做出颠覆。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并非朝夕之事,应将其渗透到数学课程的各个环节。数学教师要主动为学生营造出愉快的课堂氛围,通过多方渠道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探索激情,将他们从被动学习状态中解脱出来,获取主动发展,彰显数学课堂的旺盛生命力。